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99|回复: 0

慈师开示:何谓顺性起修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1 15:57
  • 签到天数: 153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15
    发表于 2020-2-11 08: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慈师开示:何谓顺性起修

    所以说本性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所以说我们不能把对待当作本性。那么第一因呢,是有对待的,就是有上帝,有众生,有真我,有假我,有凡夫,有诸佛如来。那诸佛眼里呢,是清净平等一味的。他这个“一味”不是平庸的一味,是真实本质的观察所得到的一个真谛。所以这个性啊,顺性这个角度呢,是希望我们深思熟虑的。这个角度要是认识不清楚,我们很容易……,因为我们生活在欲界对待的世界中,天地啊,男女啊,人我啊,是非啊,善恶啊,冷暖啊,大小啊,凡圣啊,这无穷无尽的对待伴随着你整个生命的历程。所以我们一旦认识了这个本性,非第一因,那你就会得到智慧,无染的智慧,无依无托、无对无待的智慧力就会在我们的生命中表达出来,一切对待在我们的现缘中就会散坏,你知道一切生命、一切依正二报莫不过是心地的一个折射,实在是无对待的。这种设立呢,是一切众生自业、共业、别业所累积造成的一个现象,像我们这个世间,有天地、日月等等,男女,这种大相,这个呢就是我们的对待业不断累积与坚固造成的事实。所谓的事实就是我们似乎脱离不掉的一个现实的状态,但是究其本……,六祖大师谈到本的问题,本性的问题了,说“若知本心,若识本心,本自解脱”,这个“本”是不可得的,是无对待的。那这个无对待的不需要解脱,自现解脱。何以故呢?它真实不虚故。所以究竟安稳,无有来去,无有生灭,无有垢净,无有染著,它以无始无终、清净圆满安立于世间,此本心妙用,若人识达,即得解脱,慧用方便自然现前,不假修证,如实真立。

    这个就是我们谈的性德的问题了,这个性呢,对我们每个凡夫有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虽然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很朴实的一个道理,但是假设我们没有认真地了解,我们就会在对待的法则中去挣扎。这一点呢,希望各位善知识呢,善思维。

    我们还回到“为生彼国意故”这第五个角度——顺性怎么来往生彼国意呢?这个是我们佛教谈论的最大的一个话题了,一般地我们说“起修”是讲“顺性起修”。现代人为什么修行不能成就呢?多是以得失心、对待心修持的,想改变一个现缘,而不是觉悟这个现缘,所以说这个对待的心呢,就是对现下的不满造成的。对现下的不满造成了修行的愿望,这个愿望呢极其强烈,我们要修行!需要三明四智五眼六通,需要种种自在力,因为对现下不满,所以就需要修行。欲要得到个什么,然后就自己假设了很多我修一个什么法会得到什么,能得到什么,这样一个对待的取舍,结果呢造成了违性的东西,就是违背了性德的修持,所以等于“头上安头”——过去这些祖师们的话啊,十分地认真,我们一不小心就不知道他们在讲些什么。因为从一切众生的本有觉性中呢是具足的,不管是三明四智五眼六通,不管是十八不共法,三明四智等等,或者说十力四无畏,一切法中呢,一切众生本具清净,本具圆满。

    我们了解了这个本具圆满呢,那我们所谓的修行,我们就会顺性起修,顺着这个圆满性、清净性、无对待性、真实性来修持。修持什么呢?去掉你的执著与沉重,去掉你的迷茫的挣扎,使你得到种种轻安与喜悦,让你内在的本具的功德自然地放出它圆满的净光,照耀着你的依正二报,使你真正得到圆满的解脱,那就是所谓的顺性起修。

    那我们不知道这个呢,就会头上安头,无疑就会像《楞严经》写的一样,人十方觅头,干什么呢?以为自己丢失了脑袋。一切凡夫众生亦复如是,因为贪、嗔、痴、慢、疑的自我蒙蔽,以为丢失了圆满的首——脑袋,四外地去寻找,心外求法,总是不得,各造业障,增加苦份。本来是修持,反而背道而驰。在原有的苦的因缘上,又增加了更多的负担与迷失,这就是这个时代一个不可思议的状态。

    那我们真正作为佛的一个法子,作为一个学佛者,我们一定要认真地运用这样的正见,来顺性起修,来真正地皈依佛、法、僧。所谓的皈依者,来打开、启用我们本具的功德,让它自然地生起它的作用,去除我们的执著、妄想、对待这样的一种恶习,一种陋习,使自己本具的心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升起来,照破一切我们制造的这种无明幽暗。这就是所谓的顺性起修,使我们远离对现下不满的这种误解。

    这个教机来自于我们当下这一念的认知。若觉若迷,不离于当念。我们对娑婆世界染,就是迷者所守护;对极乐世界的向往,就是觉者所印契。菩萨善思维,善观察!那样我们的学习就变得十分简单——用极乐世界种种清净庄严、具足真实功德,来印契我们本具的心智,呼唤我们觉悟的心智,唤醒我们顺性的作为,远离五浊恶世的沉沦与染着、痛苦与挣扎。我们在娑婆世界只要有染着、贪图或纠缠不清,就是迷者。我们对这个娑婆世界有清晰的认知,知道这些迷不是我所好乐,不是我所喜乐,就会向往极乐世界的种种依报庄严,有清净回归之愿,即是觉者。你就会印契这个平等性,就会如实安住。通过这个对比,我们可以判定我们当下这一念是觉是迷?是亏欠是具足?以具足故,自然安乐布施,好利于人,具足的回施令人喜悦。亏欠者的迷失、挣扎、索取令人痛苦、倍加沉重。



    摘自《净土五门修法——随顺得入果地觉》慈法法师讲授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9 04:3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