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00|回复: 0

慈法师千叮万咛婆心相劝要在当下勤于实践法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1 15:57
  • 签到天数: 153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15
    发表于 2020-1-26 07: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慈法师千叮万咛婆心相劝要在当下勤于实践法则


    摘自慈法师《安乐集讲记》

    慈法恩师在很多的讲法中都反复的几十次不厌其烦的提及要实践法则于当下,于当下勤于守护法则。实现佛法法益不能离开当下心念的相续守护。一部安乐集讲记中就很多次的强调此点,现摘录若干供养大家。

    1、丢失当下对佛法的实践,或者当下心智的守护与认识。一旦丢失就会做出很大的过失,丢失当下抉择的这一个法则。这个当下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生命里每一时每一刻,这个最珍贵的时刻,最真实的时刻,最透明的时刻,最自在的时刻,一旦丢失,就有无尽业海的沉沦。

    2、我们念佛人亦复如是。再看我们念佛的因缘,我们是不是在每一个善、恶、无记的念头、事相上,每一个做功课的当下、不做功课的当下,都在如理、如法地抉择自己的心念呢?要不然我们这一生要于阿毗跋致做守护也好,爱乐也好,仗借佛力也好,佛力住持也好,(那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看着饮食会饿死掉的。我看见了这样的出家师父不是一个两个了,看着饮食活活地饿死掉。为什么呢?象我们现在遇到法则而不去实践它,我们读的是法则,戴的是法则,给别人表述的也是法则,一到事相上我们就丢失了法则,那在美好的饮食面前就生生地饿死。

    3、那我们在自己每一个意念——这个身口意三业的抉择中,是不是真正地能把这个美好的东西、这一个真正的珍宝运用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时刻?(若)真正地运用出来,那这个道场真是会培养出来,真正地锤炼出来,真正会成就出一批真正利益世间有情、真正自他二利、具足善巧的菩萨,或者说出家人、佛子。那我们也对得起我们人生有暇的机遇。

    4、实际抉择就是自己在每一时、每一刻、每一事物的生起上,自己是在用法,还是在用妄想?是用造作的心,还是用本来光明具足的心延续着这个生命?是用缺陷的、虚伪的、痛苦的、迷茫的生命在污染这个世间,还是用清净的、具足的、利益世间的愿望在延续生命?我感觉到每一位在座的菩萨应该审视、应该观察、应该抉择。

    5、不放逸实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佛人极为关键的一个殊要的问题。佛在《梵网经》上讲,一切诸佛如来皆因精进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情凡夫之类习于放逸。放逸的种类表现是很多的,实际就是于法的不相续性,意识纷纷扬扬,在不可捉摸的妄想中去浪费自己珍贵的生命与道业,不得真正的成就。

    6、放逸,丢失了现下的修持、现下的清净的守护,根本上是无益无力。如文字上所说,于诸善法,不放逸为最为上。所谓不放逸就是当下修,就是尊重每一个当下的因缘,在每一个当下不丢念,不丢失自己最珍贵的法益的守护。要不然就会多诸恶业,所谓的恶业就是心智生烦恼、不相应

    7、若是我们学的佛法是离开了现前的心智的认识,我们怎么来运用我们未来的因果、未来的生命、未来的愿望、未来的清净呢?所以当下修是最清晰的照见。要不然我们心就没有根了,就是说失念了。

    8、当下修,佛法的确是不离我们现前当下因缘。若离开了,你要找更高贵的因缘,那你一定没有发菩提心,你一定没有智慧心的认知,你一定要审视自己的业缘

    9、我们知道恶法是放逸,放逸自己的心,快自己的口,快自己的意。我们真正作一个行持者,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说闲话,做闲事、无聊的事情

    10、佛法的修持不离现前。一般我们认为修持在于以后,若现前丢失,以后就会在虚妄中迷失,现前的丢失是很可惜的。诸佛如来悲悯我们众生现前的丢失,凡夫有情舍低取高,舍恶取善,舍自己认为的垃圾,取自己认为的珍宝,总是在对待心中徘徊、对待的取舍,这样现前圆满的守护与运用的机遇就不断丢失在每一个当下,去造作着虚妄的未来,法益无以现前。古来以久的善知识也莫不是在当下抉择利益,真正地有一个契入。

    11、有菩萨在下面谈论说,佛法法益怎么才能得到现前呢?实际就是你当下的心智是什么呢?在怎么抉择?怎么守护?缘什么呢?

    12、就想,哎呀,明天我怎么样,后天我怎么样,以后我怎么样……

    发心的居士说:哎呀,我剃了头怎么样。

    剃了头又说:哎呀,我受了戒怎么样。

    受了戒说:我受了比丘戒怎么样。

    受了比丘戒说:我五夏怎么样。

    五夏以后说:哎呀,我作大和尚怎么样。

    大和尚说:以后怎么样怎么样。——永远不能怎么样。因为什么呢?现前永远在不断丢失。若能真正于精进处勤苦守护之人,决定不会丢失每一个当下,常忘于身份而不顾。自己是什么身份,晓不得的;(不会说)我是什么沙弥,我是什么白衣,我是什么比丘,我是什么法师,我什么居士……这个地方心智还是应该审视自己的。

    13、《偈》(大庄严论卷三、八)云:「盛年无患时,懈怠不精进。贪营众事务,不修施戒禅。临为死所吞,方悔求修善。      这话我们可以对照。什么叫盛年?每一个当下是真正的盛年,每一个当下的念头就是你的盛年。当下过去了,你把你的想法放到明天、后天了,想到下一分钟了,可能就是衰年吧。你现前不精进,你说我下一个年头再精进,你是自欺。是不是自欺,大家要善于观察。

    14、我们在每一个现前时是不是真正的精进?是不是真正地勤守护呢?真是希望大家审视自己

    15、依《大庄严论》(卷三):「劝一切众生,常须系念现前。」《偈》(大庄严论卷三、八)云:「盛年无患时,懈怠不精进。贪营众事务,不修施戒禅。临为死所吞,方悔求修善。(以上卷三)智者应观察,除断五欲想。精勤习心者,终时无悔恨。心意既专至,无有错乱念。智者勤投心,临终意不散。不习心专至,临终必散乱。心若散乱时,如调马用硙。若其斗战时,回旋不直行(以上卷八)。」

    16、净土法门的实践,按道绰禅师这种说法,它没有一个不是激励我们系念现前的。它怎么来转折,怎么来运用,无外乎给你牵制到现下的心意的专至。要离开这个,别无它法。所以若不克期求证于法则,我们放逸于未来,是无从下手的。

    17、修行要抓住当下这一念,如果当下这一念不能照顾好,修行就无处落实。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当下的,生命不在过去,不在未来,生命就在我们当下这一瞬间。我们的这一期生命可以活到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但是,即使是活到一百岁,这一百岁,也是由许多的生命点所构成,这许多的生命点也还是由无数个当下所构成。所以,当下就是生命活动的每一瞬间,我们如果能够抓住生命活动的每一瞬间,让它清楚明白,清醒觉照,修行就有了着落点。修行的一个诀窍,修行的一个根本法门,根本下手处,就是要安住当下。能够安住当下,觉照当下,当下这一念缘什么,缘佛成佛。

    所谓不思善,不思恶,这一念缘什么,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思维不是在想善的,就是在想恶的,不是在想菩萨,就是在想罗汉,或者就是在想地狱、饿鬼、畜生,我们的思想一时一刻都没有停止

    以下是学习安乐集的感悟:

    没有一个念佛人不期盼着临命终时无有病苦心不起颠倒顺利往生极乐世界。

    但有一句话,人们确不认真思维。“佛力不可思议,众生业力也不可思议”。

    首先佛力不可思议,弥陀威神大愿摄受九法界众生,愿生者必生。弥陀光明照十方法界无所障碍,佛的这一边摄受接引众生无有任何问题。也就是说佛力不可思议。

    可为什么那么多念佛人临终还是病苦沉重。甚至颠倒呢?这就出现在众生业力不可思议这一边了。

    众生的业习可以障碍佛的光明摄受。很多念佛人进入了一个修行误区,认为佛大慈悲救度所有众生,就产生了一个放逸心里。甚至放纵业习。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很好的守护当下心念,相续实践法则,二是不能如理如法实践法则。

    人们都期盼着一个很好的临终。临终临终,这个临终是从哪来的呢?这个临终能离开当下这一念吗?这个临终难道不是当下这一念一念相续来的吗?那就看看你的当下吧。你在实践法则吗?你又如法的实践了吗?另外你有无常观吗?如果当下你就无常了。你这个当下的坚固的业习心会带你到哪里去呢?往生论告诉我们要长时修,无间修,恭敬修。又有几人做到了呢?

    去观一观净土宗的十几位祖师。他们有那么利的根性,精通教理。还要每天几万、十几万声的佛号去念诵。为的是什么?一切时一切处的延续法则(这里需重点强调一下什么是净土门法则——弥陀修德平等回施一切众生,令九法界众生同生极乐,此心与弥陀之心无二无别,当下守护此法则之人是什么样人呢?即心即佛呀)。而不去延续业习。因为我们的思维不是在想善的,就是在想恶的,不是在想菩萨,就是在想罗汉,或者就是在想地狱、饿鬼、畜生,我们的思想一时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我们当下这一念能不能缘住这句万德洪名,能不能如法的缘住这句万德洪名。这真的关系到你能不能有一个无病苦或少病苦不颠倒的顺利往生的临终。

    这个当下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生命里每一时每一刻,这个最珍贵的时刻,最真实的时刻,最透明的时刻,最自在的时刻,一旦丢失,就有无尽业海的沉沦。

    我们在最宝贵的有暇的生命中遇到了佛法,能不能去真正地抉择与实践它呢?不要含糊,这含糊是太可怕了,真是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刹那造罪,殃堕无间,无有出期。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讲:

    三业专修无间业      誓作菩提无上尊

    毕命为期专念佛      须臾命断佛迎将

    自庆今身闻净土      不惜身命往西方

    一切时中相续作      至死为期专复专

    行住坐卧心相续      极乐庄严自然见

    或想或观除罪障      皆是弥陀本愿力

    往生礼赞上说,昼夜六时专想念,终时快乐如三昧。

    所以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临终,决定权在你自己手里。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8 19:24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