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99|回复: 0

佛法中要紧的地方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1 15:57
  • 签到天数: 153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15
    发表于 2019-11-12 09: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佛法中要紧的地方


    ◎法界佛教大学教务长 魏果廷博士

    2019年5月13日开示于万佛圣城大殿

    黄建华   中译

    摘自《万佛城金刚菩提海》

    月刊   第590期


    我想从大家熟悉的一段经文切入,这是出自六祖惠能大师的《六祖坛经》。经文中,六祖大师站在一家店门外,听到有人诵读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随即明白,遂放下一切,寻找学法之处。


    附带一提,当我们在诠释学课堂上学习这段经文的时候,学生们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六祖大师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有一次开悟的经验。他到五祖弘忍大师的道场皈依学习,五祖却分配他到厨房后头去做劈柴、舂米的工作。因为六祖目不识丁,无法读写,也不能上图书馆。惠能很少上佛殿,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做工,这样做了八个月之后,五祖就问他:“米熟也未?”惠能就回答:“米熟久矣!犹欠筛在。”于是,五祖就邀请惠能到他的方丈室,教导他(或者只是为他读金刚经)。当惠能听到《金刚经》里的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即大彻大悟。


    学生们在课堂上提问──“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完全相同,经过了八个月的时间,经文没有任何改变,但是惠能对经文的感受却截然不同。因此,学生想知道:“到底什么改变了?”这八个月里,惠能到底在修行上下了什么功夫,能够让经文的义理深入其心?


    这个问题在法界大学“诠释学”的课堂上被提出。“诠释学”是关于如何探究经文义理?如何理解佛陀的教导、他的用意以及他的想法?从这个例子来看,学生们很快就指出,仅仅学习经文是无从得知惠能的转变。因此,学生们以自身修行经验作为检索的工具。而非仅只在文字上学习(或者是记住经文),而是由慧能大师的例子去发掘内在的转变所带来的改变。


    这可以追溯到早期我们跟随师父的学习方法,就是所谓的──学而不修行,学佛无益;行而不解,盲修瞎炼。


    当惠能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后,他意识到我们的自性本自具足。像这样的自性,所有的众生皆有,与佛无别。这个自性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是具足的。在这样本性具足的观念下,教导并不是给予佛法,而是解开障碍或是去除理解上的障碍。因此,当弟子问佛陀:“世尊有什么法可以教导我们?”佛陀回答说:“如果我说有法可以教导你们,我是打了妄语。我所做的,只是把你的问题症结解开,让你的自性可以自然显露出来。”


    有些人认为《六祖坛经》最有趣的就是惠能与登门求法的门徒们彼此对答的部分。他们不但背景不同,修行的法门也不同。有的是打坐参禅,有的专事背诵经典,有的甚至是要来取六祖大师的性命。六祖大师遇到这么多的弟子,他的教导完全不同。他是根据不同的因缘将他们各自的问题症结打开,有时这些教导看起来彼此冲突,每位弟子所接受的教导也不尽相同。有的弟子可能是教“空”,有的可能是讲“有”。


    回到刚才我们提到一个概念:其实无法可教。所有这些教导,其实都是一种方便,都是去打开我们的症结。《楞严经》有提到类似的概念,就是把我们的问题症结打开。《法华经》也有相同的譬喻,各种的法门就像是药,佛是一个高明的医师,能够对症下药。病好了,就不再需要这些药。不同的病需要使用不同的药;头痛的人不需要进行化疗,癌症患者也不能服用阿司匹林。这些药虽然看起来不同,但是从更深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圆融无碍的,都是一种方便。


    现在把时间拉回到现代,大概是在一九七五、一九七六年左右,那时我在金山圣寺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也考虑成为一名比丘。那段时间,我看到许多人登门求法,其中一位访客很特别,可以用这个例子来对我们讨论的主题进行一些思考。正如六祖大师和佛所说,其实无法可求,也无法可教,一切都只是帮助我们发现本有自性的方便法;那么“到彼岸”又是什么意思呢?换句话说,什么是我们修行的目标?更确切的说,佛法的本质是什么?为何而立?与何相关?当时,我和很多人一样,心里存有这个疑问。


    一九七五年有一位著名的佛教学者来到位于十五街旧的金山圣寺,那是一个很简朴的地方。他和上人在厨房会面,上人要我们围坐在他们身边。这位学者就问上人:“佛教的本质是什么?”


    上人回答说:“其实呢,我只是个乡下土包子,知道的也不多。我的弟子其实都比我有学问,有的甚至是博士。我让他们来回答你的问题。”上人就转头看我们,问说:“佛教的本质是什么?”有人回答:“智慧”,上人说:“不是”;另一个答:“慈悲”,上人说:“也不是”;有人说:“空性”,上人说:“不是”。有人讲:“不执着”,(我想那是我说的,因为当时我们正在读《六祖坛经》)上人说:“不是”;一位对神通感兴趣的比丘说:“神通就是佛教的本质”,上人说:“肯定不是”。


    我们这样兜了一圈,最后一个年轻的沙弥,他的名字叫果童,当时他大约11岁或12岁。你们有些人可能听过他,他的母亲是一位比丘尼。他总是喜欢在比赛中获胜,也喜欢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他向前跳起来说道:“我知道什么是佛教的本质,就是守规矩。”上人回答:“不是!”


    果童就问上人说:“那佛教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上人说:“改变。”果童愣了一下,对上人说:“可是您告诉我要守规矩。”上人回答:“我教你守规矩,就是要你肯听话,否则你不会改变。”


    上人接着说:“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是个坏人,你需要改变自己成为好人。”果童反问上人:“那好人要改变什么呢?”上人就说:“可以继续修行,变成圣贤、阿罗汉。”果童问:“那阿罗汉呢?”上人说:“可以变成菩萨。”果童问:“那菩萨呢?”上人回答:“可以变成十地的菩萨。”果童再问“那十地菩萨呢?要怎么改变?”上人说:“可以成佛。”果童接着问:“成佛之后就可以退休,休息一阵子吗?”上人说:“不对!成佛了之后又再变回菩萨,就像观音菩萨一样,曾经是佛,现在是菩萨。”果童听完,说:“噢...”


    这个故事有点幽默,但背后所包含的意思却很深奥──教法的本质就是改变。无所住,也无所立。即使在佛陀或菩萨的果位上,也是要不断的随顺众生,改变自己。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众生;借由改变众生,而达到自我修行。这种不二的转变概念是我从上人的教导中学到的。换句话说,没有静或是动,而是持续不断的随缘教化。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7 22:1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