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51|回复: 0

只要念佛,阿弥陀佛就会摄受我们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1 15:57
  • 签到天数: 153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15
    发表于 2011-6-21 05: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只要念佛,阿弥陀佛就会摄受我们



    摘要: 问:不管我们的心态是什么样,我们只要念佛,阿弥陀佛就会摄受我们,对不对?慧净法师:对,只要念佛。善导大师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我们有多少时间,就念多少佛。因为我们有时间而不念佛,那一定是闲言杂语, ...
    问:不管我们的心态是什么样,我们只要念佛,阿弥陀佛就会摄受我们,对不对?

    慧净法师:对,只要念佛。善导大师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我们有多少时间,就念多少佛。因为我们有时间而不念佛,那一定是闲言杂语,一定是妄想杂念,一定是念世俗,总归一句,不念佛就一定是念业。但是十方众生,根机各不一样,根机好的人,他一有时间他就会融入念佛当中,以念佛为他的生活,以念佛为他的法喜,而且在念佛的时候,比较没有妄想杂念。那么有的人,即使他有时间,他不一定都会想念佛,也会想看电视、杂志、报纸、跟人家闲话家常,甚至一念佛的时候,妄想杂念就特别的多。众生各不一样,阿弥陀佛对所有的众生,没有一个标准去要求他,如果有的话,只是跟他呼唤说:「你就以你的根机,专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就好了。」十方众生的根机,有圣人、有凡夫,凡夫的根机有善人、有恶人,善恶当中有出家众、在家众,男众女众,男女老幼、士农工商都有,就依他的根机去念佛就可以了。譬如说我们早上从厦门出发,坐在车上,我没有事情的时候,如果在车上看书,在动荡当中看书对眼睛的视力不好,那我就念佛,拿起念珠来数,数到十多圈的时候,就已经到了福州了。我是念十句拨一颗,拨一圈就是一千句佛号,这是一种比喻。换作是他人的话,他或许在这一段时间当中,他念个几千句,其他的时间也看看外面的风景、谈谈话,这也是无妨的,只要他是一向专念弥陀佛名,一向愿生弥陀净土,不是为了其它的目的,这个都合乎乃至十念,就是阿弥陀佛所摄受的根机,也是在阿弥陀佛的摄取光明当中。

    我们这一个法门是只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是专靠这一句弥陀名号,不靠其他的功德,因此,你就是有多少时间就念多少的佛,众生的根机各不一样,你就可以把它划分,我一天当中,空闲的时间大概有多少,如果以四个钟头来算的话,你能够四个钟头通通都念佛那更好,如果不能的话,就把它划分为念两个钟头的佛,两个钟头来看电视,还有看报纸、看杂志跟人家闲聊,那也可以,不是不可以,阿弥陀佛没有办法要求你一天当中上班八个钟头,剩下的八个钟头其他的事情该办的四个钟头,还剩下的四个钟头非得通通念佛不可,阿弥陀佛也没办法要求我们这样。我们一个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人,就要自我要求,我们就两个钟头来念佛,其它的时间,因为还是凡夫,要四个钟头都通通念佛,是不可能的,会感觉到寂寞难耐,想看看电视,那也无妨,那就看电视,想看看杂志、报纸,那就看看杂志、报纸,想跟人家闲聊就跟人家闲聊,那都无妨。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念佛的习惯,看电视连续剧这个感觉没有味道了,还是念佛比较有味道;报章、杂志看大标题,了解个大概内容就好了,还是念佛有味道,慢慢地就会增长念佛时间了。这些都是技术性的,不是说往生非得这样、非得那样不可,阿弥陀佛说:你要「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样就必定往生,你要真的这样的相信。所以「至心」是真的,「信乐」是相信,有相信才有喜乐,没有相信就没有喜乐。真的相信什么呢?相信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的十方众生,他们都能够往生,相信就是相信这一点。

    念佛有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跟默念,我们共修的时候,就是张开嘴巴出声音,或者是大声念、或者是小声念。可是我们在家里的时候,要能够细水长流,绵密不断的念佛的话,最好是用金刚念。因为大声念、或者小声念都会沙哑,也会影响别人,那么金刚念的话,不会影响别人,也不会累,能够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过法无定法,有时候想默念,有时候想出声念,可是一般来讲金刚念比较能够维持长久。有的人会认为我不一定要固定数目,或者固定时间,或者要张开嘴巴念,因为我心中都有在默念佛号。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凡夫的心中,自然的是妄想杂念,是烦恼强盛,不会说我心中都在默念佛号。所以最好是金刚念。经典上说:「心若无力,以口来扶」。心如果不在这一方面的话,就用口来提醒这个心。所以我们就用金刚念来提醒这个念佛的心。

    初学的人,往往还是攀缘于色声香味触法,要他专心攀缘在这句名号比较不可能,所以要经过培养温养的过程,所谓熟处转生,生处转熟,我们出生以来最熟悉的就是贪瞋痴,就是五欲,最不熟悉的就是道,就是念佛,我们就要把它转,要怎么样转呢?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规定一天当中要念多少的佛,譬如说有五个钟头或者是几个钟头,就扣掉你要看电视、报纸跟人家闲谈的时间,其它的时间大概能念多少的佛,就规定自己一天要念多少的佛,比如说一万或者是八千、五千都可以。能够这样就会逐渐、逐渐地生处转熟了,就会喜欢念佛,也会有法喜,之后,不要求自己也没关系,因为到那个时候自己就会不假思索的就在佛号上,因为已经纯熟了。所以初学的人最好能够刻意的、自我来培养。那这个到底是自力还是他力呢?这个是无关自力他力。因为我们晓得我的往生是靠这一句弥陀名号,不是靠我怎么样念,我只是把它培养成乃至十念。乃至十念的定义就是:平生之机上尽一形的念佛,临终之机下至十声的念佛,这就是乃至十念的定义。如果是这样的话,几乎是每一个人都能过念佛的生活,每一个人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因为这一种的众生都合乎阿弥陀佛的乃至十念,因此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当中。

    《观无量寿经》就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所以一个合乎念佛的众生,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在动脑筋思惟事情的时候,甚至在打妄想的时候,也都是在弥陀光明的摄取当中,不离开弥陀的光明摄取。为什么?因为是一个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佛净土的人,所以就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已经不是娑婆世界轮回的凡夫了。如果不是一个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人,就不在摄取光明当中。因为阿弥陀佛有这个愿,而我们也这样的话,就合乎祂的愿,所以都在弥陀的摄取光明当中。

    问:以前他也看过《教行信证》,他觉得很好,如果有因缘是不是能够讲一些?

    慧净法师:《教行信证》是日本净土真宗亲鸾上人个人独特的理解所写的书,他如果要普遍化普及各阶层就不适合的。譬如说我们这个法门最重要的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在《教行信证》里面的解释,就是亲鸾上人特殊的感受、特殊的见解所展现出来的,他里面很少引用到善导大师,照理说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是最丰富,而且是最清晰、最简要、最明了,让我们很容易掌握,但是《教行信证》里面很少引用到善导大师的,尤其是对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还有「欲生」解释得很广泛,看起来是很丰富,但是很杂,一般人掌握不到它的核心。

    我们这一个法门,它的根源是来自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尤其是根本愿第十八愿,第十八愿解释最有权威的,而且最能够让一般人一看就懂,当下就肯定,当下就增长信心,增长法喜的,就是善导大师的解释。善导大师是弥陀的示现,以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来解释第十八愿,等同弥陀自己来解释祂所发的根本愿,所以是最权威可靠,因此我们要回归善导大师。学这个法门要平凡、平常、平实、平淡,不要好玄妙、不要好奇特,如果喜欢玄妙的、高深的、奇特的,就会看轻我们这个法门,那往往会迷失,觉得我们这样没有什么高深、玄妙、奇特的,好像很平常平淡。其实真正的伟大是在平凡当中,真正的高深就在平常当中,真正的殊胜是在平实当中。

    弥陀的呼唤在哪里?不在自己的感受当中,在这一句弥陀名号。这一句弥陀名号,是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呼唤,如果没有这一句弥陀名号,就没有阿弥陀佛,也就没有这个法门的救度。没有这一句弥陀名号,就没有第十八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取正觉了,正觉在哪里?就是在名号的六字当中。所以这一句弥陀名号,是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阿弥陀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都在这六字名号里面。

    所以去体会、去了解,这一句名号的内容,就可以了。你所讲的是要听到弥陀的呼唤,是指自己要有某一种感受,某一种深刻的体验,那这样往往就会偏差。因为人的心是无常的,有时候在某一种环境因缘之下,有了激动的感受,但是,所谓遇缘则现,事过境就迁了,心的感受会转变的。因为我们都还是凡夫,是个贪瞋痴慢疑的凡夫,烦恼来的时候,以前的感受就没有了,就变化了。所以不变的是阿弥陀佛救度的道理,会变的是我们的感受,所以不要以我们的感受作为信心的标准,也不要以我们的感受作为往生的条件。

    净土真宗它的教理很容易让人家产生各种歧见,所以净土真宗自古以来就有十派,到了昭和时代,又衍生为十一派,后来又衍生了一个亲鸾会。当然这个亲鸾会它有特殊的见解,特殊不一样的体验,所以又跟自古以来的净土真宗的思想观念不一样,最近又传来了一个所谓的法雷学派,法雷学派又跟这个亲鸾会完全不一样。那如果是以善导大师的思想的话,不可能有那一些不同的见解,因为善导大师的总结论,就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无让我们的理解互相不一样,感受体验不一样,而产生不同的信仰、见解。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7 09:5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