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60|回复: 9

[转帖]佛说布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0 21:1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114

    主题

    611

    帖子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907
     楼主| 发表于 2006-7-9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佛说布施(2) -- 如何才能具备不求福报而布施的心态</STRONG>
    <DIV>
    <>布施时无所求,但以怜悯念,但以慈悲念,但以欢喜念,这才是真正行大功德。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却不容易保有这样的心态。因为世人难免贪果报。释迦牟尼佛教我们一个窍门:</P>
    <>優婆塞戒經卷第五<BR>雜品之餘</P>
    <><BR><STRONG>善男子智者施時不為果報何以故。定知此因必得果故。</STRONG></P>
    <>关键就是这几个字:<STRONG>定知此因必得果。</STRONG></P>
    <>请细细品味这七字真言。</P></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0 21:1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114

    主题

    611

    帖子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907
    发表于 2006-7-9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STRONG>原创:altai</STRONG></P>
    <><STRONG>佛说布施(1) -- 如果他是假乞丐、骗钱??</STRONG></P>
    <DIV>
    <>優婆塞戒經卷第五<BR>雜品之餘</P>
    <><BR>或有人說。受者作惡罪及施主。是義不然。何以故。<U><STRONG>施主施時為破彼苦。非為作罪。是故施主應得善果。受者作惡罪自鍾之。不及施主</STRONG></U>。施主若以淨妙物施。後得好色人所樂見。善名流布所求如意生上種姓。是不名惡。云何說言施主得罪。<STRONG><U>施主施已歡喜不悔</U></STRONG>親近善人。財富自在生上族家。得人天樂至無上樂。能離一切煩惱結縛。施主乃得如是妙果。云何說言得惡果報。施主若能自手施已。生上姓家遇善知識。多財饒寶眷屬成就能用能施。一切眾生喜樂見之。見已恭敬尊重讚歎。施主受報得如是事。云何說言得惡果報。施主若已淨物施已。以是因緣多饒財寶生上種姓。眷屬無量身無病苦心無憂怖。所有財物王賊水火所不能侵。設失財物不生愁惱。無量世中身心安樂。云何說言受惡果報。若<STRONG><U>未施時生於信心施時歡喜。施已安樂</U></STRONG>。求時守時用時不苦。若以衣施得上妙色。若以食施得無上力。若以燈施得淨妙眼。若以乘施身受安樂。若以舍施所須無乏。施主乃得如是善報。云何說言得惡果也。</P>
    <>多闻佛经,去除邪见!!</P></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0 21:1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114

    主题

    611

    帖子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907
     楼主| 发表于 2006-7-9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佛说布施(3) -- 为家人修福,家人能得利益吗?</STRONG>
    <DIV>
    <>優婆塞戒經卷第五<BR>雜品之餘</P>
    <><STRONG>或有說言。子修善法父作不善。因子修善令父不墮三惡道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身口意業各別異故</STRONG>。</P>
    <>子女为父母修习善法积累福德,而父母却在造作恶业。能否因为子女的行善而不入恶道?不能!因为业集随身,自作自受。个人的身口意业各随个人。那是不是无法为长辈修福增福,不是的,请往下看</P>
    <><STRONG>若父喪己墮餓鬼中。子為追福當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勝妙寶故。若入地獄身受苦惱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復如是。</STRONG></P>
    <>如果父母死后堕落饿鬼,则子女为作福德,立刻可以得到。如果在天人中,因为天人所得胜妙珍宝非人间可比,故不会思念人间几福。如果堕入地狱,因为身手苦恼折磨已经无瑕思维所以也得不到。生为畜生或者转生为人也得不到。为什么呢?</P>
    <><STRONG>若謂餓鬼何緣獨得。以其本有愛貪慳悋故墮餓鬼。既為餓鬼常悔本過。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為者生餘道中。其餘眷屬墮餓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應為餓鬼勤作福德。若以衣食房舍臥具資生所須。施於沙門婆羅門等貧窮乞士。為其呪願令其得福。以是施願因緣力故。墮餓鬼者得大勢力隨施隨得。何以故。生處爾故。</STRONG></P>
    <>因为本来具足慳贪、吝啬的缘故才会堕落餓鬼。堕餓鬼以后常常后悔前生所做,有强烈的愿望想要得到福德,因此他们可以得到。如果是先堕落了其他道后堕入餓鬼道,那么也可以得到。所以有智慧正信的人应该广为餓鬼行做福德。例如“以衣食房舍臥具資生所須。施於沙門婆羅門等貧窮乞士。為其呪願令其得福”。因为发愿愿利益他的因缘,堕饿鬼的人很容易可以得到你所行福德。因为生于饿鬼道的缘故。</P>
    <><STRONG>為亡追福則有三時。春時二月夏時五月秋時九月。</STRONG></P>
    <>为亡人追福有三个时间最适合,春天二月,夏天五月,秋天九月。</P>
    <>====================================</P>
    <P>因此,从上面经文看到,世尊告诉我们因为后悔、因为渴求,就可以得到福德。所以为家人做福,家人首先不能再做恶,并且对以前所行恶行心怀悔意。并且具有希求你所做福德的心愿,具体说就是他要相信你做福有用,并且希望能得到这样的利益。这样就可以得到大利益!</P>
    <P>指得一提的是,&lt;地藏菩萨本愿经&gt;中说到婆罗门女倾尽家财所爱广行功德供养佛像而使堕落无间地狱的母亲脱难。光目女为母亲供养阿罗汉,发大力寻画供养佛像而使母亲脱离恶道似乎与此所说有异。我这么认为,以上均说“福德”,通过世间法布施财物求福,而这里的地藏菩萨前生是供养恭敬佛像、三宝而得“功德”。两者是不一样的。这里除了广播福田以外还有佛的慈悲普度众生的宏大本愿所影响。可知恭敬尊重赞叹供养三宝利益不可思议!</P>
    <P>那是不是只要供养三宝,世间布施就可以废弃了?不是的。将另开帖子引用佛说。</P></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0 21:1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114

    主题

    611

    帖子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907
     楼主| 发表于 2006-7-9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佛说布施(4) -- 如何布施才是有智慧的布施?</STRONG>
    <DIV>
    <><FONT color=#4d4d4d>&lt;優婆塞戒經雜品第十九&gt;</FONT></P>
    <><STRONG><U>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種。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時節施。五者如法求物施。</U></STRONG></P>
    <>有智慧的人行5种布施</P>
    <><STRONG><U>善男子。至心施者得何等果。若至心施者。是人則得多財饒寶金銀琉璃車渠馬瑙真珠珊瑚。象馬牛羊田宅奴婢多饒眷屬。至心施者得如是果。</U></STRONG></P>
    <>1、至心施。发自于自己内心的真心布施、尽力布施,不是为了图恩报,而是真正为了帮助人。这种布施将来得到的果报就是“多財饒寶金銀琉璃車渠馬瑙真珠珊瑚。象馬牛羊田宅奴婢多饒眷屬”。</P>
    <><U><STRONG>自手施者得何等果。自手施已。所得果報如上所說。得已能用。自手施者得如是報</STRONG>。</U></P>
    <>2、自手施。亲力亲为,自己亲自行布施。不是让别人替自己完成,不是交代下属职员代为办理。将来除了会得到上面所说的果报以外,还能保证得到的这些财富自己可以使用享用。</P>
    <><U><STRONG>信心施者得何等果。信心施已。所得果報如上所說。常為父母兄弟宗親一切眾生之所愛念。信心施者加如是報</STRONG>。</U></P>
    <>3、信心施。相信因果法则真实不虚,于佛法具足信心,深明布施乃真菩萨慈悲心。这样行布施除了上面所说的果报,还会得到父母亲友朋友一切认识你的人们对你的尊敬、赞叹。</P>
    <><U><STRONG>時節施者得何等果。時節施者。所得果報如上所說。所須之物隨時而得。時節施者兼如是果</STRONG>。</U></P>
    <P>4、時節施。不分时间,随时随处遇到有需要自己有能力则立刻施以与之。以他事高于己事。以助人为第一要事。将会得到的果报除了上面所说的还可以在任何有需要的时候,即可得到所需要的东西财物帮助。真正心想事成,一切如意。</P>
    <P><U><STRONG>如法財施得何等果。如法財施。所得果報如先所說。得是財已王賊\水火所不能侵。若好色施以是因緣。是人獲得微妙上色。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稱遠聞。若以味施是人因是眾樂見聞。既見聞已生愛重心。若好觸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觸。受者受已。則能獲得壽命色力安樂辯才</STRONG>。</U></P>
    <P>5、如法財施。何谓如法財,即是如法所求得的财物。你说今天挪用公家一点钱用于救人、济贫,那就是不如法,即使你想着今后还回去还是不如法,已犯偷盗。你开酒铺、开赌馆就是不如法。不违背五戒十善得来的财物,正当经营得来的财物就是如法财。如法得财用于布施,可以得到上面所说的善果报。而且因为果报得来的财物丢不了、抢不走,天灾人祸也动它不得。因为是如法财布施的,因此布施的财物就是真财真物。所得的果报也真是善妙殊特、如假包换。即所谓“是人獲得微妙上色。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稱遠聞。若以味施是人因是眾樂見聞。既見聞已生愛重心。若好觸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觸。受者受已。則能獲得壽命色力安樂辯才”。</P>
    <P><STRONG>有人說言。施於塔像不得壽命色力安辯。無受者故。是義不然。何以故。有信心故。施主信心而行布施。是故應得如是五報。善男子。譬如比丘修集慈心。如是慈心實無受學。而亦獲得無量果報。施塔像等亦應如是得五果報。善男子。如人種穀終不生苽。施於塔像亦復如是。以福田故得種種果。是故我說田得果報物得果報主得果報</STRONG>。</P>
    <P>有人说,布施佛像塔庙,因为没有得到利益的人,所以没有善果报。这是错的。为什么会有善果?因为具足信心的缘故。信心施。因为具足对佛法三宝的正信,因此有此五种善报。这里所说的“施於塔像亦復如是。以福田故得種種果”。福田的问题另外说。</P></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0 21:1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114

    主题

    611

    帖子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907
     楼主| 发表于 2006-7-9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佛说布施(5) -- 想发财安乐?除布施外没有第二个方法!!</STRONG>
    <DIV>
    <>優婆塞戒經雜品第十九</P>
    <>“<STRONG>善男子。智者常作如是思惟。欲令此物隨逐我身。至後世者。莫先於施。復當深觀貧窮之苦豪貴快樂。是故繫心常樂行施。</STRONG>”</P>
    <>有智慧的人常常想:如果希望这些财物宝贝永远跟随于我,甚至直到后世,除了布施,别无他法。再回头仔细想想,好好品味品味富足的快乐和贫穷的苦楚,更加明白这个道理。要想过好日子,就要乐于布施,把布施作为人生格言,谨记于心,随时奉行。</P>
    <><U>佛在&lt;優婆塞戒經&gt;中用大篇幅开示布施,并且下了如下断语</U>:</P>
    <>“<STRONG><U><FONT color=#0033ff>除布施已。無有能得人天之樂至無上樂是故我於契經中說</FONT></U></STRONG>”<BR>除了布施以外,没有第二个方法可以得到人天快乐甚至无上的快乐!佛是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不正是我们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金口玉言吗!</P>
    <>“。。。<STRONG>智者復觀世間若有持戒多聞。持戒多聞因緣力故。乃至獲得阿羅漢果。雖得是果不能遮斷飢渴等苦。若阿羅漢難得房舍衣服飲食臥具病藥。皆由先世不施因緣。</STRONG>”</P>
    <>有智慧的人又看到有修行人因为持戒多聞(佛处处不忘提醒多闻呢)证得了阿羅漢。虽然得到了阿罗汉果位,却无法避免饥渴之苦,没好住的没好穿的三餐不饱病难得药。这些困苦都是前世不布施而造成的。</P>
    <>“<STRONG>破戒之人若樂行施。是人雖墮餓鬼畜生。常得飽滿無所乏少。</STRONG>”</P>
    <>而破戒之人如果乐于布施,虽然堕落恶道,饿鬼畜生,却可以得饮食饱满无忧。</P>
    <>“<STRONG><FONT color=#0000ff><U>善男子。除布施已不得二果。一者自在。二者解脫。</U></FONT></STRONG>”</P>
    <P>善男子,除了布施以外,再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让你得到自在,得到解脱!</P>
    <P>“<STRONG>若持戒人雖得生天。不修施故不得上食微妙瓔珞。</STRONG>”</P>
    <P>如果因为持戒而生为天人。由于前世没有布施的缘故就无法得到天人道种种享受,例如上妙饮食、珍贵宝贝。</P>
    <P>“<STRONG>若人欲求世間之樂及無上樂。應當樂施。智者當觀生死無邊受樂亦爾。是故應為斷生死施不求受樂。復作是觀。雖復富有四天下地受無量樂猶不知足。是故我應為無上樂而行布施。不為人天。何以故。無常故有邊故。</STRONG>”</P>
    <P>如果有人想求世间的各种乐受以及无上快乐,就应该乐于布施。有智慧的人应该观察到生死轮回没有边尽,贪乐也是没有边尽,永不会知足,给多少都不够。所以布施应该为了断生死而布施不为贪图享乐而布施。又应该这样想:即使拥有了四方天下受如此大快乐还是不会知足,所以我应该为了无上的快乐、法乐而行布施。不只是为了人天福报。为什么呢?因为无常的缘故快乐可能稍纵即逝,不保永远。因为有边的缘故,人天享乐终有尽头。</P></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0 21:1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114

    主题

    611

    帖子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907
     楼主| 发表于 2006-7-9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佛说布施(6) -- 没钱的人该如何行布施?</STRONG>
    <DIV>
    <>“<STRONG>善男子。若人有財見有求者言無言懅。當知是人已說來世貧窮薄德。如是之人名為放逸。</STRONG>”</P>
    <>善男子,如果有人有钱财,见到有人来求他帮忙,反说没有。要知道,这个人下一生贫穷少德已不必说。这样的人叫做“放逸”</P>
    <>“<STRONG>善男子。無財之人自說無財。是義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無不有。雖是國主不必能施。雖是貧窮非不能施。何以故。貧窮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棄蕩滌汁。施應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塵麨施於蟻子。亦得無量福德果報。天下極貧誰當無此塵許麨也。誰有一日食三揣麨命不全者。是故諸人應以食半施於乞者。善男子。極貧之人誰有赤裸無衣服者。若有衣服豈無一綖施人繫瘡。一指許財作燈炷耶。善男子。天下之人誰有貧窮當無身者。如其有身見他作福。身應往助歡喜無厭。亦名施主亦得福德。</STRONG>”</P>
    <>善男子,没有钱的人自然而然就说自己没钱无法助人,其实不然。为什么呢?水啊草木啊这些东西谁能没有呢?并不是说富豪显贵国君就必定可以布施,也不是说贫穷的人就无法布施。为什么呢?贫穷的人总有饭食吧,吃完以后剩汁残饭,洗碗锅水,施与需要的人也有福德。即使用一点食屑饭粒施给蚂蚁也可以得到无量的福德果报,你再穷再贫总有这些东西吧?一个人需要保命并不需要大量的食物,所以都应该尽所能得分一些给乞讨者,给需要的人。善男子,再贫穷的人谁能没有衣服穿呢?既然有衣服,在别人需要一布条敷着瘡口的时候不就可以施与吗?这样的片财微物并不能做什么大用,施之于人,另他离恼何乐不为呢?善男子,普观天下再穷的人谁能没有身力呢?如果可以以身力帮助他人,就应该前往帮助,所谓的有钱得出钱没钱的出力嘛。这些个助人应该心生欢喜,无有厌倦。这样一来,你也是施主啊,你也可以得到福德善报啊!</P></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0 21:1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114

    主题

    611

    帖子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907
     楼主| 发表于 2006-7-9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佛说布施(7) -- 布施的心态把握:如何布施可得上果?</STRONG>
    <DIV>
    <>《優婆塞戒經卷第五》<BR>雜品之餘</P>
    <>“<STRONG>善男子。菩薩布施遠離四惡。一者破戒。二者疑網。三者邪見。四者慳悋。</STRONG>”</P>
    <>行菩萨行而布施,从自己心行来说应该远离四种过恶。</P>
    <>第一种过恶是破戒。所谓戒就是受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在《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第十四》中,佛说“人有五事現在不能增長財命。何等為五。一者樂殺。二者樂盜。三者邪淫。四者妄語。五者飲酒”,可见持五戒而行布施是如何重要。现代人生活众多诸诱惑,大家应该尽量自净其意。</P>
    <>第二种过恶是疑网。怀疑因果,不具正信,怀疑佛说,怀疑饿鬼地狱长劫受苦等等。疑也是一大毛病,以世俗见歪曲佛意,于佛法未知一二却妄加评断。怀疑就是因为愚痴,应以多闻而生智慧,得智慧而生信解。</P>
    <>第三种过恶就是邪见。现代人贪着世俗享乐,世界太精彩,生活太美妙,不知火宅,不明无常,智慧乏短。说鸡鸭鱼肉生来就是给我们吃的,说烧烫虾蟹海鲜非过非恶。说饭后一只烟赛过活神仙。说无善恶报,无前生后世。说无奸不商无商不奸等等。</P>
    <>第四种过恶就是慳悋。凡事算计,不肯吃亏,斤斤计较。有钱有力不欲予人,守财如命吝啬扣门。行布施应该远离这四种过恶。</P>
    <>“<STRONG>復離五法。一者施時不選有德無德。二者施時不說善惡。三者施時不擇種姓。四者施時不輕求者。五者施時不惡口罵。</STRONG>”</P>
    <>还应该抛弃五种不正确的心态。</P>
    <>第一不应该挑剔对方是否有德、是否君子或是小人,救苦第一。</P>
    <P>第二布施的时候不要说你这样很好,那样不行等等。帮人就是帮人。</P>
    <P>第三布施不要选择对方是哪里人、哪村人、什么人,同村的就给、本家的就给,外宗外姓就不给,中国的就给外国的就不给等等都是不对的。</P>
    <P>第四布施的时候不能轻慢来求的人,例如想“又是哪里哪里人,都是没钱的”“这乞丐真是恶心”“这么笨难怪没有饭吃”等等,不要生我慢心,不要感觉对方低我一等。</P>
    <P>第五布施的时候不许恶口伤人。例如“你也有来求的时候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拿了钱快滚出去”等等不善言语都要避免。</P>
    <P>“<STRONG>復有三事。施已不得勝妙果報。一者先多發心後則少與。二者擇選惡物持以施人。三者既行施已心生悔恨。</STRONG>”</P>
    <P>还有三种情况,即使布施也不会得到殊胜果报的。</P>
    <P>第一种一开始发心大后来少了,例如一听说这个人受伤受灾想给500块,再后来想想300就可以了不用那么多吧。</P>
    <P>第二种专门挑差的东西,自己不要的东西给别人。比如有人讨饭,有一碗前天煮的馊了准备倒了,一想刚好可以给他不会浪费。比如有人讨水,明明有一箱矿泉水不肯给他,去装了一瓶自来水等等。</P>
    <P>第三种布施以后心里面又后悔了,例如给了乞丐2块钱,回头又想给那么多干什么,给1块钱他都要感激不尽了。例如帮人家搬家,晚上回来累坏了,就想:应该找一个借口先溜走的,真是倒霉。这三种布施的心态,都不会得到胜妙的果报。</P>
    <P>“<STRONG>善男子。復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一者施已見受者過。二者施時心不平施。三者施已求受者作。四者施已喜自讚歎。五者說無後乃與之。六者施已惡口罵詈。七者施已求還二倍。八者施已生於疑心。如是施主則不能得親近諸佛賢聖之人。</STRONG>”</P>
    <P>又有八种情况,布施以后也不会成就上妙的果报。</P>
    <P>第一种布施以后又想到这个人人品不好,又听说这样的人是骗子,心想早知道不给了。</P>
    <P>第二种给他钱物的时候不甘不愿,或者同样布施病者,看这个人不爽就少给一点等。</P>
    <P>第三种布施以后要对方为自己做事作为偿还。</P>
    <P>第四种布施以后沾沾自喜,“我真是伟大啊”“我真是慈悲啊”等等,觉得自己真是了不起的人。</P>
    <P>第五种先说没有后再给他。一开始说自己没有,然后心软了又给他,或者他再求了又给他,或者老婆说他这么可怜就给他点等等。</P>
    <P>第六种布施完以后,不甘不愿,又用言语轻贱对方、恶口骂对方。</P>
    <P>第七种布施给对方以后,言语上要求对方以后加倍奉还。或者思想上希望对方记住我的恩德,以后大大得报答我。</P>
    <P>第八种布施以后又生出怀疑,对方是不是假乞丐啊?是不是骗子啊?这个新闻是不是真的啊?等等</P>
    <P>“<STRONG>若以具足色香味觸施於彼者。是名淨施。若能如法得財施者。是名淨施。觀財無常不可久保而行布施。是名淨施。為破煩惱故行布施。是名淨施。為淨自心因緣故施。是名淨施。若觀誰施誰是受者。施何等物何緣故施。是施因緣得何等果。如是布施即十二入。受者施主因緣果報皆十二入。能如是觀行於施者。是名淨施。</STRONG>”</P>
    <P>怎样的布施是如法的淨施?你给别人的东西是好东西,“具足色香味觸”,不是敷衍对方,是净施。观察财物都是身外之物,是不能长保永久而将其布施,是净施。为了破除解脱对方的烦恼而行布施,是净施。为了清静自心,培养慈悲而布施是净施。布施时仔细观察是谁在布施?是谁受布施?布施了什么?为什么布施?这个布施的因会得到什么果?就知道这样的布施都不出于十二入(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之外。施主和受布施人的因缘果报都不出十二入所受,能够这样观察而去布施,就是净施。</P>
    <P>“<STRONG>若行施時於福田所生歡喜心。如諸福田所求功德。我亦如是求之不息。施於妻子眷屬僕使生憐愍心。施於貧窮為壞苦惱。施時不求世間果報。破憍慢施柔濡心施離諸有施。為求無上解脫故施。深觀生死多過罪施。<U>不觀福田非福田施</U>。若能如是行布施者。報逐是人如犢隨母。</STRONG>”</P>
    <P>布施的时候对于所布施的福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皆可得福德者、福德、功德,猶如農人耕田,能有收穫,故以田為喻,則佛、僧、父母、悲苦者,即稱為福田)心生欢喜。心想我也要效仿这些福田所作功德,孜孜不倦,毕身追求,行而不息。布施给妻子、自家眷属、下人时心生怜悯。布施给贫穷的人为了断其烦恼。布施以后不贪求世间的福报善报。布施的时候断除自己的骄慢、自以为是、高人一等的心态;布施的时候常怀柔顺、关怀的善心;布施的时候远离有我、有他、有世界等的执著分别。常常观察生死无常、常常关照自己所行罪业心怀惭愧而去布施。布施的时候不去分别布施的是不是福田、功德有多大,不等待有做功德的大好机会才施,随时施与。如果能够按照上面所说方法、心态而行布施,所得到的上妙果报就好像小牛犊随时跟随母牛那样与你如影随形。</P>
    <P>若有错缪,请各位同修多多指正</P></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0 21:1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114

    主题

    611

    帖子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907
     楼主| 发表于 2006-7-9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文转自</P>
    <><a href=\"http://www.bskk.com/query.asp\" target=\"_blank\" >http://www.bskk.com/query.asp</A></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11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1257

    主题

    8975

    帖子

    3026 小时

    在线时间

    服务人员

    煩惱實則栴檀樹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0260
    发表于 2006-7-9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隨喜</P>
    一路走來能記憶的是凡心,忘記的是佛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发表于 2006-7-9 1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黑体 color=#f70938 size=6><STRONG>赞叹随喜!</STRONG></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9 18:27:50编辑过]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5-8 22:01 , Processed in 0.12459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