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44|回复: 11

[大德开示] 净空法师:佛经他看得多,就瞧不起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2-17 20:05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9

    主题

    278

    帖子

    858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3446
    发表于 2015-6-16 23: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净空法师:佛经他看得多,就瞧不起人
    現在人学佛,不懂得专精参究,佛经他看得多,就瞧不起人,认为自己博学多闻,这大错特错!

    世间法也常说:学问深时意气平。愈是有学问的人愈谦虚,愈是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愈觉得不如人,愈不敢轻慢人。决不是说我书念得愈多,愈有学问愈自大,愈瞧不起人,没这个道理。

    我们看古大德的修学,人家着重在断烦恼、断习气。一定要把贪嗔痴慢的烦恼习气除掉,经论懂得多少没有关系。你看那些成就的人,甚至经论一窍不通,可是人家处事待人接物谦虚恭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完全与自性相应,所以他能开悟证果。

    为什么我们现在修学修了一辈子,还是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是我们把经典当作世间书去念,没有把烦恼习气放下,所以学得再好,最大的成就是成为一个佛学家、佛学博士,如此而已。佛学家不会开悟,不但不能开悟,而且烦恼习气还增长,为什么?学问大了,眼睛长到头顶上,瞧不起人,贡高我慢,学佛学成这样,很可惜!佛学家不能了生死,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要明白这个道理,要觉悟!真正觉悟的人,都晓得自卑而尊人,晓得人人都有长处,自己不如人。

    你们看看《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你看他们说话多谦虚,那是实德,真实的德行,他们自己认为,一切法门里头,我只知道一个,我不如别的善知识,他们的智慧德行都在我之上。你们看,他们是自卑而尊人!

    现在人恰恰相反,现在人是自大而轻人,对于别人都没有瞧在眼里,自己老大,了不起,狂妄,他怎么不堕落?他怎么会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4 16:21
  • 签到天数: 4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实习

    33

    主题

    995

    帖子

    17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299
    QQ
    发表于 2015-6-17 14: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83

    帖子

    99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603
    发表于 2015-6-17 19:2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真好!赞一个,顶礼净空老法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66

    主题

    4890

    帖子

    348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54372
    发表于 2015-6-18 21:2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看的少,他也看不起人,因为觉得自己精专。实际上,佛经看的多少,不是看得起人,看不起人的根本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4

    主题

    360

    帖子

    42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渡一切苦厄!

    积分
    3870
    发表于 2015-6-18 21: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he15 于 2015-6-18 21:45 编辑
    狮子吼1 发表于 2015-6-18 21:20
    佛经看的少,他也看不起人,因为觉得自己精专。实际上,佛经看的多少,不是看得起人,看不起人的根本因。

    同意師兄意見!同時也頂禮净空法師!净空法師很偉大、很慈悲、一心頂禮净空法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2-17 20:05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9

    主题

    278

    帖子

    858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3446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22: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學佛當成佛學研究或是好為人師,
    以為自己懂得很多佛經義理,
    就覺得自己高高在上,
    對於他人不懂得謙虛縮小自己,
    這應該就是我慢吧!
    當然這也是我應該要警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66

    主题

    4890

    帖子

    348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54372
    发表于 2015-6-19 09: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狮子吼1 于 2015-6-19 09:33 编辑

    我慢当除,佛经无罪。
    现在有些说法,容易让人认为多读佛经会增长我慢,少读佛经会减少我慢,似乎佛经成了增长贪嗔痴的毒瘤。
    实际上,多读佛经,增长的是智慧,除灭的是我慢;少读或者不读佛经,是非常愚痴的行为。


    佛经读的多少,不是我慢产生的根本因,如果是根本因,佛经就有罪了,读经也会害人,诸位深思。
    听到一个说法,必须多方思辨,不要轻易就装到自己大脑里,认为至理。


    正如楼主文中所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为何不一参两参,亦或不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66

    主题

    4890

    帖子

    348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54372
    发表于 2015-6-19 09: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施、净戒、多闻庄严,三庄严中,多闻庄严最可称叹《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尔时,净威力士白佛言:“世尊,布施庄严、净戒庄严、多闻庄严,是三庄严,何者为最?何者为胜?”
      佛言:“净威,三庄严中,多闻庄严最可称叹、最胜尊上、无上无上上!善男子,如须弥边著一芥子,而是施福及净戒聚亦复如是犹如芥子,多闻庄严如须弥山。善男子,如一小鸟所住虚空,施、戒庄严亦复如是,多闻庄严如余虚空。善男子,布施庄严能作二事。何等二?能除贫穷,成大封禄。净戒庄严亦作二事。何等二?一离恶道,二至善处。善男子,多闻庄严亦作二事。何等二?谓能除去一切诸见,能集一切智慧庄严。善男子,布施庄严是有漏报,净戒庄严亦有漏报。善男子,多闻庄严无漏无报。是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应勤精进修多闻慧。”
      说是施福、净戒、多闻庄严法时,三千众生本种善根,便发无上正真道心。五千天子,于诸法中远离尘垢,得法眼净。净威力士,得无生法忍。
    -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66

    主题

    4890

    帖子

    348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54372
    发表于 2015-6-19 09: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闻成智慧

    最近论坛的争论多了。我们也作了一些反思,的确有很多方面没有作好,很多问题没有详细解释,没有说明白。而且我们有点懒总是希望能够把某位祖师大德,推到前面来。自己省事。现在看来是不容易。所以今后我们会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把大家的问题详细说明。

    先说为什么要多闻,要学习。

    下面是和几位同修座谈《未曾有因缘经》时记下的,整理后发给大家。


      闻为金翼鸟  威势武力强
     闻为行宝藏  所在相利益
     闻为大桥梁  济度众苦厄
     闻为大船师  济渡生死海
     多闻令志明  以明智慧增
     智则博解义  见闻行法安
     多闻能除忧  能以定为欢
     善解甘露法  从是得泥洹
     闻为知律法  解疑亦见正
     从闻舍非法  行到不死处
     仙人敬事闻  诸天亦复然
     捡心不放逸  积闻成圣智
     慧能散忧患  亦除非邪衰
     欲求安隐吉  当奉事明者
     盲从是得眼  如暗中得烛
     开导世间人  如明将无目
     是故应舍痴  离慢豪富乐
        务学事明者  是名积聚德 

    白话译文:
    多闻如同金翅大鹏鸟一样威武强壮。
    多闻是指导我们行为的宝藏,随时随地为我们带来众多的利益。
    多闻是宽广的桥梁,能够让众生脱离痛苦与灾祸。
    多闻是大船,能够渡化众生脱离生死苦海。
    多闻能够让我们的心志开明,增长智慧,有了智慧就能了达真正的佛法,对所闻所见都能如法对待。
    多闻能够驱除我们的优虑,能够让我们以定为乐。真正了解佛法甘露,最后达到涅盘妙果。
    多闻能够了知戒律,善不善法,解开疑惑,端正自己的见解。
    从多闻能够让我们舍弃不善之法,从而逐步获得常乐我净的圣果。仙人,天人都十分尊敬多闻的人。收摄心神,不放逸。再加上多闻,就可以成就无上智慧。
    真实智慧能够消散我们的忧患,除灭邪见非法,及苦厄。如果要得到安详和吉利,那么就要跟从明师学习。
    如同盲人复明,黑暗中得到烛光照耀一样。开导世间众生,让没有眼睛的人看到光明。
    所以应当舍弃愚痴,远离骄慢富乐,从明理多闻者学习。这样才能积聚福德。

    这里说的多闻可不是指我们随意的多看多听,平时多看报纸,多看电视剧,多看电影,上网看花边新闻。这不叫多闻,这是瞎闻。多闻是多闻佛法,多闻戒定慧,多闻因果报应,多闻善行。还有在《吉祥经》中,世尊讲到: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我们生活中的技艺,知识也要多闻。这是必要的。

    多闻的好处很多,有人不赞成多闻,说听多了会乱,那要看你听的是什么,看的是什么。听佛法不会乱,多看经典不会乱。佛法经典看的越多越不会乱,因为经典中翻过来,调过去就是讲那么几件事。讲因缘果报,六道轮回,讲戒定慧,讲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自净其意。讲缘起性空,一实境界。看的越多你就越清楚。这么多经典是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对象,用不同的譬喻来谈的。

    多闻可以让我们更能深刻了解佛法含义,对佛法建立坚强的信心。这个信不是我们随便说说的,说我信佛,那就算信了。《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我们都有怀疑,没有怀疑那就是菩萨了。佛法讲的是否是真的?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讲: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你看的多了,智慧就出来了。本来这里有个疑点,看到这本经明白了,那里有个疑点,看到那部经,解决了。久而久之,疑心祛除,智慧显现出来。

    但是这里有一句话要特别注意。那句话呢?敛心不放逸,积闻成圣智。收敛自己的心神,积累多闻才能变成智慧。那么敛心,敛什么心呢?敛我们平时的散乱心。例如平时我们看电视,看报纸杂志书籍,上网等等媒介吧。看到美女(美男)生淫欲心,这样的心要收敛,看到别人发财了,看到哪里有钱赚,贪心升起,这个心要收敛。看到有什么不公平的事情,甚至遇到什么不公平的事情。尤其是社会的一些阴暗面,嗅恚心就出来了。这个也要收敛。

    所以在这里我们知道,不能敛心,贪嗔痴,嫉妒骄慢,这样的习气严重,那么多闻是不会有智慧的。只能增加习气。知道的再多也没有用。

    为什么这些心都要收敛,因为这是障碍。我们本来的自己就是由于这些妄想执着而遮盖起来的。收敛起这些心,也就是减少了障碍,积累多闻,由量变到质变,就能成就智慧,而且是无上智慧。所以劝大家平时多“非禅即诵,非诵即禅。”没有事情少看电视,少看电影,不要闲着就上网瞎转悠。有空多读经典,要么念佛,要么禅定打坐也成。不要虚度光阴。

    多闻要学习的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善不善法,戒律。这个学佛的朋友一定要认真了解,搞清楚。这才是闻。“闻为知律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善法,什么是不善法。什么是善中存恶,什么是恶中有善。都要知道。这样在现实生活中才不会迷茫,迷惑。这件事情我该不该做,该怎么做?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个要清楚,不能糊涂。这个也是要费点力气的。比如我们在家居士,持五戒。那么要详细看看《佛说婆塞经》。这本经就是讲五戒的。厚厚一本哪。不仅仅是不杀,不盗这几个字的问题啊!问题很多。

    有了多闻才有智慧,生活中才不会糊涂,我们才能没有忧虑担心和苦患。才能有快乐。学佛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且也必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未曾有因缘经>讲到:行苦苦报。行乐乐报。不快乐的后果是有很大问题的。没有多闻,学佛很容易成为一个痛苦的过程。平时生活中不知道该怎么办。没有指导思想。就容易出邪见,有不善法,苦厄,灾患就更多。所以学佛就是要学明白人,不要做糊涂人。学佛要越学越快乐,越学越开朗,越来越明白。这是有智慧,学上路了。

    如果你学佛,就知道念阿弥陀佛,能不能成就?能成就。但是什么人能成就?上根人成就。什么叫上根呢?听了就信,信了就行,一点折扣不打。这就叫上根。大字不识的老太太,平时什么都不想,光念佛,能成就,这叫上根。我们学佛大部分的人呢?中根。半信半疑,有的信多一点,或者疑多一点。这就要靠智慧去破疑。你说你也学老太太,什么不想,光念佛。我说你不可能不想,对不对?很现实。你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有工作,有家庭,有朋友,有同事。接触的是各式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你不想是过不下去的。没有智慧,很难有进益和成就的。

    所以说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讲了这么多经典,不是让我们放在书架上的,是让我们学习的。学习后要实行。上根人一本书就可以。六祖慧能是上上根,顶尖了。人家是听到一句就开悟。智慧就成就。我们是听了八百句也没有开悟,怎么办?要学啊!

    要是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叫你念佛,你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几天下来没有感应,就开始埋怨了。好象佛菩萨说话不算数,欠了你钱一样。那能成就才怪呢。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原文: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复告王曰。王今福德。聪朗博义。皆由前世亲觐明师。慊苦奉侍。习学所致。因缘果报。今为人王。智慧明达。陆宜抚接。世间难有。是故我说。般若智慧有四种义。是故当知。求三乘人。当学般若。苦欲离三恶八难苦患。欲受人天快乐果报。以要言之。求一切福德。皆应修学智慧方便。如我前说。阿逸多王。勤苦习学。智慧力故。虽复失行生恶趣中。常识宿命。识宿命故。改恶修善。速得解脱。感致诸天。济接供养。以智慧力为诸天师。以是因缘。我说般若有四种义。尔时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智慧方便。功德因缘。甚大欢喜。太子只陀。夫人太后。群臣士民。一切大众。莫不解悟。各各修敬。为佛作礼。复座如故。

    白话直译:

    世尊说完这个偈子后,又告诉波斯匿王说:大王今天您的福德都是由于前世亲近明师,谦虚辛勤、奉侍学习的缘故,所以今生得为人王,智慧明达,待人处事善巧相宜,世间少有。所以我说,般若智慧有四种意义,还应当知道,求三乘正法的人,都应当学习般若智慧,想要远离三恶人苦,享受人天果报的人,总之一句话,求一切福德都该修学智慧方便。

    就象我前面所讲,阿逸多王勤苦学习,智慧得力量让其虽然因为作了错事,堕落恶趣,但能记忆宿命,因为能够记忆宿命,改恶修善,就迅速解脱,甚至感动诸天供养,以智慧的力量能成为诸天的老师。所以我说般若智慧有四种意义。

    这时波斯匿王,听闻佛说智慧方便的功德,十分欢喜。太子祉陀,天人,太后,群臣,大众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各自礼敬世尊,然后落座继续听闻佛法。

    亲近明师,谦虚学习,将来的果报,你会很有智慧,糊糊涂涂的学佛是不行的。一定要求个明白。谦虚奉待,我们现在的人作到的不容易。这个也是习气。但是谦虚将来的果报是智慧明达啊!

    般若智慧的四种意义:

    甘露:能够滋养的意思。能够培养圣果。
    良药:能够救人之病。祛除众生恶业的意思。
    桥梁:能够度人苦难,让大众远离灾难。
    大船:度众生脱离生死苦海。

    能养,能愈,能度,能载。这四种意义。

    那么经中这一段有一句很重要的话,那就是求一切福德。皆应修学智慧方便。”。

    无论你求那一乘,声闻,缘觉,大乘,无论你要求什么福德。都要修习般若智慧。哪个都不能少。这个大家要注意起来。你说我不求智慧,我只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就有智慧了。算盘打的很好,顺理成章。但是实行起来问题多多。首先没有智慧你能否求到福德,就很是问题。前面说的很明确。没有福德怎么往生。为什么这么说呢?没有智慧你会做很多错事,甚至是作完了还以为很正确。除非你万事不管,什么都和你没有关系。否则问题都会有。

    其次你想往生,怎样往生得学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都要看看吧?里面说:诽谤正法的人不能往生。那么什么是正什么是邪总得清楚。三辈九品都要明白。自己能作到那一品要对照。每一品的条件,往生的情况也要清楚。这些都要明白啊。往生九品中下品往生是不能自主的。你想要往生保险,目标至少要定在中品下生。中品下生是什么条件?戒律!还是得学。五戒十善清不清楚?怎样落实?这些内容,释迦牟尼佛一句话说明:求一切福德。皆应修学智慧方便。求福德就要好好学习智慧。

    说了半天,这个智慧是什么?
    梵语若那Jn^a%na,译曰智。般若Prajn^a%,译曰慧。决断曰智,简择曰慧。又知俗谛曰智,照真谛曰慧。通为一也。大乘义章九曰:‘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通则义齐。’
    智慧就是觉悟,自觉觉他,了知一切。智慧就是明白,不糊涂。不是说我记得多叫智慧。明星的花边新闻知道再多也不是智慧。

    因果中有一条规律,叫做因小果多。就是说种下的因,可能是很少的。但是解出的结果柱往是比因要大的多的。甚至是十倍,百倍,千倍不止。这个智慧修学的种子种下来,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果实,证果也好,往生也好,都可以。因为这是无漏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16 09:18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94

    主题

    709

    帖子

    512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准提功德聚,寂静心常诵,一切诸

    积分
    21631
    发表于 2015-6-19 13: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观世音菩萨
    南无 观世音菩萨
    南无 观世音菩萨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欢迎加入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经共修→→點此進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83

    帖子

    99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603
    发表于 2015-6-19 18: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yi26218 于 2015-6-19 18:18 编辑


    净空老法师:所以我在早年讲学当中就常常劝勉同学们,四弘誓愿,我们在这个世间只学前头两愿,后面两愿我们做不到。我们只学前面两个,后面两个到极乐世界再圆满,广学多闻到极乐世界去,没到极乐世界去,我一门深入,我靠这一门稳稳当当的取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之后再广学多闻。现在不要搞,现在要搞广学多闻,你就耽误自己,你要分心,你的精神、精力、时间不够用;第二个是你分心了,你精神意志不能集中,换句话说,你一门都学不好,那就可惜了。不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自己决定有成就,到极乐世界再广学多闻,稳稳当当,这个方法好。学莲池大师,他有两句话很了不起,「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我不搞,让别人去搞;「八万四千门,也让给别人行」,我们自己只走一条路,一生当中就一条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死心塌地执持名号求生净土,就对了,就成功了,何必找这么多麻烦。把心定下来,把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统统放下。要知道这些东西是障道的,不但障碍你证果,障碍你开悟,也障碍你往生。这些东西不放下,你的亏可吃大了,这是我们学佛要想在一生成就,你决定要知道。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十二集)  2010/4/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15 05:58
  • 签到天数: 1530 天

    连续签到: 58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2

    主题

    0

    帖子

    2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53236
    QQ
    发表于 2015-6-22 06: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7 09:4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