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82|回复: 0

慈法师答疑:在家一心诵经念佛不参加共修是否适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1 15:57
  • 签到天数: 153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15
    发表于 2019-12-6 06: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慈法师答疑:在家一心诵经念佛不参加共修是否适宜

                

       《弥陀要解闻记》  慈法师讲授

      居士:

      顶礼师父!弟子想要了生死,一心念佛,诵经听经,不敢浪费时间,所以参加共修很少,怕影响功课。这种方法是否适宜?请法师开示。

      慈法法师:

      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未出生死之前是六道轮回。在这个六道中或为人、或为天、或为修罗,也可能是地狱、饿鬼、畜生。往往在三恶道中完全被迫,三善道中有少分自由、少分选择的能力,但大部分还是被迫的,被业力所制约、所困惑。所以六道众生最需要的就是解脱。这个解脱就是不再轮回,生命不在被迫中活着了,那就步入到觉悟的世间。

      觉悟的世间有声闻、有缘觉、有菩萨,这三大类我们称为觉悟法界,有的人把佛陀也放在里面,称为四圣道中,或者说觉悟法界中。那究竟圆满觉是佛陀,其他的是已经出离了生命业报对他们的制约,获得了生命的自在与自由,获得了生命这种不可思议的作用力的驾驭的权利,就是智慧的生命的权利。他在情世间与器世间真正得到了自在!得到了大自在!得到了清净无染这种真正圆融、充盈的内在喜悦的亲证。这种亲证是不可思议的。

       那在六道众生的心智中,或者说他的性德中,若隐若现似乎也有这种东西,但就是用不出来,被业习、烦恼、被迫性的东西不断地掩盖着。实际我们这六道众生是被导演的众生,被业力制约地活着的众生。虽然我们也在择取,我们的业力也都在自作自受着,但被迫性比较强,没有主动的、自在的力量。那四圣道或者三圣道中,他们这种觉悟法界的得到自在、自由、自尊、自用的善巧者,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各依愿力而导演着自己的生命,若依慈悲、若依智慧、若依方便等等,来展示在无尽的法界中,深入一切六道被迫生命的法界中,去辅佐那些迷失的有情。我们称他们为菩萨、佛陀、不可思议的功德者。我们敬仰他们,顶戴他们,供养他们。为什么呢?我们对那个东西有渴望!我们扮演的这个角色—你说你现在“我就愿意一直扮演着六道众生的角色。”有这样的人吗?要是做过生命的观察,我们会警觉这个事情。

       那我们也可以扮演觉悟者呀!像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之类的菩萨们,以智慧、慈悲、方便行化于世间。他们的生命是以光寿做类比,我们的生命是以日月做类比,这寿命是不一样的。去年我们在这个地方学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大势至菩萨从座而起,顶礼佛足,说:世尊,我于往昔恒河沙劫前,有佛出世,十二如来相续一劫,其最后佛教我念佛三昧。“我于恒河沙劫前”,恒河沙是有多少呢?谁知道恒河沙有多少?举举手。这个大势至菩萨知道,要不然他说恒河沙劫前干什么?对不对?那他的生命是以什么来计算呢?以恒河沙劫数来计算!我们的寿命怎么算呢?你几十了?五十了,六十了,八十了,不得了!八十不得了,抓把沙子都比你大得多!就是我们这个业报生命太被迫、太短暂,若长若短都是被动的、无奈的。我们被生老病死欺辱着,所以说苦;要是我们善于运用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是乐。不是说颠倒话,是你在享受着生老病死的庄严、变化、内容;还是你被生老病死制约着—怕老,还是老了;怕病,一样得病;怕死,哪个人不死呀?从古到今我们看看谁不死?秦始皇想不死,去求长生药,结果还是死了。中。。国历史上的故事可多了,记载的活得长一点的,彭祖八百岁,不过也就是一梦罢了!

      我们真正想得到生命的自在,那就要像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这些菩萨一样,依愿力来令生命相续!那生命是什么呢?你就驾驭着生命,运用着生命,使生命做他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主动、积极、智慧、慈悲、方便、善巧。我们被动的生命就是无奈、自私、狭隘、残缺……太多的渴望,太多的需求,永远活在不满足的被迫中,蒙蔽住了。刚才这个菩萨提的问题,说我要诵经,我很忙;我要念佛,我很忙……你是背法了。行不行呢?也行,这都是自己的选择。

      过去人都知道,我们汉地最基本的教法—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不是口号,这是菩萨行巧方便,令生命久住于世的一个大的推动、大的背景、大的原则,是智者所言说。我要为自己干什么干什么……你就做吧,你的背景很小,动力很小,作为很小,相续力也很小。“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实际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智慧者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我们拼命地为自身,这个生命很短暂。你再为他,为他……他对你唯一的报答就是骨灰盒里一装,就告诉你,你为他吧,他会死掉,他会报答你。你为他干什么?你说我们哪个人能逃脱这一关?有的人说:你看老和尚往那一装龛,人家六祖大师现在还在那坐着呢!你问问六祖大师,他为自己的壳子了没有?他要为自己的壳子,保证没那个壳子了!那我们要是为自求地去修持,本身违背了智慧观,是无智者,是缺欠心、迷失心所行为、所支持。但是我们太习惯了,人不为己,天诛……后面还有一句话,中。。国人都是清晰的,似乎这个说法太厉害了。

      但有一点点,真正想究竟意义上为自己,那就是不为自求!我们下去可以把这两句话反复念念:“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你念一念,你会得到法界的支持,得到一切智者的支持、一切善巧者的支持、一切护法的支持。但你要说我就为自己、就为自己……你会得到天地的讨伐。那我们可以去念,可以去观察,可以去了解。所以“不为自求”是智者,是智者深思熟虑的一个极智慧的决定!我们念佛人要是不为自己念佛,为令一切众生同生安乐国土,究竟圆成无上菩提,念人人弥陀,你看是个什么心!说我念经为自己、为自己……结果如何?

       在我们汉地的修行人中,把这个极圆顿的、以阿弥陀佛心来念佛的修法,扮演阿弥陀佛的修法,变成了一个极自私的、连声闻乘教法都不如的、连自解脱分功德都没有的这样一个发心,是十分不可思议的!这种引导就是民俗化的、世俗化的引导,令人不堪忍受,但是已经达到了极致。那是愚痴者所选择的。为自求,你可以去审观的。这个跟高尚、跟漂亮话丝毫不相干,跟智慧愚痴有极大的关系。念佛法门就是让我们扮演阿弥陀佛;你扮演不了,观音势至;还扮演不了,清净海众。你说扮演阿弥陀佛,这一大群阿弥陀佛怎么办?人家分明说了“化佛无数亿”,对不对?那你不干,不行;化菩萨亦无边,还不行;清净海众,咱凑个数。你一定要扮演“我就是个凡夫”、“我就是个具足烦恼贪婪的凡夫”,行啊!你准备扮演到哪一年哪一月啊?心作心是啊菩萨!没人怎么我们,你选择吧!


    所以说我们要有一个明智的选择、智慧的选择、慈悲的选择,悲悯自身悲悯他人的选择,我们就会选择念佛作为主题的生活,往生彼国的主题生活,安心的主题生活,无染的主题生活,做一个省力者。我们真正来作为念佛人,尽此一生,就这一个主题。虽然有些业习的依附,就像一条河流也会有些污水流入,但你不要理它,直直地回到大海就好了。不能说有一些污水就不流了,你直直地流淌下去吧!回到大海你就知道——若净水,若浊水,若河流水,若其他水,一旦回到大海都是清净水。我们就得以极大方便。因为大海能包容我们所有的业与业相,使我们咸同一味,皆得诸佛智海无尽宝藏。我们这样的一生就够精彩了,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师长,对得起国土,也对得起自身。

    你不这样选择,还要作为什么?所以我们要善自选择。一旦有这样选择力了,我们这一生中念佛就是一个很简单、很必要、需要认真实践的主题了。那些杂缘交织的东西若是纠缠你,你一定要警告自己:我回来再处理你。不管是事业的纠缠、感情的纠缠或其他纠缠,你一定要警策自己。这个地方不能留步,一旦留步就不能自拔。先往生极乐世界,回头再处理。所以先完成大事,再来完成次要的事情,主次分明。我们作为普通人,对这一点要认识清楚,分清楚该做不该做与轻重缓急。我们有选择了,虽是凡夫有情,也是了不起的智者。凡夫的选择也是不可思议的!

    《净土五门修法——随顺得入果地觉》慈法法师讲授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8 03:5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