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25|回复: 0

传印长老:真信切愿,励行念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1 15:57
  • 签到天数: 153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15
    发表于 2011-5-29 11: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传印长老:真信切愿,励行念佛
    ——《净土决疑论讲记》
    不过,吾人须知:“真信切愿,励行念佛”,这实在不是一句随随便便泛然而说的话。如何才是真信?如何才是切愿?又如何才是励行念佛?按净土宗第九祖蕅益大师(1599~1655年)在其所著《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玄义分》中教示,信愿行三者,乃是净业行者藉以达到目的的主要手段,即途径,这是《佛所阿弥陀经》一经的宗要。蕅益大师说:“宗是修行要径,会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这里所说的宗,是宗要的意思,是一经宗旨所趣向的核心,所以是修行的要径(而非对教说禅的宗)。按照这一条修行的要径,修行功夫到家,达到目的地,便是“会体”,体即吾人现前一念心性的真如实相,如《楞严经(卷二)》说“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因缘)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诸佛证此,从正报说,名清净法身;从依报说,名常寂光土。而实则为身土不二,境智圆融。通过信愿行三者往生净土,而得会此人人本具之体。
    蕅益大师的《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被誉为“三世诸佛出世,注解此经,亦不能再增一字,或减一字”(印光法师语)。蕅益《要解》说:
    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经中先陈依正(净土和佛菩萨弟子种种庄严)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
    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如上所示,是蕅益大师揭示信愿行这一全经宗要的纲领,略无繁言而理至周圆。接下来,大师就信愿行三者,作了极为切要的说明。以此属经典性的文字,对于吾人修持净业者,至关紧要!至关重要!今揭示出来,可供吾人奉为圭臬。蕅益《要解》云:
    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以心性为自)。
    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以教为他)。
    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以念佛为因)。
    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以已生者为果)。
    信事者:深信只今先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以境为事)。
    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以法界为理)。
    以上说明如何为信。此中自他为一对,因果为一对,事理为一对,共为三对六信。若分言之,则以相信自己心性本具如是诸法,是为信自;相信释迦与诸佛垂教真实不虚为信他;相信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以念佛为因,为信因;相信古今信愿念佛而往生者,不可胜数,因必克果,是为信果;相信境唯心现,如吾人以善恶参半之妄心,现此苦乐交参之娑婆世界人道之境,若以念佛之净心,则必现极乐国土之净境,是为信事;理本一心,心即法界;法界之事,即一心之理,是为信理。净业行人,果能如是建立信心,可谓真信、正信、智信,有了这样的信心为基础,则愿与行,自可如同普贤愿王大宝楼阁一般,非常坚牢地建立起来。接下说愿。如蕅益《要解》云:
    如此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此意为即理之事)。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此意为即事之理)。故《妙宗》(《观经疏妙宗钞》,为宋朝四明知礼大师所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信),则取亦即理(愿生净土证无量光寿),舍亦即理(愿离娑婆生死苦海);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故次信而明愿也。
    吾人处在具缚凡夫地位,宁可按照事相规程,一丝不苟地以身励行,决不可以狂妄自大、空腹高心,执理废事;事则法尔与理相偕;事上做到,则理在其中。若废于事,则理无所寄,以理无能离事独立故。即使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之人,亦犹须孜孜矻矻无懈修持,方堪断惑证真。我等直须厌离娑婆,如离厕坑,如出囚所;欣求净土,如思故乡,如奔宝所。未证无生法忍,未达寂光,执理废事,深陷邪见深坑,招致诽谤正法之重愆,一旦堕落,必至无间,求出难期。本论讲记在前面也讲过了。
    以上说明愿。下面说行,行即持名念佛。如蕅益《要解》云:
    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然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信、愿、持名,以为一乘真因,四种净土(凡圣同居、方便有余、实报无障碍、常寂光),以为一乘妙果。举因则果必随之。故以信、愿、持名,为经正宗。
    一切净业行人,若能如蕅益大师所说真信、切愿、励行去修持,则肯定是“万修万人去”的。那么,一得往生,便得不退,如何“不退”呢?首先是“位不退”,一生净土,便断见思惑,永远也不会再退到六道生死的凡夫地位了。再进步为“行不退”,断尘沙惑,行菩萨道,永远不会堕于二乘地位。更进步为“念不退”,达到别教初地以上或圆教初住以上,断除无明惑,证常寂光之法身,乃至妙觉之佛果。“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不过是就其最低限度而言者。净业行人所以能够获此殊胜利益,一则是佛力不可思议,一则是法力不可思议,一则是众生心力不可思议。然而,众生心力纵然不可思议,如果没有佛力、法力的加持,也不能得其受用,由于蒙佛力、法力的加持,所以众生心力的功德方得显现出来(此意见印光法师《致广慧和尚书》,见《文钞续编》)。
    若以净土法门而言,如本论论文指出,“以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子忆母,志诚念佛,则感应道交,即蒙摄受。”此意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尤为彰显。这是“二十五圆通”的第二十四。释尊垂问诸菩萨和声闻弟子如何证入圆通,诸人奉答如来,总不出乎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和地、水、火、风、空、见、识之七大。如观世音菩萨为耳根圆通,大势至菩萨为六根都摄。都摄六根其实包含了耳根,甚至操作起来,须由耳根入手。本章仅为二百四十四字,敬录如次,恭乞法喜同沾。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修持净土法门,有两句话,共三十二字,是最为切要的纲领。第一句话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是净土宗彻悟大师,依据佛经总结的开示。第二句话便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的末后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前句是修持净业的前提和宗要,后句则是具体所行的方法。吾人若能如是力行,则可保证净业成就,万无一失。
    经文“譬如有人,一专为忆”,譬喻“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但肯以“如子忆母”的恳切心情“忆佛念佛”,则“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正合《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大旨纲宗法要。近有某处念佛堂乞题,遂拈经语为联曰:
    忆佛念佛,现来当前,必定见佛;
    心作心是,修因克果,法尔如心。
    于联纵不称工,惟藉以彰宣经义,勉诸有缘,同修净业而已。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3 09:4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