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17|回复: 0

《净土五门修法——随顺得入果地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1 15:57
  • 签到天数: 153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15
    发表于 2018-3-19 08: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净土五门修法——随顺得入果地觉》
    慈法法师讲授
    天亲菩萨广造诸论,宏阐佛乘。复宗无量寿经,作愿生偈论。示五门修法。令毕竟得生。具显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之法。于观察门,详示净土庄严,如来法力,菩萨功德。凡见闻者,悉愿往生。昙鸾法师撰注详释。直将弥陀誓愿,天亲衷怀,彻底圆彰,和盘托出。若非深得佛心,具无碍辩,何克臻此。
    往生论注序(民国十一年壬戌,五月望日,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示净土五门修法。历代净土法门的传承善知识,莫不以五门修法而趣入的,没有不这样做的。《无量寿经》法门的心智的眼目就在因门、果门的五门修法中建立起来的,延续着礼拜、赞叹、作愿、观察、随顺的机制中、回向的这种机制中
    摘自慈法法师《往生论讲记》。
    五念门念佛方法,这是中。。国净土宗实践念佛法门规范而系统的教法。在五念门中,五经所有的修持方式都完整讲出来了。五经的所有修行内容集中表现在五念门、三种顺菩提心、往返往生这些修行方式上。使人能简单易行、深入细腻地去实践这个法则。他认真地教我们身业怎么做、口业怎么做、意业怎么做、智业怎么观察、方便智业怎么利世,层层深入,每一门都是圆满,又相互提携与推动。所以《往生论》是对净土教法的直接宣化与传播。欲修行净土教法,不了解《往生论》没法修行。
    摘自慈法法师《五门修法随顺得入果地觉》讲记
    按照净土法门三经一论来说,五念门教法是念佛人必修之法。但现在很多念佛人不太了解五念门,大部分是求功夫、求消业障——这些说法在社会上传播比较广泛。还有数念珠、数数字、口念耳闻等方式。以五念门来修持念佛通常难以碰到。念佛人若没有完整的传承性的施教法则,就可能用种种杜撰的法则或者按照想象、依文推敲去实践,产生很多变异的方法。这些变异的方法不能说没有效果,只是很难普遍利益有情,或障碍较大。尤其是一些所谓善知识的杜撰,对后人的影响比较大。
    在中。。国净土教言的传承中,历代祖师多不相见,不是一代一代口耳相传。因为这个法门是念佛,不是念祖师的设置或祖师善知识的修证。他传递的是佛功德,佛国土的广大庄严,佛陀的真实愿望,接纳十方的广大心智与善巧。所以他传播的内容不同,这是其独特所在。这种独特是任何大善知识、祖师乃至菩萨修证所不能取代,尤其是佛愿、佛的国土乃至接纳十方众生的教法主体成就。
    很多念佛人因为不了解这个法门的原则与独特所在,就把他当成一个泛泛的修行方式,结果这个不可思议的直指大用的回施法则反而变成一个很计较的机制了。
    由于中。。国的朝代变更与战火兵燹,宗教和一些传承的大型建筑受到破坏。秦末之际,西楚霸王攻克咸阳,秦始皇陵墓骊山阿房宫的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秦以后的历代战争与战火不断地上演烧掉、建造、再烧、再建、烧掉……这样的故事。在战乱中,一些传承修法的文字与教授者都会丢失。五念门修持在中。。国丢失了一段时间——《往生论》的书籍一直有,三经一论的教言传承从古到今都不会断,但在某些阶段五念门教法没有人传播了。尤其近代以来,纯净的念佛教法很难听闻。
    我出家时候,经常去寻求念佛方法,后来遇到《往生论》,就打听国内有没有人讲这部论。当时有一个老和尚讲了二十四年的《往生论》,从70多岁讲到90多岁,但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他以前在家做居士,后来就出家了。我见他时候他已经九十七岁了。我问这个方法容易使人受益,为什么不广泛传播?他说没人听,在很小的范围内还有人听他讲。我问为什么?他说历代大家都不这么讲。我说净土根本依止是三经一论,论是对法的论述,揭示这个法的作用与方法,为什么没人讲呢?他说是历史造成的。
    五念门在中。。国历史上的传播路子很窄,实际这恰恰是净土修行一个非常直接、非常彻底、非常纯正的修法!他完全依止阿弥陀佛大愿,依止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在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或者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这五个角度来成熟念佛的真正利益与成就。这个法门十分单纯,纲宗十分清晰。
    现在社会上一般传播的方法,如持戒念佛、功夫念佛、计数念佛等等,与佛陀愿望都有很大距离,你有再深的功夫也与阿弥陀佛愿望不能类比,你即便用一百年的精力来修持又能修出什么?阿弥陀佛五劫思维,二百一十亿佛土的细细审观,在诸佛功德上通过无量兆载永劫的修持,依三个根本大愿与四十八愿,来完成这个甚深教法,不是我们以这一生几十年或者几年、几日的功夫能对应的。
    所以这个教法与其他法不同之处主要是随顺,随顺得入极为方便!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说:“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鞞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所以随顺佛愿,就像我们顺水行舟,你只是被船载负着,十分得力、容易,能迅速达到目的地。
    现在自力修持说法的传播在整个汉地教言机制中已经成为一个大的风气,这个风气是顺应我们每一个人的自我感觉与自我意识建立的。一切有情的根本烦恼是我执——对自身的执着。汉地教法波罗蜜乘教言本来就是要破除我执与法执,但现在很多传播者反而通过修行去坚固我执,这是不可思议的!很多人自我坚固到一股风刮过来都会起嗔恨心,认为干扰自己念佛了,那是极端的自我!这个传承中随顺得入的机制、被佛愿载负的机制没人再提了。
    现在普遍提倡要用功夫,因为这与我们有关系。你一说用功夫,大家眼睛就发亮,就相互问你念多少佛?我念十万声,那不得了;你念六万声,那太少了;你念二万声,那叫修行吗?大家是比数字、比功夫,心灵的内容他没办法关心。
    所以五念门是从我们的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这五个角度来看与佛怎么相应,与光明怎么相应,与往生彼国、随顺彼愿怎么相应。第一念门:“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就是让你随顺佛愿。第二念门是与光明相应,如实赞佛功德。我们执着的身心融化在阿弥陀佛清净光明中、无对待光明中、不思议光明中,让我们如实地口业赞叹阿弥陀佛名号。我们念佛不是为了其他,是为了赞佛。赞佛是因为我们的心与佛功德相应,相应使我们生起了赞佛的感激、感动。第三念门心常作愿,佛如是愿,我等亦如是愿,欲令一切众生往生彼国,止九界之过患——六道轮回的过患、小乘不了义的过患、菩萨未究竟的过患,圆满无上菩提。
    他从种种角度都是很完善地提示我们,用一个最准确的不会出现纰漏或走偏的方法,从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五个角度不断地校正我们,使我们与阿弥陀佛的功德、愿望相应,得以究竟往生彼国的真正安心成就。
    他是一个了义教诲,从初发心念佛一直到成佛都看得到、运用得出来。即使是凡夫位有情,也能很亲切地顺佛愿实践这个法则。这个法门十分特定,我们不得不一再强调,因为稍微不注意又回到自我功夫上去了,有一点点功夫就开始生慢心,一点点做不到就开始自责与恐慌不安。
    为了防止我们的知见在身业、口业、意业上有偏差,所以观察门让我们去观察,用大量篇幅提醒我们怎么观察,使我们有智慧观,校正我们成就正念与正思维。这个法的体系十分完善、健康,你只要依之作为,从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来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不会脱离佛陀的教诲,不会出任何问题。
    我以前零零散散学过一些其他念佛方式,都有效果,但总是不完善、有局限。比如随顺的知见没有,用功夫时就会把自己的作为当作检验修行的唯一参照。但我们的作为与业力、习气、依报会结合到一起,所以随着习气或环境的变化作为也会有起伏,得不到究竟安稳的效果。近代印光法师说这是特别法门,这个概念一定要三令五申、不厌其烦地表示出来,使我们不要再走老路回到自修自证的意识中去——自修自证不是不行,只是我们要清楚这个时代的共业,如龙树菩萨讲的五种障碍。
    净土教法是一个载负法门,弥补我们自力的不足,对我们真正当机。九十年代我遇到一个出家师父,他每天向我谈三、四个梦,他说这叫修行。我说梦多也叫修行吗?他说梦多就是境界多,境界多的人就是修行有进步。我说如果梦是境界,梦是修行,我们汉地人成就的最多。汉地人其他的不会,睡觉还是会的,环境不冷不热。冷的地方你睡不成;炎热的地方虫子多,你也睡不成。我们汉地人福报大,环境适合。很多汉地人认为昏沉或放逸就可以成就,但若没有弥陀的载负他没法成就!
    佛力住持故,来弥补众生自力之不足,对这一点我们要清晰。否则这样日复一日下去,真对不起自己吃的四两馒头!若在某种所谓修行中,让你感到累、怨、恨、迷失,这修
    阿弥陀佛于一切众生作大安是有依据的,即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法性——还要回到法性上来。离开法性别谈净土,我们谈的是迷信,就等着临命终时怎么安排自己吧!没有依止,即下安乐的事实认取你抉择不了,没有参照。我也听一些善知识讲净土,很喜悦,因为他在讲念佛,毕竟有念佛方法呀!而一旦要求功夫成片、一心不乱,说不得三昧你不能往生等等,我就感觉这些菩萨在安排一群人修行、安排一群人做某个事情。而不是说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令一切众生就路还家,究竟无上菩提道业——他所讲与阿弥陀佛这个誓愿不对等,在教法中对法性抉择认知上出现了问题。这个地方只要不彻底,我们即下安乐无从涉足,无从体验,无从交流,无从认知。
    这是大事因缘!什么大事因缘?九界同归的大事。什么大事因缘?佛的果地觉回施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圆满觉悟世间,就是圆满接受九法界。干什么?同归法性智海——极乐世界。极乐是究竟乐,无所散坏,无所动摇,无所退转。除此因缘,你去哪儿还能寻找到、运用到究竟安乐,就是极乐呢?名言上你都得不到,交流机会你得不到,思维因缘你都没有,你怎么还能去体验或者深入实践它?我们每个净土教法实践的莲友,要正觉华化生啊!你不正觉华化生,你爱乐不了佛法味,产生不了乐味。什么乐味?即下圆满,相续圆满,究竟圆满;当下了义,相续了义,究竟了义。
    要不然我们说一大堆,把净土赞到极致,结果运用到临终了。说的圆满圆满又圆满,了义了义又了义,顿超顿超又顿超,结果就是现下超不了,只有死了才能超。这貌似有道理,但不是果地觉为因地心的指导,佛愿无碍的给予,法性圆满的载负。这种引导让一群念佛人,尤其老人们,惶惶不可终日。说什么时候临终、谁给我助念、哪个环境能让我放八个小时……一天到晚为这些事作准备。年轻人躲得远远的,说离我还远哩!
    净土圆顿在何处?了义在何处?特别之法特别在何处?易行之道易在何处?完全成一个名言了,没有内容。为何没内容?没有随顺法性观,没有随顺阿弥陀佛令九界众生同归之威德善巧给予,令自己直下歇心,直下承担,随顺法性,究竟安住。随顺法性安住,则现前安住、相续安住、究竟安住,无处不安住。一切造作明晓了知;一切业分差别,生生灭灭,幻幻化化,你能游戏其中,超越其中,驾驭其中,不再被它埋没,不会把它当真当假。我们在九界业缘中就知道万法唯心;就知道一切诸佛菩萨游戏于十法界,于智海中游戏自在;一切众生迷失于业力海中不能自拔——因为对法性没有这个认知机会,没有实践机会。
    所以阿弥陀佛以圆满报德与愿力接引我们,使我们心智圆满休息一刻钟,来认知九界同归之事实,认识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之事实。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定不要丢这个“本”;丢本了,就不是佛,就是众生。所以众生分,是名言众生,无有众生之实;诸佛如来,是名诸佛如来,亦无事实。何以故?法性一如故。这是妙用方便,无量相用皆是诸佛国土庄严。我们就不把差别当成攀比或者对待之苦了。于此纷纷攘攘世间,我们一次性能看到一切众生,审视到一切众生同一法性之究竟安乐与平等事实,回入法性功德之事实上来。
    这个话题我们常谈。净土教法若不谈此处,我们无以就路还家,不知道怎么就路还家,可能就等到临命终还家了。临命终时还什么家?有生有死不为家,还是轮回之道。极乐世界是无生国。说无生国大家害怕,说是不是断灭?极乐世界庄严之处就是无生,无生庄严,妙用无穷!无生是什么?是苦、乐、不苦不乐之不生,是但得究竟乐之生。生是什么?是无生。不是造作生灭之生,是智慧妙用之生,故谈无生。一旦说无生,很多人第一概念是断灭或死寂——无生忍是诸佛亲证法性清净的事实,性空的事实。
    这个地方我们要串习,不串习会吃大亏!最大亏是你现世不得究竟安乐,不得即下利益,而去等待那个虚无的临命终时。你那个临命终时是何时?你掐指头算还有三天、五天、十天、半月……有人向别人许诺说你半月以后一定能怎样怎样,结果饿了二十天还没饿死。有人也来跟我说:我七天七夜念佛,佛就来接引!我说:你念吧!命不该死死不掉。他说:我心不够真诚!然后就发誓赌咒,但还不死。福德未尽故。
    他把阿弥陀佛当成什么?像要索他命的黑白无常一样。把佛当成鬼神来用,没有当成觉悟心智之功德圆满相来印契众生,令众生即下安乐——这是真实利益所在。即下不安乐,你去找未来的虚无缥缈东西,怎么安乐?这是未来心可得的引导——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可得,那么性德周遍不是贯于三世、贯于一切时处。这种圆满清净究竟教诲,为什么我们活着时不能用?谁把它剥夺了?是我们分别、执著、割裂、强制把它拒绝了。你一松手,强制一结束,就路还家,归于法性,即是究竟安乐。究竟安乐是什么?是名极乐。怎么极乐?无量光无量寿,无所散坏。你害怕在此世界无量光无量寿不好用,就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土无量光无量寿。他描述这个庄严就是把你所有心理畏惧、死角、黑暗彻底处理一次——给我们这样一次处理。
    法性之谈,是净土教法之特质。此特质给我们即下利益带来审视、观察、实践、运用的不可思议胜缘、机会与事实。但谈报德不谈法性,大家会迷失在自己业报中。阿弥陀佛虽然把他圆满报德回施我们,我们的业流可以像河流一样归入大海,但我们不敢认取于此,还是根据自己的见闻觉知或受想行识,以为那是自我——你执著这个东西,就会迷失、受苦、受遮障。见闻觉知、生老病死、一切世间幻化、殊胜功德、罪恶苦难、善缘徘徊等等,都是梦幻之事,无一法可得。无有一法可得才能让我们心智无碍、解脱无碍、运用无碍。你坚固什么?
    摘自 《净土五门修法——随顺得入果地觉》
    慈法法师讲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5 07: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