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濤法師修行就要主動改變自己》 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痛苦,有身體上的、物質上的和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我們要給人體貼的愛和關心,因為你所散發出的關懷和喜樂會帶給身處痛苦之中的人極大的安慰。 所以我很喜歡去醫院,去關心他人,因為這對我幫助很大,可以充電,瞭解嗎?到醫院去,看他們在受苦,我們也不能太嚴肅,要有一點輕鬆,但是持咒的時候就要很認真,這樣才有辦法利益到對方身上的這些眾生。 所以各位要經常去老人院、醫院關心老人,如果家裡有老人,更要比任何人關心,為什麼我們佛教修行要照顧老和尚?因為這樣才可以從這裡面修恭敬心及破我執。我剛出家很喜歡做侍者,我師父是一個很好的師父,所以我很喜歡當侍者,去服務別人。我師父說:你懂得服務我,你就會服務眾生,以服務我的方法去服務別人才對。師父要看的是這個,而不是你對他很好而已。所以希望各位也要從家裡的老人先服務起,要三餐照顧他、問候他,你要忘了昨天他曾經罵過你,你不能想說我對我媽很好,對婆婆不好,不跟她講話,婆婆罵過我,要記這個仇,那這樣可難過了,萬法皆空,沒什麼好記仇的,要把它忘掉,主動地對他好。你的婆婆、別人的老人家、路上碰到老人,你要習慣對他笑,你要練習,因為老人家他沒有男女相,你對他笑,他很喜歡;但年輕人不一樣,他會想你對我笑做什麼?你想要做什麼?老人家不會,老人跟小孩不會的。就像我們一直看著小孩子,他也會一直看我們,你不看他,他還在偷看你。我很喜歡看小孩,然後他就會偷看我,特別我們這種外表,他會一直盯著看,然後又問她媽說:那是什麼?他媽媽就跟他講:那是阿彌陀佛! 所以各位要練習這個,因為我覺得學佛是一種親切感,對不對?母子相遇,就像大家回到家一樣,都是自己人,很熟悉、有安全感,這個非常重要。因為大乘佛教目的就是關懷別人、關心眾生,所以做到基本親切感要有得。我們也要經常想,所有眾生都和我一樣想要離苦得樂,這個就叫發菩提心。 今天有個人對你不好是因為你過去對不起他,所以你懂了因果這時就應該對他更好,你要心甘情願,學佛的態度是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眾生平等,自他交換。我們活著就是要帶給別人快樂的,你會發覺你比別人還快樂。當你主動要給別人快樂的時候,你就沒痛苦了;當你想要從別人身上找到快樂,你就開始痛苦了。所以我想,各位慢慢有經驗了,知道了自私的愛情是個苦,你要把愛情變成慈悲,主動關心你的先生、太太。我還認識那種夫妻碰面不太講話的,為了兒女他們勉強在一起的,這樣就沒修行了,我們要修行就要主動改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