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6|回复: 0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0-17 17:28
  • 签到天数: 153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6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494
    发表于 2021-12-17 09: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唐 裴休 集

    [size=1em]又曰:学道人莫疑四大为身,四大无我,我亦无主,故知此身无我亦无主;五阴为心,五阴无我亦无主,故知此心无我亦无主,六根六尘六识和合生灭亦复如是,十八界既空,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荡然清净。
    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著,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妄生分别,惟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
    声闻者,因声得悟,故谓之声闻,但不了自心,于声教上起解。或因神通,或因瑞相,言语运动,闻有菩提涅槃三僧秖劫修成佛道,皆属声闻道,谓之声闻。佛唯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学道人,秖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秖是教化接引门,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但离一切烦恼,是无法可得。
    学道人若欲得知要诀,但莫于心上著一物言佛!真法身犹若虚空,此是喻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常人谓法身遍虚空处,虚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也。若定言有虚空,虚空不是法身;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虚空。但莫作虚空解,虚空即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虚空,虚空与法身无异相,佛与众生无异相,生死与涅槃无异相,烦恼与菩提无异相,离一切相即是佛。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像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不可以心更求于心,不可以佛更求于佛,不可以法更求于法,故学道人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以心传心此为正见,慎勿向外逐境,认境为心,是认贼为子!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故祖师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本源清净佛上,更不著一物。譬如虚空虽以无量珍宝庄严终不能住,佛性同虚空,虽以无量功德智慧庄严终不能住,但迷本性转不见耳。
    所谓心地法门,万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无境即无,不可于净性上转作境解,所言定慧,鉴用历历,寂寂惺惺见闻觉知皆是,境上作解暂为中下根人说即得,若欲亲证皆不可作如此见解,尽是境法有没处没于有地,但于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6-12 08:48 , Processed in 0.14017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