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19|回复: 0

你可能在信佛,但不见得真的相信因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1 15:57
  • 签到天数: 153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15
    发表于 2021-5-20 19: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你可能在信佛,但不见得真的相信因果

    文/念西法师
    如果我们不注重、不修习欣厌心,即出离心法门,会产生什么过患呢?对此,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讲得最为透彻。
    我们来学习蕅益大师这段非常殊胜的教言:
    彼于微妙佛道,仅从经本上依稀闻解,未尝亲知灼见,终属半信半疑,于眼前活计未尝谛观三界空苦无常,终觉放他不下。
    虽学成语,陵驾佛祖,实一时高兴,或初生牛犊不畏虎,或童竖戏剧自称天王,未尝以佛祖自期也。
    间有发胜志者,不能到底唯为菩提一事,或被名利改节,虽云渐变初心,仍是因中夹带,不可不慎思而痛励也。

    01
    “彼于微妙佛道,仅从经本上依稀闻解,未尝亲知灼见,终属半信半疑,于眼前活计未尝谛观三界空苦无常,终觉放他不下。”
    蕅益大师说得非常透彻。“彼”指不注重厌离心,不注重四念处修法的人,“微妙佛道”,佛法是出世间的,是非常微妙、超越世间常情的。对于微妙的佛道,他仅仅从书本上,从理论上,“依稀闻解”而已,说明他闻思不是很系统、很扎实,只是依稀仿佛地闻解,还自以为对因果轮回、念死无常等道理都懂了。但真的懂吗?真的相信了吗?真的入心了吗?
    接着蕅益大师就说“未尝亲知灼见”,仅仅落在口头上,“终属半信半疑”,其实是将信将疑的。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些道友,你不能说他不信佛,他肯定信佛,也想往生。但是一到关键时候,一遇到家里有一丁点小事情,就把学佛放一边去了。
    各位扪心自问:你真信佛吗?正如蕅益大师所说:“未尝亲知灼见,终属半信半疑”,“于眼前活计”,即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对于这些名利,当真正的关键时刻,考验来的时候,一下子就露出本来面目了。

    不是说他不信佛,是因为“未尝谛观三界空苦无常”。“谛观”,即真实地、非常仔细地观察。没有真正地、好好地下过一番功夫,去观察、思维,抉择三界六道轮回的真相就是痛苦!就是四大皆空!就是无常!仅仅从书本上了知,作为谈论的资本,他在学佛道友面前谈起来头头是道,谁都说不过他,口齿非常伶俐,一下子就把人给压倒了,甚至拿来批评别人,以示高人一等,但是,内心却空空如也。
    这里的“空空如也”不是三界“苦空无常”的“空”,而是“空腹高心”的“空”。这样的“空”,说明他没有真正把佛法融入自心,没有真正地观察苦空无常,没有修出离心,自然而然“终觉放他不下”。
    为什么你没有把学佛作为头等大事,作为最重要的事情呢?为什么你家里有一点事情,学佛就要靠边呢?为什么一切都要为它让路,而不是为学佛让路呢?因为你“终觉放他不下”。
    当然,作为在家学佛者,有特殊情况,毕竟在家学佛跟出家学佛不一样,正如《印祖文钞》中所讲的“敦伦尽分”,在家人应该尽自己的责任。但不能以此为借口,天天就敦伦尽分,学佛靠一边了,这就是自欺欺人了。
      
    打个最简单的比喻:比如,你在单位与同事竞争,只要你违心地说一句假话(这个假话不一定会害人),或者向你的上级去拍马奉承,马上就可以升职,你的报酬、你的官位就非常可观;更有甚者,如果放一千万,或者一个亿在你面前,让你打一个妄语,这时,恐怕绝大多数人,甚至学佛的人,就会给自己找借口:打方便妄语吧!佛法也是可以开方便的,或者以后再忏悔吧!这就说明他没有真正信因果。
    真信因果,真正信佛的人,像古代的大禅师、祖师大德,有些可以放弃皇位,有些可以放弃作状元。比如《罗状元醒世歌》中的罗状元,他连状元都能放下,你如果放不下,那说明你本身就有问题,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这个方面丝毫含糊不得,不要给自己找台阶下。
    这里没有什么面子可讲,也没有什么可以取巧的。不管你修什么法门,关键就在这里。现在学佛的人拼命学中观、唯识,乃至大圆满,却忽视了最简单的因果。因果是门前的第一步,他把千里之外的道路,全都已经研究得非常清楚了,但是出门第一步,“扑通”一声就掉坑里了。如果不重视学佛的基础——深信因果,出门就掉到陷井里,那就太可怜了!
    实际上,现在绝大多数学佛人就在这里出了问题。我们看看身边的人,就会明白;我们再返观自己,就更清楚了。

    02
    接着再看蕅益大师教言:
    “虽学成语,陵驾佛祖,实一时高兴,或初生牛犊不畏虎,或童竖戏剧自称天王,未尝以佛祖自期也。”
    学了祖师大德现成的语言,就像《红楼梦》中一句判词——“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说话的口气比谁都高,甚至“陵驾佛祖”,要超佛越祖,禅宗的机锋转语,随口就能拿来,但实际上是“一时高兴”。
    或者就像“初生牛犊不畏虎”一样,不知道什么是因果。因为他没有真正信因果,所以才敢说这样的大话。
    “或童竖戏剧自称天王”,或者像一个小孩子看戏,跟戏台上的托塔李天王学了几句,就在那里唱,自称天王。当然,这只是唱戏,他不会以为自己就是天王。这就比喻现在有些学佛的人,动不动就超佛越祖,但实际上他真的想成佛吗?想修行了生死吗?
    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未尝以佛祖自期也”,不要谈什么发菩提心,菩提心的影子根本都没有,也不知道怎么修,因为他从来就没有以成佛、发菩提心来要求自己。

    03
    下面再看:
    “间有发胜志者,不能到底唯为菩提一事,或被名利改节。”
    中间也有极少的人会发世俗菩提心,但是到底不能为了真正的菩提佛道,而始终如一。他很难做到这样,“或被名利改节”,被名利改变自己的气节,改变自己的初心。
    “虽云渐变初心,仍是因中夹带,不可不慎思而痛励也。”
    虽然说他是“渐变初心”,实际上还是“因中夹带”。最初发心的时候,本来就夹带着名利心,对“因中夹带”的善恶交杂的发心,自己没有好好观察。
    他没有好好地“谛观三界苦空无常”,不是真正的死心塌地地想出轮回、了生死、成佛道。
    对于我们初学佛者,千万不要小看这出门的第一步,“深信业果这些基础法,我学佛两天就懂了!还需要再学吗?”这说明他不是脚踏实地的一个人。说这样的大话,说明他没有真正的信佛。真信佛的人就知道,真正的业果是最难信的!

    一般来说,深信业果最难修,对于业果,前后世的事情,我们现量肉眼不能看见,只有依靠佛菩萨的圣言量。而我们眼前的所见所闻,往往与此正好相反,这样,要想真正生起信心很不容易,需要我们再再的熏习,反复的去谛观三界苦空无常,去念死无常、轮回苦,对于因果方面,我们要再再的串习。
    “不可不慎思而痛励也”,要好好的谨慎思维,痛切的勉励自己,对此丝毫不能马虎,这里没有半点可以投机取巧的,也没有什么面子可以给,因果面前谁也没有面子。
    出离心修法与名利的抉择二者不可兼得,是水火不相容的,你只能舍一取一,否则,你以后就会一错永错,一错到底。
    文章来源:净土解行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9 01:5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