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47|回复: 0

慈法师答疑:什么是念佛三昧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1 15:57
  • 签到天数: 153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15
    发表于 2021-4-29 14: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慈法师答疑:什么是念佛三昧



    摘自2015年“四川省乐至报国寺春季净土修学班”慈法法师讲课内容
    学员提问:师父,到底什么叫念佛三昧,怎么获得念佛三昧,获得念佛三昧以后怎么不退转?
    慈法法师开示:刚才讲的都是这些,联系不起来也没问题。三昧这个词被张三说李四说,被我们这样理解那样理解,成了一道铜墙铁壁!成了铁围山、阿鼻地狱、无明业海,因为人被它挡着、隔着、困着了。这就是个名言!这个名言里有内容吗?佛说无一法可得,三昧可得吗?若可得,佛说法就不是诚实言真实语。我们于三昧要有所得,就违背佛陀教诲,用三昧来建立铁围山、建立阿鼻地狱、建立种种业海。所以于三昧这个名言,若依有所得心,此人行邪道;若依实有三昧,此人行邪法。
    说一心不乱等作为,是从造作业分差别上来说,未有进取其果,不明其义。像我们在中。。国去想象太平洋岛国上的风土人情、气候现象、活动范围,毫无意义!我们在这个地方谈三昧很无聊,这种无聊来自于我们每一个人心目中的三昧都不一样。我们这里面若有一百人,就有一百种三昧,所谓一百种业力所见、业力假设。很多人就来迎合大家,用一大堆言辞,说这就是三昧。但是你一回到你的生活空间中,与你毫不相干,没有意义。
    我们讲依佛果地觉为因地心,来随顺佛愿入佛愿海,等持三昧——这个三昧可行、可见、可做、可知、可证。就是誓愿三昧,随佛愿力入佛愿海,令我们心智融入彼愿海而得方便。这个三昧可言说、可表达。其他能出能入的三昧不可说、不可言。我若来惑乱大家,也可以拿手机一查,念一段故事——我也白念,你也白听,因为不可操作。有出有入的三昧是众生业分或者菩萨声闻缘觉业分中的三昧,不是诸佛如来果地觉。果地觉的三昧是不出不入、随顺法性而彰显的事实,就是佛教我念佛三昧!此三昧可以教给你、传授给你,让你去实践与作为,不是玄而又玄、妙而又妙、追求不到的虚无产物。我不希望大家用三昧这个名词建立阿鼻地狱、建立铁围山、建立无尽苦海业缘,然后更加无明地摸索、迷茫、挣扎。那毫无意义。
    我们讲到阿弥陀佛大三昧耶,就是誓愿的不增不减不出定不入定的三昧,我们可以随顺,可以实践,可以观察,可以了解,可以回入,可以安住,可以不断地出出进进无出无进——出出进进了解他,无出无进安住他。不断地审思、了解、观察,就是佛教我等念佛三昧——唯佛是念的三昧,依佛果地觉为因地心的三昧,依佛愿来修行的三昧。不是依妄想、依我们出入感知,说我很清净、我心里很安乐,但是很快散坏了;说这样境界那样境界、这样感应那样感应,也很快丢失了、变异了。你有所得,别人不见得有如是所得,怎么传递?迷失有情,令众生惑乱。
    净土教法是佛教我等念佛三昧——依佛果地觉、依佛大愿、随顺法性等而得安住正受之事实。他是这样一个事实与下手方式。离我们很亲近,看得见摸得着,有体验,能出,能入,能安住,能回归。经得起你反复揣摩、反复捶打、反复出入乃至信疑方便——信也好,疑也好,可以不断地看他、了解他、认知他。这是大三昧耶,不出不入之三昧力摄化着十方众生,摄取不舍,令一切众生毕竟回归于法性功德海。这个三昧可传播,可认知,可亲切,可实践,可运用。
    有出有入的三昧难以传说,变化无方,各执其辞,是菩萨行、声闻行、缘觉行、贤圣行,非凡夫行。阿弥陀佛大三昧耶之正受,等正觉功德之给予,愿力之给予,我们人人可以模仿,人人本来具有,人人可以不出不入地、出出入入地认知他、实践他、了解他、感知他,得不退转。因为法性无增减,实相非生灭。佛大誓愿所成就大三昧耶,就是不可思议地周遍摄化,不出不入的三昧,接纳众生,成就众生,离苦得乐。我们学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要学这个誓愿三昧,顺性誓愿展示法性功德,就是正等正觉真实功德。
    很多人说听不懂,不要着急,慢慢来。为什么?遇到佛法了,你的心与生命是无量光无量寿,因为你已经与无量光无量寿结上缘。从容,放心,慢慢来。遇到这样殊胜的任何时刻都可以就路还家、任何一个众生作为业缘都可以就路还家的难得的周遍的机遇,你就放心、安心,懂与不懂都不急,慢慢学习,慢慢实践;多交流,多思考,多观察,多阿弥陀佛!
    问:阿弥陀佛!师父慈悲!听师父说法性和觉性,这两者是同还是异?
    师:贯穿始终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习气,称为习性。宿世带来,我们过去生生世世秉承带来的东西,称为秉性。我们感知世间、认识世间,种种想法若圆满若不圆满,称为觉性。不增不减如实平等之功德,我们称为法性,贯穿始终。习性、秉性、觉性、法性无二无别,我们若是辨识不清晰,就说习性,说觉性,说秉性,说法性。
    说为了什么?但悦众生心,令心开意解,不再有心结就好。法无定法,因缘生因缘灭,本来没有任何法则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世尊以付法偈告诉我们。说一说异实是众生心分。若是边见立,说是说非说同说异;若依佛圆满觉,无异无同。此语言不安立,但依圆满见,如日轮普照世间,无有对待,他不对待!我们可以说明说暗,但是太阳只是放着光明圆融照耀。
    我们觉性中没有对立对待,不设立对立对待。但在众生取舍意识对待边见中会建立明与暗、是与非、同与异,即是边见。边见不见,人得解脱。见无见见,人得解脱。若见生见,人受其困。困惑什么?是非对立,同异对立,善恶对立,净浊对立,就是娑婆世界,就是我们二元世界边见。边见是两种见伴生,你这个出来,那个就出来——说男,女就出来;天,地就出来;一,异就出来;上,下就出来;是,非就出来……它永远伴生着对待东西,就是二元世间。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生死世间、凡圣世间。所以说异说同,这四个性实是假说、假设;为接引我等故,假立名言,无有实质,但是接引。接引过来就好;接引不过来,慢慢再接引。异同知见是我们的习惯,是非知见是我们的习惯,男女知见是我们的习惯,凡圣知见是我们的习惯,能生不能生皆是边见!
    佛为了度化我们的对待心,给予了无量教诲、无量方便、无量言说,都是接引我们!无有一法可得,但是接引众生方便,入众生梦想中接引众生。我们的梦想就是对待世间、是非世间、凡圣世间、男女世间,这个世间就是我们的梦。诸佛如来圆满成就,已经出梦,大觉于世间,圆融于法界。他不说异也不说同,但说圆融。此处我们不去判定,而以正见思维抉择。就是智慧照见,无对无待,所谓无对光、无碍光、清净光、平等光——此光我们心心念念皆是具足。
    二元世界的习惯我们人人都有。若是没有承接世尊与一代一代人教诲,他这一提,我也会随他跑了,会说异是同。但在教法面前,他这是一个边见所现、烦恼对待所生,直下就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若休息,这个造作若休息,即名心无对待。我们人人运用法则,心无对待,远离边见,正见生起,圆融世间。习惯人人具有,但我们依法则,能照了觉知这个边见对自己的蒙蔽及其所造成困惑,是异是同一定困惑!
    诸位莲友可以细细思维!这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人人具有的边见与不正见的事实。它很疾快地指导我们生诸烦恼,就是奴役我们心智,称为利使。边见之利使,令心不安,令心矛盾,令心疲惫。久了就疲惫,生起就是矛盾。所以我们念一念无对光阿弥陀佛,清净光阿弥陀佛,圆满光阿弥陀佛,不思议光阿弥陀佛,令其心休息,正见生起,无对光生起,对待边见一时休息。
    我们念佛人,顺法性念佛,是古弥陀今弥陀,弥陀念弥陀,无二无别;随顺佛报德念佛,是今弥陀念古弥陀,今弥陀古弥陀,人人皆弥陀;随顺自身意乐念佛,不知道是弥陀不是弥陀,反正我们要念佛!为什么?取其大势,自利利他,圆成菩提。




    1
    观察彼国十七种国土庄严,实际就是所谓的它的无情界的庄严,虽然是文字的描述,无不是顺性表达,说“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这所有的言说,后面所有的观察的言说,都是顺性圆满,清净真实,洗涤我们不清净、不圆满、有障碍的心垢。那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已经洗涤了我们过去的障碍的意识、业力执著的意识、不圆满的意识、不圆满的习惯,在洗涤我们,使我们的心在处处中,在这种赞美、观察过程中,使我们心趣向于清净、圆满、无碍这样一个观察的修持,产生妙观察力的作用。那我们妙观察呢本来是我们的俱生智的,一切有情若随顺正见,皆会当下、直下运用妙观察。像我们真正地了解一切法无我、一切行无常、一切受是苦,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些事情,了解了这些教法事实,我们再观察这个世间,你所有的观察都是妙观、胜观、不可思议观。
    摘自《净土五门修法——随顺得入果地觉》慈法法师讲授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9 08:51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