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93|回复: 0

常行供养,种下成佛善因!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6
    发表于 2019-11-19 06: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常行供养,种下成佛善因!


    衣服及饮食,常以奉供养;作如是心施,是等悉成佛。──《月灯三昧经》


    佛教十分重视「供养」,究竟供养有何功德利益?这首偈语告诉我们,常行供养,能够为自己种下成佛的善因。


    供养的对象,不只限于佛法僧三宝,像我们对父母的孝顺是供养,对师长的侍奉也是供养,对世间一切我尊敬的人,为表达我的心意,以心香一瓣来礼敬,这也是供养。过去在寺院里,谁可以做住持,谁能够做方丈大和尚,有时不是单凭有没有学问、有没有能力来评断;因为这些外在的条件,不一定能够让人心服,最重要的是,要有发自内心的供养心,才能受到大众一致的爱戴。


    「衣服及饮食,常以奉供养」,对僧人的供养,有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四供养」。像饮食、衣服、卧具是出家人日用之物,而汤药则是僧侣患病时,供养其医药所需。对佛菩萨的供养,有「十种供养」,即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另外,还有身、口、意的「三业供养」,就是以身体的礼拜,口头的赞美,以及内心的恭敬,来表达对诸佛菩萨虔敬的供养。


    经常对长辈、对圣贤、对大众有供养心,欢喜将自己拥有的与他人分享,这是一种美德。现今的社会,注重社会福利,就是对社会大众的回馈,懂得「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这就是供养心。


    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供养,不论是供养金钱、供养物质、供养心意都可以。如果没有东西可供养,甚至口拙不会赞美,也没关系;当看见别人做好事,自己也为人欢喜,心中也为人祝福,这种祝福的心意,也就是最好的供养了。


    「作如是心施」,像这样心内至诚的供养布施,就好比人们常说的:「不必送什么东西,你意思到了最重要。」因为是出自内心的供养,「是等悉成佛」,将来必定能成就道业、成就功德、成就诸佛菩萨之道。所以,我们对朋友、师长,对周遭的一切,有着一份虔诚的供养布施心,人我之间就能和谐,世间必定很美好。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1 02:4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