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48|回复: 0

印光法师:什么是明心见性?即身成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6
    发表于 2019-9-13 11: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印光法师:什么是明心见性?即身成佛?



    文钞原文:

    禅宗每云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见性,乃大彻大悟也。言见性成佛者,以亲见自性天真之佛。名为成佛,乃理即佛与名字佛也,非福慧圆满之究竟佛也。此人虽悟到极处,亲见佛性,仍是凡夫,不是圣人。若能广修六度,于一切境缘,对治烦恼习气,令其清净无馀,则可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之外,不在六道之中矣。
    佛世此种人甚多,唐宋尚有。今则大彻大悟,尚不易得,况烦恼净尽者乎。
    密宗现身成佛,或云即生成佛,此与禅宗见性成佛之话相同。皆称其工夫湛深之谓,不可认做真能现身成佛。须知现身成佛,唯释迦牟尼佛一人也。此外即古佛示现,亦无现身成佛之事。
    《印光法师文钞》·复周志诚书
    白话译文:
    禅宗常常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见性,是大彻大悟。说见性成佛,是亲见自性天真之佛。名为成佛,实际是理即佛与名字佛,并非是福慧圆满的究竟佛。
    这人即使悟到最高境界,亲见佛性,仍是凡夫,不是圣人。若能广修六度,在一切境缘中,对治烦恼习气,让自己心地清净没有其他污垢,则可以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之外,不在六道之中了。


    佛在世时这种人很多,我国唐宋时还有,今天则大彻大悟,尚且不易得到,何况烦恼全无的人呢?
    密宗现身成佛,或说即生成佛,这与禅宗见性成佛相同,都是称赞功夫很高的说法,不可以认做真能现身成佛。


    要知道现身成佛的,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人,除此之外即使古佛示现,也没有现身成佛的事。

    印光法师:念佛不分圣凡 !

    念佛不分圣凡。圣指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凡指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但天以乐故,不能念者多。三途以苦故,不能念者更多。修罗以瞋故,亦不能念。惟人最易念。而富贵之人,便被富贵所迷。聪明人,以聪明迷。愚痴人,以愚痴迷。芸芸众生,能念佛者,有几人哉。既知此义,当勇猛修持,勿致欲念而不能念,则不负此生此遇矣。


    参考今译:念佛不分圣人凡夫。圣:指三乘圣人,就是声闻、缘觉、菩萨。凡:指六道凡夫,就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但天上因为享乐的缘故,不能念佛的多。三途因为受苦的缘故,不能念佛的更多。阿修罗因为瞋恨的缘故,也不能念佛。只有人最容易念佛。而富贵的人,就被富贵所迷惑。聪明的人,因为聪明而迷。愚痴的人,因为愚痴而迷。芸芸众生,能念佛的,有几个人呢?既然知道这个义理,应当勇猛修持,不要到想要念佛而不能念佛的地步,就不辜负这一生,这个际遇了。——如诚法师译

    南无阿弥陀佛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19 01:0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