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82|回复: 0

以教印心 佛的自他受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1 15:57
  • 签到天数: 153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15
    发表于 2012-6-25 07: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以教印心 佛的自他受用
    慈法法师2012年短期出家开示

    2012、1、31



    以教印心



    下面我再讲一讲以教印心的这个问题,因为这个地方要反复地给大家有一个提示。



    许多人都知道,教法有很多勘验的方式,你修行是不是佛教?修行是不是真正的佛教的教言的机制的利益与内容呢?这个地方勘验的方法很多。那么以教印心是其中的一个方法。



    有的人是以成就的善知识来以心印心,那么这个以教印心对我们汉地人来说比较方便。因为我们汉地人生性多疑。多疑没问题的,你拿一个书本本行吧?你对书本可以不怀疑吧?要是怀疑的话,可以用多种书本可以吧?你对一个书本有怀疑,我们拿五个书本来对付你,好不好?或者十个书本来校正它,好不好?不行(的话)我们就多拿几个教言,反复地用角度来认知自心。所以以教印心也是一个认知方便。



    实际佛教的教言莫过于如实知自心。现在人学佛大部分会丢失这样一个事实,他不去解决自己心里的烦恼、知识纠结、高低大小,他就说张三李四怎么样,王二麻子是正教,李四是邪教,等等等等。这个世间好坏,他人好坏,南传好坏,藏传好坏,汉传好坏,就是在这些地方奔波。这些表相之疑可以令人迷失的,这表相是有万万千千个差别,好比现在有人拿出汉传、藏传、南传之争,在这里面制造了很多的混乱,教内的、教外的、自心的混乱,但他不知道佛陀的教言是解决现行烦恼的。要是解决烦恼呢,我知道现在的自心是什么样子的。那你心的根源不要了,你这个千差万别的这个表相,你怎么去认知它呢?所以我们不在根本上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就是自心的如实的自知与自觉,那你去解决表相,你就是舍本逐末,那你就更加迷失。有很多人参学了很多地方,请教了很多善知识,把藏传南传汉传都学习了,最后说呢,算了吧,就留下一个问题——我,然后就疑。他会这样问:哎,南传怎么这么讲?汉传怎么这么讲?藏传怎么这么讲?他就是不去解决自己心里的现下的状态是什么,不自觉,不自明,不自知,不自归,不自用,而去迷失在这种所谓的言说的表相上,或者说大家的分别执着的听闻上来。这样奔波在无边无际的是非海中,而不能自拔。自己怀疑,自己颠倒,自己烦恼罢了,又去诱惑别人,引导别人,蒙蔽别人,造成很多人心智的在佛法内部中的迷失,而没有得到教言的洗涤。这个是十分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和在意的地方。



    大概十年前,我从泰国请来了一个南传的“潘嘚” (注:Bhante 盘爹=Venerable sir):大德、上座比丘。),就是一个南传的比丘,他们读“比库”,请来了这样一个菩萨来教大家禅修——教业处修持。我们在那个小院子里,就三乘教啊,我们谈了三天,没有谈个清楚。他最早是汉地的一个出家师父,大概在汉地学了五年,学了五年以后,他认为自己不得其方便,他就改藏传;先汉后藏,他在藏地一个法王那个地方出家,在尼泊尔闭关的时候,中毒了,他的禅定功夫很好。到藏地闭了关以后,尼泊尔中毒以后,他就彻底否认汉传和藏传了,说这两个都不是佛教。为什么呢?这个时间他遇到了南传这个语系的教法。他在南传用了十年功夫,他认为汉传和藏传都不是佛教。我们俩就这个问题也不是啥争论,个人各抒己见吧。这二乘教呢,因为在台湾,对这二乘教的判别也是比较多的,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千差万别的说法都有。那么用这个来否认它,我认为也没问题,但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目的是什么?——我就问他这一个问题啊,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我跟他讲,我学佛的目的不是考古,我的目的不是为了对错,我的目的是去除烦恼,出离生死。我讲我自己的愿望,我学佛的目的很简单,是出离烦恼与生死,令心能安顿下来,其他的名言,南传北传藏传跟我都没有关系,我就要解决自己的烦恼生死问题。



    我们在谈论的时候,我感触最大的就是,他对他们的攻击。他这个攻击从他这个角度是如实的,这个“如实”是个啥意思呢?就是这个发生过,这个“实”就是发生过,发生过,他自己经历过。又发生过,又经历过,他来否认这个东西呢从他的业报角度来说是没问题的。我还是说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要是我们把一些表相的、曾经发生过的东西着实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执著,跟执著有没有关系,执著会不会烦恼,执著会不会沉沦,不管你是法执、名言执,或者说藏汉执,但是就会烦恼。烦恼比一般人大,发脾气,骂娘。



    那么后来呢,我感觉到这里面有一个大家学佛的缘起问题,就是学佛的目的问题。很多人哪,在学习这三乘——因为现在网络很发达,人走动很简单,接触善知识、教言都很简单,很容易造成这种如实,如实的执著。一如实了,他就执著了;这一执著就开始烦恼了;烦恼了就开始说这个是,这个不是,那就是是非心,是非心就是世俗心,所以把佛教放在世俗的是非上来,把佛教的所谓的一些现象、名言,自己的业力的染着变成了一个所谓他对佛教的判定了。这个判定实际是自己业相的一种执著罢了。



    我们都知道佛陀的最简单的教言就是去除对待,去除生死烦恼这样的对待。那为什么在佛教的教言内部会产生这样的是非对待呢?实际是这些人,这些群体中,他们不了解佛陀的慈悲就是要去除这个二元世界的痛苦挣扎、善恶挣扎、是非挣扎、人我挣扎这样的业海,令大家走出来,让大家真正得到梵行的解脱,或者说方便道的解脱,或者智慧般若乘的解脱。不管是哪一乘的解脱,他总是给你一个出离生死苦海的一个真实利益。



    为什么会提起这个东西呢?是现在我们这个信息十分发达的时代,这个信息十分发达就造成了我们的信息量的超常的接触。我们的消化能力已经不够了,很多人的消化能力根本不够了。我接触了很多这种接触很多教理的人的烦恼,最多的烦恼就是他不会过滤,过滤不了,没有过滤能力。没有办法过滤了,就沉重地压在自己身上,反而因法而生烦恼,因为啥?他没有过滤能力,成为一种压力,这种压力是无分辨能力了,没办法分辨了,造成了心里的压力,与学习佛法的自身的障碍,就是他不知道怎么择法了。千头万绪,一时涌上心来,不知道哪个是头绪了。



    这个地方,我希望引起大家的警觉,不要浪费自己太多的精力,在这些教法派系之间去浪费自己的时间,而不去解决自己的现行。一定要在自己的现行中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在木香坪集的那个偈子呢,是为了让大家从这些繁琐的、繁杂的名言对立中拉出来,在我们每一个现行中,运用真如实相,运用佛陀的教诲来解脱自己心里的纠结,使自己心里的困惑得到走出与方便。要不然,我们会被这种巨大的信息的旋窝旋进去,我们不能自拔。你要是因为世俗因缘沉沦了,因为你没有接触到佛法的善巧,沉沦了,我们能理解;你接触了佛教的名言而不运用他的教法来解放你自己,给你带来负重与压力,那我们运用的方法一定出现了障碍,或者出现了发心上的问题。



    这一点提出来,是希望大家有警觉。有的人不参学没问题的,越参学就越糊涂的。那有的人往往就这样子了,说法师你讲这个果地教言多简单呢,为什么还让人去(参学)?因为我以前推荐他们去,像康藏地带,去南传,包括去一些我们汉地的一些寺院学习。他说为什么呢?实际与弥陀的自受用有特别大的关系,跟佛教的这个受用,自受用与他受用。



    佛的自他受用

    佛陀的教言利益中呢,他是有自他二利的。很多人不了解佛陀的自受用,就是佛陀的受用,只知道佛陀传达出来的东西,佛陀传达于众生的,传达给我们的,我们能接受,但他自己的受用是什么呢?很少有人愿意去涉足,也没有机会去涉足。那没有机会去涉足,他就会产生一个偏颇——内外的不相应。这个内外呢,实际我们说“内”不过是一个名言的分析,希望大家有个认知罢了,那么“外”也是一个名言的分析,让我们能了解我们学到的佛法的利益的实质性,我们可以拿经典、拿传承、拿历史、拿周边的教法去勘验它,去了解它,令我们多疑的心休息下来,令我们真正地回到清净的实相心上来,让我们真正地安顿下来,让我们真正地远离那些纠结的、烦躁的、迷失的心。



    那么佛陀的自受用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认知。在净土教言中,阿弥陀佛的教言呢,他这个内誓中就有,他的根本内誓就是——他称为“无诤三昧”,根本守护。就是阿弥陀佛不会跟人争高争低,说我这是高尚的,我这是正确的,我这是正法,我这是究竟的,不会是这样的,他没有必要这样。他的自受用的根本的第一个就是无诤。无诤表达了他的平等性、清净性、广大性,表达了如实相。他是如实的,他是不增减的,他是不垢净的,他是一个实相表达的守护者,他亲证了清净法性、平等法性、周遍法性,他证实了这个。他的自受用充满了这样一个事实的作用力,他心中充满了这样的事实。他心中——自受用就是心中——充满了这样清净广大的事实的作用,那他才能传达利世与利他的力量与慈悲,他能够传达出来,他能传达这种力量,他能表达这种力量。所以阿弥陀佛果地教言广传世间,接引九界众生,若利若钝,咸得往生的这样一个事实的教法,他才有这样的传达的力,这样的力用。这一点呢,我希望大家有一个观察。



    那么他外在的表达,我们读到四十八愿,“设我成佛道,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后面演化成四十八愿,乃至说他有三个根本愿望——“设我成正觉,名声传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正觉”,“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这都是他传达出来的利他方便。但他自己的受用一定在这个地方产生了巨大的事实,就是一个完整抉择的事实,毫不含糊的事实。



    那我们回头再看一看,现在许多学佛者、传播佛法者、实践佛法者,就是喜欢跟人斗高斗低,说是说非,然后呢,说教的是非,说他人的是非,说环境的是非。那你这个自受用的清净与如实呢,还没有像佛陀一样,那我们就没有念佛,没有念佛的自受用。那你念佛的他受用,那是不能产生事实的。因为佛陀的自受用在我们念佛人的心目中不能产生作用力,那你的烦恼习气还在产生作用力,分别执著还在产生这种对立的这种作用力。



    那我们要是念佛人,佛陀的果地的心智,就是这种清净的、无诤的、平等的、广大的、如实的在我们的心目中会起到作用,在我们的现行中起到作用。我们会随顺这种觉性,来安住在我们每一个现行中,那这样呢,你再来说,你是个念佛人,就是个实质,(说你)是个修行人也是个实质,有个菩提心的实质。若不然呢,我们用自己的分别执著的习惯、习气,来附加到,或者说覆盖、依附到佛法身上,那佛法不过是一个外包装,你的心、业依旧,作为、烦恼依旧,没有得到佛法智慧、慈悲、广大、清净、方便的力与作用。



    这一点呢,我们作为一个这个时代的学佛人呢,一定要认识得清晰、透彻、明了,不允许它含糊,不允许它似是而非,不允许!要是我们允许了,就给自己造成了一种模糊的,丧失我们这一短暂难得的人生修行学习佛法的胜缘,堕入到我们无量劫以来一直在沉沦、一直在迷失的业习执著相续中。我们在这个地方已经很习惯了,累生累劫就做那么一个事——就是轮回,就是执著,就是分别,就是二元对待,就是跟人过不去,跟自己过不去,对他人不满,对自己不满,对社会不满,对教法不满,永远是个不满的人。为什么呢?没有自受用。自受用不够清净,不够广大,不够开放,不够真正的真实。那就很好勘验的,你勘验勘验你的状态,你就知道你的作为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我们每一个学佛人、念佛人都可以自己悄悄地、静静地看看自己学佛的心愿、作为、对应的法则是什么。这样真正地对自己负起责任,那当然有的人可以对教法、团体、社会负起应负起的责任,来知佛恩,用佛恩,报佛恩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4 08:31 , Processed in 0.5468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