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81|回复: 0

​印光大师:只有持名念佛这个方法,修行下手最容易,不至于着魔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6
    发表于 2021-8-9 07: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印光大师:只有持名念佛这个方法,修行下手最容易,不至于着魔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摄机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如欲作观,必须熟读《观经》。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净佛现,境非外来。唯心所现,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则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则观想之益,殊非小小。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相应,即伏魔胎。因兹妄欲见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现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业所现?遂生大欢喜,情不自安。则魔即附体,丧心病狂。纵令活佛现身救度,亦末如之何矣。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以致求益反损也。善导和尚云:“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诚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详审。又志诚恳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宜竭尽心力以行之,则幸甚。【书一】八二




    念佛法门大略有四种念佛方法,所谓持名念佛、观相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这四种念佛方法中,只有持名念佛这个方法,统摄的根机最普遍,修行下手最容易,不至于着魔。如果想作观想,必须先熟读《观经》。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道理。以及内心清净则佛境现前,这些境界不是从心外来的,全体只是心的变现,内心不生执着。既然心不取相执着,那么境界更加深妙殊胜,心也会更加精诚专一。能这样去做,则观想的利益确实不小。如果观想的境界不熟悉,理路不清晰。用躁动妄想的心急于想看到境界现前。这样做心和境全体是虚妄,与佛与真心都不相应,就会埋伏下魔胎。因为有这个非常想看到境界的妄想,心也更加躁动不安,一定会惹起多生多劫的冤亲债主,变作你想看到的境界。既然最初因地发心不真实,到这个时候怎么能辨别这是魔业所变现的境界呢?于是内心生起大欢喜心,情不自禁,不得安定,则魔就来附体,丧心病狂。纵然是活佛现身救度你,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修行必须掂量自己的根性,量力而行,不要一味地好高骛远,导致想求取利益反而招致损害。善导和尚说:“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祖师就怕我们或许不善用心,着魔发狂,堕入魔境,你应当自我详察自己的根性。另外,志诚恳切念佛,也是消除躁妄魔境的一个高妙的方法。只要尽心竭力地修行,就非常幸运了。【书一】八二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5 04:2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