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06|回复: 0

痛苦是如何产生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6
    发表于 2021-8-8 20: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痛苦是如何产生的?
    当内心的诉求,得不到满足之时,痛苦的感受就会滋生。
    你我的一生,在经常性的痛苦感受,与暂时无痛苦的困乏中度过。
    而获得幸福的时刻,却少之又少。
    为何会这样?
    因为,我们的目光总是盯着,外界能够满足自我诉求的诸多“条件”之上。
    当外界因素达到了,满足自我诉求的条件时。
    痛苦的感受就会烟消云散,幸福的感受就会充满心间。
    可是,外界的条件,本质上是因缘聚合的现象。
    绝大部分外界条件,是不由人的意志为扭转的。
    力所不及的客观现实,左右影响着我们的内心。
    让我们的心灵,在诉求与现实环境中,辗转反侧,跌宕起伏。
    而人生之事,十之八九不如意。
    于是苦难无法避免。
    痛苦对于凡夫,是生活的常态,是无法避免无法改变的现实。
    在世间,唯一可以拔除苦难的人,是修行者。
    修行者是一种生命状态,并非是,生命的形态与行为。
    外在的形态与行为上,修行者与凡夫基本一致,没有别出心裁,新颖独到的表现。
    只是于内心的状态中,修行者心灵的朝向,与凡夫截然不同。
    凡夫感受生活的痛苦,是因为外界的客观条件。
    或者说,只要外界的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凡夫心的感受,就会由痛苦变为幸福。
    于是凡夫心,在追逐幸福体验,与规避痛苦感受之间,疲于奔命陷入麻木不仁。
    修行人,对于痛苦的态度,是直截了当的“放弃”。
    因为,所谓的修行,就是直面自己的内心。
    通过不假思索的直观,洞见心灵的本来面目。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5 04:4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