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22|回复: 0

【佛学常识】不仅仅吃喝为食,还有三种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6
    发表于 2021-8-8 17: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佛学常识】不仅仅吃喝为食,还有三种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哲学体系,对人的食欲以及饮食与修行、传教的关系有着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规定。佛陀为沙弥说十数法,第一句即“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住有生存、安住之义,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必需依食而得生存。佛教将食从欲望、摄取、执著的角度分为四种:

    1.段食
      指人体由对食物营养及色香味的生理需求而进行的摄取行为,由于饮食有粗细、餐次的不同,因而名为段食。

    2.触食
      众生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官能(六根)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六尘),由于根境相结合而生起欲乐、适意的感觉,即为触食。

    3.思食
      即各种思虑、思考、意欲,使意识活动得以进行,是为思食。

    4.识食
      与爱欲相应,执著身心为我的潜意识活动,即为识食。

      这四种食一个比一个细,后三种食基本属于精神活动范畴。佛教通过这种划分,将“食”的概念扩展到精神领域,认为一切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东西都可称为食,它直接增益着众生的现前生命,同时关系着未来生命的再创。佛教认为“食”是终生生死症结的根本所在,若调适不当则不能与道相应。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5 01:10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