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91|回复: 0

因果与轮回 | 隶掌桂籍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6
    发表于 2021-8-8 08: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因果与轮回 /隶掌桂籍




    隶掌桂籍,“隶掌”就是接受了一种委任;“桂籍”,就是读书人得功名的一个权力。那这个权力就很大了,文昌帝君就自述:“上帝以我多生多劫以来都是儒生,刻意坟典”。“刻意”就是非常认真深入钻研坟典,“坟典”是指上古时期圣贤的典籍,一般叫《三坟》《五典》,全称叫三坟五典。



    “三坟”是什么?就是我们上古时期的圣人伏羲、神农、黄帝他们的书就叫三坟,主要是阐释大道的,宇宙的大道,这是《三坟》。“五典”就是后来的五帝,三皇五帝,五帝像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舜他们的著书就叫《五典》,阐释治国之常道的,这是坟典。文昌帝君对三坟五典都很了解,就是对中。。国上古的先王之道非常娴熟,所以就委任他掌管天朝的桂籍,天朝就是作为天仙了,在天上做官了,掌管人间的科举、登第、官禄,这样的一个权力。





    所以凡是读书人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以及他以后得到什么官位、什么俸禄。以后或者他的父母被封,在古代一般儿子做了大官,他的父母都会被朝廷封什么,如果当时在,现生就叫封,去世的父母就叫赠,赠个什么官位。就是表明你的儿子光宗耀祖了,这样的一些像上面的奏予。



    这些荣誉、这些官位都是要善业来决定的,那么这是由文昌帝君来掌管的。乃至于二府进退,就是朝廷当中两个重要的权力机构,丞相府和御史府,这两个人的升和退都是由文昌帝君这里来掌管的,所以你看他的权利就很大,为什么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都会拜文昌帝君。






    这里有一个按语,这个按语很有意义。在世间法当中,如果有人说谁将会成为考试官,那很多想得到功名的、想做官的人就会多方巴结。就好像现在如果是教育部下来的考试官,考生的家长都得跟他搞好关系,如果选拔官员的组织部部长来了,那也是要好好搞好关系,这叫巴结、结纳。虽然是黑夜去乞哀,也不会在乎自己的体面,这是世间法,为了钻营。



    但是世间法的福报不是靠钻营所能解决的,比如说有一个考试官,他只能操一方之权柄,不能揽天下之权,在一个地区或者在一个省,他的权力是有范围的。或者他在时间上只管他一任之中的事情,一任之外,如三年一任,三年之外他也管不了,就是他的期限是有限的。而且一般能够管县里面秀才考试的人,他就很难参与乡会之举。



    原来古代的考试,先是在县里面考秀才,这叫诸生。每三年,诸生就集中在省里面举行考试,这就叫乡试,乡试考取了就叫举人。那么举人考取了之后,再就是三年,就是一个考进士的考试,进士这就叫会试,举人就到京城去考试,会试中了进士的,那么天子要亲自去面试,叫做廷试又叫殿试。这样的殿试,那就可以点试中进士的哪个层次,而且前三名状元、探花、榜眼,他就会点出来,这样就发榜。





    那取得进士,你考取进士也不等于做官了,考取进士是具有着做官的资格。就好像现在大学毕业生多了,如果是八十年代,虽然大学文凭的少,但是你得了大学文凭、研究生文凭、博士生文凭,他不一定能做上官。那又有组织部门方面还得要选拔,你有这个文凭、有这个进士只具有一个做官的资格,但不一定一定能做上官。所以你掌管这个科举功名的人,并不能把握那个人选职务,人选职务属于国家内部的事情。



    所以你说升降是由哪个人,他都很难说就是哪个人所能决定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福报、命运,你去攀缘拉关系它是很难的,如果你没有自身的福德因缘,你想重重都拉关系过去,并不容易。



    那么现在我们普遍的是喜欢去攀缘关系,认为不走关系呢,就考不上重点。或者当官更要到处去活动活动,不跑一跑就动不了。所以现在也很辛苦啊!你跑一跑去拉关系,这里面求人是最难的事情了。那么实际上我想,我们了解了人生的真理、把握自己,福田是在方寸里面,如果你自己没有修到这个福德,你要靠攀缘关系去得到某个官位,实际上这反而是不好的。






    因为你没有相应的道德智慧,忽然,比如你是当科长的料,你通过搞关系当了一个市长,这个东西你就吃不消啊!你驾御不了这个局面!或者你的道德上站不住啊!这里面就反而是灾祸。



    我们看孟子,孟子当时原来有个学生,孟子就很了解他,叫盆成括,盆成括以后在齐国也不知道怎么发迹了,或者走了什么关系了,做了大官,上卿的地位。孟子一听,就说了句话:“死矣盆成括”。说盆成括你的死期到了,做大官的时候。果然,过了不长时间,盆成括就被杀了。但是孟子下面的这些学生、门人就问了,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呢?就是被国君给杀了,怎么会知道他会被齐君所杀呢?



    孟子说了句话,他说,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说盆成括他为人处事有点小才,但有点小才他从未闻君子之大道。君子之大道没有闻,不相信、不修行,没有修心养性的功夫。有小才又没有君子之道,又在这样的高位上,那足以表现他要被杀了,这里面都是至理名言。




    所以我们有些没有福报没有智慧,找关系去做了大官,好,做了大官。做了大官你看看,面对着财色的诱惑,他把持不了,面对重大的问题他处理不了,重大的人际关系,他也不知道怎么去说话等等。那你说你可不是遭殃了嘛!所以高官可不是随便当的。我们说一个人能做官他有个人的修德,也有他祖上的阴德,他有这个福报,他能站得稳。



    而且一般的高官我们都会跟他们交流,做高官的人一定要有一点出家人的胸怀。就是他要有一种悯念苍生的心,要有一种空性的智慧,这样他的官才会做得好。如果他摆脱不了自己的私心小利,在这个时代做官实在是太有风险了,小则被双规,大则虽然他搞人际关系游刃有余,躲过了法律和政策的惩处,但是他的因果,下三恶道的因果这不是由于你搞关系就能够搞得了的,在鬼神那里他是不管你这么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啊!所以这个风险很大呀!



    所以一定要守本分,实际上做官是什么?就是奉献自己的一个机会,不是利用官来捞自己的利益,进行权力寻租的一个东西,一定要改变观念,官不是随便好当的。如果观念正确,公门好修行,出一个善的善政仁心能够利益老百姓,要有把老百姓作为子女这样的心,仁爱之心,官员、地方官都叫父母官。如果你没有仁爱之心对老百姓都草菅百姓、鱼肉百姓,你造的恶那就非常巨大。






    那么,这里就告诉那些攀缘的人,你要攀缘攀谁呢?现在有这么一个考试官,他是正大光明,他是不病不老,也不会由于世间的父母去世请假三年去丁忧。他也有平等的心,不会去分别门第。这分别门第自古以来,你看魏晋时期这种九品中正制在选拔官员时都要看他是什么门第,贵族家庭就能够做高官,寒门呐,上品无寒门,寒门里面就没有,就升不了高官,只能在低级的官员里面去委任,他都是有这种分别心的。



    实际上一个平等的社会,各个阶层都要有平等升迁的权力,这才是一个比较良好的政治制度。所以文昌帝君他以平等心,不会看你的门第,选拔你上来让你得什么功名,也不会要你行贿。文昌帝君也不受贿,所以你不需要花钱,也不需要走人情面子。从你县试的秀才考试到进士的廷试,从你的小县城的小官员以及到宰相这样一个岗位上的大官,这些都是要经过文昌帝君这样的掌管,进退予夺。






    那么真正要钻营的人,你为什么不去结纳和投其所好这样的一个人呢?如果你不结纳这样的人,算你明智吗?那投其所好,投什么?你要投文昌帝君之所好,就是要仰信学习文昌帝君的行为而已,文昌帝君的阴骘文一直告诉我们:你是一定要广行阴骘,上格苍穹,才能得到好报。



    你怎么积阴德?你要忠,要孝。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要有仁慈之心。你这样去学习文昌帝君的行为,去流通文昌帝君的《阴骘文》这个宝训,你的命运就会转变过来,就能求功名得功名,求富贵得富贵。这叫隶掌桂籍。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5 01:0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