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STRONG>------------------------------------------------------------------------------------------------------------</STRONG></P>
< ><STRONG>求介绍!谨慎修法观察生信<br></P></STRONG>
< >请教各位师兄,各位现在修的多宝如来裁供简仪规是法藏上师造的</P>
< >请问这位上师的修证功德和历史介绍如何?可以使后学生起信心啊</P>
< >传承法位,修行年谱等.末学本来想修此法.但搜索了一下网络,似乎</P>
< >连照片和文字说明都没有.也不知是何处人?在哪个国家?</P>
< >哪位师兄大德能解答这个问题?不胜感激,亦为后学开示源流生正信故请告知.</P>
< >本人并未质疑,只是个人比较谨慎,对于本法生欢喜心,修后有善利的同修由于还没有</P>
< >具缘善知识的接引摄受,欢喜修行应该不要受我影响.若有影响,本人在此郑重其事忏悔.</P>
< >本来我想修本法,只是未得出处,想观察后修.希望自行根据因缘决定.万勿以本人的谨慎从事</P>
<P>而认为本人有任何意见和事实影响您对此法门的判断.</P>
<P>班主也可删除此贴</P>
<P>___<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STRONG>shotcanon</STRONG><FONT color=#000066>2006-11-3 20:02:20</FONT></FONT></P>
<P><FONT face=Verdana color=#000066>------------------------------------------------------------------------------</FONT></P>
<CENTER>
<H3>法藏法师简介</H3></CENTER>
<CENTER>[ <a href="http://bj.netsh.com/fcgi-bin/addboard.fcgi?num=37743&bookname=61756" target="_blank" >回复本贴</A> ] [ <a href="http://bj.netsh.com/bbs/61756/8/37743.html#followups" target="_blank" >跟从标题</A> ] [ <A>关闭本窗口</A> ] [ <A>刷新</A> ]</CENTER>
<CENTER>
<TABLE width="95%" border=0>
<TR>
<TD><FONT color=#660000 size=3>
<HR width="100%" SIZE=1>
<!-- begin -->http://www.sanghanet.net/或http://www.buddhismnet.net/ 台湾法藏法师《水月阁》(主页) <br>http://www.sanghanet.net/sangha/ping31.htm 线上佛法开示(演讲集下载) <br>http://www.sanghanet.net/sangha/ping11.htm 法海一滴 <br>http://www.sanghanet.net/asp/asp10/QA.ASP 佛法问答专栏 <br>http://www.sanghamag.org 法藏法师僧伽杂志专栏(主页) <br>
<P>法藏法师简介 <br>
<P>一、出生与出家简历: <br> 一九六二年出生于北投,俗姓陈,祖籍关西客家人,因家贫及生父以白色恐怖而入狱等因缘,故出生四十日即受领养,养父姓梁,安徽合肥人,养母为台湾人。 <br> 出家前主要亲近莲因寺上忏下云长老,对于日后僧格之养成影响甚深,于莲因寺期间以斋戒会因缘,得以亲近上显下明长老(任侍者),学习《教观纲宗》等天台教理,自觉与天台教理宿有因缘。一九八五年毕业于成功大学物理系,八七年空军义务役毕,是年秋出家于台中清凉寺上慧下顗长老(为上煮下云长老于大陆普陀山之同参,后于长老座下重新出家之弟子)座下,冬至台北临济禅寺受三坛大戒。受戒已,回寺担任佛学院教务主任六年,学习南山律学,并于佛学院讲解《小止观》、《二课合解》、《大爱道经》、《南山在家备览》、《戒本疏》、《净心诫观法》及《不净观》(自编讲义)等经论,在寺六年间,领众薰修<大悲忏法>不辍,并创办《僧伽》杂志(季刊),自任主笔,始撰〈水月抄〉至今。 <br> 后往谷关住山自修三年,期间至埔里正觉精舍两年夏安居中,亲近上道下海长老学习戒律,并听闻上妙下境长老讲解《法华经》,自于埔里茅蓬中诵持《法华经》。开始校、注《法华三昧忏》经年始毕,乃倡印《忏法集注》、《忏法仪轨校订本》,从此以礼拜《法华忏》、诵持《法华经》为功课。并于第二年夏安居间于 上了下一和尚处,受天台第四十六代法卷,开始随缘于各地领众礼拜<法华三昧忏法>。 <br> 住山末后近半年,照顾母亲(法妙比丘尼)至往生。继而受 上广下化老和尚之命,出任台中南普陀寺佛学院教务主任,开学前老和尚示寂,乃礼请上道下海长老为住持兼院长,而得以再次亲近依止长老。任教务主任期间,主要讲解《得戒教育》、《沙弥律仪要略》、《沙弥教育的精神与要义》、《天台宗入门》、《法华三昧忏仪轨》、《菩提心修要》、《南山律行事钞-叙缘发起》、《佛七精要》等课程,并至逢甲大学教职员佛学社开设:《天台宗入门》略讲与《法华三昧忏仪轨》略讲等系列讲座。至莲因寺北部斋戒学会,讲《无量寿经要疏》,慈光禅研所讲《弥陀要解略讲》、《净土生无生论略讲》等。发表论文:<天台禅法的特质-兼论《法华三昧忏仪》之修持> <br> 办学三年毕,复礼请上道下海长老至恒春四重溪青龙寺,传授三坛大戒;并与诸道侣留住彼处三年,成立比丘僧之共学团体。期间除继续领导修持“法华三昧忏”外,讲《僧团共住理念》建立僧团共住之核心价值,并重讲《净心诫观法》加强大众共住之道心,至鹿谷净律寺讲《中国佛教史》。复分别发表论文:<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的统一 ---以天台思想为核心>及<从天台圆教之建立试论圆教止观之实践>。 <br> 后因一慧比丘尼捐献千华寺(满州乡)与僧团之缘,乃建设永净精舍,为僧团日后退居之所。并于二○○三年起,僧团即由青龙寺迁往千华寺常住,重讲《天台小止观》,共同进行僧伽之自我教育工作至今。 <br>
<P>二、参 学: <br> 早年亲近(依序)过智谕长老(净土信仰之开蒙)、忏云长老(僧格养成影响最深)、显明长老(天台教理之启蒙)、白云长老(禅学思想之开启)、星云长老(处众圆融,心量广大之薰陶)、煮云长老(精进佛七之学行)、圣严长老(禅教一致、化众善巧之学习)、广钦长老(难行苦行之示现)、白圣长老(得戒和尚)、道海长老(于南普陀亲近、共住三年,戒法圆融之教导)、了一长老(受天台法脉之法师父)、广化长老(悲愿忍志之示现)、妙境长老(听学《法华》,学者风范)、文戒长老(丛林规矩与道格风范之薰陶)等,学习天台、戒律、净土等教理。 <br>
<P>三、弘 法: <br> 早期除担任佛学院教务主任外,平时尚受邀多次至国内外(美国、大陆、马来西亚,大专院校等)各地演讲、办学;近几年则主要以僧伽之自我教育工作为主。 <br>
<P>四、曾 任: <br>1、净土专宗佛学院教务主任 <br>2、《僧伽杂志》创办人兼总编辑 <br>3、正法轮僧伽联谊会总干事 <br>4、南普陀佛学院教务主任 <br>5、屏东车城青龙寺副住持 <br>
<P>五、现 任: <br>1、屏东满州千华寺、永净精舍住持 <br>2、僧伽林文化事业出版社负责人 <br>3、佛教僧伽林教育院院长 <br>4、僧伽林文教基金会负责人 <br>5、《僧伽》杂志发行人 <br>6、中国佛教传布协会会长 <br>7、佛教卫星慈悲电视台台长 <br>
<P>六、理 念: <br>以〝教学天台、行遵律仪、住依僧团、修归净土〞为总纲; <br>以〝痛念生死、发菩提心、三学总持、信愿持名〞为宗旨; <br>以〝广学多闻、随缘作务、忏悔业障、观心修德〞为助行; <br>以〝尽寿学戒、定慧等持、恒课不断、闭关专修〞为目标。 <br>
<P>七、著 作: <br>1、《水月抄》、《法华三昧忏辅行集注》、《法华三昧仪轨》、《弥陀要解五重玄义》、《佛七精要》、《信愿念佛》、《弥陀摄生三愿》、《僧教育》(编辑中)、《传戒改良刍议》(编辑中)。 <br>2、各类教团评论文章及论文(大部份发表于《僧伽》杂志)。 <br>3、各类弘法、演讲影、音带。<br><!-- end -->
<P>本贴由<B>愚子</B>于2005年5月30日03:48:25在〖<a href="http://bj.netsh.com/bbs/61756" target="_blank" >西方净土</A>〗发表.</P></FONT></TD></TR></TABLE></CENTE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2 18:34:5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