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99|回复: 0

虚云老和尚:以上四种境界都是病 !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19 07:39
  • 签到天数: 15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理事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77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546
    发表于 2021-8-8 09: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虚云老和尚:以上四种境界都是病 !


    来源:《虚云和尚开示录》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不假修证。只因众生迷沦生死。经历长劫。贪嗔痴爱。妄想执著。染污已深。不得已而说修说证。所谓修者。古人谓为不祥之物。不得已而用焉。

    此次打七。已经三个半七。还有三个半七。下三个半七。身心较为纯熟。用功当比前容易。诸位不可错过因缘。务要在下三个半七内。弄个水落石出。发明心地。才不孤负这个难得的机缘。

    这二十多天来。诸位一天到晚。起早睡迟。努力用功。结果出不了四种境界。

    一者。路头还有搞不清的。话头看不上。糊糊涂涂。随众打盹。不是妄想纷飞。就是昏沉摇摆。

    二者。话头看得上。有了点把握。但是死死握著一片敲门瓦子。念著「念佛是谁。’这个话头。成了念话头。以为如此可以起疑情。得开悟。殊不知这是在话尾上用心。乃是生灭法。终不能到一念无生之地。暂用尚可。若执以为究竟实法。何有悟道之期。晚近禅宗之所以不出人了。多缘误于在话尾上用心。

    三者。有的会看话头。能照顾现前一念无生。或知念佛是心。即从此一念起处。蓦直看到无念心相。逐渐过了寂静。粗妄既息。得到轻安。就有了种种境界出现。有的不知身子坐在何处了。有的觉得身子轻飘飘的上腾了。有的见到可爱的人物而生欢喜心的。有的见到可怕的境界而生恐怖心的。有的起淫欲心的。种种不一。要知这都是魔。著即成病。

    四者。有的业障较轻的。理路明白。用功恰当。已走上了正轨的。清清爽爽。妄想若歇。身心自在。没有什么境界。到此地步。正好振起精神。用功向前。惟须注意枯木岩前岔路多。有的是在此昏沉而停住了。有的是得了点慧解。作诗作文。自以为足。起贡高我慢。
      
    以上四种境界都是病。我今与你们以对治之药。第一如话头未看上。妄想昏沉多的人。你还是看‘念佛是谁’这个谁字。待看到妄想昏沉少。谁字不能忘了时。就看这一念起处。待一念不起时。即是无生。能看到一念无生。是名真看话头。第二关于执著「念佛是谁。’在话尾上用心。以生灭法为是的人。也可照上述的意思。即向念起处看到一念无生去。第三关于观无念已得寂静轻安。而遇到任何境界的人。你只照顾本参话头。一念不生。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一概不理他。自然无事。不落群邪。第四关于妄念已歇。清清爽爽。身心自在的人。应如古人所说。‘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由一向至极处迈进。直至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再撒手纵横去。

    以上所说。都是对末法时期的钝根人说的方法。其实宗门上上一乘。本师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之旨。教外别传。历代祖师。惟传一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落阶级。不假修证。一言半句即了。无一法可得。无一法可修。当下就是。不起妄缘。即如如佛。那里有许多闲话呢。
    千事错万事错,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大事不能错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5 00:5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