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听闻善知识说法以后,或者是阅读经典以后,你过一个月不用的话,你可能全忘光了,经常就是忘记了这个经典里面到底讲什么,就是因为不了解经典内涵的缘故;所以,当你在听闻善知识说法的时候,以后你还要作思惟,思惟那其中的道理。阅读经典也是这个样子,譬如说你阅读经典以后,你知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名相你都了解了,但是你要去思惟:这个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当中的关系是什么?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跟四圣谛当中的关联是什么?这样子详细地思惟了解以后,你就不会忘记这些名相的内涵。
当你了解了这些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十因缘、十二因缘等等这些法的内涵以后,你思惟了也知道它的义理以后;这时候你会开始相信,佛讲的法是真实的,每个人都可以解脱于三界,每个人都可以成佛;这时候你相信了,而且也相信自己能够成佛,自己能够从三界当中解脱。也就是说,除了对佛法有信心之外,对自己也产生了信心。这时候你就可以脱离仰信的这一部分,然后进入了因为理解而相信。所以,当一个人仰信的时候,其实他的信心还不够;为什么会仰信?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嘛。也就是说,佛的地位很崇高啊,成佛的这个法呢,他觉得他没办法完成,所以他只能仰信而已;当一个人对佛法思惟完成以后,他产生了信心,因为理解而产生了信心,所以他就脱离了仰信,而变成解信。
——摘录自《三乘菩提概说》第30集 五蕴空相的证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