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99|回复: 11

滿齒不存,舌頭猶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11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1260

    主题

    8969

    帖子

    3030 小时

    在线时间

    服务人员

    煩惱實則栴檀樹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0247
    发表于 2007-7-12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寓言故事─ ─ 孰強孰弱


    作者﹕如真

    老子有一天他把弟子人叫到床邊,他張開口並且用手指一指裏面,然後問弟子們看到了什麼?在場的眾弟子沒有一個能答得上。

    於是老子就對他們說:“滿齒不存,舌頭猶在”意思是:牙齒雖硬,但它壽命不長;舌頭雖軟,但生命力更強。
    老子曾說過「柔弱勝剛強」的千古名言,如果人人回歸生命自我,透過生命的自省,守住柔弱的無心無為,遠勝於追逐剛強的有心有為。事實上,以柔軟的身段待人處世,比擺出強悍的高姿態,會更有開闊的空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47

    帖子

    1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3749
    发表于 2007-7-19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5 20:01 编辑

    <>其实有的故事明白道理就行了.比如这个故事不知在哪里有记录?也许是后人杜撰的嫁接在老子的身上亦未可知,老子一生好像没有收徒弟吧?他老人家骑着青牛出涵谷关时不被守城门的小吏放行才留下了不朽的五千言,此小吏后来大概也成道了,但严格来说似乎也算不得是老子的嫡传弟子的!</P>
    <>老子的柔弱胜刚强是人生修为的至高境界,正是这种境界,才使得历朝乱世的拨乱反正的人都是道家的人物,一条满是荆棘的路刚强的人可能会挥舞着砍刀直冲而过,而到达目的地时也许已经遍体鳞伤甚或气绝身亡,而柔弱绝不等同于软弱,如果恰巧荆棘丛的旁边有一条小路可以迂回到达目的地,那我何必要耗力伤神的跟自己过不去呢!</P>
    <>如果老子真的开坛授徒,我想有资格做他老人家徒弟的没有几个人!据传或后世小说家杜撰,神仙传中的八仙大概是老子的徒弟,好像现在的人没有几个能跟吕祖比肩的!</P>
    <>如果说观机逗教那释迦牟尼佛大概留下的经典最多,他老人家说法49年,有多少部经典是最上乘法?循序渐进大概是每个导师都会遵循的法则吧!如果说要追寻一个故事衍生出来的意义或较真,那很多事情都会没完没了,大家都知道道生法师对顽石说法的故事,在涅磐经没有翻译过来的时候,那么多的出家和尚为什么会排斥道生法师?一条经验二十岁时可奉为真理,但到三十岁时或许就会改变,这才有了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所以老夫有老夫的看法,小夫有小夫的成见,但这个故事的本身一点也没有错!</P>
    <>给老夫敬茶.呵呵![em27][em27][em27]</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9 15:29:00编辑过]


    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291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0458
    QQ
    发表于 2007-7-19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5 20:02 编辑

    突然想到另一个意思,舌跟底下压死人,管好口舌尤其重要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主题

    375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6845
    发表于 2007-7-12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5 20:02 编辑

    那也要看在什么环境下,比如找工作,你的经验与技能不如别人,就很难在竞争中胜出,当然竹贤师兄你是老板,是不会有这种困境的.比如我们国家在清朝,没有西方列强,就被打成东亚病夫,柔弱能勝剛強,那是柔弱的力量比剛強大,小水推不动大石,大水就可以,刚强与柔弱只是代表力量的双方,刚强是力量的表现,柔弱是力量的蓄积,是表现好呢还是蓄积好呢?还是平衡好呢?就要看当时的环境了.呵呵,没有永远胜利的一方,也没有永远失败的一方.易本易非易,非易非非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主题

    816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4461
    发表于 2007-7-13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5 20:03 编辑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竹賢</I>在2007-7-12 10:13:00的发言:</B><BR>
    <>寓言故事─ ─ 孰強孰弱 <BR><BR>  <BR>作者﹕如真 <BR>  <BR>老子有一天他把弟子人叫到床邊,他張開口並且用手指一指裏面,然後問弟子們看到了什麼?在場的眾弟子沒有一個能答得上。 </P>
    <>於是老子就對他們說:“滿齒不存,舌頭猶在”意思是:牙齒雖硬,但它壽命不長;舌頭雖軟,但生命力更強。 <BR>老子曾說過「柔弱勝剛強」的千古名言,如果人人回歸生命自我,透過生命的自省,守住柔弱的無心無為,遠勝於追逐剛強的有心有為。事實上,以柔軟的身段待人處世,比擺出強悍的高姿態,會更有開闊的空間。<BR><BR></P></DIV>
    <>这些弟子也太差了点吧,要是老夫在场,就会问:人体后N年后,为什么留下的只有骨头而没有皮肉了啊。而且发现的骨架、头颅都能有千年,都只剩骨头和牙齿的。
    <>八成是老子自己没有保护好牙吧。要天天早晚刷牙哟,就用........广告略去。
    <> [em01]</P>

      
    以前网上嬉笑怒骂,是未发菩提之心,不解众生之苦,在此忏悔。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11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1260

    主题

    8969

    帖子

    3030 小时

    在线时间

    服务人员

    煩惱實則栴檀樹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0247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2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popozzz</i>在2007-7-12 13:22:00的发言:</B><br>那也要看在什么环境下,比如找工作,你的经验与技能不如别人,就很难在竞争中胜出,当然竹贤师兄你是老板,是不会有这种困境的.比如我们国家在清朝,没有西方列强,就被打成东亚病夫,柔弱能勝剛強,那是柔弱的力量比剛強大,小水推不动大石,大水就可以,刚强与柔弱只是代表力量的双方,刚强是力量的表现,柔弱是力量的蓄积,是表现好呢还是蓄积好呢?还是平衡好呢?就要看当时的环境了.呵呵,没有永远胜利的一方,也没有永远失败的一方.易本易非易,非易非非易.</DIV><p>
    一路走來能記憶的是凡心,忘記的是佛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11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1260

    主题

    8969

    帖子

    3030 小时

    在线时间

    服务人员

    煩惱實則栴檀樹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0247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2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每見剛刀口易傷,招禍都是狠心腸,清朝之時不叫軟,是爛!
    一路走來能記憶的是凡心,忘記的是佛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3 15:0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35

    主题

    1302

    帖子

    26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积分
    43283
    发表于 2007-7-14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5>如果人人回歸生命自我,透過生命的自省,守住柔弱的無心無為,遠勝於追逐剛強的有心有為</FONT></P>
    <><FONT size=5>是啊,能修到这样,就是大智大慧了!</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主题

    375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6845
    发表于 2007-7-14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5 20:04 编辑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竹賢</I>在2007-7-13 23:49:00的发言:</B><BR>唉!每見剛刀口易傷,招禍都是狠心腸,清朝之時不叫軟,是爛!</DIV>
    <br>以现在的中。。国足球队对巴西足球队,不知能不能胜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47

    帖子

    1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3749
    发表于 2007-7-14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15 20:05 编辑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众生平等</I>在2007-7-13 17:23:00的发言:</B><BR><BR>
    <>这些弟子也太差了点吧,要是老夫在场,就会问:人体后N年后,为什么留下的只有骨头而没有皮肉了啊。而且发现的骨架、头颅都能有千年,都只剩骨头和牙齿的。 <BR>
    <>八成是老子自己没有保护好牙吧。要天天早晚刷牙哟,就用........广告略去。 <BR>
    <>[em01]</P></DIV>
    <>如果小夫我在场,就会问老夫:
    <>舌头柔软但生时可用,骨头虽硬,人都死翘翘了,硬来何用?</P>

    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主题

    816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4461
    发表于 2007-7-15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观法无我</I>在2007-7-14 13:11:00的发言:</B><BR><BR>
    <>如果小夫我在场,就会问老夫:<BR>
    <>舌头柔软但生时可用,骨头虽硬,人都死翘翘了,硬来何用?</P></DIV>
    <>唉,显然未能理解我的意思。
    <>凡事就怕极端,柔能克刚,刚亦克柔。太弱时,则要强调刚,否则积弱必毁。太强时,则要强调柔,否则太刚必折。</P>
    <>刚弱原本互克。八成是老子的弟子们才过刚强,老子才因材因地施教。如果他的弟子们太过柔弱,老子八成就会和老夫说的一样,采用这个比喻了。
    <>就用牙齿与舌头的比喻好了,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老了牙齿都会掉光了的。老夫见到的不少人七、八十岁了,牙齿仍在的多的是。
    <>所以,别人的见机说教,我们也需要见机运用,不能就奉为至理了,处处随意使用。
    <>所谓读死书啊,唉。。。。。。
    以前网上嬉笑怒骂,是未发菩提之心,不解众生之苦,在此忏悔。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主题

    375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6845
    发表于 2007-7-19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众生平等</I>在2007-7-15 9:23:00的发言:</B><BR><BR>
    <>唉,显然未能理解我的意思。<BR>
    <>凡事就怕极端,柔能克刚,刚亦克柔。太弱时,则要强调刚,否则积弱必毁。太强时,则要强调柔,否则太刚必折。</P>
    <>刚弱原本互克。八成是老子的弟子们才过刚强,老子才因材因地施教。如果他的弟子们太过柔弱,老子八成就会和老夫说的一样,采用这个比喻了。<BR>
    <>就用牙齿与舌头的比喻好了,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老了牙齿都会掉光了的。老夫见到的不少人七、八十岁了,牙齿仍在的多的是。<BR>
    <>所以,别人的见机说教,我们也需要见机运用,不能就奉为至理了,处处随意使用。<BR>
    <>所谓读死书啊,唉。。。。。。<BR></P></DIV>
    <>支持,论坛上很多是学理派,真修实行的很少的.</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4 23:1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