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292|回复: 0

中院流諸方行法用心畧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主题

109

帖子

23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1736
发表于 2014-9-29 11: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院流諸方行法用心畧詮



真言宗四度行法並初機者受學淺儀,其間如“房中作法”等類,於行持用心處,大須著眼銘記。密乘法軌,雖綱目並舉,條理明晰,然若非深諳理趣,必難解行相應。今特以中院流引攝院方並心南院方等行持法則中所涉及之事相,於用心處特作畧詮。依之可參酌中院流諸方行法通例,亦可合對他流,互為解釋。至若深義之追探,必尋師求授矣!


甲午七月十一日
金剛末資吳紹覺
                     



·散杖事
事相作法,必有散杖為依,而散杖除可行凈水加持外,復有秘訣。金剛王院流並中院流教法,於得阿阇梨位後,有“雙圓性海大事口訣”,此秘訣即應用散杖行持。天竺國等古來密師,多以茅草灑凈。而密教發展至於東瀛,則以柳枝並梅枝等製作。故《檜尾口訣》中說加持凈水即用楊柳梢沾香水,灑自頂上及壇並供物等。製作散杖,取長一尺二寸,或一尺四寸,或一尺八寸。其末方五分置末向刻八葉,又一寸間置向本刻八葉,亦一寸間置向末刻八葉,即總合三層八葉。問:何故於此散杖一身刻三重蓮華?答:蓋據《大疏》第十五所示,昔琉璃王害釋女時,大迦葉以芬荼利華三重,入阿耨達池水,以此蓮華裹功德水徧灑釋女身,諸女身心安樂,命終生天。今散杖作法即與此義同,以大定、大智、大悲三德玅蓮,入本有法性之中,從水大拈提無垢甘露,徧灑大壇等處,悉令清淨。是故本宗為人於大壇行結緣灌頂並諸加持法時,悉以散杖成辦,能凈行人身心二障,獲大利益。
·以華枝代香爐事
中院流行法於啓白時,常途皆須捧香呂,用正威儀。若無香呂或不煩多用者,則可以玅華枝取代,運心供養,或用樒葉枝取代亦得。所以者何?香以體清上昇為性,華以沉實落地為歸。於本有法界之中,東西且無,上下何立?而香與華,其味皆淳厚潔麗,故能相交替用也。
·念珠用意事
念珠功德並造作等法,於《陀羅尼集經》第二,“作數珠法相品”中出四種。一金,二銀,三赤銅,四水精。其數皆滿一百八,或五十四,或四十二,或二十一亦得。此四種中,又以水精為第一。而密教事業法中有成就幻化之念誦業,即須以水精念珠修持。又據義凈三藏所譯《數珠功德經》意,珠數當須滿百八顆,如難得時,方取五十四、二十七或十四。《瑜伽念珠經》復述念珠上品以一百八珠為最勝,五十四珠為中,二十七珠為下。問:五部尊法念珠,其差別如何?答:佛部用菩提子,金剛部用金剛子,寶部用諸寶所作之珠,蓮華部用蓮子,羯磨部用眾雜寶所作之珠。又《蘇悉地經》下復出如多羅樹子及真珠等所作之珠,皆非常用。於密教中,珠表菩薩勝果,於中間若絕,即為斷漏,故以繩線貫穿,表觀音,而母珠則表無量壽。依醍醐諸流口訣意,縒初達磨為本覺,緒留達磨為始覺。五十四徧表五十四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為五十位,於十迴向滿心中開四善根,合為五十四,而等、玅二覺則攝第十地中。本宗以母珠名“達磨”者,依師口,蓋“達磨”為“”之音譯,其意為“法”。阿彌陀如來為西方部主,顯玅觀察智揀擇諸法,故為諸法之主,自在取用。今母珠表彌陀,故以“達磨”名之。《秘藏記》云:“念珠三徧引越者,真言菩薩或十六三昧一一次第證,或得一三昧,其十六三昧同時證義也。”故知,念珠引越,為頓證十六大菩薩生三昧義。《時處軌》云:“敬珠由如佛,不應輕棄觸。”乃至“由珠積功德,速獲成就故。”又依不空三藏所譯《準胝軌》意,念誦法畢,須蟠珠於掌中,頂戴並發願:以我念誦功德,迴向一切眾生,令所修真言行,上、中、下悉地,速得成就。發此願已,即應安珠於篋中。今真言宗造作念珠均配有念珠篋,蓋本於此也。念珠力用如是之巨,故顯密諸宗行人皆常佩持。然密教行法,雖於“正念誦”中常用念珠,但於本尊印法確未加細用,只本尊加持等諸段利用,實則“正念誦”中尤應修持本尊密印。故余傳授諸子,皆令其正念誦時身密著重印法。唐時,飛錫大師曾言:“世上之人,多以寶玉、水精、金剛、菩提、木槵為數珠矣。吾則以出、入息為念珠焉。”蓋我人一一念頭皆如珠玉,而一一呼吸皆如繩線。以風息貫穿一一念,則念念皆與本尊相應,又豈限於上座之時?飛錫大師所言正與密教瑜伽念誦相符。瑜伽念誦時,觀照本尊身與己心月輪之梵字,隨呼吸交相涉入,念念不絕,此非“念珠”而何?飛錫大師精研天臺教觀,律儀無虧,時不空三藏翻譯諸經,飛錫亦曾參與其中,“密嚴”、“仁王般若”皆在此列。以此因緣,飛錫大師親從不空三藏受法,學得一尊瑜伽。後復專修凈業,其證境之高,實難讚譽。而師所著《念佛三昧寶王論》,更為凈業行人所應細讀,有心者可參閱之。
·香華備辦事
    房中便宜處應有閼伽棚具,三度如法灑之。大壇右方閼伽、塗香、華鬘並火舍;左方塗香、花鬘、閼伽次第置之。以半分水入左右閼伽器,須知,閼伽器必有水。次華、樒葉則十四葉摘重,灑水以凈。華鬘取五葉置於行者前方少許。本尊方端並立塗香、閼伽器,各一葉向端立之,此即備辦莊嚴也。於所供之華,可用當令時華莊嚴,但應除卻萎華。若實無華,則以香入之,無華用香,無香用華,此為常例。依醍醐諸流口訣,閼伽入華正仿芬荼利入無熱阿耨達池。
    ·自房中至佛前作法事
欲入道場時,洗手、漱口、著衣、袈裟,但中院本流別無凈衣加持作法。雖爾,依意樂用之,亦無過患。《蘇悉地軌》上說著衣加持義,可細檢之。次住薩埵威儀者,威儀謂徐徐到堂門,彈指三度,誦“”開戶。入畢,觀諸佛徧滿之,由《理趣會軌》出佛德金剛三昧眼法,謂於兩眼觀“、”,徧視空中本有金剛頂剎塵海滴之諸佛,充滿猶如胡麻。《攝真實經》、《三摩地軌》、《勝佛頂軌》、《金剛王軌》皆如是作法,乃諸流通用行儀。而佛德金剛三昧眼之密義觀法可勘拙著《千手法口傳愚案》。
·次壇前普禮
《畧出經》、《蘇悉地軌》等,說入室真言通於三部,然儀軌多於此唱五悔文,今據古德製作次第,而隨其流流相傳規則可行之。先步倚禮盤下蹲踞,置扇於罄臺、禮盤間,次以左手取脇機香呂,移持右手,念珠二匝,香呂持添之。起居三禮,即曼荼羅諸佛並本尊所具三部三身等禮之,誦普禮真言三徧。次香呂置左脇機,念珠左腕懸之,登禮盤。先左向懸腰樣,右足引上,次左足引上半跏坐。但右足上,左足下,重其兩足,間引入內衣隔之,為令不起溫慾也。著座後復唱普禮真言。問:何故登禮盤已須跏趺坐?答:依《寶樓閣經》中卷並《大智度論》所示,行者結跏趺坐,魔王視之,心生恐怖,故知跏趺正坐,無論全、半,皆能令魔心驚。又依余太師公程宅安阿阇梨所著《胎金舉要鈔》述及中性院流所傳“跏趺坐秘訣”,行者結跏趺坐,舉體成胎藏界一切如來徧智心印,外示三角形,心間法界生頓起,火光三摩地乍現,能壞一切魔相等類,使行者得大寂靜,其秘觀等在口傳。次取念珠,達磨並房共蟠掌內,先掛右中指,緒留房共掌內左頭指掛之,上左下右平摺之。其音不高,竊摺也。此時誦普禮一反,禮本尊界會意也。次珠取右手,纏卷左頭指以下四指三匝半房上,置左脇機塗香器外、柄香呂內。以上即著座普禮儀式也。通行念珠皆置左脇機,蓋珠置左手,亦左手取也,總左脇機物皆以左手取用。
·次塗香、灑水、三密觀、凈三業等事
先左手大、頭二指取塗香器蓋,越散杖,置灑水器前,仍以大、頭二指取塗香,而後以右大、頭二指分取兩手持之。先右手香塗左掌,次左手香塗右掌,其後兩手揉合,左右指端及手裡等塗之。作此塗香法時,五分法身磨瑩之觀念可念可有也(心觀之,口亦誦之)。所謂五分法身者,五大所成左右五指乃是生佛本有五大故,今塗香揉掌,即生佛不二和合義,深可觀念也。於此五分法身玅義,可勘宥快師並醍醐三寶院流幸心方秘要及憲深御口訣。次蓮華合掌,二中指少開(表一分凈心顯現義),作三密觀。此合掌印《八字文殊軌》說之。三密觀事,則《畧出經》、《一字文殊軌》等說之,然掌中、舌上、心內月輪觀之。字三反當掌、舌、心三處誦之,及成五股金剛杵,即凈除三業妄執,顯得三部佛德,宜懇切觀想。而大師御作《無盡莊嚴藏次第》(金界)出蓮、月、、杵四種,更明此觀開發三無盡莊嚴藏,故須深加修持。次以此印作凈三業五處加持。凈三業真言即十六尊種子,故誦之能證十六大菩薩生,甚深至極也。余觀陳健民居士曾論東密修持須經十六生方能成正覺,此乃誤解經文。須知十六生者,乃十六大菩薩發生之義,即薩、王、愛、喜、寶、光、幢、笑、法、利、因、語、業、護、牙、拳十六本具性德悉皆顯發,則即身便可究竟取證無上覺道。密法傳承,必賴口訣。藏密諸密續復需依準師授,方能明了。其間法本或有故意錯置等,非徒慮盜法,實因甚深內義不可言宣及以廣傳。而陳居士竟不知此義,徒依經典誤解東密,亦貢高我慢,先入知見充塞心間,不能卒除所致。而其本人於貪道等目為成證佛果,幻身自在之唯一不共大。法。,亦誤解爾!須知“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三世諸佛豈有定法與人?可見修持密乘之輩,若非博通他門,切不可憑一己私見加以測度,否則自誤誤人,終落苦域,陳居士即在此列,可不驚覺?又陳居士論及東瀛修持密法之高僧傳記未入藏經,便狂言彼等因所證不高,故不能將傳記入藏,殊不知東瀛修持密法,歷代明匠倍出,如明惠、賴瑜、凈嚴等皆為大成就者。明惠上人平素修持有驗,佛眼佛母常隨左右侍奉,而賴瑜阿阇梨,定中或夢中得密法口訣更是繁多。又傳法院流開祖,密嚴尊者——興教大師,其修虛空藏求聞持法,感五百佛面湧出,悉地成證。而其師寶生房——教尋學頭,更於臨命終時感文殊大聖攜一萬菩薩來引,生金色世界。此等皆可於《傳燈廣錄》並《本朝高僧傳》等見之。蓋東瀛古德修撰此等傳記,皆為保存先賢遺跡,供後人仰瞻策勵,本無心入藏,又豈是自慚?復次,陳居士曾得馮達庵阿阇梨函授些許簡軌,便以為自身已然徹了東密,嗚呼!學無常師,而學亦無涯。明理者尚知一流、一門、一法非隻言片語可盡,況實修之輩?望後世諸君觀我今言,亦不能目為全貌。蓋文字為一時方便,縱廣說、極說、剎塵說,於我心海之內,何啻大海一滴!是以常作學人想,莫師心自用,是為要中要。
次三部、被甲護身等如常。此諸印言,為一座行法之大事,護身法亦為金剛界精華,有口訣,可勘秘本,從師受學。次左手覆塗香器蓋,其手取灑水蓋越散杖,置塗香器前。其手取上念珠懸右手,左右各取母珠畢,復以右手作三股印如打勢,少少上下,誦甘露軍荼利明,加持灑水廿一反。目懸水器,心志不散。次以念珠右手廿一反處,迄達磨際,引及右手持母珠。左手取散杖,右手珠於左風、火間挾左手散杖移右手念珠,左風、空指取持右散杖,不打入,只指入水器。先逆廿一反誦“”,水底觀“”字,左風、空二指取數左念珠廿一反處。又達磨際廿一反取數,順回誦“”加持,水上觀“”字。次右散杖打器端,均等三度,順三及灑之。如此散杖上下一反,是灑十方意也。如是三反,散杖取移左手,左念珠取右手(但先左念珠左風、火間,而後右散杖取左畢,彼左念珠取右也),左散杖以左手置脇機,其手覆水器蓋。次右念珠左移持,右手結小三股印,先逆三反,次順三反,明合六反。覆印加持壇上供具。左念珠取數於此,念珠置機,以上加持供物畢。
·次字觀
《大日經》卷第七、《時處軌》、《檜尾口訣》、《石山次第》等說之。結金掌,誦字三反,心觀成三角火輪,燒凈依正二報諸塵垢。凡一切法,皆入本不生際,同一法性,無染無著,是字清淨法界心義也。
·次凈地
前字觀,依正俱凈,此凈地但凈依報。依報中舉一示餘,乃以所居土成密嚴淨土。覺超僧都口訣云:“凈地者,地若不凈,何得法驗?故現行之。”此處真言即一切法離塵垢義。
·次凈身
此處凈身唯凈正報也。前字觀燒凈自他身心煩惱罪障故,自證得本來清淨,如蓮華之性,故此用蓮合為印。若不凈身,何顯佛德?上凈地,此凈身,總此別凈身、土之行,乃字觀開合次第。
·次觀佛
行者身、土皆凈故,見徧空諸佛。《千手瑜伽》云:“觀想徧滿虛空一切如來,具諸相好,皆入法界定”。又須觀自身住佛海會中。《軍荼利軌》云:“於空中想字門變成毘盧遮那如來”。此段真言句義有深秘,更問。
·次金剛起
    前段行者已觀空中三身如來,然諸佛未出定。故今以行願方便驚覺之,因茲本尊不越本誓,加持行者,速與悉地也。《千手軌》中名此段用印為“驚覺印”,《攝真實經》號此段用印為“覺起印”。所誦真言終之乃風大種子變化,印相中二風舉置眉端三次,即以羯磨力驚覺大悲胎藏三部諸尊。眉心白毫處須觀秘種子,方能成大用。今畧釋印言玅義如次:
    印母金剛拳即真言中“”;結之修生,而發動風指,令起羯磨力,即真言中“”;三舉眉心,為驚覺大悲胎藏三部諸尊皆從定起,即真言中“”。
·次普禮
上普禮為總禮曼荼羅諸尊,今此普禮乃別禮本尊海會。於諸尊法有金剛持徧禮,亦有不用者。而金剛界大。法。於普禮次有四禮,四禮次復有徧禮,大抵皆同也。
·次金剛持徧禮
先結金剛持大印安頂上,唱“”;次解印作舞

此禮乃以行者三業禮諸佛三密,真言中句可隨五部尊改句,更問。
·次表白、神分、祈願
“表白”二字,出《畧出經》。經云:“以此密語當應表白”,其下出文,乃表白文字本據。本宗行法,表白之時隨尊法意趣可改之。於神分、祈願所通用表白,限日數行時,用初座自次座令法久住文以下唱之,用表白則畧令法久住等,直移“抑三密修行”等也。表者,謂內心義;白者,謂啓宣心中所願義。初讚歎本尊,內證外用。讚歎本誓願力後,啓白行者所求意趣也。次神分時取念珠、香呂,金二丁次,令法久住等可念,次佛名、金剛手名、五大明王等,而醍醐諸流復加觀自在並佛、蓮、金部主名。神分終至般若心經,金一丁,置香呂,持念珠,拱手誦心經一反,亦取香呂,持添念珠,大般若經名以下唱之。前所謂拱手者,如法界定印,覆之,念珠掛左手四指即是。次祈願句者,初弘法大師,次金輪聖皇以下可隨意,終仰乞等有無不定,中院本流不用,而醍醐諸流則必用。
·次五悔
置香呂,懸珠左腕。金合唱之,加誦凈三業真言及普禮真言。此蓋依不空《如意輪軌》意,彼軌謂至心誦凈三業真言加持,令身口意三業悉得清淨,然後五輪著地,皈命十方一切諸佛、諸大菩薩、方廣大乘,右膝著地,懺悔、隨喜、勸請、發願等。依此,則五悔始應加誦凈三業並普禮二真言。五悔文依《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不空三藏畧攝普賢十願為五悔:
一、至心皈命;
二、至心懺悔;
三、至心隨喜;
四、至心勸請;
五、至心迴向
此五悔文攝盡普賢諸願之精華,行人持誦,能以廣大行願成就世出世間一切諸法。《觀智儀軌》所示,右膝著地,合掌當心,閉目專意,誦普賢行願一徧云云,此即與五悔功用相同。又五悔終皆歸命大日者,蓋因五悔即五智五佛也。四智為大日四德,故五悔皆歸大日。《大日經供養次第法》並《阿閦軌》等復於五悔段說真言,可檢之。
·次發菩提心、三昧耶戒
皆用金合。依上禮拜、懺悔等功力,今於本尊前初發真凈菩提心。而三種菩提心中,以三摩地菩提心為本體。由此為基,開顯無為戒體,故加誦三昧耶戒真言。
·次發願勸請、五大願、普供養
此時不打金,自行時發願也,此時取呂、珠,金一丁,乍持珠、呂唱之,五大願第四句置呂,三力金打後置珠於機。發願句中護法天等須濁音唱之。前已發真凈菩提心,成就三昧耶戒竟,故今勸請本尊聖眾。發願句中唯願大日等文乃自普門本中出一門跡,故先勸請本地,次云本尊界會。五大願即五佛願,可閱興教大師《五大願秘釋》自知。如是勸請、發願畢,復伸廣大供養。謂如上所修行願功德,供養諸佛菩薩。《華嚴經》中標說法供養為諸供養中最勝上者,而《大智度論》更明示,以大菩提心護持正法,如教修行,圓滿二利,是為最真實供養,《理趣經》中亦說法供養為廣大供養。今普供養印明,為借虛空藏之力,懇切結誦印明,能轉一切功德利益一切眾生。
·次四無量觀
四無量觀即四智別德,從毘盧遮那法界總德所出,修此可證毘盧法界身。其義須勘《千手軌》並諸秘釋等。
·次大金剛輪
其印相即一幅輪形,以此通攝八幅並十二幅乃至千幅輪,此乃轉輪菩薩印明,轉輪菩薩本地即彌勒慈尊。此印明依《陀羅尼集經》並《阿閦軌》等,有補闕之功,以其對小金剛輪印明,故稱大金剛輪。依先師口傳,此印以內縛為印母,即先住內證德。次誦至百光徧照王處直豎二空,即兩部大日,出理智光明,徧照法界。次誦除垢秘句時豎合二風,以不動羯磨杵摧破諸執也。此印明能助成一切法,平素可常結誦,秘訣更問。
·次地結、四方結
初地結亦名金剛橛,以印三度上下,復觸膝,即地大,以印明力將金剛橛深徹地輪,標凈菩提心及本有不生智,此菩提心及智如金剛橛,常在一切眾生心地中安立,印明結持,頓現本然,則可隨心量所過,定結界分限。其中以一室結界為勝,以此一室盡攝法界故,下四方結亦準之。四方結亦名金剛墻,此即於前本不生智上豎結地界,以三部智眼橫觀心壇,令成堅固金剛墻界,使行人當體安住,不涉雜亂。
·次金剛眼、召罪、摧罪、業障除、成菩提
以上五種十八道立印修法不出,金剛界立印大。法。則出。金剛眼者,依《畧出經》意,用金剛所成之眼瞻仰一切佛,由此法瞻視者,得一切佛所稱讚。至於召罪、摧罪、業障除,於《圓城寺次第》、《金剛頂義訣》、石山《胎藏次第》及諸古德鈔物中皆有秘訣明示,而余所作《焰網莊嚴無盡願除障秘訣》中亦有發揮,乃是配合藥師法行持的重要印明。上三種能斷智體是普賢如來大金剛智。今畧論如次:
召罪、摧罪二印,初外縛,二中立合,二風立二中背端相鉤,二大交立而誦真言一反,終次字三反唱時,二風三度招之,諸業障皆集心月輪掌內觀想而除,只稱成內縛,唱立合二中。次誦摧罪明一反,至終時三拍二中,左中指拍右手背,右中指拍左手背。一拍;一拍;一拍,即能消伏三妄執並種種業。此皆為畧論,而成菩提等深秘口訣更問。
·次道場觀
用如來拳印。若就金剛界廣軌,則先以大羯磨印觀器界,器界觀成竟,本尊種、三、尊及形色等以如來拳印使堅固。若就畧行,自初住如來拳印,自樓閣等觀之,或觀須彌山等,亦用拳印堅固。如來拳印左蓮拳為胎,右金拳為金,二拳和合,即兩部不二。今道場觀所觀佛身:種、三、尊即一體自性法身;壇上安置畫、木等像為應身,隨機出現尊像故;自他方淨土所召請來之佛身為他受用報身。此三身冥會一體,是則與行者一體之真實本尊也。
·次七處加持
淨土變真言有三身、三寶、淨土變義,今取淨土變義,變穢土草庵成凈玅佛土。此法單獨運用時又稱“黃金動地變”,余在《真言宗護身結界法淺介》中曾言及,可檢閱之。
·次大虛空藏
此印為理供養,謂道場莊嚴具及供物等,皆自此摩尼寶幢所雨,令無闕乏,故軌名此為摩尼供養印,又名寶幢印,秘義更問。
·次小金剛輪
仰印明五反,加持五處。覆印明四反,加持頂、壇、本尊、口,並吞入。合共九反。依《千手軌》,修行者設有越法誤失,破三昧耶戒,由結此印誦真言加持故,能除諸過,皆得圓滿,真言句義等更問。
·次寶車輅
此印送神通寶輅召請本尊,其地、水、火六指即六度萬行華座,兩腕為止觀兩輪,二空即本尊召請使者。凡一座行法,外擬大國迎容作法,內顯行昇進謁之儀,由外至內,皆莊嚴自心。
·次請車輅
此是本尊不捨悲願,酬往昔願力,自本土來住此道場虛空中,以二空召請。
·次召請
或稱“迎請”、“啓請”。以此印言,住道場上虛空之本尊,由我奉請,來於壇上。喻如月不下空,而現水中;水不上空,而能浮月。不來而來,不去而去。此即本尊出本地內證,赴加持門之義。隨三部諸尊印言,乃有三部召請秘印,更問。
·次四明
先結降三世印,以二頭指招,誦“”。次二頭端合如環,誦“
”。次開腕相鉤,誦“”。次合腕以振,誦“”。此即中院流所用四攝口訣,他流與此不共。
·次拍掌
無旋舞儀,此處拍掌為歡喜義。
·次結界
有三部結界之不同:佛部以不動結界;金剛部以降三世結界;蓮華部以軍荼利結界。天部則不用結界。又有行大三摩耶結界者,常途不用,因此乃大結界故。此段所用為不動結界,結不動劍印誦慈救咒。先膝上加持七反,次拔劍逆三反,順三反,指十方十反,身五處五反,合共廿八反也。逆辟除,順結界。若降三世則有五重結護,在口傳,今畧之。
·次虛空網
此為防上方天魔,故於上方覆金剛網,真言句義更問。
·次火院
或云金剛炎,以左手掩右手背,令相著,開立二大順三轉,明三反即畢。
·次大三摩耶
此大結界為除一字頂輪王之障。夫金輪佛頂真言如世輪王,人中最勝。又如日輪,纔舉則眾星隱沒。若周遭五百由旬內有人持誦金輪佛頂,則我本尊威光被奪,若結此大三摩耶界,橫平等法界,無所不至,本尊威光還顯,用同佛眼佛母真言也。其印為三股杵相,即於前四種結界外圍繞三股金剛杵。
·次閼伽
閼伽為梵語,唐義即無濁(出子島真興僧都秘釋)。本宗用閼伽有多義:
一、天竺國風請客已來,必先使洗足。今表其義,故用之;
二、洗和光同塵之垢;
三、前已召請久成之佛,冥會行者所觀,能所差別尚存,故洗滌其垢。
    而獻閼伽作法則以右火空取閼伽器,薰燒香三反。次居左持華印,即風空合,餘豎。右手結小三股誦軍荼利小咒順三反加持。次合左右持華印戴器印上,誦真言一反,唱偈文後,水滴盞一反,而以右手火空取置本所。滴水時以器尻於底打鳴三度,水一度滴。二合左右持華印誦
供養之。次真言一反,次滴水時唱偈文云云。
·次華座
已獻閼伽,奉洗浴竟。當施座,故用華座。謂八葉乃心中八葉白蓮。《大日經》說內心玅白蓮,八葉正圓滿,蓮華盛開而微屈,故此段所用印指端亦微屈。明王則用六葉印,如《八幅輪法》。諸天等則四葉、八葉通用之。
·次振鈴
先右手取五股時,誦“”。同手取添鈴於胸前,左手移鈴,右手持五股,鈴左腰際付之,五股胸前三度抽擲,誦三反豎持。繼而逆三轉誦慈救呪一反,復次順三轉送慈救呪一反,次五處加持慈救咒各一反,次印虛空一反,杵少上下,次杵安右乳邊,不豎不橫。此下方行振鈴,行振鈴所謂一度者,即當舌三聲為一度。先當左耳五度,次當心三度,次當額二度,其後漸息鈴聲(此處唯觀念)。次鈴如初付腰際,杵豎持,逆三反,慈救呪一反,順三反,慈救呪一反。次置鈴,次置五股,真言如初取時。前十度振鈴,每度真言一反。
·次五供養
或八供,皆可通用。此段為理供。振鈴已奏音樂使本尊歡喜竟,須捧玅味供養。先塗香印,以定手握慧腕,是定中慧。開慧五指取五分法身香,奉塗本尊理體,是三世無障礙智戒也。次華鬘印,二空附風側圓,華鬘輪六指內叉。華鬘器自內至外如三瓣寶珠置之,前供如此,後供翻之。次燒香印,火、水、地三指皆立,同屈開初節,是香煙之起貌,二空附二風側,二風端合圓之,香爐形也。燒香是徧至法界義,如天樹開敷時,香氣隨風自然徧布。菩提心香亦爾,解脫風所吹,隨悲願力自在而轉,普薰一切也。次飲食印,即缽印,其內有法食,能令行人禪悅歡喜,表解脫果德。次燈明印,以空押地、水,即油器形,以風添立火指背。燈為智慧光焰,能破諸冥闇,同於虛空,無有限量,此乃燈明真言意。
·次事供
    五供共取器如閼伽。先塗香薰燒香煙,居左持華印上,右手小三股順三反加持,合兩手持華印誦成舉之勢供之,取之右手置本所,乃至華鬘亦如此。燒香以右手取置左手掌,加持如塗香。次飲食乍置,以右小三股印誦軍荼利小呪三反加持,合兩持華印誦字供之。次燈明大都如飲食,但供時少舉印誦字,左手胎拳安腰。
·次四智讚
先金掌當心左,低頭誦真言;次舒臂合掌安額誦真言;次合掌從臍至口誦真言;次兩手開舒向面,大指各橫掌,三反旋舞,其後作金合安頂,不拍掌誦真言。此即四段作法,如金剛界次第。次金合誦本尊讃。前四智贊為四德,今本尊讃為總德,無論修持何尊,其體皆大日,故當五智核心,即法界體性智。
·次普供養並三力
二頭寶形,即摩尼寶珠,餘六指為寶光,二大並立為寶幢。隨意雨諸寶物供養諸佛,真言一反後金合唱三力偈。
·次小祈願
依宥快阿阇梨口訣,此小祈願存畧不定。而安祥寺流於此不用,醍醐諸流則必用,今中院流用否任意。名小祈願者,乃對最初神分而言。
·次禮佛
梵漢皆宜,任意。
·次入我我入
此段以上皆為前方便,此段至以後方為正修行。此觀及正念誦、字輪觀,如次身口意三密深行相應。於此入我我入段,則須作本尊加持,令行者同於本尊三密,乃開發三身之軌則。入我我入即是能所雙亡,言語道斷。本覺心佛與諸尊非異,正為一體,方言互相涉入。此處用本尊加持或同金剛界大。法。以佛眼佛母加持五處並拭面,或用當部部母,任意可行。
·次正念誦
有三部念誦,念珠有兩達磨、片達磨,今時多用兩達磨。宥快師口訣謂以右手取母珠,引拳纏盤左手風以下四指,移置右掌薰火舍三度,次左右三度移替之,次入蓮合中誦“”三反,次凈珠明三反,次頂戴者觀念也。次旋轉念珠,右手取母珠,左手取餘珠,誦“唵·嚩日囉二合虞醯耶二合”,念珠半分引之,次誦“惹波·三摩曳·吽”,又半分引之。如此各三度引之,以兩手風空取珠誦二三反,其後兩手作蓮拳,取數珠誦本尊呪百八徧了,入蓮合唱發願句,入右手掌薰燒香,移左手置左機。旋轉念誦時,自五十四徧所引返事無之,但兩達磨時可引返。取數則右手取一珠,左手可移一珠,而旋轉時上下珠無之,只向下引即可,不須成上下引,此為宥快師口訣,即中院流本說。據金剛界次第意,觀想本尊,誦時出本尊御口入自我頂而列心月輪上,又我誦時出自我口入自本尊御足而至心月輪上,如是相續輪轉,字道分明。其字如乳色,念誦了,本尊印言七反,又加部母印言七反,觀所誦之言自我口中出卻入部母口中,以我誦修功德皆付與部母守護,終不散失。《大疏》第十七謂:“若但口誦真言而不思惟其義,只可成世間義利,豈得成金剛體性乎?故偈云‘最勝真實聲,真言真言相。行者諦思惟,得成不壞句’”,思之可明。
·次字輪觀
用彌陀定印。凡字輪觀有通別之分,觀五大種子為通觀,觀各本尊中呪、小呪、種子等為別觀。而觀月輪亦有三種之分,一觀月輪如豎鏡,二觀月輪如敷鏡,三觀月輪如圓珠。依《阿閦軌》,入字輪觀,於心月輪上行列真言字,金色而具威光,思惟實相理云云。愚案,初心人於身前一肘量觀之純熟後,方可於心中觀之。今就金剛界法則,觀想我心滿月輪中有五大種子,清淨圓明,內外映徹,潔白分明。月輪中央觀地大種子,次順觀餘字。觀畢復行逆觀法,從空大逆觀迴地大,並思惟字義,終住本不生理,言亡慮絕。次起定,以五字布五大而具觀其形色,法性五大與法界五大一體無二,以此身為周徧法界法性窣堵坡,是則毘盧遮那法爾三摩耶身,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即是即身成佛軌則也。
·次灌頂等第三重加持
深秘,更問。
·次佛眼加持
宥快師口訣謂,真言七反誦了後,唯以印加持五處,又誦真言一反拭面三反。誦真言時無加持,加持時不誦真言也。如《瑜祇經》說開五眼密義,委細可見經文。
·次散念誦
先摺念珠祈願畢,取念珠以右手取數,左手持添念珠,至心念誦。散念誦本源即出高祖《仁王經次第》,此散念誦者,散非與定相對之義,乃散集之義,即集諸尊真言念誦以輔我當尊法之成就,又稱隨意念誦,可隨意樂加諸尊真言。又依玄海法印所說,散念誦事可見《訶梨帝母軌》並《金剛童子軌》。凡佛眼佛母能生故,先誦之則大日普門總德能現。大金剛輪常途散念誦皆加之,但中院流不用。以上念誦了,摺珠祈求所念,置珠機上修後供養也。
·次後供養
如前供養。
·次後鈴
出《攝真實經》。右手金拳安腰,以左手取鈴,無真言念誦,於金剛盤並火舍間振之。初三計靜振,次續之十四五計,此間真言二反可誦。
·次四智讚、本尊讃、普供養、禮佛
皆如前。
·次迴向
取念珠、香呂,金一丁,如十八道作法。
·次至心迴向
金合,懸珠左腕,後置脇機。
·次解界
《準胝軌》並《軍荼利軌》等皆云左轉一反。
·次撥遣
以大、頭、中三指取左方花鬘插二中指間作金剛針印,而後拋華壇上,想本尊迴至法界宮。諸尊行法通用之軌,必有召請及撥遣,未得本宗傳承者,以為此乃事部儀軌,且判定其為淺行。殊不知所謂召請與撥遣,即顯示我與本尊不二。蓋不二乃相對而二立論,真正無差別,即是差別分明,此不待多辯,受學可知。
·次三部被甲
凈三業畧之,三部印言各一反,被甲一反加持五處。打金後摺珠誦普禮一反,即下座如常,出堂後可安住本覺或讀誦大乘並行印佛作法等。
以上便為中院本流諸方通用行法用心之畧詮。
附言:
在這個時代,已經很少有人能夠潛心深入地學習先賢所遺流的文化。拿到真言宗來講,過去祖師著述口訣都是用文言文,因為文言文言簡意賅,能夠將意思全部表達透徹,只要有功底,便可以看懂。這一篇文章是對於中院流諸本尊法通用淺軌每一段事相意義的畧述,完全是中院流的行法特色。為了尊重古德教法,還以文白兼半的方式寫出。以後會陸續發佈淺顯的白話文章。真言宗的普及,固然要隨人隨勢,但也不可以忘本。許多學人希望多看白話文,那麼有沒有自己考慮過深入學習一下文言文?不談要多麼精通,起碼對於這類淺顯的文字還可以吃透,這未嘗不是一種修行。畢竟不能要傳法的人一直從眾,行人自己也要進步。試想一下,如果全部用白話來講,那麼再過十數年,後輩對於真言宗古德的秘書口訣都完全不能看懂,阿阇梨與弟子水平都會下降,那真言宗也就不滅而自滅了。再來,這篇文章和前階段所發佈的《醍醐三寶院流土巨方胎藏界秘訣手記》都屬於深入修學真言宗之後才可以看懂的。因為裡面涉及的是四度加行以及諸尊行法儀軌的密義闡述,如果未曾修學,不可能看懂。但為何又要發佈呢?因為現在學習真言宗的人很多,但能辨別真偽的卻很少。如果不發佈一些深奧的文章,那麼有些水平高的學人也不會有因緣發心深入修學。況且這類文章在過去都是一個流派的精華,事相方面的秘要,絕對不會輕易公佈。所以看到的人即便不懂,也要恭敬尊重。如果有水平相當的學人能夠因這些文章慢慢升起正信,希望進一步追尋真言宗奧義,那麼這文章的基本價值,也就體現出來了。復次,許多人以為學習一些儀軌就已經夠了,殊不知,縱然修學四度,也只是真言行人的開始,其間也非僅僅修持儀軌那麼簡單,如果只重事相,不明教相內義,就變成了玩弄手彩的魔術師,最後變成形式化。不要以為憑藉行就可以證理,首先要讓行成為沒有邪見的清淨智行,那就必須在見地與教相方面用功。在本宗的正統傳承中,從來沒有一個是只偏重事相的,因為那已經背離了真言宗的正旨,望初學者明了,不要心存傲慢,否則失卻前進之機,悔之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4-20 13:15 , Processed in 0.1401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