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1|回复: 54

没有菩提心,即便证悟空性,也不成为大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发表于 2025-1-4 14: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若于相续何时生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说,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如果于自相续何时生起了菩提心,纵然没有生起其余功德,也安立为大乘人;何时远离了菩提心,纵然有通达空性等功德,但也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此义大乘教典中多有宣说,并且以正理也可成立。这段首先从正反两方面观察有无菩提心成否大乘,其次说明这样的正反面观察以教理可以成立。先看正反面的观察,正面是有菩提心则成大乘人,反面是离菩提心则退失大乘。“若于相续何时生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如果于相续中何时生起了菩提心,纵然没有其余功德,也能安立为大乘人。自相续如果某时生起菩提心,即便还没有修学大乘道法,只要有菩提心,就可以说为菩萨或者大士,这样就入于大乘。

“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何时远离了菩提心,纵然有通达空性等功德,也只堕在声闻等地,从大乘中退失。这里“离此”就是远离菩提心或者退失发心的意思,此时纵然有其余功德,也不成大乘。“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纵然有通达空性的功德,比如了知空性义,或者由串习发起觉受等,这些都是通达空性。“然亦堕在声闻等地”,也只是堕于声闻等地,“等”字中还包含缘觉。为什么?因为没有菩提心,此时内在的意乐最多是出离心,这样即便有通达空性的功德,也只是落于声缘之地,即落在小乘中。此处要了解,宗大师的宗见安立三乘通达空性的功德是相同的,其发心即世俗方便分的法道修持不同,也就是三乘胜义分通达空性慧完全一致。所以此处说即便圆满通达空性,甚至证悟空性,也不成为大乘,落在声缘地中,因为没有发心的缘故。

按自宗来讲,三乘固然都证达空性,但证空性的量度不同,上上超胜下下,大乘圆证二无我空性,声闻乘证得人无我,缘觉证得人无我及半个法无我,二乘都未圆证空性。

这样对这里的理解就略有不同,按自宗,没有发心而说证达空性,所证只能是部分空性,不可能满分,如果满分证达,由证空性力一定会带起悲心和菩提心,不存在圆证空性还没有发心的情况。所以此处说没有菩提心还能证空性,就自宗来讲只能是声缘证达部分空性。但是就宗大师宗见来讲,存在这种情况,圆证空性却没有菩提心,这就是声缘乘证空性的情形。其中有这样的背景,我们根据自他宗的差别做了辨析,都可以善解此义,自他宗都承许出现这种情况会堕在声闻地。“退失大乘”,就从大乘中退失,不成大乘。将正反面合在一起观察,有菩提心就入于大乘,没有菩提心即便通达空性慧等,也是声缘地,不成大乘,这样就不难明了二者的系属关联,下文会明确这一点。以下再说明此义以教理成立,也就是上面正反面的关联以教理都可以成立。刚才只是观察存在这种观点,那它是否合理?这需要思考,如果不思考就默认,即未以正因加以成立就执取,此时的心叫做“伺察意”,不成定解或胜解。

依靠因的伺察来确定,此时的心才叫胜解,这样的心才成为量,是无欺衡量到境的心识。对于正确的谛理未依正因推断而直接执取,认定就是这样,就叫“伺察意”,这是非量,不是如理认知境的正量,虽然结论是正确的,但是缺少过程,心态就有问题。因此对上面正反面的道理,必须依靠正因确定。下面就来补充说明正反面的情形是合理的。首先以教成立。“大乘教典多所宣说”,大乘教典多处都宣说了上面的道理,这就是以教成立。具体是怎样说的?下文“引教成立”一科会具体开示,这里只是略说。

所以不必着急,详尽学了下文,不难确信此义,这里可以先了知以上道理以教证可以成立。下面再说以理成立。“即以正理亦善成立”,就是用正理也可以善加成立。有了菩提心,具足大乘意乐,就可以安立为大乘人;就像有了出离心具足解脱道的意乐,就可以安立为解脱道行者一样。大小乘都是以发心判断入门,小乘的等起是出离心,大乘的等起是菩提心,所以小乘的入门在于生出离心,大乘的入门在发菩提心。这从理上思维也可以成立。像这样就了解,以上正反面的关联以教理可以成立,这样就不难成立大乘入门是菩提心。

恭摘|归乡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4 14: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显宗的经典《般若经》里面提到了三种菩提心:牧童式的菩提心、国王式的菩提心、船长式的菩提心。

牧童式的菩提心,先让众生成佛,而后让自己成佛。据说观音菩萨所发的就是类似于这样的牧童式的菩提心。虽然说观音菩萨的证悟早已达到了佛的境界了,可是他仍然表现为菩萨的形象来度人,那是因为在众生没有成佛之前,他不愿意把自己表现为成佛的样子。
所谓的国王式的菩提心,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它的理论是,连自己都没有度脱,怎么能够引路呢?自己还没去过,怎么有能力做引路人呢?基于这样的一种理论,它主张如果想度人,首先必须自己先度脱。打个比方说,自己也掉在泥泽之中,想把别人从泥泽中解救出来,是非常困难的。只有自己在岸上,再想把这些人解救出来就比较容易了。如此,先自己成佛,然后度化众生比较合宜,这就是国王式的菩提心的依据。
船长式的菩提心,就是共同成佛,大家一起干,最后就一起成佛,就是互相帮助。这就是坐在一条船上,船长到了彼岸,那肯定是船上的所有乘客也一起到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4 14: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心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为利他故,即为利一切有情父母众生之故;二是速疾速疾证得无上正等觉佛陀果位的坚固的、不变的、任运的那种心。为利益一切有情父母众生而希求证得无上正等觉佛陀果位之心,就叫世俗菩提心。它是真正的菩提心。而胜义菩提心虽名为菩提心,本质上却并非菩提心,因为拥有胜义菩提心的人不一定成佛。胜义菩提心是指了知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无我慧,这种无我慧能够断除轮回根,但它不能保证你证得佛果。如果没有世俗菩提心,只能证得声闻阿罗汉的果或独觉阿罗汉的果。只有胜义菩提心加上世俗菩提心,才能证得佛陀果位。这就像印度的说法:“般若智为佛母,菩提心为佛父”。
为什么呢?父亲是婆罗门族,儿子一定是婆罗门族;父亲是刹帝利族,也就是王族,儿子也一定是刹帝利族。但是母亲则不然,她是什么族,并不等于儿子也是。比如说三个同母异父的孩子,其中一个的父亲是婆罗门族,那么这个孩子就是婆罗门族;第二个孩子的父亲是刹帝利族,那么这个孩子则是刹帝利族,虽然他和第一个孩子是同一个母亲所生;第三个孩子的父亲是贱族,那么这个孩子也是贱族。是什么种姓不取决于母亲,而是取决于父亲。同样的道理,佛母既能够生佛,也能够生声闻阿罗汉、独觉阿罗汉。但是菩提心唯生佛果,不生阿罗汉果。《金刚经》《八千颂》《十万颂》等被称为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原因就在于此。所以说菩提心尤其是世俗菩提心,非常重要。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6: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问:虽然我们在谈菩提心以及要有帮助每个人的精神,但这些似乎更像是知识层面的谈论,只是用很多意象描述而已。如您所说,或许一位瑜伽士并不愿参与实际工作,而宁愿去山洞中打坐禅修。这里是否存在某种矛盾或悖论?是否有一条优美的中道,使人们既能修行,又能积极解决日常问题?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伤害我们的基本上就是这些问题。

师答:绝对是的,这也就是为何我刚才说“开始的时候”,我那时强调了这是一开始的做法。初学菩萨的法道称作“发心地”。在这个阶段,你真正地培养发心,一遍遍地发愿,这是最主要的前行准备。举例来说,菩萨应该布施,布施非常重要,但佛陀本人禁止初地以下的菩萨布施自己的肉体,因为这会毁了那位菩萨。帮助别人是件难事,真的非常困难。为了无休止地帮助无量数目的有情,你必须确实培养出坚不可摧的力量。

这很困难,因为哪怕是日复一日地就只帮助一个人,而这人却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越来越不合作,这就可以令人精疲力竭。我想这有点像在飞机上,机舱服务员总是告诉你,一旦碰到紧急情况,要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然后再帮别人戴上,有点像那样。我认为在最初阶段必须培养发心,要生起那种动机。培养发心的作用是:那会刺破自心那种珍视自我、只考虑自己的习气。如果一位初学菩萨立即投身于非常实际具体的慈善事业,这有点危险,因为这可能会强化“我”的习气,增强想要成为“大善人”的习气。事实上确实有许多这类案例。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上师总是不断告诫我这一点。如果有明显的机缘让我去做某些事情,例如非洲志工之类的,不管是什么事情他都不会阻止我,但他的语调会是:“哦,可以去做。”可是如果我说:“我想去虎穴闭关七天,修持菩提心。”他会说:“太好了!棒极了!你一定要去!”等等等等,他会讲许多这类鼓励的话。他的语气总是那样,一贯如此。此外,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我见过有人突发奇想,想要变成伟大的行动派;接着他们付诸实践,然后遇到障碍。持久忍耐、安忍是非常困难的,不是吗?
只有像圣雄甘地等寥寥数人才能做到。一段时间后,你可能气馁了,这还算是比较好的结果;更糟的是你腐化了,那可是糟糕透了。你变得非常自以为是、道德感十足、古板严厉;你看待别人的方式,就像是一个素食主义者。素食很棒!人人都应成为素食者,因为吃肉真的会伤害众生。但素食主义者看待非素食者的时候,有时会有某种特定语调和情绪--谈论这些有点敏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6: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问:您说情绪是我们的敌人。在非常现实的层面上,对死亡与不安全感的恐惧是驱使一个人进行灵性追求的部分原因。但身处那种情绪之中时,那股强烈的力量又同时蒙蔽了你,那一刻是否还可能修持悲心?此刻的我处在一个冷静的状态,我能思维、感受悲心。但当我处在那种激烈状态中、被恐惧牢牢控制的时候,是否还可以修持?如果可以,该怎么做呢?

师答:可以。这就是为何要持续修持。这有点像是磨刀--你无需整日时时刻刻磨刀,但你需要持续不断地磨一磨;只要磨利了,就能拿去切东西。这就是为何寂天谈到珍贵人身,当我们有能力时--如你所说,当我们清醒冷静时--我们应该熟悉这些修持。每天禅修几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一小时、两小时......以后外缘出现的时候,你就能实际应用。事实上,你的问题很重要,有许多针对这个问题的窍诀教授。假设我正在训练你,首先我会要求你做十分钟、二十分钟的禅修。接着你会发展出对禅修体验的热爱,因为禅修很棒、充满喜悦,甚至能令你感到兴奋。但那时我就会说:“好,现在去某某集市。”或是“现在去和我认识的某个难缠人士一起共事,同时保持你的正念。”这会令你的正念更加敏锐。有许多类似的技巧。其实,与某个难缠人士共事还算好,并不那么困难;更具挑战的是如果某天你中了彩票。好事比坏事更具挑战性,因为好事降临时要保持正念的难度会大大提高。总之,有很多技巧。如果在清醒、有能力时持续不断地训练,碰到诸如死亡等难以想象的打击发生时,就完全不会感到震惊,因为你早有准备。但假设你毫无准备,那还能怎么办?如果你有福德,临终时或许会遇到帝洛巴那样的人,他会做一些古怪的事,例如要求你:“我们去跳舞吧。”诸如此类的,然后你就死了。之后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但现实摆在眼前,帝洛巴这样的人不多,所以要祈祷。自己祈祷,并且爱你的人和关心你的人也为你祈祷,那是你能采取的最终手段。如果真的有人为你祈祷,这说明你具有福德。以此福德作为桥梁,希望你在来生能够继续此生的修持。训练有素的佛教徒会这么思维:今天不能完成的事,明天继续;这辈子无法完成,没问题,来生继续做下去。我知道对普通人而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就训练有素的瑜伽士看来,明天与来生毫无差别;他们不觉得有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6: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问:什么是善行?

师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对于佛教徒而言,对于大乘或总体佛教而言,善行不一定是符合道德的行为。善行的衡量标准在于这个行为带领你趋近实相的程度。倘若不能令你趋近实相,那就不是善行。甚至像供花这种传统上固定视作善行的行为,如果是出于自我、傲慢、嫉妒、炫耀之类而为,那会令你远离实
相,所以就不是一个善行。我对印度哲学很多派别的所知有限,但我感到这或许是让佛教有别于其他印度思想的细微差别之一:发心非常重要,行为则是次要的。发心极为重要,而最崇高的发心就是伴随着无二智慧的发心,因此发心才得以圆满。对于你我这样的初学者,为了做到这圆满的发心,应该如何着手呢?我们有所造作:“愿一切有情安乐。”“愿他们获得安乐”是正确的发心,而智慧的部分则在于“一切”,因为“一切”已经打破了“有限量”这一概念。这不是“愿我同村的人们安乐”“愿我的孩子快乐”,而是把每一个人都包含在内。因为我们无法真正做到含括每一个有情在内,因此我们才无法完全领会这个智慧。你真的应该努力尝试含括每一个人,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有一天,当你供香时,你想着:“愿一切有情......”,而且这个“一切”包含拉姆斯菲尔德、甘地、莫迪、苏瑞旭等等的所有人,包含你不赞同和赞同的每一个人,这会给你带来一种非常不同的体会,因为这时你会意识到,你的心有一种隐性的过滤机制,你会有“拉姆斯菲尔德?他不配享有这个”这样的想法,你会意识到自己有这种心理运作。但你若对此认真思维,喜恶之别就会慢慢消失。那时,你就更接近智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6: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问:如何做到既能甘愿当他人的仆役,同时又不为他人的期望所束缚?尤其是初学者,如何才能变得善巧?我是指,在实际层面上要如何管理他人的期望,同时又具持想要服务他人、先人后己的发心?

师答:要做到这点非常困难。尤其是对初学者而言,这是一个很困难却又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把初学者称为“初发心菩萨”,意味着我们现在是在修持发心、修心的阶段。这一品是关于警觉、不放逸、正念,这是起始的阶段。这个阶段就如同昨天讲的供养花、果等等,其实都是关于发心,因此并不太关乎实际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做时却不去做,并不是说你应该停在发心这个阶段就好。无论何时,只要力所能及,当然都应该有一些行动,但重点在于培养发心,一再而再地发心。
你问这个问题很好,因为它关联到我要讲的下一偈:“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寂天多次使用“贡”(goms)这个藏文字,意思是“习惯、熟悉”。修善,即“习惯于善念”。永远不要轻视这样的念头,永远不要认为这只是个一厢情愿的想法,不要认为“这只是嘴上说说,实际上却什么都不做”。那是我们犯下的巨大错误之一,因为我们现代人总是以实际具体、明显有形的成功来衡量自身,然而那些全是幻相,不是真的。
如果你非常深入地思维,实际行为的后果我们从来不得而知。即使是给某个口渴的人一杯水,我们也不晓得这是真的在帮他还是在害他,你给的那杯水或许会害死这个人。如果从那种角度考虑,几乎不可能确知。你当然可以建造一座医院,给许多人提供免费医疗,但是自我、骄傲、只为达成自己目标的绪......这些都可能侵害你,乃至侵害整个菩萨道。对,你是可以当最伟大的慈善家,但也许已经背离了菩萨道。
因此,就菩萨道而言,即使你有冲动想要真的做些什么,哪怕你确实有途径、方法和时间去做点什么,我始终建议初学者坐下来做更多的禅修,做更多真诚的发心,让自己习惯于发心。因为一旦你这么做了,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最慷慨之人,不再会有精疲力竭的感觉。事实上,这种做法招致了一些怨言:“那些大乘佛教徒做的就只是清谈,他们从未像特蕾莎修女那般建造一座医院”等等。我要告诉各位,在不丹或任何喜马拉雅山区国家,如果你问那些在喜马拉雅山区岩洞里修持菩提心的瑜伽士们,如果给他们一个为穷人建造许多医院的机会,或者是坐在洞中禅修“愿一切众生安乐,愿一切众生离苦”,他们会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瑜伽士更可能选择后者;不那么纯粹,参杂了一点修道上的唯物主义,有点沽名钓誉之类的人,或许会选择前者,有这种可能。
但是,一旦超越那个阶段,尽可以给他们克林姆林宫最有权势的职位,他们会欣然接受--不只会接受这个职位,甚至会和你争夺这个位置。他们可能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取这个职位,但那时他们已经处于不同阶段了。
我们不应认为初学者是一个很可怜无用的阶段;这是最美好的阶段,其实是一切乐趣的所在。
思维这些,非常实惠,且收益非常丰厚。而且,单是你不搅和在其中,这本身已经为世界创造出了很大的和谐。我刚在尼泊尔参加了一场领导力培训。据说泰德·透纳桌上有个牌匾写着“领导,跟从,或闪到一边去。”退开让路其实是件很好的事,许多时候这是非常深奥的善巧方便。给人让路、避开麻烦,既对自己有利,也对其他许多人有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6: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放逸的过患
我继续讲一些第四品中的偈颂,这些都相当容易理解。

刹那造重罪,历劫住无间;
何况无始罪    积重失善趣。
然仅受彼报,苦犹不得脱;
因受恶报时,复生余多罪。
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
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
若我已解此,因痴复怠惰,
则于临终时,定生大忧苦。
难忍地狱火,长久烧身时,
悔火亦炙燃;吾心必痛苦。


要习惯于生起善念与善行;若不这么做,就是在自欺欺人,没有比那更大的愚痴了。这是我们早已知晓的,但即使知道这点,若不精进,若不实修菩萨道,必将在死亡来临时感到后悔。而悔恨于事无补,业果唯有自作自受。难得此益身,今既侥幸得,亦复具智慧,若仍堕地狱,则如咒所惑,令我心失迷;惑患无所知,何蛊藏心耶?

现在我们知道了菩提心的利益。尽管已经通晓这一切,却不将此方法付诸实修,这就仿佛受到了诅咒或巫蛊,仿佛丧失了心智。

嗔贪等诸敌,无手亦无足,
非勇非精明,役我怎如奴?
惑住我心中,任意伤害我,
犹忍不嗔彼,非当应呵责。
纵使天非天,齐来敌对我,
然彼犹不能    掷我入无间。
强力烦恼敌,掷我入狱火,
须弥若遇之,灰烬亦无余。


是什么样的敌人、什么样的邪恶存在于我心中,令我无法实践菩萨道这个智慧方便道、慈心之道、正念之道?嗔怒与贪欲等敌人,它们并无手足,实际上它们不见得勇敢聪明,却已设法将我变成它们的奴隶。此刻,它们正舒舒服服地驻留在我心中,恣意伤害我,而我却不会对它们生气。我对自己的嗔心不起恼怒,这是怎样的一种安忍?这种安忍真是可耻。就算所有的天人与阿修罗群起与我为敌,他们也无法真的把我投入地狱;而这嗔怒、这贪欲、这愚痴却可以将我瞬间带到地狱。吾心烦恼敌,长住无尽期;其余世间敌,命不如是久。若我顺侍敌,敌或利乐我;若随诸烦恼,徒遭伤害苦。无始相续敌,孽祸唯一因;若久住我心,生死怎无惧?生死牢狱卒,地狱刽子手,若皆住我心,安乐何能有?乃至吾未能    亲灭此惑敌,尽吾此一生,不应舍精进。


寻常的敌人全都无法长久伤害我--他们或许可以伤害我一两年,伤害我十年或至多一辈子--但住在我心中的这个敌人,却是自无始以来就一直在伤害我。对于寻常的敌人,如果我与他们交谈,给他们礼物,试着安抚他们,和他们沟通,他们或许会转变心意,变得对我友善。但如果我试着与烦恼这个敌人交谈并善待它,结果只会更受其害。这一类敌人一直住在我心中,它们给我带来了这一切,它们长久以来一直用各种不同方式折磨我,它们已然在我心中安营扎寨。既然它们此刻正泰然盘踞在我心中,我又怎能高枕无忧、安然入睡呢?倘若有一个刽子手或地狱牢卒就在我附近,我怎么可能轻松自在、毫无警惕地安处呢?这一品是在讲警惕、不放逸,因此菩萨应该这么思维:直到设法摧毁烦恼这个不共戴天的怨敌之前,我绝不放弃努力。

于他微小害,尚起嗔恼心,
是故未灭彼,壮士不成眠。
列阵激战场,奋力欲灭除,
终必自老死,生诸苦恼敌,
仅此尚不顾,箭矛著身苦,
未达目的已,不向后逃逸。
况吾正精进,决志欲灭尽   
恒为痛苦因    自然烦恼敌。
故今虽遭致    百般诸痛苦,
然终不应当    丧志生懈怠。
将士为微利,赴战遭敌伤;
战归炫身伤,犹如配勋章。
吾今为大利,修行勤精进,
所生暂时苦,云何能害我?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是遇到一点小障碍或敌人,除非已经复仇或摧毁敌人,否则无法安然入睡。当我们赴往寻常的战场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带上武器前往,经受战争带来的一切痛苦折磨;除非获胜,否则决不返乡。有时候我们会在战场上受伤,返乡后会炫耀那伤疤。因此,当一位菩萨留驻轮回、碰到挑战而遭受创伤时,菩萨不应该沮丧,而应视其为产生信心与勇气之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6: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歌是什么位阶的菩萨?


‍学生问:寂天在这里说到:愿我成为一座桥、一叶舟、一艘船、一个岛、一盏灯......菩萨能示现为一个无情的物件吗?
师答:可以。学生问:那么谷歌也可以是菩萨?

师答:是的。学生问:那谷歌是什么位阶的菩萨?

师答:如果某一刻的谷歌令人生起慈心、悲心和空性,那么那一刻的谷歌即是相当高位阶的菩萨;如果某一刻的谷歌令人知道比如说怎么制造炸弹,那么那一刻的谷歌可能就不是菩萨。学生问:谷歌能在五秒内回答成千上万的问题,岂不是非常接近遍知了?
师答:不,完全不同。因为对谷歌而言,有成千上万的答案,而遍知没有成千上万之类的数量。对遍知的心而言,一和一千没有区别,所以两者完全不同。从遍知角度来看,谷歌什么也不知道。对于谷歌给你的一切信息,都要持保留态度。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多人将遍知解释为知道很多很多的事情、上过很多很多的大学、读过很多很多的书......就是那种能在益智节目中获胜的人。但是遍知一点也不像那样。遍知是“一切种智”,即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遍知的特点是知道“如何是”和“是什么”,所以遍知即是了知实相。实相没有数字、方向、时间,甚至没有一个称为“无量”的概念。基本上,谷歌仍局限在一个框架中,它的确局限在一个[电脑]盒子里,不是吗?

学生问:我的问题主要是关于自己和他人。昨天您提到很有意思的一点,您说根据某种观点,自他是一样的,对吗?
师答:自己和他人这两者都是概念,而且是非常顽固、坚实的概念。学生问:而您说这两者相同?

师答:也许是修心的一种技巧,要用那样的方式思维。我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不要对我说的话太当真。有时我会走神--不是和神通圣众,而是和妄念一起。学生问:我提问的原因在于,当我们认为自他有别时,通常那就是所有问题的开端。

师答:是的。学生问:所以,自他相同这个概念,是一个很有帮助的观念。

师答:既然你提出了这个问题,就需要谈到第九品,并且今天也该谈些第九品的内容。寂天的《入行论》被称为“论”。梵文中,“论”(śāstra)的意思像是一种注释、评论,它是对佛经的释论。寂天在阐释什么呢?阐释如《般若波罗密经》和《中论》这样的经论。《般若波罗密经》是非常庞大的经典,即使是以书册这种具体可见的形式,从页数和字数来说,《般若经》也非常庞大。

我应该对《般若经》略作介绍,因为第九品完全是关于这部经。佛陀在世时,最重要的一场会议是在今日我们所称的灵鹫山举行。灵鹫山位于印度比哈尔邦,如果你去那里,会完全看不出该处有何重要性--它就只是一座小山丘。但就在那座小山丘上举行了最重要的会议,一些最富名望、最卓绝不凡者都出席了。你得把它想成类似七国高峰会、八国峰会的会议,是那样的盛况,是一场很大的峰会。那次会议由佛陀亲自主持,出席者包括舍利弗--那真是伟人中的伟人,天才般的人物--还有非常非常多伟大的大菩萨,不只是菩萨,而是大菩萨(摩诃萨埵),例如观自在菩萨。他们的会议不是关于一些范围狭隘、微不足道的议题,而是为了解决三界的问题,即整个三界所有众生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我”这个概念或想法,是造成世界上所有问题的根本原因。当时,在最最伟大的舍利弗和观自在菩萨之间有一场很长的讨论,关于“我”是什么。在那里,他们经过系统性的讨论后,作出这样的结论:当我们想到“我”的时候,指的总是五种、四种、三种不同的蕴--色蕴、受蕴等等,即佛教徒谈的那五蕴中的三至五种。

除此之外,无法找到任何其他东西可以被当成是“我”。因此,他们对五蕴一一进行分析。当他们逐一分析时,发现了所谓的“色即是空”。但“色即是空”到底是指什么?我们可以看到色蕴,它并没有消失,也不是空无所有的。于是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等。他们分析了每一蕴--受蕴、想蕴、行蕴......一切的蕴。对这些蕴进行分析之后,他们终于得出结论:五蕴并非本具实存。于是我们明白,“我”只是一个概念,“我”只是一个想法,就像金钱、民族也都只是一个概念而已。那真是一场令人惊叹的革命。

要有极大的勇气才能说出:“我”并不存在!因为“我”就像是你在战场上的最后一颗子弹,是人人都想保留的事物。于是“无我”成为对空性的根本教法:如果没有我,就没有他;如果无我亦无他,也就没有慈悲,也就没有布施,什么都没有。

所以如同《般若经》所言,一切都不存在,就连证悟也只是个概念,仅仅存在于相对层面。这种了悟被称为“玛哈曼陀罗”,意即“伟大的真言”。出于佛的悲心,你甚至能够念诵那个咒--“即说咒曰:嗡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但那些只是一种工具。不过,虽然我说“只是”,并不表示要对那些工具弃之不顾。我见很顽固,我们不能就只是鄙视它或摒弃它,想说“不过是个概念罢了”,因为这是累生累世所顽固建立起来的一种概念,所以它不会轻易地消失,就连要认知它只是个观念都十分困难。事实上,很多其他宗教都把它当成是至高无上的这个或那个,当成是由这个上帝或那个神所创造出来的。所以,从究竟的观点来看,甚至没有自他的存在。如果两者均不存在,就不能说它们是相同的;如果我说两者相同,就变成是在主张它们存在。为了理解那样的实相,我们便有法道。
在道上,作为菩萨的我们为了修炼自心,可以思维自他平等菩提心和自他相换菩提心--即:自他为一或自他相同,或者自他相换。本书对此有长篇论述,以后各位会听闻那些内容。以上是对第九品的略述。是为了趋近这个般若波罗密,所以我们才想像澡堂、鲜花、天鹅、歌曲、钹音等等。这正是大乘佛教的美妙之处:虽说一切皆空,但不意味着你要否定所有的仪式。基于自以为是的正义而建立起的法道从来不管用,而基于空性建立起的法道却非常合用。
学生问:您提到“即使眨眼也能有益一切众生”,我们需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开始每一天的生活?因为有时你真的很生气,不是处于正确的心境。
师答:是的,就像那样。当你起床时,应该思维:不论今天发生什么,做善事时当然如此,但即使是凡俗世事,就连你搅动茶或饮用茶这一举动,都希望它以某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具有义利之事,愿它成为一种方法或善缘,引领自他获得证悟。真的,你需要做的仅此而已,这是一种修心的训练。如果能持续这样做,会有很多利益。其中一个利益是:
当你实际开始做有益的事情时,完全不会觉得它令人厌烦。别说令人厌烦了,你将会全心全力地投入其中,而且不会觉得那是件难事;
对你而言,那会是种欢喜。如果你能持续那样做,他人的赞扬、批评、关注等一切,都会变得毫无意义。这是一种修心。这是非常实用、简单的修心,没有奇特的咒语或观想。你没有任何理由不修,因为它对你自己有益、对他人也有益,并能纾解很多压力。有点像这样:当你由衷、慈愍地施舍乞丐一枚硬币时,那会立刻令你感到快乐,那个布施行为会立即让你感到欣喜,当下你就已经获得这布施的果报,甚至不必等到下一世才有果报。能够为某人做点事,这就已经让你满怀喜悦了。当然,这是在你由衷、善良、真诚而为的时候,不是为了自我炫耀才做。
学生问:在这一品的某处您曾说过“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舍弃自身,哪怕是被杀害、虐待、殴打”,而在其他地方却说“愿我成为他人的保护者”。从世俗谛的观点而言,并且参照自他平等这个修行方法,舍弃自身于被殴打等种种有害状况与试图保护他人,这两者如何相符?

师答:这也全都是修心。抱歉,关于这部分,我讲得有点太过仓促了。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修心。首先你这么修持:“好吧,随你怎么做,我是你的奴隶。”接着你培养多一点的勇气,思维:“实际上我可以做得更多,我要去拯救你,我要去保护你。”应该有人研究一下有多少部《入行论》的论释。单就藏文部分而言,就有非常非常多的论释。
大家都热爱这部论著,而且这份热爱依然持续不断。最近我在宗萨佛学院见了一些年轻的学僧,他们已经在那里学习了将近六、七年,相当通晓其他更具批判性、分析性的课题,像是中观、因明、阿毗达磨。当我问起时,他们却都异口同声、真诚地说,他们极为热爱阅读《入菩萨行论》。我非常高兴,因为《入行论》有如佛学院的入门课程,人们可能会认为它是最初级的、不是那么困难--至少乍看之下,读这些偈颂并不难。但事实上如果你深入其中,会变得愈来愈难,它具有无穷的深度,包含很多次第。
这正是其美妙之处。即使今天,还有闭关修行人在关房里就只有《入行论》这一本书,他们做的就是每天念四个偈颂--大清早一偈,上午一偈,午餐后一偈,晚餐后一偈--并且思维这些偈颂。

学生问:我想更清楚地了解,是不是一切的工具、技巧、方法都是为了毁去自我,或解构自我、松动其基础?

师答:没错,非常好,正是如此。因为如果你不拆毁自我,它会成为一切迷妄之母,产生出所有的烦恼,因此它被称作“轮回的根本”(’khorba’irtsaba),它就是轮回。
但毁去自我很难,因为这个“我”已经在那儿很长时间了。它懂得如何保卫自己、如何伪装掩饰。很多时候,这个“我”披着修行的外衣来掩饰自己,它甚至会乔装成慈悲心,以那种形式前来;它甚至会以略懂空性的形式出现。它会放掉几件无用的事情,让你以为自己赢了这场游戏,而正当你自认为赢得这场战役时,你就被俘虏了。拆毁自我不那么容易,所以一个人最不应轻信的敌人就是这个“我”。如寂天菩萨所说,永远不该相信它。但是难处也在于,想要证悟的也是这个“我”,这就让事情变得略为棘手。这个“我”居然会希求证悟!我们必须对此予以肯定。当然,刚才说的“想要证悟的是这个我”,我需要明确这句话的定义。根据无著等人的看法,想要证悟的其实并不是“我”,而是一种奇怪的感受,是对于“我”感到别扭的这种感受。这个别扭不安的感受是什么?是感觉少了点什么、感到怪怪的,它也被阐述为“真诚悲伤之心”。如果你想知道寂寞从何而来,这就是所谓寂寞的来源。这个“我”实际上具有相当大的寂寞感。这是可理解的,因为“我”虽然很愚痴,但同时也很精明。它的精明在于知道自己不存在,但又不愿接受;不只不接受事实,反而急忙印制各种名片。“我”忙于试图证明自己的存在,用各种方式证明:教育、结婚、交换戒指、升职、掐掐自己“我真的在这儿吗?”诸如此类的,反正有着各种花样。甚至是链条、鞭子、性等等的一切,全都是为了确认自己的存在。但它永远无法真正确认其存在,它永远确认不了,于是会有这种寂寞、不确定感。无著等人会说:这种寂寞,这种真诚哀伤之心,这个别扭的感受是无价之宝。这个别扭不安、悲伤的感受,正是佛性试图迸发出来--它就只是想要出来,于是便有不安全感等等的那些东西。在我们继续讲解这部教文时,会对此有很多的讨论,也许心理学的学生会愿意在这方面分享一点心得。
我说的一切完全来自经典的佛学教法,我只是复制粘贴、倒带重播而已。这是佛教解释“我”这个观念的典型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6: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 行持菩提心
这第三品称作“受持菩提心”,接下来我们真正开始行持菩提心。
乃至众生疾,尚未疗愈前,
愿为医与药,并作看护士!
盼天降食雨,解除饥渴难!
于诸灾荒劫,愿成充饥食!
为济贫困者,愿成无尽藏!
愿诸资生物,悉现彼等前!
愿我成为病者的医药;愿我成为所需者的看护;众生饥渴时,愿我成为他们的饮食;众生贫困时,愿我成为丰富的宝藏。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   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舍尽则脱苦,吾心成涅槃;死时既须舍,何若生尽施?吾既将此身,随顺施有情,一任彼欢喜,恒常打骂杀!纵人戏我身,侵侮并讥讽,吾身既已施,云何复珍惜?一切无害业,令身尽顺受。愿彼见我者,悉获众利益!若人因见我,生起信憎心,愿彼恒成为,成办众利因!愿彼毁我者、及余害我者、乃至辱我者,皆具菩提缘!
‍愿我能够布施自己的身体与财富,甚至布施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福德;愿我能毫无执着地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而布施。我将布施自己的身体予众生,我将让他们尽量使用我的身体。他们可以诽谤我,他们可以嘲弄我,他们可以批评我;此身是他们的,我不应当护卫这个身躯。
同时,如果这些众生即将遭受任何伤害,我应当努力保护他们;并且,我应当试着不去伤害他们。凡是那些与我有缘者,无论缘分深浅,就算只是擦肩而过或同乘一班公交车的普通缘分,愿他们此生有所成果。如果有人对我生气,或有人喜欢我并对我有虔心,愿他们都能同样心愿圆成且逐渐臻至证悟境界。路人无怙依,愿为彼引导,并作渡者舟、船筏与桥梁!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觅床变作床,凡需仆从者,我愿成彼仆!愿成如意牛、妙瓶如意宝、明咒及灵药、如意诸宝树!
‍愿我成为迷失者的向导;对于想要渡海者,愿我成为一艘船、一座桥梁;对于感到寂寞或疲惫的人,愿我成为可供休憩的岛屿;对于为黑暗所苦的人,愿我成为一盏明灯;愿我成为可供栖身之处、奴仆、如意宝,愿我成为咒言、陀罗尼,愿我成为医药。
以上是非常典型的大乘教言。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像“嗡玛尼贝美吽”这样的咒,据说是伟大的观自在菩萨于其前世深切发愿成为那个真言,所以我们是在跟随、效法那样的行为。
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
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
迨至尽空际   有情种种界   
殊途悉涅槃,愿成资生因!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
复次循序住   菩萨诸学处。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
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
对于那些寻求解脱的人,愿我成为他们的善缘。依照往昔如来生起菩提心的方式,我也应当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而生起菩提心;如同所有以往的菩萨,他们修习菩萨学处,我也应该循序渐进地次第修习菩萨学处。智者如是持  清净觉心已,复为增长故,如是赞发心: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尔后我当为   宜乎佛族业;慎莫染污此   无垢尊贵种。
已然生起菩提心之时,我也应该告诉自己、鼓励自己要感到欢喜,并增强自信心。我应思维:就在今天,我这一世有了成果,出生于此世间的目标终于获得实现,今天我成为佛子。我们之前有讲到种姓,这就是寂天在此所说的“今日我成为佛的孩子”(今成如来子)。从现在起,既然我已成为佛子,就应当履行我的种姓职责,不应该让我的家族蒙羞。
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
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
除贫无尽藏,是此菩提心;
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
彼为泊世途   众生休憩树;
复是出苦桥,度众离恶趣。
彼是除恼热   东升心明月;
复是璀璨日,能驱无知霾;
是拌正法乳   所出妙醍醐。
于诸漂泊客、欲享福乐者,
此心能足彼,令住最胜乐。

如同一个眼盲的乞者偶然撞见珍宝一般,我这个无明众生已经寻得此珍贵的心念--菩提心已经在我心中生起。我所寻得的这个菩提心,是能降伏魔罗的解决之道,是一切甘露的精华,是能去除一切众生贫困的财富宝藏,是能治疗一切疾病的最胜医药。菩提心也是大树,庇荫所有需要休息的人。菩提心是最巨大的船筏,能搭载所有想要度到彼岸者立即、迅速地抵达。菩提心如同一轮明月,清凉舒缓情绪的热恼。菩提心有如太阳,驱散无明的黑暗。菩提心像是醍醐--当我们搅拌法乳时,菩提心即为精华。对于需要大乐的人,菩提心也是大供给者。今于怙主前,筵众为上宾,宴飨成佛乐,普愿皆欢喜。

接下来是对这一品的总结:“今日在诸佛如来的面前,我邀请了一切众生作为我的宾客。对于这些宾客,我献上自己的承事,作为他们的奴仆,天人和阿修罗因此感到随喜。”据说人类的作为会深深影响天人和阿修罗的福祉,所以当人类行止端正,特别是创造出这类心态、文化、氛围之时,显然会为天人和阿修罗创造善缘。以上是第三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6: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问:您谈到了方法和见地。在很多灵修传统中都有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我是谁?从您的开示听来,佛教教法似乎不断在否定自我。我想知道,就训练思维而言,大乘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及您在这方面的经验。
师答:对,不断地否定有“我”的存在,但也应伴随着对治珍爱自我的修心训练。在对治珍爱自我的这个部分,像是减少贪欲、减少对自己的爱惜、他人更重要、他人同等重要、你要承事他人等等,诸如此类的教导似乎暗示有一个“我”,所以需要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因为,在本质上自我并不存在,“我”的自性并不存在。但这说的是自性不存在,而你可以假设“我”的显现--亦即习气--是存在的。我在这里,你在那里,我饿了,我想吃东西,我想要这个,我不想要那个......这种种的串习,在相对层面上都存在着。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并非易事,但是完全可行。实际上,这正是我们要修的。大乘说:“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一切有情众生企求安乐,就如同我企求安乐一样。愿一切有情能够安乐并且具有带来安乐的因,这是四无量心的第一部分。没有人希望受苦,就如同我不想要受苦一样,“愿一切众生远离苦及苦因”是第二部分。“愿一切有情永具无苦之乐”,这用来对治艳羡嫉妒,是第三部分。这三者较像是一种相对层面的修持,是世俗菩提心的修持。最后的第四个无量心极为宏大,包含很多步骤。其中第一步和前面类似:愿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免于人我、自他、好坏、友敌等分别。第一步的抱负仅限于此,志向较为微小。然后,藉由各种内观修持,第四个无量心进而扩展,变得更宏伟。之前我们说“愿一切有情获得安乐,正如我企求安乐一般”,那似乎仍暗示着有一个“我”和“一切有情”。而到了较为成熟的内观阶段,你不再想着这些,一旦有散乱出现,你就只是观察那个散乱,那时你会熟悉一种“什么都不做”的技巧--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无执着,对一切都不执着--你变得能够确实习惯于不执着,尤其是不执着“我”。不再执着“我”的时候,也就没有“我”。通过修持而达到那个“无我”。在那之前,我们目前在做的是闻思。可以说,闻思是实修的后盾。闻思的方式是通过分析:“我”在哪里?不是你的色身,也不是你的感受......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分析。‍学生问:您谈到了方法和见地。在很多灵修传统中都有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我是谁?从您的开示听来,佛教教法似乎不断在否定自我。我想知道,就训练思维而言,大乘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及您在这方面的经验。
师答:对,不断地否定有“我”的存在,但也应伴随着对治珍爱自我的修心训练。在对治珍爱自我的这个部分,像是减少贪欲、减少对自己的爱惜、他人更重要、他人同等重要、你要承事他人等等,诸如此类的教导似乎暗示有一个“我”,所以需要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因为,在本质上自我并不存在,“我”的自性并不存在。但这说的是自性不存在,而你可以假设“我”的显现--亦即习气--是存在的。我在这里,你在那里,我饿了,我想吃东西,我想要这个,我不想要那个......这种种的串习,在相对层面上都存在着。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并非易事,但是完全可行。实际上,这正是我们要修的。大乘说:“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一切有情众生企求安乐,就如同我企求安乐一样。愿一切有情能够安乐并且具有带来安乐的因,这是四无量心的第一部分。没有人希望受苦,就如同我不想要受苦一样,“愿一切众生远离苦及苦因”是第二部分。“愿一切有情永具无苦之乐”,这用来对治艳羡嫉妒,是第三部分。
这三者较像是一种相对层面的修持,是世俗菩提心的修持。
最后的第四个无量心极为宏大,包含很多步骤。其中第一步和前面类似:愿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免于人我、自他、好坏、友敌等分别。第一步的抱负仅限于此,志向较为微小。然后,藉由各种内观修持,第四个无量心进而扩展,变得更宏伟。之前我们说“愿一切有情获得安乐,正如我企求安乐一般”,那似乎仍暗示着有一个“我”和“一切有情”。而到了较为成熟的内观阶段,你不再想着这些,一旦有散乱出现,你就只是观察那个散乱,那时你会熟悉一种“什么都不做”的技巧--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无执着,对一切都不执着--你变得能够确实习惯于不执着,尤其是不执着“我”。不再执着“我”的时候,也就没有“我”。通过修持而达到那个“无我”。在那之前,我们目前在做的是闻思。可以说,闻思是实修的后盾。闻思的方式是通过分析:“我”在哪里?不是你的色身,也不是你的感受......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6: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能那么说,我没有佛陀的那种善巧。当佛被问到同样问题--‘我是谁’时,他沉默不语很长时间。然后,就因为那个举动,很多人获得证悟。而我就是没法忍住不说话;而且我很肯定,如果我保持沉默,你们也不会满意。保持沉默其实也是一种示意。我们不得不使用“它存在”“它在那里”这些用语,这是因为没有其他词汇可以选择,所以才用这些词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09: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 胜义菩提心:
无修之道
我上一讲谈到如何学习渴望不能渴望的事物,我也谈到无修之道:让事物保任如是,任由事物按其原本样貌存在着。“禅修”这类词汇不过是世俗层面上用来沟通的方法。顺便一提,在某种程度上,无修之修这种智慧甚至可以在中。。国道家如老子等大师的伟大教法中找到。让事物按其本来样貌存在,基本上即是任其如是存在。但即使让事物如是存在,这也已经是一个作为,一个大的作为,而且这很困难。无修之道如此困难的原因在于,我们非常习惯要做些什么。我们就是会手痒,就是忍不住不去折腾,非得重新安排事物,然后再整治一下。我们就是忍不住,我们不得不做些什么,这是一种特定的习气。事实上,这个习气出自于自我的不安全感。我们就是非得发展出一张虚幻确认之网,于是我们有那种要做些什么、戳戳弄弄的习气,所以无修之道非常困难。实际上,你所需要做的只是让事物保任如是,并且真正与其安处,仅此而已。那就是胜义菩提心,那能令你和所有其他人都从这不必要的迷妄中解脱。寂天会在文中某处谈到这一点:束缚我们的这个枷锁--亦即迷妄--本身是完全虚幻的。当然如此。这个束缚我们的枷锁,这些染垢、烦恼,是如此虚幻。但如同我一再重复的,习于什么都不做、保任如是的这门学问非常困难。因此,佛陀出于大悲而设立了所有这些仪式、方法、技巧、乘、次第,例如菩萨的次第、观的次第,还有像是坐直、正常呼吸、专注前额某处或鼻孔下方等等各式各样的技巧。方法如此繁多,据说有超过八万四千种法门。但我认为八万四千只是非常笼统的说法,表示数量很多,事实上佛教导的方法远比那多得多。而有这么多方法是必须的,因为这是我们要求的,因为这是通往这全然清净明洁之真如的唯一方式。为了掌握这真如境界,我们必须创造出这种种的复杂。换句话说,菩提心,尤其是胜义菩提心,其实是天生的。如来藏是你本来就有的。现在我们明白,菩提心是如此重要--唯一能拯救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就是菩提心。这部教文中第一品是关于菩提心的利益,第二品则是在讲生起菩提心的技巧,对于如何生起菩提心和培育菩提心多有着墨。一旦我们播下菩提心种子、生起菩提心之后,其余章节都是在谈如何维持菩提心、如何滋养菩提心、如何增长菩提心、如何克服这个菩提心的障碍等等。

|第一品 忏悔罪业品
⬧ 积累福德以生起菩提心

这一品中有很多很多的偈颂是关于在生起菩提心之前,我们应该积累福德。就理解教文而言,大部分技巧都很易于理解,但有些事是你需要注意的。在此我们谈到菩提心的宏伟、巨大、广大,为了种下菩提心的种子,我们需要准备--我们需要积累福德。于是有人会想“我们需要真正做些什么”,因为我们人类大脑认为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所以我们会立即想到需要付出精力、金钱、时间等等,需要做出很多牺牲。因为处于那种思想框架中,我们会以那种方式思维:“如果我需要那么多的回报,就必须做出那么多的投资。”但你将会知道,其实并非如此:你是通过自己的意图、发心来积累福德。当你读到下面的内容时,会意识到自己完全没有理由不这么做,它不需要你做任何花费,却能给你极大的利益,因为这些全都发生在想象的层面。
⬧ 供养诸佛菩萨
为持珍宝心,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佛子功德海。
鲜花与珍果,种种诸良药,
世间珍宝物,悦意澄净水;
巍巍珍宝山,靜谧宜人林,
花严妙宝树,珍果垂枝树;
世间妙芳香、如意妙宝树,
自生诸庄稼,及余诸珍饰;
莲花诸湖泊,悦吟美天鹅,
浩瀚虚空界,一切无主物,
意缘敬奉献  牟尼诸佛子。
祈请胜福田,悲愍纳吾供!
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
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
为了生起菩提心,我们迎请诸佛菩萨众,向他们供奉鲜花--供上你能取得的任何鲜花,以及那些你无法立即取得的花,比如来自秘鲁的花,来自马丘比丘山的花等等各种各样的花,但不需要现在快递鲜花,一切都是在观想或想象的层面上去供养。想象我们向如来供养花朵、药物、珠宝、水果、树木、香等等的一切,献上如天际般丰富庞大的供养。
愿以吾身心,恒献佛佛子!
恳请哀纳受,我愿为尊仆!
尊既慈摄护,利生无怯顾,
远罪净身心,誓断诸恶业!
我供养这个人身--这不是想象的,而是完全可见、能取得的。我们供养这个人身,将自己当作奴仆、侍者供养给诸佛如来。我们也忏悔过去、现在、未来的恶行。
馥郁一净室,晶地亮莹莹,
宝柱生悦意,珠盖频闪烁;
备诸珍宝瓶,盛满妙香水,
洋溢美歌乐;请佛佛子浴。
香熏极洁净    浴巾拭其身,
拭已复献上   香极妙色衣。
亦以细柔服、最胜庄严物,
庄严普贤尊、文殊观自在。
香遍三千界    妙香涂敷彼   
犹如纯炼金,发光诸佛身。
于诸胜供处,供以香莲花、
曼陀青莲花,及诸妙花鬘。
亦献最胜香,香溢结香云;
复献诸神馐,种种妙饮食。
亦献金莲花   齐列珍宝灯,
香敷地面上,散布悦意花。
广厦扬赞歌,悬珠耀光泽,
严空无量饰,亦献大悲主。
金柄撑宝伞,周边缀美饰,
形妙极庄严;亦展献诸佛。
别此亦献供   悦耳美歌乐,
愿息有情苦,乐云常住留!
惟愿珍宝花   如雨续降淋   
一切妙法宝、灵塔佛身前!
犹如妙吉祥   昔日供诸佛,
吾亦如是供   如来诸佛子。
我以海潮音,赞佛功德海,
愿妙赞歌云,飘临彼等前。
我们也供养想象出的浴室,接着供养沐浴、衣裳、严饰、香水,然后再次供上鲜花、香、宝伞、食物、宅邸--越量宫--以及音乐、扇子,并且供养赞颂,亦即唱诵礼赞歌曲。我们将自己能取得的一切,以及大部分是观想出的供物,供养给如来、菩萨和我们的上师。在此你还必须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一种修心的训练,你已经由此而熟稔于布施、供养、不执着。对自我珍惜和我执的惯常习性而言,这已然是个坏消息。寂天自己也在某处说到:一个吝啬贪婪自私的人必须先学习如何布施,首先从右手布施给左手做起。他解释到这么细节的地步,这是这些伟大菩萨们悲心、宽容的表征,也是真正安忍的表征。
⬧ 皈依佛法僧
之接下来是皈依,我们向佛、法、僧行皈依。化身微尘数,匐伏我顶礼  三世一切佛、正法最胜僧。礼敬佛灵塔,菩提心根本,亦礼戒胜者、堪布阿阇黎。乃至菩提果,皈依诸佛陀,亦依正法宝、菩萨诸圣众。
皈依是所有法道的一个共通重点或主题。当然,我们皈依的是佛、法、僧。皈依的意义是接受--真正接受,真诚地、全心全意地同意或接受--那个事实。所以不要把这当成一种有神论者的皈依,他们皈依的是某些更高层级的众生,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举例来说,当我们说皈依法的时候,应该是一种真诚、全心全意的接受。例如,接受万法无常、我会死、我们都会死;接受一切情绪无论如何都是苦、都是焦虑;接受一切事物都没有本具实存的自性。要有那种接受。皈依时,必须皈依于某个不会欺骗你的人,这是关键所在。如果皈依的对象喜怒无常、情绪变化不定,那你无法真正应付那种皈依对象,因为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就是为什么究竟的皈依对象是法。当然,接下来就因此出现了对僧、佛的皈依。像是“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这个事实不会欺骗你,它不会改变,这个事实会持续下去。在普纳这里如此,在孟买、德里、纽约、木星、火星也一样。这是事实,你不如就接受它。为什么要接受呢?因为如果不接受那个事实,即是一种迷妄,就是在欺骗自己、愚弄自己。这是为什么我们逛街买起东西来,就像自己还会再活一千年似的;然后突然间你就处于轮椅上,于是你感到痛苦,因为接受无常这个事实很难,不那么容易做到。你能在理智上想“每个人都会死”,但实际上、情感上,这种想法无法长久,不是时刻存在着。每当外缘生起,我们便立即退转,再次沦入执着一个不可摧毁的永恒自我,并且计划永远活下去。我很久没看宝莱坞电影了,但过去所有宝莱坞电影的主题都是从此幸福快乐之类的,而且影片结尾时总会有一张大合照。剧情通常如此:二十年前一对兄弟失散,后来一个成为警察,另一个成为帮派分子之类的,然后大家团圆,从此一直幸福生活下去。我认为那就是宝莱坞卖座的原因,因为我们情绪化的心实在很喜欢听闻这些,听到这些太美好了,因此这样的电影会有票房。而且,尽管方式有所差异,但大多数欧美文学、电影也没什么真正的不同。总之,受欢迎者都大同小异。如果有些作品略有不同,那么它们的读者或观众就很少,这些作品会被归为非常黑暗抑郁的类别。我们为什么会抑郁?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臣服于无常,因此我们才变得抑郁。一部分的你不想听见无常,而另一部分的你却在理智上知道有无常,这真的会令我们沮丧,这都是因为没有彻底臣服于这个真理的缘故。总而言之,“自皈依佛”等等的皈依,其真正要点就是接受这个事实,并且接受住于道上者,因此佛与僧也成为皈依对象。所以,这里有对皈依的修心训练--对于生起菩提心而言,这是相当重要的程序。
⬧ 忏悔罪业
我于十方佛    及具菩提心   
大悲诸圣众,合掌如是白:
无始轮回起,此世或他生,
无知犯诸罪,或劝他作恶。
或因痴所牵,随喜彼作为,
见此罪过已,佛前诚忏悔。
惑催身语意,于三宝父母、
师长或余人,造作诸伤害。
因昔犯众过,今成有罪人;
一切难恕罪,佛前悉忏悔。
罪业未净前,吾身或先亡;
云何脱此罪?故祈速救护!
死神不足信,不待罪净否,
无论病未病;寿暂不可恃。
因吾不了知,死時舍一切,
故为亲与仇,造种种罪业。
仇敌化虛无,诸亲亦烟灭,
吾身必死亡,一切終归无。
人生如梦幻;无论何事物,
受已成念境,往事不复见。
复次于此生,亲仇半已逝;
造罪苦果报,点滴候在前。
因吾不甚解   命终如是骤,
故起贪瞋痴,造作诸恶业。
昼夜不暂留,此生恒衰减,
额外无复增,吾命岂不亡?
临终弥留际,众亲虽围绕,
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
魔使来执时,亲朋有何益?
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
放逸吾未知,死亡如是怖;
故为无常身,亲造诸多罪。
若今赴刑场   罪犯犹惊怖,
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
何况形恐怖   魔使所执持,
大怖忧苦缠,苦极不待言。
谁能救护我   离此大怖畏?
睁大凸怖眼,四方寻救护。
四方遍寻觅,无依心懊丧;
彼处若无依,惶惶何所从?
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
力能除众惧,故我今归依。
如是亦归依   能除轮回怖   
我佛所悟法,及菩萨圣众。
接下来几偈是关于忏悔所有罪业,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罪业。忏悔之后,还有一些提醒我们的偈颂:如果不清净这些恶行和罪业,死亡会毫无预警地随时降临。其中有一段相当长的偈颂描述死亡会如何来临,以及死亡来临时什么都帮不上忙,那时唯一可帮上忙的,就是你已经诚心臣服于实相和实相的阐述者佛陀,以及安住实相或是在通往实相之道上的僧伽。
因怖惊颤栗,将身奉普贤;
亦复以此身,敬献文殊尊。
哀号力呼求   不昧大悲行   
慈尊观世音:救赎罪人我!
复于虚空藏,及地藏王等,
一切大悲尊,由衷祈救护。
归依金刚手;怀嗔阎魔使,
见彼心畏惧,四方速逃逸。
昔违尊圣教,今生大忧惧;
愿以归命尊,求速除怖畏!
若惧寻常疾,尚须遵医嘱;
何况贪等患   百罪恒缠身。
一瞋若能毁   赡部一切人,
疗惑诸药方,遍寻若不得;
医王一切智,拔苦诸圣教,
知已若不行,痴极应诃责!
若遇寻常险,犹须慎防护;
况堕千由旬   长劫险难处。
若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
吾生终归尽,死期必降临。
谁赐我无惧?云何定脱苦?
倘若必死亡,为何今安逸?
除忆昔经历,今我复何余?
然因执着彼,屡违师教诫。
此生若须舍,亲友亦如是,
独行无定所,何须结亲仇?
不善生诸苦,云何得脱除?
故我当一心,日夜思除苦。
吾因无明痴,犯诸自性罪,
或佛所制罪,如是众过罪。
合掌怙主前,以畏罪苦心,
再三礼诸佛,忏除一切罪。
诸佛祈宽恕   往昔所造罪!
此既非善行,尔后誓不为!
现在我们知道死亡确定会来临,却不确定何时会来。寂天谈到,因为我们非常忧惧这不确定的死亡,出于这种恐惧,于是我们将自己献给普贤、文殊、观自在菩萨,我们也皈依虚空藏、地藏、金刚手等大菩萨。我们不能欺骗自己,认为自己今天可能不会死;没有任何一天我们能确定死亡不会降临在自家门口。过去我们不知道死亡必然会发生,认为生命恒常,在这种情况下做了很多事。当死亡最终来临时,我们什么也带不走,必须舍弃所有的朋友、家人,离他们而去,只有业力、我们的行为才会跟随我们一起走,所以我应该发露我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罪业。我一次又一次地向皈依对象顶礼,并且再三忏悔罪业。以上是第二品《忏悔罪业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09: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菩萨俱乐部的这张表上,如果你勾选--我没有愤怒、我没有嫉妒、我没有瞋心、  我不是多疑的人……如果你对所有这些负面的东西都选「否」,你就不合格,因为那还有什么意义呢?基本上你在说你是佛,因此你无需加入这个俱乐部。

但是如果你说「那些不好的东西我全都有」,这反倒是个好消息。基本上这意味着菩萨俱乐部有大量的市场,被录用是可能的;人人都有菩萨潜能,是“住种姓”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09: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问:您之前说过,身为凡夫,我们不知道谁是菩萨或谁不是菩萨。菩萨知道他们是菩萨吗?
师答:这取决于菩萨的能力。初地菩萨会知道比他低阶的众生中谁是菩萨,但据说不会知道比他高阶菩萨的情况;二地菩萨会知道谁是初地菩萨,诸如此类的。这是非常泛泛而谈,明确来说,像我们这样的凡夫如果看到某位初地菩萨,会认为他是完全证悟的佛,我们无法区分。一位相当资深的菩萨--尚未登地、但非常接近登地的菩萨--看到十地菩萨的时候,会觉得与佛完全没有差别。实际上,很多佛经、论典中对于证得十地的描述非常令人惊叹、难以置信,几乎可以当成诗一般,像是十地菩萨可以剎那间同时进入十亿的有情众生心识中,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如果我能同时进入两个人的心中,我会发疯。首先,我无法进入。其次,即使我设法做到了,也应付不了,尤其是有这个德国人在这里。但不管是谁都一样,我不知道人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悲伤、快乐、害怕、爱、恨、不安全感、恐慌、放松等等,全都在同一时刻堆聚在一起。我们如何能表达那种情形?如何能设想那个情形?如何能理解那个状况?我只能说,对我而言是可怕的,我应付不了。然而,这些是重要的力量。目前我们能举的最接近的例子,就是称作直觉的东西。有时我们会有“我觉得他这么想”的想法,灵光一现而且正确,那就是直觉。但我们说的那种直觉非常微不足道,是非常非常残疾缺陷的直觉。而这里讨论的是令人惊叹的菩萨直觉,那是一种非常巨大的直觉,从来不需要依赖过去经验,是新鲜的、不可思议的直觉。相对地,我们凡夫却是处于思想框架中。给各位举个例子,大家可以去看一部叫《潜行者》(Stalker)的俄罗斯电影。它很棒,不过那是我的解读,因为这部电影非常晦涩,你也许要看五六遍才能看懂。如果你在笔记本电脑上看,要确保有副好耳机,或者有个好的音响系统,因为声音很重要。对我而言,《潜行者》讲的是当一个人具有超凡直觉之后,他就无法适应其他世界。但是想象一下,如果你拥有那种直觉,并且知道如何与这个世界玩游戏,那力量就更强大了。我能告诉你的最接近例子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会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母亲总是不疲惫且全然开放地予以接受和理解。像我们有些人不是母亲,我们就不能理解为何这个母亲或父亲会钟爱孩子的荒唐逻辑--这家长怎么会接受那个呢?但母亲能理解。这是我能给你举的最接近的例子。

学生问:您之前说我们需要修心,也说过没有任何自我存在。那么这到底是谁的心?我通常认为心和自我是同一主体?
师答:这是个典型的问题,这从头到尾都会是个问题,因为对于世俗谛和胜义谛,我们是既分开讨论又合一讨论。
总之,对于“心是什么”这个问题,佛的回答包含三个要素。“心无有心,心之自性为光明”。这是大乘佛经里的话,这句话的现代翻译是:心,无心,心是明。如果有人能找到梵文的这句话,我想那会更有力量。首先,佛说“心”的时候,他指出也许有一个心的存在。但接着,他立刻说“没有心”,之后又紧接着说“心是明”。这是为了解释不可解释的事物时所采用的迂回方法。所以,回答你的问题:这虚幻的自我,需要藉由虚幻道途的帮助,被虚幻地击溃,从而证得解脱;而解脱又是另一种幻相。这就是你必须结合整句教言的方式,这是唯一的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09: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问:您说要发愿创造让有情众生得以证悟的善缘,但是身为凡夫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外缘会有用,所以我们是否只是发愿就好,而不积极尝试为他人的证悟制造或创造外缘?或者有什么是我们能做的?
师答:第二品全篇都是造作善缘的范例。像是来自秘鲁的鲜花、来自沙特阿拉伯的酸奶--我甚至不知道他们是否有这些--那类事物全都是创造善缘的范例。新加坡的牙签等等,一切事物,什么都可以,无限可能、无量无边的东西,非常非常丰富。真的,甚至像是本·拉登的胡子用来拖地都可以,而且那样也能利益他,他来世可能会有更长的胡子。什么都可以,要有创意,要非常有创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0: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jian 于 2025-1-6 13:15 编辑

▲印光祖师
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
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
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书一】五二
印光祖师
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
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
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书一】五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0: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jian 于 2025-1-6 13:15 编辑

▲印光祖师
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
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
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书一】五二
印光祖师
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
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
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书一】五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3: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光祖师
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
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书一】五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4: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jian 于 2025-1-6 14:50 编辑

学生问:昨天您谈到行动和发愿这两方面,也谈到有一位大菩萨花了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努力尝试帮助一位有情并对此感到灰心。就我自己而言,当我看到这世界上的痛苦和负面事情--人类互相残杀折磨,残害地上、空中、水中的动物等等--只消看看这些有情众生就感到灰心丧气了。因此对我来说,可能一 秒或半秒都无法真正想到去培养或拥有这样的发愿。即使能有半秒钟如此作想, 但只要看看那些情况就会想;一生中即使只是帮助一个有情也是不可能的!当我们变得如此气馁时,如何鼓励自己持续发心,或甚至只是让自己想到菩提心?
师答:只需记得佛陀给的第二个例子--时长、火花等等的,甚至只是训练自己发愿。这对我们来说有点难以置信,因为我们总是要求明显的证据。尽管有点难,但你必须有这样的信心:就算只是训练自己拥有这种善念,即使只是训练自己发愿解脱一切众生,这也意味着有情众生具有福报令你那么想。真的,这意味着他们有此福德。是,这所有人都在互相残杀,这所有人都在互相啖食,这所有人都在互相挑衅,但却有一人在真正发愿。有你这么发愿,表示他们还拥有福德。有点讽刺的是,你可以利用这福德敲诈他们--你真的可以敲诈或操纵他们,你只是必须更为坚强。更多的苦应该令你这么想:“好,我要做得更多。”而且不要忘记第九品。如果你思考第九品《智慧品》中关于空性的部分,那么有情众生的数量、解脱一切有情所需的时间、解脱一位有情所需的时间,这些全都只是处于你对时间、空间的感知之内,所以其实不那么可怕。就像梦见在河里失去孩子的母亲,直到醒来之前都会是痛苦的。而当她在梦里游泳挣扎时,如果能在理智上了悟到“等一下,这必定是个梦”,那么她的痛苦就会消失。这是能做到的,我会说明年十二月前你就可以做到,那是非常能办到的。当然你可能会想“这不可能是真的”,习气的力量会阻碍你,因为轮回现象看起来如此真实、如此规则有序。就像这里的彩虹,其颜色、形状和在纽约的彩虹一模一样,是全然有序的。与此相似,轮回现象那种有序、完好的性质当然会不断考验你。我总是提到你们应该看珍妮弗·洛佩兹演出的一部电影《入侵脑细胞》(Cell),那可能是她最棒的电影之一。内容是关于她在经历某种做梦状态,而她必须记得这是个梦。只要她记得这是梦,就能一直处于掌控状态;只要一忘记,就会受到发生的一切事物的支配。这个故事应该能给你带来鼓励。这就是为何菩提心的成分当中有一大部分是智慧,否则时间、空间、众生的数量等等会令你气馁。对,你说的没错,先别提一切有情了,就只是纠正和我一起工作的一个德国人都搞了二十年之久!不过很大部分也是因为我自己的过失,因为当我们和别人一起工作时,像是我和那位德国人一起工作时,我有我的计划安排,我有我对结果应该如何的定义并期望从他那里获得我定义的结果,这表示我对于智慧并没有很好的理解,所以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也会气馁,因为我把自己非常执着的某些成功定义强加在他身上。虽然我不认为那有可能实现,但我在情绪上却放不下,所以每次都不管用。他没有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是你在设规则,是你在设定这个定义,你怎么这么顽固?他是个完全不同的众生,是完全不同种属的生物。要知道你不能那样做。”我会跟自己说这些,准备好自己,然后告诉他“来见我吧。”但是他一进门,可能是他没刮胡子的模样,他的一头乱发,或是他穿夹克的方式,就让我对自己说的那些话,像是“他是他,我是我,我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等等的自我准备,彻底崩溃。我马上会对他说“你怎么不刮胡子?”或者“你为什么用这款古龙水?”“你为什么这样坐?”几年下来,这已变成另一个问题。现在与其说我在试图帮他,更像是我在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所以现在我找他,可能就只是为了证明我能达到这个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1-22 17:5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