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71|回复: 0

净土大经解演义(简体文字版)第四十三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56

主题

958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702
发表于 2012-10-31 15: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第四十三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四十五面第二行。

    这是「所被根器」最后的一段,「盖此法门巧被诸根,如《要解》云: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圣凡齐收,利钝悉被。」这是最后的结论,总结这个法门确实是如来究竟的方便。究竟也是圆满的意思,一丝毫欠缺都没有,无比的圆满,它什么样根性的人统统适合,修学这个法门还都能成就,这不可思议。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说,「上上根不能逾其阃」,这两句话好,讲得太好了。阃是什么?在此地的意思是范围,你不能超越它的范围,它的范围太大,遍法界虚空界;「下下根亦能臻其域」,臻是到达,也能到达佛的境界。蕅益大师不是普通人,他註的这个《要解》,虽然只用九天的时间,他后头有篇跋文,九天时间写成的。印光大师对这个《要解》的赞叹,说是即使古佛再来,给《弥陀经》做一本註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个赞叹也赞叹到顶点。早年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师有一次就提出这个问题来问我,他说印光大师对《要解》的赞叹是不是太过分?问我这么个问题。我回答他老人家说,我说印祖的赞叹一点都不过分,赞叹得非常恰当,这是实话。我们这一生有幸,还遇到这样的盛会,只要能信得及,真信,依教奉行,这一生亦能臻其域,我们也能够达到弥陀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所以,蕅益大师这两句话赞叹《阿弥陀经》,也就像印光大师赞叹《要解》一样,都赞叹到那么样的圆满、那么样的究竟。只要有一点点小善根,遇到之后就能生起欢喜心,发愿依教奉行。所以这个法门确实是凡圣齐收,利是上根,钝是下根,利根、钝根统统有分。

    「《弥陀疏钞》谓此法门为: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这是莲池大师的,这是净土宗中兴三大士,莲池大师是第一个,接着是蕅益大师,再接着是幽溪大师,造《圆中钞》,明末清初净宗復兴起来,这三个大德。《疏钞》里面说,「尽摄利钝诸根」,这是一切根性,从上上根到下下根,「悉皆度脱」,这些话都是讲究竟方便。「并云」,莲池大师说的,「诸余法门」,这一句是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一句话都包括尽了,净土法门之外的,叫诸余法门,「高之则下机绝分,卑之则不被上根」。世尊当年在世,每天讲经说法,他老人家说得很好,是真话不是假话,无有定法可说。程度高的人给他说高等的法,程度低的人,给他说日常生活当中所必须修学的法门,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事而异,没有定法可说。所以,只要见到释迦牟尼佛,必定能满你的愿望,这是佛了不起的地方。所说一切法,无论是高下、浅深,都是自性流露的,佛从来没有说看看你这个人,我应该给你讲什么,没有这个念头。一接触就明瞭、就通达,你提问不提问他都知道,你现在想的是什么,你想求的是什么,你想得到的是什么?他全都知道。佛一生恆顺众生,随喜功德,《楞严经》上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佛绝对不会强求一个人,佛真的做到随缘不变,《还源观》里面讲的「随缘妙用」。他一生住世八十年,给我们所示现的随缘妙用,妙极了,这个妙就是恆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法门高了,中下根器的人不懂;讲的东西很浅显的,上上根人他没有兴趣听。就好像你在教学一样,你面对的是博士班的学生,中小学的学生听到没兴趣,他走了,你讲得太深;你讲得太浅,你教幼稚园小朋友的学生,大学生在旁边笑笑也走了,也不听了,为什么?不契机。

    所以佛讲《华严》、《法华》,这是一乘经,高!罗汉、声闻退席,他听不懂。底下有举这个例子,「是以《华严》如盲,萤光增结」。佛讲《华严经》,阿罗汉听到听不懂,如盲如聋。阿罗汉不是没有智慧,智慧很小,像萤光一样,萤火虫的光一样,在强光之下,它的光就不显,显示不出来,所以五千比丘退席。「唯此一法,上下兼收,可谓万病愈于阿伽,千器成于巨冶」,这两句是比喻。一切法门里,唯此一法,它特别,它什么样的根器都能够摄受。上上根听这个法门听得有味,决定要求生净土,要亲近弥陀,像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些等觉菩萨;下下根人,像阿公阿婆,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的,听了也欢喜。这句阿弥陀佛不难念,人人都会念,只要老实念,没有一个不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下下根也能臻其域。西方世界虽有四土,可是它四土当中没有界限、没有障碍,一生一切生,生到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同时也就生方便土、实报土。为什么?方便土里面那些菩萨他见到了,跟他在一起,实报土里面这些等觉菩萨也跟他在一起,在一个教室里面上课。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十方一切诸佛国土里面所见不到的。中国古代教学里有,释迦牟尼佛当年教学的时候有,学生程度高下不等,但是在一起上课。中国古代私塾教学,学生年龄不相等,从六、七岁到十八、九岁,年龄不相等,程度不相等,在一个教室上课。现在学校制度不一样,分开了,小学、中学分开,中学、大学也分开,班级也分开,不像从前,从前完全不分,就在一个教室上课。西方极乐世界还是这样的,它还没有变,我们这个世界变了,极乐世界没变,想想没变是什么道理?难道它没进步?到底我们现在这种变是进步还是退步?要认真去思考,细心去观察,为什么人家那个世界还不变?下面大师这两句比喻很好,「万病愈于阿伽」,古印度有一种药叫阿伽陀药,这个药就好像中国人讲的万灵丹,什么病都能治,决定没有副作用,能治万病。「千器成于巨冶」,器是器皿,冶是冶炉,这讲的是种种不同的器皿,都是一个炉子成就的。大冶炼钢,炼钢、炼金,中国人讲的五金,都是经过冶炼才成就器皿,我们才得其用。

    「又」,他又说,还是《疏钞》里面讲的,「但持佛名,必生彼国,则或高或下,或圣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赞或毁,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脱」。高下都是讲根性,我们现前,无论你程度高或者是程度低,或者你是圣人,你是阿罗汉、你是菩萨,或者你是凡夫,凡夫有天人凡夫,畜生也是凡夫,饿鬼、地狱也是凡夫。或者你信,或者你怀疑,怀疑也能往生,怎么怀疑也能?怀疑他真干,他不是不干,真念。他抱着什么念?抱着怀疑,我就拼命念,看看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就算了,能往生不是更好吗!他这么个念头念佛的。他那个认真绝不亚于别人,所以他能成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边地疑城,不错,也不退转。边地疑城五百年他就觉悟,疑就断掉,疑断掉他就入品。他是在哪个品位,也不一定,看他的功夫。所以真的,成就,四土三辈九品都在一念,他疑断掉之后,他那个一念,那个念的功夫要是深的话,品位马上就提高,就提升,他不是一个阶级一个阶级提,他可以一次提很高的品位。这是每个人根性不是一样。

    「或赞或毁」,你赞叹阿弥陀佛,你毁谤阿弥陀佛。在无知的时候、不了解的时候毁谤,一遇到善友跟你讲解,你明白了,你就忏悔,你就赞叹。无论是毁谤是赞叹,你知道有阿弥陀佛,你阿赖耶里面就有阿弥陀佛的种子,这就是善根。这一生不能成就,来生后世,「多劫多生,俱蒙解脱」,你有这个善根,以后遇到善缘,你肯定往生净土。所以这个法门里常讲,「一歷耳根,永为道种」。你看到阿弥陀佛的形像,知道这尊佛是阿弥陀佛,听到念佛的音声、听到读诵经典的经句,阿赖耶里面都形成种子。这个种子,祖师大德称为金刚种子,永远不坏,多劫多生,你哪一世得人身,又遇到这个法门,就可能成熟。我们净宗同学应当要晓得,我们遇到这个法门,决定不只是这一生才闻到,过去生中多生多劫不知遇到多少次,才有今天这样的善根。一听就欢喜,一听就能接受,这是说明你过去生对它已经很熟悉。为什么那个时候没走得了?只有一个因素,情执没放下,对这个世间还有挂念。挂念里面最重的就是情执,你没把它放下,这个东西放不下,就是李老师所说的,你就不能避免长劫轮迴。你在六道轮迴里面很不容易遇到佛法,你想想,如果你来生得人身,全世界有六十多亿人,你是其中之一,你生在哪个地区?你有机会闻到佛法吗?闻到佛法,听说有个佛,听说有佛教,你知道有净土吗?不容易,太难太难了!这个比彩票特奖还难。所以这一生我们真的是中特奖了,你一定要把握住,真正能把握住,你这一生决定就成就。这个法门广大,不在乎什么样的根性,你说我修得不好,修得不好也能去,只要真正能够放下万缘,世间拉拉杂杂事情再不要牵挂,牵挂这些事情,那就是六道轮迴的根你没断。什么都得放下,心里面只有西方净土,只有阿弥陀佛,你就决定得生,决定一生成就。

    所以末后总结,这个总结得好。「至于当世,若问何人正是当机」,在现前,你要问什么样的人是净土的当机者?这个法门的当机,我们今天讲这个经《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当机。「则不论男女老少」,也不问「富贵贫贱,上智下愚,久修初习」,初习就是初学,「宿根利钝,善恶差别」,都不需要问。「只要于此法门能生实信」,这一句关键在「实」字,真实,一丝毫怀疑都没有,真信。「因信发愿」,你真信你才真想求生极乐,真正向往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在哪里?在净土三经里面,三经都是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我们应当把三经怎么个看法?三经里面讲的是我们的老家,阿弥陀佛像是我们的父母,诸上善人,等觉菩萨无量无边,像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自己无知,离家出走,受这么多的苦难,现在知道家里好,赶快回去,别再受这些苦难,冤枉,不值得!「从愿起行」,怎么个行法?底下这两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是觉悟的心,不再迷惑,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这个心就是大菩提心。一个方向,西方,一个目的,极乐世界,一心一意要想亲近阿弥陀佛,这样的人正是当机。

    我们想想我们要不要做这样的人?给诸位同学说,做这样的人不难,这个世间难事,求人难,登天难、求人难,这个事情求自己,不求人,自己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问题解决了。所以,往生极乐世界第一要紧的是什么?听经,这一点都不假。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没一天空过,那是什么?那就是慈悲济世,普度众生。化解你自己的灾难,你的贫穷、困苦、疾病,你家里面种种不幸的遭遇,经典会教你。今天社会混乱,今天灾变异常,你要真正听经你能够化解。佛对一切众生无尽的慈悲、无尽的智慧都在经典里面,你不听经你不懂,你不听经你不会放下。你要真把经典、佛法给搞清楚、搞明白了,不要劝,你自然放下,你不会留恋,因为你明白、你觉悟了;你不肯放下,那些东西全是垃圾,那些东西全是错误。你放下了,你就回归到真诚、清净、平等、慈悲,你就回归了,那是自性本有的。你智慧现前,你才真正有能力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能帮助别人,当然能帮助自己,帮助自己在一生当中圆成佛道,我们不必拖那么长的时间。今天果然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跟阿弥陀佛现在就同心,阿弥陀佛是什么心?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是阿弥陀佛的心,我跟他相同;跟阿弥陀佛同一个愿望,「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愿望具体就是这部经上讲的四十八愿,第六品所说的,跟阿弥陀佛同愿;跟阿弥陀佛同解,这部经真正明白了,真搞清楚了;一向专念,跟阿弥陀佛同行。你看你跟阿弥陀佛四同,心同、愿同、解同、行同,这就是完全相应,完全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你不往生谁往生!

    四土三辈九品,那看你的心量,你还是为自己、为地球上众生,你生凡圣同居土,小!如果你现在心量就拓开,我念念是为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我不是为银河系,我不是为太阳系,我绝不只为这一个地球,你到西方极乐世界肯定生实报庄严土,那么大的心量。小心量,只有地球,地球之外还没想到,这凡圣同居土。所以三辈九品是看你的心量,不是看别的。我们世间人讲你爱人,爱自己、爱父母、爱子女、爱家亲眷属,慢慢向外扩大。那些真正觉悟的菩萨,他那个爱是虚空法界、剎土微尘,那个爱在自性里头充满,所以他那个力量很大,那个念头能转境界,境随心转就非常明显。在自己一身,你能看到,他不生病,为什么?把带着病态的细胞统统恢復到正常。诸位要知道,真诚清净平等慈悲那个是正常的,是你自性里头本来有的;贪瞋痴慢疑、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自性里头没有。自性里没有的,我们执着,执着就有了,它就产生麻烦,让你身体细胞就带来疾病、带来病毒,跟外面一感染,病就生了。如果你改变你的心态,你常常念着自性里面的、与性德完全相应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念这个,你念这个就是发菩提心,你带着病态的细胞全部恢復正常。真的正常,跟诸佛菩萨完全没有两样,你身心健康,古人常讲的老而不衰,你活到一百岁、二百岁,你的身体状况跟年轻人一样,不衰。心态在做主,不是别的做主。

    再扩大到我们今天讲山河大地、讲自然灾害,什么原因?还是我们的心态,为什么?境随心转。中国古人常讲,传了千万年,这两句话,现在好像讲的人比较少,我在年轻的时候,二、三十岁之前,社会上这个话很多人讲,常听,「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人只要修福,你住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没有福报,叫风水,不是个风水宝地,你有福的人在这里住上三年,这个地方的风水都转变了,自然变成风水宝地。为什么?人有福,有福有慧,境随心转,这是真的。人要没有福,起心动念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贪瞋痴慢,违背伦理道德,这个人没有福。这个地方是风水宝地,他在这里住上三年,这地方就变坏了,许许多多所谓自然灾害就发生。这个话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千万年经歷的考验,证明这个话不错,是事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在大乘佛法里面,无不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绝不向外求。有了问题,个人有了问题、有了疾病,家里面遇到困难,事业遇到困难,我们居住环境遇到困难,怎么办?反省,一定有过失,一定有不善的业力,不善的业力感得来的灾害。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忏除业障,业障忏除了,我们就通达无碍,畅通无阻。跟谁通?西方宗教里面讲的,跟造物主通了;在佛法里面讲,我们跟自性通了;在中国过去民间讲,跟老祖宗、跟鬼神通了,问题就化解。在本经,实在讲就是这么八个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问题就解决了。

    我在讲经的时候,我记得我讲过很多次,科学家告诉我们,我们人身组织是细胞组成的,细胞天天都有新陈代谢,老的细胞消失,新的细胞生出来。七年是一个週期,它天天都在换,像机器一样换零件。既然是七年换一次,全部都换了,为什么都不换新的?为什么不换好的?人一到老的时候,细胞都不是很好的,那就是它没有换好的零件,换普通的零件、换坏的零件,所以身体就愈来愈差。这个换零件到底总指挥是谁?意念,你的念头。你看人到了六、七十岁,老了,天天就念老,所以换的那些细胞,新细胞全是些老的,全是里面都带有病毒的,老了就得生病,都是你自己意念换的。你想想看,你能不能找到一个七、八十岁的人,他天天想着十八岁、二十岁年轻的,他有没有这种思想?没有。如果他真有这种思想,我相信他换的细胞都是十几二十岁的,都是新的,为什么?所有一切细胞的生灭统统是受意念主宰,原因在此地。有的人老化比较慢一点,有的人老化得很快,什么原因?全是意念。早年我在台湾,同学、朋友很多,大家都有工作,忙于工作,把年龄常常也就忘掉了,工作很繁忙,天天想着工作。到五十几岁的时候退休了,六十岁退休了,一退休没事干了,这个时候才想到什么?我老了,社会上新陈代谢,我这一代退下来,下头一代起来,他就想老。两年没见面,我们碰在一起,我看到我都吓了一跳,好像一下老了十几二十年,这什么原因?心态。所以我的同学们看到我,都对我很羡慕。最初我学佛,他们都笑话,都不以为然,为什么这么一个聪明的人煳涂了,搞迷信?受了什么打击,受了什么刺激,怎么会走这条路上去了?可是退休之后他们都赞叹,你的路走对了。看到我老化没那么快,什么原因?我没想到老,我也没想到病,我天天想的是经教里讲些什么东西,我要跟大家讲,我天天想这些。

    经教永远不老、永远不衰、永远不变,我告诉诸位就是这么个道理。果然契入之后,我现在就有个感觉,我觉得我今年的身体比去年、比前年都好;一年比一年好,动作都不衰,我拜佛还是平地上拜,不用拜垫。没想到嘛!想到老、想到衰了、想到要有人伺候,那就麻烦了,我统统没想到。有些在我旁边的居士很关心我,年岁大了,要找个侍者,我说不必要,我自己还能照顾自己。李炳南老居士九十五岁才同意大家给他找两个人照顾他,九十五岁之前,自己照顾自己,不衰,有能力照顾自己,这说明自己身体不错,何必要别人照顾?年岁大了,动作小心一点是真的,动作慢一点,不至于发生意外,小心谨慎,动作、言语都慢一点,愈慢愈好。把浮躁的习气要真的断掉,年轻人,特别是现前这个社会,总有些心浮气躁,虽然程度不等,都有,普遍的现象。我们自己想想也有这个习气,一定在日常生活当中留意,学稳重。你看曾国藩先生对他家里的子姪,他的家书、家训很值得看看。他老人家的家教,从小子弟就要学稳重,不能有丝毫浮躁的习气,这就是家教。现在都是心浮气躁,跟从前人不一样。所以,无论在生活、在工作,所有一切环境也都变了,让我们非常明显感触到境随心转,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一章我们就到这里学完了。

    再看底下一章,第六章,「藏教所摄」。什么是藏教?这一开端就给我们解释。「凡体究经典,宜先知此经属于何藏,说在何时,判属何教,于此了知,则有助于理解全经。」我们就看到这一段。这就说出,这一章很有必要,要说的。体是体会,究是研究,在我们佛法里面叫参究。参究跟研究有什么不一样?世间人讲研究,研究里面有心意识,也就是什么?有分别执着。参究呢?参究不能用分别执着。离妄想分别执着叫做参,这里面掺杂着有妄想分别执着就叫研究。所以研究是世间法,参究是出世间法,或者研究是世法,参究是出世法,不一样在此地。怎么样参究法?你多看、你多听,你没有分别,你没有执着,你没有意见,你没有批评,我们用一般讲纯客观的。你有分别执着,你有意见、有批评,你有主观观念在里头,主观观念是什么?是五种见惑里面的见取见、戒取见。你掺杂这个东西在里面,这叫世间法。所以我们要学,看得很清楚、听得很明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再是不批评、不表示意见,没有意见。没有意见、没有批评,你才能看出事实真相,那是智慧;如果夹杂着分别执着在里面,见闻觉知,你所看到的是知识,不是智慧。知识跟智慧完全不一样,智慧是很微妙的。所以现在人求智慧很不容易,他意见太多,喜欢批评,爱发表自己意见,全是知识。真有智慧的人、有涵养的人,他看到他不出声,你不向他请教他不说的;你向他请教,他应机说法,看你是什么程度,看你能接受多少。

    学习在日常生活当中,没离开生活,离开生活到哪里去学?善财的五十三参是什么?就是从早起床到晚上睡觉,你这一天所接触到一切人事物就是五十三参,你看到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善财童子真的是参,你细心去读五十三参,他虚心在看、在听、在学,没有意见。最怕的是批评,善财童子从来没有批评,都是赞叹、都是感恩,这个要学;赞叹是看到了真理,感恩是自己提升了境界。吉祥云比丘代表的是初住菩萨,普贤菩萨代表的是圆满,一生从初住达到究竟圆满,五十二个阶级。这是表法,法就在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五十三参是活的,不是死的,是实际的生活,《华严》怎么落实在实际生活当中?善财表演出来了。这就把这个经属于哪一藏,这是分类,释迦牟尼佛什么时候说的,判属于教学,教学像我们现在教学的课程,应该把它放在中学或者是大学,要放在几年级,什么时候教,它是教育。你这样了知,有助于理解全经。

    「夫一代圣教之判分,诸家有异,撮要言之曰:三藏、二藏,五时,二教与四教、五教。」这是古大德所判的,藏有三藏、有二藏,它属于哪一藏?在什么时候说的?有的祖师大德说五时,这个大家也都认同的。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教学,划分五个阶段,开悟的时候,是定中二七日,二七日在定中讲《华严》。世间人不知道,小乘阿罗汉也不知道,所以小乘人不承认这桩事情。大乘菩萨知道,参与这个法会的人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不是法身菩萨,他没有能力参加这个法会,这是要到如来定中去闻法。大乘把这算作一时,第一时,小乘不算这个。世尊出定之后,在鹿野苑教五比丘,小乘人从这里开始,这是阿含时,十二年讲阿含,奠定修学的基础。这十二年是扎根教育,教你做人、教你生天、教你超越六道轮迴,就到此为止。这十二年以后,佛讲方等,这在后头都有的。「判属何教」,古人讲有二教、有四教、有五教,「凡释经者,须先判明」。学习经教,为大众讲解经典,这是一定要懂的,这些不懂,你自己都没有搞清楚,你怎么能把经讲清楚、讲明白?过去学天台的,天台四教,藏通别圆;学《华严》的,《华严》以贤首大师为代表,《华严》也叫贤首宗,贤首讲五教,小始终顿圆。这些你不搞清楚的话,你就没法子讲。现在人学经教不讲这些,把四教仪、五教仪都不谈、都不理会了。在现前这个时代,我们也要跟着时代走,讲四教、讲五教会把人讲煳涂。现在人时间看得很宝贵,分秒必争,你讲这些东西人家不欢喜,我要来听经的,你讲这些东西我不懂,他都不来了。这是根性不相同,时、地、人都不一样了,我们必须要随顺。但是,自己不能不懂,你要碰到真正有个行家一问你的话,你不懂就完了,人家马上就用不同的眼光去看你,所以自己要懂。

    现在讲经,我们在一般场合当中,也不讲四教、五教,我们把四教、五教归纳,归纳为三个段落,第一个讲讲经因缘,我为什么要讲这个经,讲经因缘;第二个讲这部经的宗旨,也叫宗趣,这部经学习的重点在哪里,明宗论用;第三个讲经题。所以简化了,一个小时就能把这三样东西讲清楚,第二堂课就讲到经文。你看看我们这边这个概要,概要就是玄义,我们讲到差不多六、七十个小时还没讲到经文。他听经的,「我是来听你讲经的,不听你胡说的,用了这么长的时间还没看到经文」,把人都吓跑了。好在我们现在对的都是老同修,尤其这个经过去我们讲过十遍,这是第十一遍。这次我们不是讲经,我们讲黄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他是用《华严》的「十门开启」,我们这个十门,门门都学。学这段跟学《华严经》那个架构是一样的,他完全是用《华严》的架构。

    「今本经三藏中属经藏」,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它是属于经藏。二藏当中,二藏是菩萨藏、声闻藏,它是属于菩萨藏。五时当中,它是属于方等时。方等是第三,第一个是华严时,第二个是阿含时,第三是方等时,佛在方等时讲的这个经。那就是《华严》三七日,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是十二年以后、二十年之前,这个当中讲的,这属于方等时,这是大乘,大乘的开始。二教当中,二教是渐教、顿教,渐是慢慢一步一步的,按照循序去学习的,顿教是超越了,这属于顿教。四教是天台讲的,五教是贤首讲的,四教里有圆教,藏通别圆,五教里小始终顿圆,四教、五教都是属于圆教,所以是大乘圆教。这是先把纲目提一下,然后再细说,什么叫三藏。

    我们看底下这段,「甲,三藏」。「藏者,《大乘义章》云,包含蕴积名藏」,这是解释这个字的意思。包是包括,含容、蕴藏、结积,有这些意思在里头,这是称为藏。藏里面分为三类,「一、经藏,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这个经加上一个「契」字,它必须具两个条件,上契诸佛所说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就是上面,诸佛所说之理是性,就是自性,它与性德肯定相应,这叫契理。我们现在人说的真理,这里面讲的是真理,真理是超越时空,真理是永恆不变。另外,一定要适合于现在社会大众,他有能力学习,如果他没有能力学习,这个经叫不契机。所以经藏里面东西很多,有深的、有浅的,有适合高等程度的,有适合于初学的。但这部经统统都适合,久学的、老修的,行,对他很适合,初学的也行,前面讲过,上中下三等根性统统都适合。第二是律藏,「律藏,梵语毘奈耶,此云调伏」。律藏是戒律,戒律重要的就是规律,必须要学习的。这些规律都与自性相应,能够调伏我们的烦恼习气,让烦恼习气能够伏住,你才能够接受圣贤教诲。学习圣贤教诲之后,你觉悟了,觉悟之后你的烦恼习气就化解了。所以戒律是初步的功夫,后头它有定、有慧,定慧能把你烦恼习气化解,化解成为智慧。迷了,智慧变成烦恼;悟了,烦恼就变成智慧。第三是「论藏」,论是讨论,「梵语阿毘达磨,此云对治」。这个很像我们现在人的研究讨论,研究讨论是智慧,所以论藏是智慧。对治什么?对治生死、对治烦恼、对治染污,恢復到清净平等觉。

    「本经在经律论三藏中,属经藏。」这个地方大家必须晓得,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没有分得这么详细,这是以后祖师大德们他们分的。我们细心观察你就了解,每部经里面都有经律论。你看这部经第八品里面所讲的,教导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是戒律,像这样的教学很多。所以每部经里都有经、都有律、都有论,世尊跟弟子讨论的地方,统统都有。那到底怎么个分法?看分量多少,这部经里面讲哪一样东西讲得最多,经是讲定学,律是讲戒学,论是讲慧学,讲戒定慧,用这个来分。这部经里面讲定讲得多,定是念佛三昧,这个讲得多,那就归于经藏。要是戒律方面讲得多,就归到律藏;讨论的,慧讲得多就归于论藏。经律论是这么分的,没有办法严格去分,因为佛每一次讲,他统统都讲到。

    底下一段讲二藏。二藏,「《智度论》」,也叫《大智度论》,里面说:「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故有大小众差别,为是二种人,故佛口所说,以文字语言分为二种,即声闻藏与菩萨藏也,圣教虽众,不出此二」。这是大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大分是两部分,就是一个是小乘,一个是大乘,小乘是声闻藏,好比是小学,大乘是菩萨藏,好比是大学。古时候好像没有听说中学的,我们中国也是如此,中国的大学称太学,小学、太学。大概十二岁之前都是学小学,奠定基础。这个里头,因为人的童年记忆力最强,妄念少,接触外面社会不多,保持着天真,记忆力最好,把一生应该记的东西在这个阶段全部背过,都背得很熟。所以进太学读书的时候,通常很少用经本,为什么?老师是背过的,学生是背过的,提到哪一部书,大家都知道,你要不知道你就不能进去听讲,只有你背过的、背得很熟,你进去才真正学到东西。所以他读书是快乐,读书真欢喜,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向老师请教,跟同学们讨论。该背诵的全在十二岁之前都背完毕了,以后求学,所以老师教学,他不带书本,没有参考书。带着什么?带着酒肉,学生挑着担子,老师带学生去旅行、去玩。那个玩全是教学,因为讲到歷史故事,就到那个地方让你去看,现场去看,过去发生过些什么事情,给你印象深刻。去旅行,旅行几个月回来,这课程教完了,所以读书是真乐,哪像现在读书读得好可怜,读得好辛苦。底下有个括弧,「缘觉摄归声闻,故止二藏」。

    「《净影疏》云,龙树云」,龙树菩萨说的,「佛灭度后,迦叶、阿难于王舍城,结集法藏,为声闻藏」。这是讲声闻藏的来源,就是现在我们《大藏经》里面的《阿含经》这一部分。「文殊、阿难于铁围山,集摩诃衍为菩萨藏。」结集经藏,阿难担任复讲,他还有个主持人,声闻藏的主持人是摩诃迦叶,菩萨藏的主持人是文殊菩萨,他们当主持人,复讲统统是阿难。阿难把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所讲的经重复讲一遍,再把它记录下来流传后世,这是经典,经典是这样来源。因此,佛门里面几千年来培养讲经的法师,都是用这个方法,这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年,叫复小座。古时候寺院每天讲经,真的是释迦牟尼佛所传的教育,佛陀教育,佛菩萨的教学,天天讲经。发心学讲经的这些学生坐第一排,跟老师坐得近,第一排,为什么?他们要复讲。老师上午讲了,可能下午就要轮到他们上台,把老师所讲的重复讲一遍,这在古时候。一般人听经也是到寺庙去讨个经单,就是专门听经的,寺院里面有客堂,接待他们,有宿舍提供给他们,他们到这里听经,时间是一部经,这部经讲完他就会离开,他来听一部经。那时候寺院好,因为寺院经济有固定收入,它不靠信徒。听经的人多半是穷秀才,他到寺庙来住一个月、两个月,随便给一点供养,他能力有限,他到这个地方住二、三个月,寺庙供给他吃住,他天天在学习经教。大概出家人就要复讲,复讲的时候,有的时候老师听,有的时候老师不听,但是老师总会听几次;同学们,同学们有资深的,像学长一样,担任老师的助教。那时候没有助教的名字,实际上他是助教,帮助同学解决问题。真学习!

    老师一部经讲完,这些学讲经的人,他们复讲也讲完了,他出去讲有信心。世世代代,到我这一代还是学的老方法。李老师在台中开这个班教学,经学班,就是教讲经的,他教几个人?教两个人,这两个人跟他坐对面,其他的二十多个同学围绕着旁听。旁听也要认真,也要写笔记,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录音,当然更没有录像,没有这些设备,这差不多是五十多年前,六十年前的样子。记录下来给这个讲经的同学,帮助他,因为老师讲经他没有办法完全记得,我们大家记,记回去他去拼凑,写成讲记,全是老师的,绝不能用自己的意思。你复讲,就拿这个讲义去讲,讲给谁听?讲给同学听,讲给老师听,老师跟同学在一起听。第二堂课,不是老师讲经,是学讲经的这个人复讲,讲完之后,同学们对他的批评,帮他改进,老师指导,他重新再修改他的讲稿。这样修改完,再上台给大众公开的讲。两个人上台,在台湾,一个讲普通话,一个讲闽南话,好像是翻译,其实两个人用同样的讲稿。这样培养学生。

    李老师这个班开了两年,成就二十多个同学。我在这个班上一年三个月,我旁听,坐在最后,因为我是最后去的,他们的席次安排是按先后次序,我最后去的,所以我的座位排在最后。我年轻的时候有两个好条件,第一个记忆力很强,我听一个小时的讲演,如果马上叫我复讲,我至少能够讲到五十五分钟,我有这个能力,能强记,记忆可以保持一个星期,我有这个能力。第二个我理解能力很强,我懂得他里面的意思,所以我学习的程度就很快,同学们他没有听懂,坐在老师面前,我全懂了。老师讲一遍,绝不讲第二遍,你要去问他,他骂你一顿,有时候还打你,打了之后都不告诉你,都不重复讲。他说如果我骂你、打你再给你讲,你还有侥倖的心理,没有关系,顶多挨一顿骂、挨一次打,老师还是会给我讲。打了、骂了不讲,你就没有办法了。这是教你什么?教你听讲的时候全部精神贯注在听,你不能有一个妄念,你漏掉一句、漏掉一段,绝对不会复讲的,这是难题。他们没有办法,他就来问我,我给他们讲,所以我对于这些讲经的同学帮助可大了!我听了十三部经,老师大概一个多月两个月,这个人学这部经就学完,他就旁听,再另外两个人,这么轮流来的,我们上课这么上法的。我听过的东西统统能复讲,我有这么个长处,所以学东西学得快。

    一年三个月,我出家了,出家之后就教佛学院,就开始对外讲经,我学的这十三部经非常管用,很受欢迎。在佛学院教了一年多,不到两年,我觉得不行,我根不厚,学的都是小部经,学的最大的一部就是《金刚经》跟《普贤菩萨行愿品》,这比较大的。根不厚,不行,要回到台中去,跟老师学一部大经。那个时候我准备的是《法华经》,《法华经》的註解我蒐集十几种,都是古註,带到台中,希望老师能教我这部经。老师正好在那边开讲《楞严经》,他就告诉我,《楞严》的分量跟《法华》差不多相等,而《楞严》所讲的义理跟《法华经》也很接近,都可以说是大乘圆顿法门。他说你学《楞严》我就很方便,如果学《法华》,我找不出时间来给你讲。我就接受了,就改学《楞严经》。《楞严经》,他老人家是星期三晚上讲,我是星期四晚上复讲,三年他一部经讲完,我这部经也讲完了。我的听众六个人,六个都是讲经的,学讲经的,而且都学讲得不错的。我每天复讲《楞严》之后,我这六个同学给我挑毛病,帮助我改正。所以一九七七年,香港这些法师请我到香港讲《楞严》,我一口就答应,我已经讲过一遍了。学讲经,这些规矩不能不懂。而中国这世世代代相传,培养讲经法师这个方法太好了,不是现在学校所能够相比的。是从听众当中挑选出来的,真有这个能力,两个条件,一个是记忆力,一个是理解力。如果你听一个小时,你不能讲四十分钟,那就不及格,你就不能参加这个班,至少要能讲四十分钟,算是及格。我那个时候学的那种状况,一般人真是很少有,几乎百分之百的能讲出来。

    下面讲,「《地持》亦云」,《地持》是一部经,「佛为声闻、菩萨行出苦道」,行是修行,苦道是讲六道轮迴,阿罗汉、菩萨怎么样超越六道轮迴,给他们讲这些道理、讲这些方法,「说修多罗」,修多罗就是经。「结集经者,集为二藏」,佛灭度之后,这些菩萨、声闻弟子,希望把世尊的教诲写成文字流传后世,帮助后世的这些学人,所以就发起结集,就是整理世尊教学的资料。当年世尊教学,没有讲稿、没有文字,一定要靠复讲,就集为二藏。「以说声闻所行,为声闻藏;说菩萨行,为菩萨藏」,这就是大小乘经典之由来。「今本经中广演大乘,详陈信愿往生殊胜因果、净佛国土依正庄严、弥陀无边愿海普度众生之道」,都在这部经里,所以这部经是菩萨藏所摄的。摄就是摄收,菩萨藏收的,我们今人习惯用收经,摄就是摄收的意思。

    下面一段讲时间,「五时」。「天台大师」,就是智者大师,「依《涅槃经》判如来一代之教为五时」,就是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佛最初三七日说《华严经》」,这叫华严时,刚才跟诸位说过,小乘人不承认。「第二,次十二年于鹿野苑等」,等是等处,十二年并不是在鹿野苑,最早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说小乘《四阿含经》,曰阿含时」。小乘里面讲的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伦理、道德、因果。讲人为什么会在六道轮迴,这些理事因果都讲得很透彻,怎样能够脱离六道轮迴,讲六道轮迴的业因果报,教人怎样不失人身,怎样能够生到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怎样能够超越六道轮迴,这些教学的典籍都称之为阿含时,小乘经,阿含时。「第三,于此后八年之中,说《维摩》、《大集》、《楞严》并此经等」,净土五经都是这个时候说的。「弹偏斥小」,弹跟斥的意思是一样的,「叹大褒圆」,这个时候佛劝勉大众要捨弃小乘,要向上提升。小乘只证阿罗汉果,只脱离六道轮迴,十法界没离开,跟大家讲,轮迴之外,还有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种法界。六道是染污的,四法界是清净的,希望大家发心,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境界,所以说这一类经典。「广说藏通别圆四教」,广是方也,常常连在一起,方广,「均(均是均等)被众机,故名方等时」。「第四,又于后二十二年,说《大般若》诸经,名般若时。」二十二年,我们才晓得佛法的中心是般若,前面十二年阿含是扎根教育,方等是预备期间,就是从小乘度到大乘,过度时期,也就是这个核心的预科,预备班。「第五,最后以八年说《法华经》」,《涅槃经》是遗教,是遗嘱,一日一夜说的,这都算第五。所以五个时期。「九界三乘」,九界是九法界,「悉蒙授记,无论小大,皆令作佛,此时名曰法华涅槃时」。《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佛最后所说的,说什么?九界三乘都在《法华经》里面讲到,无论是大小,终极的目标都是作佛,都是成佛,像《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又此经蒙世尊多次宣说,故不应限于一时也。」这个经到底在哪个时?释迦牟尼佛几乎方等说过、般若也说过,所以它不应该判在是哪一个时期,释迦牟尼佛常常讲这部经;换句话说,这部经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佛为什么要讲这部经?是希望一切众生在这一生当中都能够圆满成佛,这部经是成佛之道,人人有分,能信、能愿、能行他就成功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学到此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7 01:45 , Processed in 0.4218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