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343|回复: 17

学会积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52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26
发表于 2012-3-18 22: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学会积德
积德是一切快乐和幸福的泉源,积德是一切好运和福气的根本。积德需要我们不断培植,正如长寿、富贵、康宁需要随时培养一样。假使我们现在不把积德的因继续种下,因为没有播种,福报享用完了,必然会贫穷匮乏。古德曾说:“保藏的东西不一定属于自己。享用的东西不再属于自己,只有施舍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
    当我们用种种方式把财物贮存或积蓄起来时,我们不一定会再拥有那些财物。譬如你拿钱买股票,股票可能会下跌;买黄金珠宝又可能被盗贼抢走;参加合夥投资,不但有风险,而且万一被合夥人骗走,那岂不前功尽弃?买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会赔本,将来万一遇到败家子,也会倾家荡产,难怪《大宝积经》上会说:“一切财物都是天灾、人祸、盗贼、官府和败家子这五家所共有的。”
    享受物质就是消耗福报,享用过的财物永远不能再属于自己。只有把财物施舍在适当的地方(佛经上叫做“福田”)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那么财物才具有永恒的意义,而不致被天灾、人祸、盗贼、官府和败家子所夺去。所以古人劝我们要布施积德:三宝门中福好求,大富之家前世修。未曾下得春时种,坐守荒田望有秋。一切财产总非真,急早将来施于贫。水火盗官并逆子,五家有份尽来侵。一粒落土百粒留,一文舍出万文收。与君寄在坚牢库,汝及子孙享不休。
    没有布施积德,将来的日子很难挨过,尤其是一个临命终时,一切财物、朋友、眷属、权力都带不去,只有平生所作的善恶业力跟随着我们。就这一点来说,积德真是非常实用的。问题是,我们并不知道死神何时会来。但死神肯定要来。而且随时都有突击我们的可能,所以我们还是趁早修德吧!
    德的分类非常多。例如:它可分为“阴德”和“阳德”两种。阴德的力量比阳德大得多。《中庸》里提到智、仁、勇三达德。只有仁爱而没有智慧,会产生为虎作伥的流弊,有智识而没有仁慈会危害社会;有智有仁,而没有勇气实行,则一切美德成了空谈。
    《论语》里又叙述了温、良、恭、俭、让五德。温和柔软可以导致心理健康;善良仁慈可以导致长寿善终;诚恳恭敬可以导致平安宁静;节俭勤劳可以导致财富和身体的健康;谦虚礼让可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保住前面四种德的行而不致流失。
道家中也有要求修道者 “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道德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也就是说要在现实生活中修道,在修道中生活,通过这样的人生修道之路来完成自己至善、至美的人格。
佛教中学佛必须学菩萨要行十善戒:身三(不杀、不盗、不淫);口四(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不贪、不嗔、不痴)。身三包括行为,口四包括语言,意三包括思想(约相当于“四美”的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行六度。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进;5、禅定;6、智慧。
    品德的层闪可分为下列四种:
  (一)算盘式的道德——以功利主义做出发点,做任何善行,都会仔细地考虑到成本、效用、果报和名利等因素。确实认为划得来,才会开始去做。这种人不会平白无故送你东西,他一定有所企图。他行善时常希求回报。
  (二)“四海经之内皆兄弟”式的道德——这种人行善是出于一片同胞般的爱,比较没有自私心的心机和功利的色彩。他把所有的人都当兄弟一样,因此,行善较为自然,而且也出于真情。但是因为有我执在作崇,所以仍有人我的分别,不能达到忘我的境界。
    (二)爱人如已的道德——因为这种人已破除了我执和烦恼,所以能忘我。而达到爱人如已境界。能这样做已经是圣人了。但因为他还没有破除法执,所以行善时,心中仍然存有抽象的观念(例如:“贫苦”和“功德”等)。因为他有名相的负担,所以还不能做到绝对地自在。
   (四)最完美的道德——行善不但不望回报,而没有人我的分别,甚至也没有任何名相的负担,这种人的慈悲心是没有条件和无限量的。因为他行善时,连一点负担也没有,所以最真诚、最自然,也最快乐。
   不花钱或花很少钱可以做到积大德、做善事、种福因的最佳方法
  “积大德、做善事、种福因”的门路固然广泛,但很多善事要遇到机会才能做的。如救护病危的人,成全他人,扶失明人过马路等等,而这些机会也不可能每日都有。如果立心刻意去做,也不可能一下子做得多。当然,有心去“种福” 的人,平素时都不会放过每一个种福的机会。
  但是,如果要下决心改善命运,则不能“等待”这些机会的来临,必须自己主动,尽力争取,不停地“种福”,才能从速改善命运。
  那么,应该如何选择自己既可以常常主动去做,而且又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效果又较好的“种福”之门呢?
  这里介绍几种既省钱而又简单易做的方法:
 接学会积德 (一)、第一个方法:放生。
  放生是积德造福的极好方法。
  世人为求享受口腹美味,极尽杀烹之能事。仅香港一地,每天在屠房及厨房内杀害的六畜牛、猪、羊、鸡、鸭、鹅和海鲜、鱼、虾、蟹、蚬、蚝、螺、蚌,及至乳鸽、鹌鹑、蛇、鱼等等,其数以亿计。使整个香港充满杀机和戾气,这无数的受害生灵怨气,日积月累,无形中会给人类带来祸害。愿云禅师戒杀诗中有云:“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由此可知世人每日都在制造罪孽。现代的医学家已经证实到,多吃肉类会给人带来种种疾病,多吃海鲜的人很容易染上各种奇异难治的怪疾。这些事实是从有形有物的科学研究中得出来的,而存在于无形中的种种果报因素,尚未得到科学证实的仍占绝大多数,在偏重物质享受的现代社会,人们对此早已麻木不仁,这是人类可悲可悯的一面。
  但如果有人能注意到人类在这方面的罪戾,你就会渐渐有所觉悟和反省:六畜动物亦是有灵性有灵魂的生命,人类为什么要“弱肉强食”呢?难道它们真的生来就应该给人烹宰的吗?它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自然生活规律吗?人类不吃它们的血肉就不能生存吗?人类是以这种残忍血腥的行为来成为“万物之灵”的吗?
  从六畜动物在被宰杀时的种种痛苦挣扎惨状中,已足以证实它们的灵魂对人类的怨恨,亦足以证实人类的残忍。相反来说,假若有人能使它们死里逃生,给予它们一条自然生活的生路,它们的内心将会充满感谢,而亦足以显示出人的仁慈美德!
  因此,注重积德种福的人就在这方面下功夫—放生!
  放生不仅是给动物死里逃生机会,在冥冥中也为自己本身安排了一条“绝处逢生”之路。在消罪解孽和积善种福方面来说,其无形的功果更是不可估量的,尤其对于患有顽病怪疾,或求寿求子求健康之人士来说,“放生”更为重要。
  放生应注意的事项,如属于咸水的海鲜鱼类,则应该放回海中。如属于淡水的鱼类则应放到水塘中。鸟雀应到山林中去放。以使它们回到适应生活的大自然中去。
  放生可选择鱼类、海龟或淡水龟、鸟雀、鹌鹑等。要常放,最好长期放,或许愿每月若干。又或许愿放生若干为一愿,不限时间,越早完成越好,完成一愿后再又继续。像袁了凡许若干善愿以求某事达成一样。但要注意,不可定时定点,让捕鸟兽者摸到你的规律,为你去捉鸟兽,反而给动物带来祸端;
  放生花钱可量力而为,如果经济不富有的话,可用“积沙成塔”之方法,每日积蓄三元或五元,则每月亦可积到九十元至百五十元放生款,但要专款专用,要有恒心和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52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22: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学会积德: (二)、第二个方法:持诵经咒,
  这是不花分文的很好的法门,无论贫福均能为之。但非有“信心”和“恒心”不可!
  持诵经咒,要有诚心,亦要有信心,更要持之以恒,积月累年,不可中途而废。这样才有效果,持诵越久,效果越大。
  经咒是佛菩萨渡世之法船,持诵经咒即是上法船,可由此岸达彼岸。
  各种经咒,多数都有佛菩萨的誓愿,持诵的人只要虔诚专心,久而久之,自能感应,佛菩萨自会依照他自己所立的誓愿,来成就持诵人之所求。
  持诵经咒的方法,最好是每日清晨漱洗后,焚香虔诚诵念。(在未有进食之前晕腥五浊之气未染,较为清净)。若家中有供奉神佛者,可在神位前焚香跪念,亦可选择一清净之地焚香跪念,但最好到附近佛堂去念。持诵之人暂勿吃牛肉狗肉(食牛犬肉,血口诵经,罪孽深重)。最宜每月朔望持斋,或每月十日持斋。或每月六日持斋。
  持诵之人可自己选择一二种经咒作为长久奉持,不要贪多种。念时心静气和,双手合掌,垂目专心不要贪快,可小声念,亦可默念,自己一面静念,一面要静听,将自己所念一句一句听回心中,做到“出口、入耳、印心”。如此久之,咒力印心,速获感应。念完之后精神爽利,心中充满祥和之气,情绪特别开朗愉快。
  注意念时要尽量排除杂念,初持诵之人,定力不足,杂念纷纷。要逐步训练自己,日久自能达到“心咒合一”。如果是“有口无心”或“口是心非”的念诵,喊破喉咙也不会得到丝毫效果的。
  经咒有《金刚经》、《大悲咒》、《阿弥陀经》、《心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地藏菩萨本愿经》、《六字大明咒》等等,皆可选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52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22: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学会积德: (三)、第三个方法:发愿吃素。
  这又是一个不用花钱的好方法,但港地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到。视各人的职业和处境而异,亦视各人的意志及克服力之强弱而定。
  发愿吃素不一定是要终生吃素,可根据自己本身的处境来决定吃素的时间长短,有的百日,有的半年,或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不等。又要视本身所许之愿力大小,所求成就之事情大小而定。
  譬如,在姻缘方面挫折太多的人,辗转阻滞,一直得不到成就。可根据自己的处境发愿吃素二年或三年,以此功德成就美满良缘。
  又如在事业方面一直受到挫折的人,可发愿吃素三年或五年,以此功德求事业稳定平顺。
  发愿吃素者最好亲自到佛堂或寺庵之地,事前沐浴斋戒,诚心而隆重其事,跪在菩萨或佛祖像前誓愿,以求成就某事。不一定要呈疏文,但以一心之诚,自可感应到诸佛菩萨。
  发愿者要说到做到,切忌破戒,否则罪恶更深。
  发愿者亦切忌杀生,发愿求事切忌求邪事。如求姻缘切忌求邪缘,求事业者切忌求发大财,更切忌求股票炒金及赌博等不劳而获之财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52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22: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学会积德: (四)、第四个方法:直接施济孤贫。
  这个方法虽然须付出财物,但不一定就要很多,可量力而为,种无量之福。
  我们时常可在报纸上看到报社呼吁市民义解善囊的新闻:或某某地某某人因意外死亡而造成全家老幼顿失生计之悲惨;又或某某人年老伤残无依而致乞卧街头,受饥寒风雨之苦;又或某某人长年卧病不起,六亲无靠,两餐不继,贫病交迫,苦不堪言。不少慈善人士义解善囊,汇款由报社转交到孤贫者的手中,这些慈善人士正在广种福田!为自己之将来种下无量无边之福!
  前章已经说过,种“福德”之大小并非视“善款”之多寡来衡量的,而是视“出心”之深浅来衡量的,因此,善款之付出,可量力而为。只要种福者时时培养这种慈悲心,不放过每一个行善的机会,善款之多寡不拘,量力为之,则福德之功不可量矣。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亲自将善款交到孤贫者手中,可按照报纸上所载之地址前往探访。经过亲自目睹他人之凄惨境况,更能培养自己的慈悲心,这慈悲心肠便是菩萨心肠!捐善款时不要留下自己的姓名,施恩不图报,免得受惠者耿耿于怀,这是“无相布施”,功德更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52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22: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学会积德: (五)、第五个方法:探访老人院。
  这个方法最好是由数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人善款不拘多寡,量力自便,将善款全部买食品,如水果、饼干、奶粉、日用品等,然后送到老人院,分给老人。
  老人院(或安老院、护理院)里的老人,多数是六亲无靠,孤独无依,更不少是身患疾病的,内心的寂寞和悲哀是可想而知的。她(他)们需要亲情、温暖和照顾。由于人体筋骨气血的衰老退化,她(他)们手脚不灵活,行动、穿衣、饮食等种种不便。尤其是“护理院”里的老人,大多数是病人,穿衣参差不齐或倒翻,须人帮忙,饮水喝汤流出嘴角,流湿衫襟,须人照顾,尤其是心灵上的寂寞和悲哀,更加需要得到温暖的慰问。因此,探访慰问老人是无量的善德,可种无量之福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52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22: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学会积德: (六)、第六个方法:探访孤儿院。
  独自一人或数人同行皆可。携带物品范围较广,食品、玩具、衣物、益智儿童读物等等,在探访时间内前往,分给孤儿。
  孤儿们失去了父母的扶养,得不到普通儿童所拥有的母爱和家庭温暖,生下来就饱尝孤苦伶仃的辛酸,在童稚的心灵上受到了永难平复的创伤,他们的境遇是人生一大不幸。他们需要母爱般的怀抱,心灵上的安慰和良好的教育。
  我们用一些物质上的施舍,加上一颗“爱心”,使孤儿们得到心灵上所需要的温暖,在无形中已经种下了福因。感受着孤儿们的欢笑和自己心灵上的快乐,不是种福的最好引证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52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22: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学会积德: (七)、第七个方法:捐印经书善书。
  这也是极好的行善积福的妙法,经书善书是诸佛菩萨济世渡人、救苦消灾的苦海慈航。推动经书善书的传播流行,是宣扬诸佛菩萨的慈悲心肠,其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因此,捐印经书善书是广种福田的最佳方法之一。当代佛门高僧净空法师就把人们供养他的金钱全部拿来印经讲法,功德不可限量。
  经书善书宣扬因果报应,能抑制人类的作恶心理和行动,能使恶人循规蹈矩,使社会减少罪恶。又能鼓励人们增加友善的信念,互相让步和忍耐,增进社会祥和的气氛。
  所以,有心行善积德之士,是不会轻易疏忽这个最佳机会的。
  捐印的数量又要视各人的经济环境,但是,一切善行的深浅绝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以“出心”的深浅作为准绳。“出心”即是“发心”,发什么心?慈悲心,菩萨心是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52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22: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学会积德: (八).第八个方法:原谅别人
  古语云,“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这三点,如过能做到,就可以在修德的路上前进一大步。许多宗教都教育人要“宽恕”,“容忍”。别人对不起你,往往有他自己的原因或苦衷,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多看人的好,少念人的恶,就会自然而然生发出一种同情心。即或是有人确实有意伤害我们,应该视做是我们自己的业力感召,前生做了对不起他人的事情,现在是债主上门来讨还回去。如是观之,自然心平气和许多。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52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22: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学会积德: (九).第九个方法:学习忍辱
  忍辱是佛门六度之一,对我们普通人也很有价值。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还不算是辱骂,我们应该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平怀顺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批评当成别人对我们的关心,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而别人对我们的无理的辱骂,一方面是在磨练我们的心态和脾气,而做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也需要有过人的度量和承受力,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此不足为勇也,猝然加之而不惊,无故临之而不怒;另一方面正是我们增福的机会,承受过无理的辱骂后,德随量长,福随量进。这能成为自己的命运转变最好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52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22: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学会积德: (十)、第十个方法:常怀感恩之心谦虚之心
  看相中遇到过一些青年人,家庭富足,自身学业有成,工作优越,便自视胜人一筹,而生出骄慢之心,以为自己可以凭自己的能力享受荣华富贵,而这些往往成为日后的障碍。一旦失败,方才醒悟自身的渺小。也有一些英才,自身能力过人,却时常存感恩心态和谦虚心态,待人平等爱,愿意回馈社会,这样,反而更能家庭和睦,事业发达。其实,上天赐人智慧,财富,不是让人去自顾享乐,骄奢淫溢,乃是借这些人之手,去帮助哪些穷困之人。越能与人分享福气,福气会越绵长悠久,生生不息。
  古人云,惟谦方能受福。常怀谦虚,感恩之心,命运也会随之改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52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22: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学会积德: (十一)、第十一个方法:常常吃亏
  人生没有完满的,一个人的生命中总会遇到起落,即使是皇帝巨富也有自己的不如意,从命相的原理来看,这个道理也是对的。人生不要去争夺,如果不是你的,即使争来了,也没有福气受享。而吃亏是一个很好的转运方法,把利益让给别人,不去争斗。这样你生命中缺少了这些,上天也会给你在另一方面的补偿的。
  吃亏是利益上让别人多得一些,也是一种心态,意识到这个世界本来不完美,自己,别人都是有缺点的,懂得开心接纳自己和他人,接受不如意,这样,生活才会越来越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52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22: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学会积德: (十二)、第十二个方法:心施、面施、眼施、身施、言施、座施、房施。
  一、心施:就是凡事都心存诚恳而不虚情假意;心存恭敬而不藐视他人;心存谦让而不贡高傲慢;心存和乐而不厌烦暴燥;心存感恩而不自赞己功;心存善愍而不幸灾乐福;心存法善而不贪恋物欲;心存宽恕而不吹毛求疵。
  二、面施:时时保持微笑,不要板起面孔,好像很了不起的样子,也不要扮着满面愁容的苦瓜脸。如有一本书这样写:「你不须花费什么,但能使人受益无穷,这使获得者得到利益,但给者无损的──那即是微笑。」
  有一次我到某公家机关办事,竟然看到墙壁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常说您好!谢谢!对不起!」也许是受到这张「纸上纸」的影响,让人感到特别温馨的感觉,办事人员也非常的热诚,待人和和气气的,让前往办事的人有宾至如归的感受,他们做事愉快,我们办事愉快,两者皆欢。
  但有些人就不这样想,每天板起面孔,一副自命清高的样子,好像他是千百万富翁,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干了,有什么了不起,使每位去办事的人都要碰他的钉子,因为去办事的大多数不了解如何办,但他是理直你气壮的回答,得理不饶人的数落几句,好像他不这样做,就显不出他的伟大,当然他自己也经常气得七窍生烟,两眼通红,去办事的人也一副无奈与委屈,你不高兴,我更辛酸;大家都没有好处。
  为什么不以微笑去面对接洽事务的人呢?若能这样,自己工作愉快,使前往办事的人也高兴,让社会充满和谐、喜挩、便利。
  年前听一位读者说:「我家附近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她在某一公司上班,可是每二,三个月就要换工作,因为她的脾气暴躁,又一副了不起的样子,所以每到一家公上班就会跟别人吵架,然后就不干了,回到家里也一样,不是乱打孩子就是跟丈夫吵架,她家里经常要买碗、盘以及修理门窗,因为家里的碗盘经在吵架中被摔破了,门窗也因为生气时就猛力推、使气地关,所以也破坏无余,丈夫赚来的钱不够太太一星期的花用,经举债度日,后来不知在什么因缘下,竟然也看善书,奇的是不久之后,她马上变成另一个人似的,简直让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难道善书有什神奇的力量去感化她,让她改变?」
  答案是:神奇力量倒不晓得,但善书能反照自己倒是真的;人只要反照、反省、反思,再恶的人都能改变过来,这是善书推广以来,许多见闻、许多的信件、许多的见证所给我们的支持。
  三、眼施:以慈眼观一切众生,不可见人成功就娭妒在心,也不可以势利眼去瞧不起人,俗语说「狗眼看人低」,因此既然生而为人,就不要以狗眼来看人,且要学佛菩萨以慈眼观众生,让众生产生法喜清静。
  四、身施:身施就是去为人群服务,以身作则,看到有人需要帮忙,我们就去帮忙;在时间许可下,就去替别人服务,将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像当今社会有许多义工都是无条件的为人服务的,有读者在各公共场所及斋铺放置善书,也是身施的表现。
  五、言施:言施是要说好话、不要讲是非;要赞叹好人、不要毁谤别人;有能力就去说法度众,无能力也能劝人多看经典善书,或是多念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或多说祝语少说一些无益的话。
  六、座施:座施就是乘船坐车时,多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弱妇孺,让人间充满温馨、温情,只要有人这样做,等到我们老了,也会有人让座位给我们坐。
  七、房施:房施是将自己有空下来的房子提供出来,做图书室、念佛堂、小讲堂,或其它公益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52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22: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学会积德: (十三)、第十三个方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修
日常生活工作中,一个是开源,一个是节流;节流是日常所需尽量不浪费,开源是要积极修善法,就能有好的助缘。而上班族要怎么做才能修福德?举例来说,公家的东西就要用于公务,大部份人会忽略公司团体的电话,无论是公事、私事都使用,这就错了;谈论公事,是正当的,不会减损自己的福报,如果假公济私、讲私人的事,就是在耗损自己的福报,所以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累积自己的福德。
又如,上班工作的时间,假设是八小时,这八小时是否认真做事?有没有挪用部分时间办私事?有没有迟到、早退?时时反省对工作是否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就是布施了个人的时间、体力、智慧给公司,这些都是自己所修的福报。
  明白这个道理,人生就找到一条光明大路。无论在公司、家庭、道场及任何生活场所,都可以本著修善积福及惜福这两个原则来做,福德越来越多,福上加福,始终是无有穷尽。
  人生除了修福,还要修智慧。有福报、有财富,如果不知妥善运用,花天酒地、吃喝玩乐,造作恶业,虽然有钱反而容易招致堕落。社会上有些宠物,主人每天抱著它,替它打扮、送它到美容院,生活得比一般人还优厚。但是,终究还是畜生道的众生,虽然前世修福报,却没有智慧辨别是非,因此造作恶业而堕落。所以,修福还要修慧,有智慧才能妥善运用福报,增长福德、避免堕落。
  智慧和知识不同,知识是透过学习得来,经过不断增加累积而成就,例如科技、天文、地理……等专业就是知识。而智慧是本具的,非从外得;时时检讨反省,看看心当中有没有过失?有没有贪心、嗔心、痴心、慢心?如果有就改正,慢慢转化自己的习气,使这念心像止水一样平静,像镜子一样没有尘垢,本具的智慧就会现前。
  心中有贪心、嗔心、痴心的烦恼就是尘垢,因为贪财、贪色、贪吃、贪睡、贪名,使这念心蒙尘,本具的智慧便无法彰显。不贪,并非什么都不要,而是取用本分该得的,譬如每月的薪水是辛勤努力所得,属于份内之财,便不是贪。相反的,巧取豪夺份外之财就是贪,这种钱即使得到了,将来也会从其它地方失去。因果通三世,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想要富贵、功名利禄,一定要从因上去努力;因,没有别的,就是惜福、修福。
  譬如在公司上班,不迟到、不早退,这就是因;每天工作都很努力、认真,这就是因;经常本著这样的因地去努力,将来的事业一定会很有发展,这就是有因有果。在念书的学生,不是等到考试时才拚命准备,而是在平时就要努力,不翘课、多复习、多听、多写、多记,能够从因中去努力,将来考试的成绩一定很好,此即因果相应。
打扫卫生是最好的修持积德方法。一切法的自性是不垢不净的,你感觉脏乱,那些众生也感觉脏乱,这都是你的业障和烦恼,也是众生的业障和烦恼。这些业障和烦恼正好显现在你眼前,你把它们打扫干净了,就消除了自己与众生的烦恼和业障,这才是真正的消业积福,这才是真正的还债。这里有弘扬佛法,有救度众生。你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别人看了也有舒服的感觉,也有欢喜心。这是什么?这是佛性。你让众生见到本来具有的佛性,这多好啊!有人说,我每天也打扫卫生啊,但是业障没有减轻。这是为什么?因为没有发心。包括洗脸、刷牙、洗澡的时候都应该发心,这样业障、烦恼都能洗干净了。这样在日常的生活中你可以积福、消业。家庭就是佛国净土,自身就是最圆满的坛城。你庄严净土,清净坛城,这就是发心动机。转念才能消除业障,转心才能降服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52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22: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学会积德: (十四)、第十四个方法:低碳生活,也是在积德
低碳的生活是一件非常环保和文明的事。我对低碳的理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切可能的消耗。当然,低碳主要还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实,低碳的生活离每个人都很近,只要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就可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我的生活中节水就是节能。在马桶的贮水槽里放置一个大的可口可乐的瓶子就可以减少每次放出的水量,做到节约用水;洗脸的水可以用来洗脚,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涮抹布,擦地板,然后这些废水可以再冲马桶;洗完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别小看这些水的重复利用,积累下来,仅一个三口之家每月就可以节约一吨以上的水。
另外,如果每月手洗一次衣服,那么每台洗衣机就可以节约用电,也就节约了发电的煤,同样也就减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全国所有的家庭都能做到每月用手来洗一次衣服,减排的二氧化碳可以达到68.4万吨,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同时洗衣机虽然好用,但是三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来洗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纸张的双面使用,节约用纸;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的饭盒;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减少粮食的浪费;随手关灯,随手管好水龙头。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这样可以每天减少大约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我们出门可以尽量减少乘坐私家车,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可比乘汽车减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开车出门购物的人,请有计划购物,尽可能一次购足。开车族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也可让驾驶变得更为“绿色”。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加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挡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大家还可以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地铁。
尽量吃绿色食品,多喝水,少喝酒和碳酸类饮料,高脂肪高糖等垃圾食品尽量避免 。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瓦数(功率)尽量低点,照明够了就行,而且房间亮度低点更浪漫更有情趣。 不乱丢垃圾,进行垃圾分类。 没人或没必要的时候,不开灯、不使用空调。 多开窗多通风,随手关灯。洗菜,洗水果的水在家中预备一个大桶盛起来,可以浇花,冲厕所,做到生活废水再利用。 手机晚上最好关上,一个省电,一个有利于休息,当然有要紧事情除外。 有些包装纸,广告纸反面是空白的可以用来做便签或草稿纸 合理使用冰箱,定期除霜。电脑,电视机,音响,人临时离开时,进入待机状态,以节省能源,不用时直接关机。 选购商品不要一味追求高档,实用,性价比高就是好商品,避免浪费。能不开空调就不开空调,尽量扇电风扇,或是扇扇子,能手洗衣服,尽量不用洗衣机洗,充分利用自然能如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能不用电梯就尽量走楼梯,可以省电又能锻炼身体。不吃野生动物和不用野生动物制品,植树护绿,生态旅游,保护森林、湿地和海洋。
同时,多种一些花花草草,也是非常不错的明智之选。植物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为你的家增添一丝绿色。阳台上,摆上几盘花,闲暇时候浇浇水,观察它们的生长,也是不错的消遣呢!
我们的地球需要我们共同来爱护,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降低能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学会积德人生就会充满希望,愈走愈光明,到那里都能吉祥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52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11: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积德是一切快乐和幸福的泉源,积德是一切好运和福气的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52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21: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积德人生就会充满希望,愈走愈光明,到那里都能吉祥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 18:21
  • 签到天数: 164 天

    连续签到: 39 天

    [LV.7]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观察

    93

    主题

    561

    帖子

    72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5901
    发表于 2013-9-19 16: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5-11-12 20:30
  • 签到天数: 11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胜妙罗施食村善修同修

    0

    主题

    887

    帖子

    5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阿比甲当嘎。嘛嘛郭林塞门达

    积分
    12517
    QQ
    发表于 2013-9-29 21: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s:53]  [s:53]  [s: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5 19:59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