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38|回复: 2

修施食是菩萨行,不要变成人天果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5-30 14:35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7

    主题

    327

    帖子

    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修行要次弟清楚1皈依2发心3持戒

    积分
    7067
    发表于 2010-7-31 03: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修行施食的本意是利益六道众生,本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法门,是菩萨行。但是如果发心不正确,这菩萨行就会变成人天行,本来的无上菩提果报也变成了人天果报了。
      如果你修施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先想到自己饥饿时的痛苦,而后想到种种六道众生特别是饿鬼时时都在受此饥渴之苦。因而想到用施食法来使他们免受饥饿之苦而修施食,那么你这种发心就是菩提心,所行就是菩萨行,所得的果报就是无上菩提。而你每天越施,慈悲心越长,菩提心越坚。然后你又想让众生不止是饱满,还能往生西方净土。于是你又说三皈依,说净土法门,那么很多众生会因你的发心而得度。因为净土法门主要以佛力为主,只要有这个善因,能让众生能听闻到净土法门,众生生信之后,发原往生,又念佛号,就会看到阿弥陀佛的接引,就能仗佛力得度。所以众生能得到这个听闻大法的善因非常重要。而这个善因,正是因为你的发心,每次施食后的法布施而得到,所以你的施食功德就很不可思议。诸布施里,法布施第一,行这样的布施,再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那么你的果报就在西方净土,而且佛菩萨也会慢慢加持你,使你出离心,菩提心得到增长,使你得到正见,能听闻正法,使你踏实实修,保障你此身能往生西方极乐。
      如果你修施食,仅是为了得到好的福报,让自己做生意,炒股票发大财,让自己人生过得更美好幸福的话。当然,也想让自己能往生净土。但你的发心不正,只是为自己为主,不是真心为众生,你的施食众生来的就少,菩萨的加持也少,福报得到也少,有时还会有不少的障碍让你不能施食。那么你的施食福报只是人天果报,如果你能持戒,将来最多能升到欲界天。或者是下生是大福贵人家。所以说发心是很重要的。
    对于如何发心学佛照达法师说得很好。
    一、发大心:

        学佛首要在发心,这个心要发得无边之大、无量之大。心量越大,得到佛法的利益越多,不发大心,就得不到真正的利益。古人所谓;“量大福也大,越贪越没有。”发心要正,不发正心,则得不到实果。发心是因地,因地不正,果遭纡曲。佛经上说:诸佛如来因众生而起大悲,因大悲而发菩提心,由菩提心而成正觉。佛法是讲因果的,发成佛之心,才能得成佛之果。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其中必得其下。”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的国土,在佛教未传入我国的两千年前,就有了儒家文化,指出了许多非常好的为人处世的方法,比如:“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也是把“正心”摆在了第一位,说明了发心要正的重要性,所谓“正而不邪”。省庵祖师曾经写过一本名叫《劝发菩提心文》的书,专门介绍了八种发心的差别,即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也就是说:我们学佛以发心最为首要,发心宜正不宜邪,要真不要伪,宜大不宜小,要圆不要偏。只有发了真正的圆满广大之心,才具备了学佛修行的资本。否则的话,漏囊渡海,无有是处!所以,发心以及发什么样的心,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必须知道,检讨自己。还没有发起大心的同志,请您不要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就从现在开始发起。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去探索第二步学佛修行的道路了。  



    二、定宗旨:

        学佛宗旨,首在开智慧,自觉觉他,广度众生,出六道苦海,了二种生死。不受世出世间一切苦厄。所谓成佛,即是成大智慧,梵语般若波罗密。因为般若方可度登彼岸,所以开智慧,乃成佛唯一法门,舍此别无二法。

        学佛贵在自求自修、自除烦恼、自开智慧、自成佛道。求佛只如问路求医,走路吃药,还在自己。所以佛学考据,只如地图和药方,与本病并不相干。学佛是学习与佛无二无别,同一没有烦恼,清净自在,不是变一个佛。(灯光喻)

        学佛目的在断一切苦,得究竟乐。而欲得究竟乐,就在开智慧,求智慧在定,得定在于修法。目标宗旨既定,中途方不疑退,学得方法之后,一门深入,此生必可成就,不管你修净土禅宗密法,都要同此目的,同此宗旨。

       

    三、明修义:

            修行修什么?众生本来是佛,本来不用修,因冤枉而起无明之病,要恢复本来面目,所以叫做修。否则叫做建造,不叫修理。

            修心与修理物品不同,修理物品需要工具,而修心还是靠自心,以妄心修复妄心,至心不可得,光明自在,起一切妙用为止。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于一切行住坐卧之时,检点观照自己,在佛堂打坐,或者诵经、念佛、礼拜,都只是一时的,而修行却是在于时时。

        以般若观照自己,观世间一切皆平等,此即是大心,观自己本体与佛不二,此即是正修。

           无论何宗皆以净土为归,或念阿弥陀佛以净其土,或参禅修密以净其土,明心见性后,方入正修。否则劳而无功,毕竟退转。所以在未明心见性之前,都是走的冤枉路,但是,这个冤枉路跑多了,脚跟就硬了,等到开悟之后,去除习气就更加容易了,因此,这个冤枉路还是要走的,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四、求正法:

           佛陀说法都是应机施教,以去除众生的执着为目的,教法如药没有好坏之差别,能治病者为良药,若反而执着教法,这就难免错误了,如《金刚经》云:“如来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不可不知。

            欲求正法,先得求师。求师不可人情用事,比如药不对症,即当变换,千万不可勉强。如果参禅多年,不见功效,可以改修净土,念佛到一心不乱后,自可明心见性,得大受用;或修净土多年,不见功效,即可改修密宗,至证三昧后,回头再修净土,则定有把握。若方法不对,还死执要修,便难得利益。此事决择在师,当老师的应该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广论》说:“亲近善知识,就是亲近诸佛。”古人说:“有佛出世龙天喜,无僧说法鬼神忧。”此法即是正法: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五、示要诀:

           凡夫与佛,本体不二,只是不明因果,未达果觉之位,才叫凡夫。然此自性与佛毫无区别。只要一觉,就是彼岸。为何不觉呢?就是我们起心动念都在妄想执着。《地藏经》云:“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所以,我们不起妄想、不起心动念的当下,不生执着而又清清楚楚的,这就是没有业、没有罪的当下。常常作这种自我觉醒,今日有这样的因,将来必定会得这样的果。久久纯熟,功夫才能上路。照见五蕴皆空,心净无染,自然法喜充满。

           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只是随缘应付,善恶分明而不起我见,常与自己脾气奋斗。我见就是执着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我存在,我见不除生死难了,断我见破见思惑,才能够了脱分段生死,证阿罗汉果。所以佛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情为我爱,转而疏之;见为我执,解而空之。时间一长,自得自在。

           观察世间无论千万种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千万个死,还抵不过我一修;而千万个修,又抵不过我一觉。觉则心空,此是最上福德。当知众苦只因不觉,极乐无过明心。《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又云:“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照即是觉照之意。

           但是,我们习惯于流浪、习惯于妄想执着,有时仍然会忘记观照自己,或者虽然记起而又力不能转,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从生到熟,熟能生巧的过程,直到随缘不变,不变又能随缘,方为究竟。
    欢迎光临我的BLOG:http://blog.sina.com.cn/leon07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主题

    437

    帖子

    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格萨尔王战旗、经幡

    积分
    6595
    发表于 2010-7-31 11: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s:2]  施食能够圆满世俗与解脱的安乐。
    格萨尔王战旗、经幡、唐卡   http://shop59811853.taoba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3 08:49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胜妙罗施食村定居同修

    13

    主题

    90

    帖子

    102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1092
    发表于 2010-8-2 11: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世安乐和死后安乐不是更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4 16:5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