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jijian

没有菩提心,即便证悟空性,也不成为大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4: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毋庸赘言,追随法道的目的是脱离迷妄。从迷妄中解脱,即所谓的涅槃。仅此而已,就这么简单。基本上,我们说的迷妄是指误解的想法、错误的习性.....我们具有一种持续不断的迷妄,从与世界和自己的微小、世俗的互动,一直到所谓的复杂事物,像是神、起源、时间、空间、终点等等,都是这迷妄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脱离这迷妄,那就是修道的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4: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任何好奇想了解菩萨道的人来听课,也欢迎那些觉得这可能有助其学术探索以了解古印度智慧传统的人。同时,我应该提醒那些菩萨道上的修行人,要调整你们的发心,以菩提心作为正确发心来聆听这些教言。我身为传递这些话语的人,也应该生起同样的菩提心。

⬧ 菩提心与修道之目标毋庸赘言,追随法道的目的是脱离迷妄。从迷妄中解脱,即所谓的涅槃。仅此而已,就这么简单。当我们谈到迷妄的时候,不是在说某种本具存在的神秘邪恶,也不是指什么存在于外的恶魔或问题。基本上,我们说的迷妄是指误解的想法、错误的习性,藏语中称作“不如理作意”(tshulbzhinmayinpa’iyidlabyedpa)。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例如当我们在自己有限的生活圈内兜转时,即使遇到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我们却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视其为恒常。那是个错误的习气,也许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但迟早会导致我们失望。类似地,我们生活的主要层面是苦;因为生活是不确定的,没有什么是确定的,所以它是痛苦的。但我们却把这样的生活当成欢乐、喜悦,并且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耕耘,那又是另一种错误的习气。然后在我们观看、听闻、品尝、感受事物时,这所有的事物--不只是声音、味道、气味而已,还包括价值观,甚至是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像是哲学系统、经济体系、政府体系等等的一切--全都不具有真实存在的自我、本体或实质,而我们的习气却一直认为这些事物背后隐藏着一个真实存在的本体。如今我们当中有些人应该已经意识到事情并非如此。基本上,我们具有一种持续不断的迷妄,从与世界和自己的微小、世俗的互动,一直到所谓的复杂事物,像是神、起源、时间、空间、终点等等,都是这迷妄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脱离这迷妄,那就是修道的目标。这部教文全部的内容都是关于菩萨道。在菩萨道上,我们试着令自己解脱,而且不仅是我们自己解脱,还要明白实际上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相依的。要明白,发生火灾时,不存在只保护自己却不管邻居这样的事。进而应该努力如此发心,并有这样的决心:要解脱一切有情众生。这就是菩提心--至少菩提心起初就只是这样。
⬧ 菩提心即调伏当下之心
之前强调过,我们真的不是在谈某种超自然或神秘的事物,我们谈的是发展这当下的心,即你所拥有的这平常之心。你必定有一颗心。事实上应该要问:我们有心吗?心是什么?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应该编入一年级学生的教材中。毕竟我们若没有心,不就是具死尸吗?心非常重要。快乐出现时,是这颗心在感到快乐;痛苦出现时,是这颗心在经历悲伤。心是所谓“我们”“我”的最大组成元素。因此,掌握此心、控制此心至为重要。关于菩提心,我真正想强调的是:菩提心真的就是调伏这颗简单的心,就是此刻我们说话时对事物有所觉知的这颗心。如果允许我对此做分类,我们尝试以两种方式调伏此心,即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顺带一提,或许这又是一种古印度传统,这部教文里会有许多看似一再重复的地方。乍看之下你会觉得有很多重复,但如果真的深入每一偈,实则每一偈都有不同的信息。其实这正是我们必须让自己习惯的。以愤怒为例,我们的愤怒、嗔恚变成了一种习气,而它之所以变成一种习气,是因为我们让自己养成了这种习惯。如果你是佛教徒,那我们甚至还会谈到过去世--从过去很多生世以来,我们学会了嗔恚;我们与人交往,我们与环境、周遭状况来往互动,而这些人事物教我们嗔恚、给我们带来嗔的影响,嗔的习气就是这么发展出来的。所以《入行论》这部教文中的内容看似有所重复,其实是用类似的策略来生起菩提心。有一位伟大的西藏大师曾经写过一部对《入行论》的论释,实际上已被翻译的《文殊语甘露》也很类似,那是以禅修的方式对《入行论》作阐释,我觉得那实在非常有助益。不过,这次我主要是以较为理论和学术性的方式来阐述,理由在于:学习佛法首要之事就是树立见地。这里是指树立大乘佛教见地或是总体的佛教见地。一旦这样的见地至少在智识层面上获得安立,那么所有的技巧、方法--例如禅修等法门、后面偈颂会说到的供养佛陀沐浴等仪式,还有供花等等--所有这些看似很仪式性、有神论的事情都会变得有道理。否则,缺乏正确见地的修道就像在沙漠里迷路而又没有向导的盲人,往什么方向走都可以,但没有一个方向足够好。基于这个原因,所以我在这里是以较为理论的方式来做阐述。然而,如果时间允许,我们也可以打坐、思维,甚至做一些禅修。因为菩提心与心相关,所以到头来,唯有通过思维和禅修才能证得菩提心,而且这也是最佳的方式。我一生中没有做过很多禅修,我只是略有修持,但我必须告诉你:无数年的严格研习、阅读根本文,阅读很多很多的论释,与几周什么也不做、就只是禅修相比,禅修远远胜出。我要分享一个不是禅修,而且可能听起来很宗教化的体会:非常强烈的虔心以及积聚福德资粮与净除染垢的行为,不知如何也会有效果。我的根本上师没有让我接受传统的仁波切培育,而是让我在年纪很小时就到佛学院受训,所以可以说我没有真正受过适当的仁波切培训。如今我必须向我的主要导师怙主顶果钦哲仁波切致谢,因为那是个勇敢的决定。各位若是了解西藏文化和西藏传统就会知道,至少那是非常罕见的决定。因此,我没有训练过如何长时间端坐在法座上,几乎像尊塑像般一动也不动--在我身上永远看不到那样的事。在传统社会里,很多人对此感到不悦。人们开了我很多玩笑,说我的臀部肯定有长角,因为我连一分钟也坐不住,一直动来动去的。但不管怎样,随着我的佛学训练,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批判性思维--批判一切!因为我们就是如此被培养长大的。几乎可以说在传统佛学学习之中,你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自己研读的每一部经典进行批判。这真是个大礼物!你只要想想就会知道,这非常先进。我不知道有多少亚伯拉罕宗教会那样做,我会说这些是印度传统的财富,所以我是以非常富有批判性的方式被抚养长大。然而随着时间过去,我也开始明白虔心、积聚福德资粮等等的价值。有一件事听起来可能像是我有点在吹嘘,但我必须分享。对于这部教文,我曾经在知识上、学术上进行了大量研读,就如同资深佛学学生会做的那样。数年过后,我决定去修供曼扎、大礼拜、到菩提迦耶等等的事情。之后当我再次打开这本书时,几乎像是初次阅读一样:“在我研读佛学的期间,怎么会没注意到这些呢?”那对我真是一大启示。其实我不应该用启示一词,因为我的老师们一直都有告诉我,实修远比知识层面的探索更重要,但那类建议并没有真正进入我心里。只有自己做了之后,我才意识到:“喔,当然如此!”

几年以后,我又再度尝试打坐、禅修与修持。我必须说,那时又出现了另一层次的理解。大约十七岁时,我总是想:《入行论》挺诗意的,里面有很多重复,甚至还有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琐事,比如教你如何洗手。文中某处真的有这些:如何洗手,如何向别人指路,休息时脸应该朝向哪个方位。我甚至觉得那些都过时了,“这书有两千年了吧,那些内容已经落伍、不重要了。”我从前是那么想的,但是直到做过几次禅修之后,现在我才领悟到寂天其实是在教导行动中的“观”。比如“双手莫揉搓”这一句--不应该双手揉搓着洗手,而是应该先洗一只手,然后再洗另一只手。当我十七八岁时会认为“那又如何呢?”可是现在约束过自己之后,我发现虽然两个方法都能清洁你的手,不管怎样洗其实都无所谓,但是这么做的效果是能立即令你的心意集中,这就是寂天想要的,这是他的计谋。现在每个人都在说“住于当下”,从安缦度假中心的指导员到某人的伟大上师,乃至瑜伽老师、心理学家之类的,大家都这么说,所以“住于当下”变得几乎没有意义了。与其告诉我们“安住当下,安住在此,住于这一刻中”,寂天却说:“要这样洗,要那样洗。”
多年前我去日本时,凑巧参加了一次茶会。各位有听过“无聊到流泪”这句话吗?当时几乎就是那样,完全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而就在去年,我又参加了一次茶会。当时我去到一所尼师院,尼师住持坚持献上一个茶道仪式。虽然时间有点赶,不过后来我想:“何不呢?”我必须有礼貌,因为她也主办了整场教学。大家知道,日本人很重视尊敬和礼貌,所以我当然必须接受她的招待,于是她举行了茶会。当她在进行时,我意识到这其实是另一种伟大的正念修持方式。要知道,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批评,尤其是来自西藏地区的批评,说禅宗的仪式有限,说他们在方便法门方面较为落后。但我领悟到,实际上,茶道仪式就是他们修持正念的方式。他们所做的事情,像是接过茶杯等等一系列的动作,并不会让茶变得更甘美或有任何作用,但我能明白他们为何那样做,因为那会驱使你安住当下。因此,我们现在能赏识寂天这些貌似世俗的指示,像是如果有人请你指路,你应该用所有的手指指路,而不是一根手指之类的。这几乎像是在教小孩一般,但我想你会感激这些指示。虽然我刚才说将会主要以较为学术性、理论性的方式来讲解,但我希望告诉各位,若是要完全理解菩提心之智慧与大悲,必须通过自己的修持去培养。不过,正如弥勒所言:听闻很重要,听闻是通往这些大道之门。⬧ 培养世俗菩提心的方式
我先前谈过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我们能通过造作来生起世俗菩提心--通过造作、有意的作为,几乎像是在假装。基本上你必须做些什么,像是和正确的友伴来往,即亲近“善知识”(kalyāṇamitra);阅读适合的教文,即获得正确的信息;带点刻意而为,努力去喜欢、享受诸如慈、悲、布施、安忍、持戒等事。这就是为何我真的很欣赏如今那些卡片类的东西,像是“要有正念”“要慈悲”。基本上,我们要无所不用其极地努力。要教育自己学习欣赏慈悲的人,比如圣雄甘地,在印度不缺这种对象;无需总是崇拜沃伦·巴菲特这类人--虽然稍作崇拜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非常无知。但是与其总是崇拜巴菲特,关注他在干什么、他怎么做到的以及如何效仿他,不如也去欣赏那些普遍受人爱戴的伟人,例如尼尔森·曼德拉,以及不是那么受人青睐但其实非常重要的人物,像是和曼德拉同获诺贝尔和平奖的戴克拉克,他是非常重要的人物。要真正欣赏那样的人,基本上就是要创造出一种状况让自己喜好这类事物。接着要确实听闻慈悲之类的各种教法。有关大众利益、生态、拯救地球、素食等一切,你都应该去做,通过这些来培养世俗菩提心。接着就像之前所说,实际上去造作世俗菩提心。比方说,我要喝杯茶来让自己清新有活力,或至少让自己清醒一些,借此为解脱一切有情而努力。由此,即使喝杯茶这样简单的世俗行为也成为一种法道。不要想那听起来不对。我们具有那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心态,所以“以利益一切有情、解脱一切有情的发心去喝一杯茶”听起来似乎太容易了。你可能会想,你什么也没做,唯一做的就是为自己喝了一杯茶,却声称那将成为令一切有情证悟的一条法道,那怎么可能?从数理方面来讲,听起来不对。你限于思想框架内,因为你有这种受限的习气。这种造作确实会有帮助。记得之前举过的那个关于嗔恚的例子吗?即使在凡俗层次上,如果你一直这么想,就会变得习惯这种仁慈善良的心态、思想和意图。然后过不了多久,即使是眨眼这种小事,你也会觉得这样做是为了有情众生的利益。那时,你的世俗菩提心会愈来愈真心诚意,愈来愈少造作,愈来愈不是假装的。接着,如寂天在第八品所说:如果需要纵身跃入地狱道,那时你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就像天鹅跃入莲花池一般。寂天在文中对此作了优美的阐释,他说:“对你而言,这甚至不是痛苦。”但就目前而言,倘若完全不是为了你自己,而是为了一些团体的原因或是为了别人的缘故,你必须乘三轮车去某处,你也会觉得非常劳累,好像马上就在算计着:“这对我有什么好处?”现在当然如此,因为你的心还不习惯。以上是培养世俗菩提心的方式,不需要任何仪式,而且不应该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当你坐在马桶上时可以这么修持,随时随地都可以修持。事实上,如果限制自己--像是只能在佛像前修持,只能在佛堂里修,只能在清晨修持,或是只能在夜晚上床前修持--虽然那些能成为规范自己的方法,因为我们需要这类时刻表,但那也可能是一种障碍。另一位伟大的菩萨华智(巴楚)仁波切曾说:“你应该努力修持佛法、修持菩提心,就像饿牛吃草一样。”只有一茎草也吃。不要想“我要再走远一点,那儿会有更多草”,牛不会那样想。一茎草就吃,两茎草也吃,很多很多草那当然很好。为了生起世俗菩提心,那就是你必须养成的习惯。
⬧ 培养胜义菩提心的方式
现在谈胜义菩提心。通过积累福德、清净染污--基本上就是通过修学世俗菩提心--接着你开始禅修。禅修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词语。对此,没有造作,没有刻意而为,没有仪式,完全没有那类东西。事实上,即使“禅修”一词也只是为了沟通才使用,甚至不是在禅修,而是什么也不做。那很难,我们不知道如何什么都不做。你会在第八品和第九品学到这个“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极为困难,是件难事。如果你遇到一位真正什么都不做的专家,你可以向他学习。我必须自豪地说,我曾经遇过这样的人--我自己的上师顶果钦哲仁波切。他绝对是什么都不做的专家,但我却见他没有一刻不在工作。即使到了八九十岁时,他依然不断在著述、编辑、传法、接法。比如有次我们旅行去中。。国,在成都时他求见十世班禅喇嘛,那需要一些时间安排,所以我们有五天的空闲时间。四川有很多观光景点,当然我们全都决定去观光,而顶果钦哲仁波切却留在小旅馆里。有一次我们出门观光回来,接近他的房间时,我听到像是在口传的声音。走进去一看,仁波切正坐在床上,椅子上则坐着一位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僧人。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位僧人是当天早上来的。中。。国内地的藏人与怙主钦哲仁波切失去联络,分隔了很长时间。在多年彼此完全没有通讯之后,这位僧人前来见他。在他们的交谈中,顶果钦哲仁波切得知那位僧人拥有某个他从未领受过的教法传承,仁波切太高兴了!这就是他的观光,这就是他的盛宴,他就是这么度过他的休闲时光,所以他就在那里跟这位僧人接法。那教法相当长,有时传法持续到晚上十一点。但怙主钦哲仁波切是什么也不做的大师。这是大家必须学习的。对于初学者,希望我将能够对此好好解说,尤其是在第八、九品的时候,第七品当中也略有涉及。回到偈颂。这里的许多偈颂应该不难理解,尤其是前几品,因此我只会简单解说。
偶备微劣食,嗟施少众生,
令得半日饱,人敬为善士。
何况恒施与   无边有情众,
善逝无上乐,满彼一切愿。
这里寂天是说:在这个世上,有些慷慨人士会布施一两天的食物给一些饥民,即使那样微小的举动也被认作非常慷慨善良的行为。而菩萨不只布施食物,也不仅仅布施一两天,菩萨实际提供并且发愿提供解脱--不只是一两天的解脱,而是一切众生永久的解脱。
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
佛言彼堕狱,久如心数劫。
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增;
佛子虽逢难,善增罪不生。
如果有一个无明众生妨碍一位菩萨的行动,甚至只是意图妨碍一位菩萨的行谊,都会导致这个众生未来落入地狱很长时间。
另一方面,如果随喜一位菩萨的行事,则会产生、增长我们的福德。这两偈主要是说:伤害或帮助一位菩萨,较之伤害或帮助一个普通众生,会带来更巨大的果报,因为菩萨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这一偈也在说,我们其实不确定谁是菩萨,谁又不是。这就是为何在菩萨乘道上的人不如随喜所有人的利他行为、随喜一切助人的行为,因为一般而言,我们无法确定谁是菩萨或谁不是菩萨。
何人生此心,我礼彼人身!
加害结乐源,皈依乐源尊!
这是对第一品的总结,寂天以如此美妙的方式结束这一品。他顶礼生出菩提心这珍贵心意的人身这个容器,他向包括我们在内所有这样的人身供养大礼拜。即使只是刹那生起菩提心,你也是值得礼敬的对象。然后他说,他也皈依这个有情、这位菩萨。在之前的偈颂里他谈到,伤害一位菩萨会有很严重的后果。而在这里他说,不论你与一位菩萨如何互动,或好或坏、或伤害或有所助益,无论如何这位菩萨都不会抛下你,菩萨都只会为此众生的解脱而努力奋斗,因此菩萨是最可靠的皈依对象。
基于这个原因,寂天向菩萨做皈依。也可以说,他向幼儿级的菩萨顶礼,并且向更成熟的菩萨行皈依。第一品关于菩提心的利益,到这里就结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5: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问:我们讨论菩提心的时候,只是在谈论过程而非结果吗?因为它会永远延续下去,所以它一直是个过程,而不像阿罗汉位,可以说在终了时会有某种结果。相反的,菩提心可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只是个过程,不考虑结果。
师答:事实上,大乘的人也不真正相信有“永远”这一回事。“永远”是个概念,因为当我们谈到“永远”时,总是想着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们只能那样想。作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会告诉你一位菩萨与佛之间的一段讨论,出自《般若经》的结尾部分。这位菩萨跟佛说他实在太疲惫了,没法继续从事这菩萨事业,因为他累世以来一直在修菩提心,而就算只是要解脱一个有情,也要历经千辛万苦,单是这一个有情的无尽烦恼就已让他精疲力尽了。于是佛陀举了这个例子:一位母亲梦到她的孩子溺水,在湍急的河流中被水流卷走。她会用尽一切方法拯救这个孩子。在救孩子的过程中,每一秒都感觉像是几个小时或几年那样漫长。而当母亲醒来时,孩子正安详地睡在她怀里。事情就像这个例子一样。佛陀举的另一个例子是,从某人受菩萨戒之时起,他历经这所有的菩萨训练,最终证得所谓的十地菩萨,那是一段极其漫长的时间,近乎三大阿僧祇劫。正在向佛请益的这位菩萨抱怨说,这时间实在太长了。佛说,当菩萨证得十地的时候,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长就像火堆里窜出的星火那么短暂。因此,时间完全是相对的。总之,是的,菩提心是一条法道,所以它是一个过程。但是,期间、时间、延续性......这些在实相上全都不存在。所以,这是一次又一次、不断将智慧与实修纪律相融合的法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5: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问:佛性和空性是同义词吗?
师答:是的,你可以那么说,尤其是在大乘佛教里。在上座部佛教中,如来藏(佛性)一词不那么普遍。

学生问:早先您说过:“我想做善事,而我的心却想做些恶事。”“我”和“我的心”之间如何划分界限?

师答:不是的,我的意思是,我们非常习惯于不善和散乱的念头,我们对那些感到很自在。可以说,要我们去点支香很难,但要上脸书却非常轻而易举,即使这两者所花的力气几乎一样。我们就是这样,非常容易陷入不善和散乱中。寂天说:对我们而言,全身心投入做善事极为困难,但是我们却能安适自发地做任何不是很良善的事。你可能会想:那我们要如何才能脱离这种情况?负面力量、物质主义的力量、散乱的力量是如此强大,究竟如何才能从中脱离?寂天的回答是菩提心,他说唯有菩提心才能做到。这有很多理由,后面会讲到。而且,菩提心非常抚慰人心。其它的戒律全都会变成一种苦,会变成一种例行公事,但这并不是说你不应该做那些事,而是必须伴随着菩提心去做,就像无著的母亲那样。在大乘佛教里,无著是非常伟大、极为重要的一个人物,因为无著的遗教才有了禅宗,包括中。。国禅等等,那些全都来自无著。他的母亲曾是位尼师,但她还俗了。在两千年前的印度文化中,这个还俗的举动是非常离经叛道的。因为她想要有个儿子来利益大乘佛法,她甚至在还俗的时候和一位王子调情。不仅如此,她还抛弃那位王子,进而与一位婆罗门调情,然后又生了世亲。世亲后来也成为一位佛教大师。如果没有世亲,就会失去很多佛教的论典。从大乘观点来看,她那还俗之举是极其了不起的事,但从世俗角度来看,她的所作所为却违反戒律,不道德、不清净。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看到佛教的处境,非常想要有所贡献。身为古印度男权社会中的女子,她想:“我要生儿子,并且我要让他们献身于佛法。”她的儿子们确实做到了。发愿的力量如此强大,她发愿所产生的效果一直延续至今。因为她,日本、韩国才会有无数的禅宗修持者。感谢老天她还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5: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往往在听到菩提心的利益时,会有一个危险,可能会把菩提心只当成是一种同情心。我必须强调,菩提心从来不是如此,真正的菩提心是悲心与空性的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5: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 菩提心:成为佛的种族

上一讲中的第一个问题和最后的讨论,两者非常相辅相成。其实这真的是关乎见地,因为不同的见地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我们称之为“所缘大所缘”(以大所缘为所缘)。在声闻乘中,轮涅之间的区别可说是更为坚固。而在大乘中,这两者有点像湿和水:既非同一事物,亦非不同事物。但你不能真正把湿和水分离,因为如果将湿全部拿掉,就没有水,水就不见了。所以当菩萨看着众生的时候,一公斤的众生即是一公斤的佛。基本上,这就是我们正在讨论的:半公斤的烦恼情绪就是半公斤的智慧。我讲述的方式有点偏向密宗,但也不全是密宗,即使在标准的大乘佛经里也有谈到这些。事实上,这部教文里也会讲到,或许是在第二品的时候,而且讲得非常有意思。种姓这个词在印度语里是jāti,意思是出生,有点类似继承人的意思,或物种(species)--我喜欢“物种”这个词。大家知道,种姓有其自身的职责(svadharma)。非常美妙的是,受菩提心戒的仪式里也有这个概念。到了大乘的时候,寂天等人便会说:“当你发愿要令一切有情证悟的那一刻,当你生起菩提心的那一刻,你就成为佛的法嗣,你就成为佛的物种。”记得之前的偈颂吗?菩萨就是如此看待大家的,把我们看作佛的种属、佛的种族。事实上,接着在第三品中说到:“现在这就是你的种姓。那么你的种姓职责是什么?你的种姓职责就是行菩萨道。”这就是介绍它的方式。听众:我想,他们说的佛子可能是指我们所谓的gṛhāṇa-paramparā。Paramparā(师徒传承)这个字指某一特定传统的传承,而gṛhāṇa也许是指居住在相同环境里的人。在我看来,这就是梵文“佛子”所指的意思。我们的确谈到种姓职责,基本上人人都是同一种姓,即佛种姓。其实上一讲的问题和讨论都是出自这一点。令一切有情全都证悟的愿望并不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努力,这个愿望非常可行,并不抽象。愿一切有情证悟远远比达到世界和平容易得多,也比拥有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容易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5: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 菩提心的利益
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
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
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智者弥勒谕善财;彼心利益无限量。
所有其他善德就像芭蕉树--芭蕉树会结果,但结完之后就没了,树就枯了--而菩提心却像如意树,菩提心所带来的善德会结出无尽的果实。菩提心也像可靠的保护者,即使我们曾经造下诸多恶行,但若我们突然找到菩提心,便可以安枕无忧。菩提心像巨大无比的火,能在刹那间烧毁一切的业和业报。在佛经中,经由弥勒和善财童子的讨论,解说了菩提心具有的诸多利益。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可以将这深奥的菩提心分作两类: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但我应该要再做些澄清。事实上,如果将菩提心分类,应该分为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但胜义菩提心在第九品谈到空性时才会讲到,而这里则是从第一品开始就对世俗菩提心有着大量教示。在世俗菩提心之内,又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之分。这两种菩提心的区别是:一个仅仅是愿望,另一个则是伴随这愿望一起的行动。因此,智者必须了解,在这两种世俗菩提心之间有许多区别,主要的区别在于力量--愿菩提心能结出很多果实,而行菩提心能结出无穷的果实。
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
立志不退转,受持此行心;
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
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为信小乘者,妙臂问经中,
如来自宣说;其益极应理。
像我们这样的无明众生,一旦真心诚意地立下誓愿要让无量有情众生获得解脱,那么自那时起,即使发愿者处于散乱、昏迷或沉睡之中,如此发愿的福德仍能如天空般无边无际地增盛。这是佛陀本人在其他佛经中详细阐释过的。从某种角度来说,真诚地允诺要令一切有情解脱,就如同立誓或受戒。誓戒是一种纪律,誓戒也有如一个可以增长我们福德和善行的容器。举例来说,比如我们在世俗生活中不会杀人,但我们不一定会因此积累任何福德。我们不杀人只是因为懒惰或没有能力杀人,或只是因为没有理由这么做--我们何必杀人呢?但是如果我们受戒不杀生,那么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因为没有杀生,就连睡觉这样平凡、日常的行为也能积累福德。
若仅思疗愈,有情诸头疾,
具此饶益心,获福无穷尽。
况欲除有情   无量不安乐,乃至欲成就   有情无量德。
如果你立下一个大誓愿,像是希望令一切有情证悟,那么这是个很大的誓言。所以寂天说:如果我们发愿令众生从头痛等世俗痛苦中解脱,纵然是如此有限的想法,也会让我们有不可思量的福德,何况我们拥有令人赞叹的无量心念,例如令一切有情众生从各种苦和苦因之中解脱,这种心念和行为的利益还需要解释吗?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
是仙或天人,梵天有此耶?
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
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
他人为自利,尚且未能发;
珍贵此愿心;能生诚稀有!
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
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
何况勤精进    利乐诸有情。
下一偈再次影射、暗示--也许这不是正确的词--有所谓的世间法,认为顺从父母和长辈是理所应当的事。当然,在受儒家影响的中。。国等地,这种文化十分强大。而寂天却在此评论道:即使是你的父母,他们是否有解脱一切有情这样宏伟的心念?是的,他们可能爱你,他们可能温柔待你,他们可能对你慈悲,但仅仅是对你而已,他们不会有想要令一切有情证悟的这种愿望。即使是最可敬的父母,他们也没有这样的愿望。下一句可能是在对天神做些评论,例如帝释天、梵天、妙毗天、湿婆等。即使是这些天神,他们有令一切有情证悟的愿望吗?像是你的父母和所有这些天神、非天等等的众生,他们可能连做梦时都没有出现过如此贤善的心念;他们可能连做梦时也没有梦想过能令自己从轮回中解脱,更遑论让一切有情从轮回中解脱了!所以当这个解脱一切有情的愿望在你心中生起时,这是非凡殊胜的事。佛陀赞叹说,这个想要利益众生的愿望甚至比供养一切诸佛更有力量。菩提心是令一切众生离苦并将其安置于解脱大乐之中的愿心,这种心念的力量还需要解释吗?
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
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
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
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
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
若人酬恩施,尚且应称赞;
何况未受托,菩萨自乐为。
一切有情众生都想脱离痛苦,却又匆忙奔向造成痛苦之因;一切有情众生都想要安乐,却因为无明而彻底远离安乐之因。因此,有情众生失去安乐与安乐之因,他们被苦因所染污,受到无尽痛苦的折磨。菩提心这殊胜的心、觉醒的心,是希望满足这些众生对安乐的渴求,并令他们从苦和苦因之中解脱。没有比菩提心更伟大的善德,没有比菩提心更伟大的上师或善知识,没有比菩提心更大的福德。世间凡夫认为,懂得报答他人的恩德和慷慨,就是品行良好的人了,而菩萨甚至无需任何理由或原因就自发地为利益众生而行动,因此具备菩提心的菩萨拥有无量的福德与力量。

⬧ 菩提心是悲心与智慧的结合
我要将诸位的注意力再次导向菩提心,尤其是它与第九品所阐释的智慧相关的层面,因为我们往往在听到菩提心的利益时--诸如各位已经听到的那些,而且后面还有更多--会有一个危险,可能会把菩提心只当成是一种同情心。我必须强调,菩提心从来不是如此,真正的菩提心是悲心与智慧的结合--当我们谈论智慧的时候,是在谈空性。假设有一位初学菩萨刚进入这个菩萨的圈子,他没有任何背景,但深受这条勇士之道所吸引。然而我们知道,即使只是在理性上要熟悉空性这样的概念都很困难,所以初学菩萨必须从某处开始着手。当然我们会从慈心和悲心开始着手,但那样就能成为完整的菩提心吗?我一直在说:不行。所以要怎么做才行呢?要如何使这位初学菩萨的菩提心成为真正的菩提心?这就是为什么要有“愿一切有情证悟”这样的观念。这里有两点是你应该注意的:[1]你不是只给他们食物和庇护所,你是要给他们证悟--你希望、你发愿令他们证悟。这是一个要点。什么是证悟?再次重申,证悟就是证得无二。在佛教中,证悟不是一个你要去的地方,证悟是妄见彻底消失。妄见来自哪里?来自对二元现象的执着。[2]另一个层面是:这一切有情众生,不仅是你的父母、孩子,不仅是你的邻居、同胞,而是“一切”有情.....这有什么效果呢?这个“一切”“无量”的概念和“无二”相辅相成,因为像一切、无量这样的词语非常模糊。从实修角度来说,作为今天授课的最后内容:假设你有个生病或临终的邻居,你可以愿他安好、平安、健康,不仅如此,通过这个善愿的力量,也愿能引致他的证悟,这样就让菩提心完整了。但如果你只希望让某位特定众生免于痛苦,并将他安置于证悟的境界,这并不是真正的菩提心。在大家能够确切掌握空性等课题之前,我知道现在菩提心对某些人来说有点抽象。尽管如此,这个无量的心态是大乘尤为独特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5: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佛陀传过三次法,有三次主要的教授。第一次传法是在鹿野苑等地,主要讲四圣谛等教法,主要针对那些思想负面和具有恶念的人...他的目的是要引诱那些完全沉溺于恶念、恶行的人,教导他们业力、转世等教法。
然后针对那些更成熟的人,佛陀开始传授“无我”等教法,因此他开始在王舍城等地教导般若波罗蜜多等大乘教法,例如《心经》--这是一部极为重要的大乘佛经。在二转法轮时,佛开示了万法皆非实有, 甚至修道也不存在, 甚至涅槃也不存在。接着,在另一个地点、另一个时间,佛陀传授的教法就连空性这个观念也被毁去;这时佛引入了佛性、如来藏这个概念。所以,依据众生不同的能力与愿求而有不同的教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5: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jian 于 2025-1-6 15:25 编辑

学生问:上座部传承教导说,佛陀指引出通往解脱之道,但佛并没有将解脱赐给其弟子、信徒, 这一点和有神论信仰不同。而现在当我们说菩萨誓愿让人解脱时,那是什么样的解脱?只是从日常受苦中解脱,还是达到您所说的涅槃?倘若是后者,那是怎么做到的?是通过把他们变成菩萨,还是其它方式?
师答:很好,这是个典型的问题。我会学生问:上座部传承教导说,佛陀指引出通往解脱之道,但佛并没有将解脱赐给其弟子、信徒, 这一点和有神论信仰不同。而现在当我们说菩萨誓愿让人解脱时,那是什么样的解脱?只是从日常受苦中解脱,还是达到您所说的涅槃?倘若是后者,那是怎么做到的?是通过把他们变成菩萨,还是其它方式?
师答:很好,这是个典型的问题。我会用一两种不同层次作答。首先,在大乘佛教中,祈愿并为自己的证悟努力,却不管他人、不考虑别人,这几乎是一种自相矛盾——这是大乘佛教徒的想法,现在我们正在打开潘多拉之盒。 如果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他人, 大乘人士听起来会觉得那自相矛盾,因为自他皆非实存,并不真实存在。这就是为何结合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法道可以变得如此复杂,除非你已对此相当熟悉。这是其中一个层次的回答。
是,佛曾说过:我不能去除有情众生之苦,我不能将自己的证悟转移给有情;只有你自己才能办到,唯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解脱自己。佛陀说过类似这样的教言。在大乘之道中, 这依然普遍被人接受。但从更广义的层面来讲,大乘有“缘起”这个见地:一切皆是缘起相依的。等我们讲到之后的章节时,会对此有详尽的解说。例如,谈到安忍时,寂天说:假设有个令你非常愤怒的敌人,这样的敌人极为珍贵,因为只有通过敌人,我们才能培养安忍。因此,有极大的缘起性质含括其中。基于缘起这个观念, 我们可以创造出情况和环境,于是能为他人创造出证悟的条件。以此方式,解脱众生是可能的。这是一个方法。另一个方法是通过大乘的发愿。

《华严经》最末部分的《普贤行愿品》即是大乘的发愿,祈愿的大意是:我的发愿会长久到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只要天空尚存,就有有情众生;只要还有烦恼情绪,就有无明众生。基本上,大乘佛教的发愿目标永无止境。通常说到愿望时,我们只敢许下一个会有结果、会有终点的愿望,但菩萨的愿望却非如此。像是地藏菩萨和普贤菩萨,基本上他们是在发愿永不证悟,因为他们的愿望是:直至有情全都证悟之前,自己绝不成佛。我们必须从很多不同角度来听闻这个发愿。其中一个角度实际上甚至在一般佛教概念中也存在着,即:我们不思索起始,因此也不思维终结。究竟的起始、究竟的终结皆非真实存在--这个概念有点复杂,像是无量、无边、不可估量、无边的见地、无量的悲心等这类词汇,我们是在这样的语境中思考要解脱一切有情众生。因此当我们说“一切” ,我们真的就是指“所有的”。这不是任意选定的,也不是像世界和平那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实际上这是可行的、可达成的任务。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问说:过去诸佛菩萨的愿望都实现了吗?你不能说没有实现,因为他们是佛,他们是全能的,他们有这个力量。如果连他们的发愿都不管用,我们的发愿又岂能有用呢?但若诸佛的发愿已然实现,倘若过去千佛的祈愿有效,他们的愿望是一切有情获得证悟,那我们还在这里干什么?我们为何不是证悟的?对此的回答是:实际上,从佛的角度来看,我们全都是证悟的,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用一两种不同层次作答。首先,在大乘佛教中,祈愿并为自己的证悟努力,却不管他人、不考虑别人,这几乎是一种自相矛盾——这是大乘佛教徒的想法,现在我们正在打开潘多拉之盒。 如果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他人, 大乘人士听起来会觉得那自相矛盾,因为自他皆非实存,并不真实存在。这就是为何结合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法道可以变得如此复杂,除非你已对此相当熟悉。这是其中一个层次的回答。是,佛曾说过:我不能去除有情众生之苦,我不能将自己的证悟转移给有情;只有你自己才能办到,唯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解脱自己。佛陀说过类似这样的教言。在大乘之道中, 这依然普遍被人接受。但从更广义的层面来讲,大乘有“缘起”这个见地:一切皆是缘起相依的。等我们讲到之后的章节时,会对此有详尽的解说。

例如,谈到安忍时,寂天说:假设有个令你非常愤怒的敌人,这样的敌人极为珍贵,因为只有通过敌人,我们才能培养安忍。因此,有极大的缘起性质含括其中。基于缘起这个观念, 我们可以创造出情况和环境,于是能为他人创造出证悟的条件。以此方式,解脱众生是可能的。这是一个方法。另一个方法是通过大乘的发愿。 《华严经》最末部分的《普贤行愿品》即是大乘的发愿,祈愿的大意是:我的发愿会长久到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只要天空尚存,就有有情众生;只要还有烦恼情绪,就有无明众生。基本上,大乘佛教的发愿目标永无止境。通常说到愿望时,我们只敢许下一个会有结果、会有终点的愿望,但菩萨的愿望却非如此。像是地藏菩萨和普贤菩萨,基本上他们是在发愿永不证悟,因为他们的愿望是:直至有情全都证悟之前,自己绝不成佛。我们必须从很多不同角度来听闻这个发愿。其中一个角度实际上甚至在一般佛教概念中也存在着,即:我们不思索起始,因此也不思维终结。究竟的起始、究竟的终结皆非真实存在--这个概念有点复杂,像是无量、无边、不可估量、无边的见地、无量的悲心等这类词汇,我们是在这样的语境中思考要解脱一切有情众生。因此当我们说“一切” ,我们真的就是指“所有的”。这不是任意选定的,也不是像世界和平那种一厢情愿的想法。

实际上这是可行的、可达成的任务。总结一下。我们可以问说:过去诸佛菩萨的愿望都实现了吗?你不能说没有实现,因为他们是佛,他们是全能的,他们有这个力量。如果连他们的发愿都不管用,我们的发愿又岂能有用呢?但若诸佛的发愿已然实现,倘若过去千佛的祈愿有效,他们的愿望是一切有情获得证悟,那我们还在这里干什么?我们为何不是证悟的?对此的回答是:实际上,从佛的角度来看,我们全都是证悟的,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5: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问: 我想弄清楚两件事。一是:对于追随声闻乘并逐渐成为阿罗汉的人,是否有个时点让他们可以确实意识到,自己能在声闻乘和菩萨乘二者之中择一追随?他们会做选择吗?如果他们做选择,那个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其次,有没有人从声闻乘转去菩萨乘?
师答:这是一个持续性的争论。显然,你将听到的是一个出自大乘观点的回答,因为根据声闻乘的观点,没有大乘,所以没有选择可言。但是我也必须说,过去和现在都有许多上座部、声闻乘的人,他们也完全接受大乘之道。大乘的人对声闻乘有很多疑虑,这是我们要记得的。根据大乘佛经,据信佛的放光会令很多阿罗汉从灭尽定中出定,然后他们会追随更高层次的大乘修道,从而达至正觉。月称给过一个很清楚的比喻,他说,声闻乘和缘觉乘的这些阶段、成就都是由佛所做的分类,就如同当时出海的商人一般,他们的旅程漫长,历时无数个月,感到疲惫不堪,于是望见一座岛屿时会觉得可以休息而欢喜。类似地,在轮回里挣扎是如此艰难,在道上奋斗成佛是如此艰难。尤其在大乘中,我们说的是一劫又一劫的三大阿僧祇劫。因此,能鼓励这些众生、为其安置一个特殊位置是件好事。从某方面来说,这也与发心有关。有些特定类型的人,他们唯一的动机就是想要完全脱离轮回。从大乘观点来看,这种想要完全逃脱轮回的心态是略嫌懦弱的想法。但是我们可以理解为何有些人会这么想。另一个原因是能力,即我们所说的感知能力和根器。也许我应该用古典的方式来讲解。
各位知道,据说佛传过三次法,有三次主要的教授。

第一次传法是在鹿野苑等地,主要讲四圣谛等教法,主要针对那些思想负面和具有恶念的人,所以那时佛甚至会说:“我,净饭王之子,当我从前是一只鸟……”“当我从前是猴子的时候……”这些话暗示有一个我。因为他的目的是要引诱那些完全沉溺于恶念、恶行的人,所以必须教导他们业力、转世等教法。然后针对那些更成熟的人,他开始传授“无我”等教法,因此他开始在王舍城等地教导般若波罗蜜多等大乘教法,例如《心经》——这是一部极为重要的大乘佛经。
在二转法轮时,佛开示了万法皆非实有, 甚至修道也不存在, 甚至涅槃也不存在。对很多人而言,这很难理解;对有些人来说,获得一些能思考的东西——像是某种法道--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佛却在此解构了一切。接着,在另一个地点、另一个时间,就连空性这个观念也被毁去;这时佛引入了佛性、如来藏这个概念。所以,依据众生不同的能力与愿求而有不同的教法。如果你是问,他们将来可否做选择?依据大乘的说法,他们应该可以做选择。

学生问:回到关于世俗谛和胜义谛的讨论,阿罗汉所试图脱离的这整个生死循环全都是在世俗层面吗?

师答:是的。

学生继续问:因此,如果一个阿罗汉认为他已经脱离其中,那不过是一个心理感知,他其实什么也没有脱离。

师答:对,非常好。

学生继续问:另一方面,虽然大乘菩萨誓愿要在这世俗谛的层面转生以帮助度脱其他众生,但是当他选择为了帮助别人而转世之时便已达到涅槃,所以那时轮回和涅槃变得一样。是的。既然轮涅相同,表示轮涅的究竟本性也是相同,即空性。

师答:是,非常好。

学生继续问:然后您说在那之后是佛性的概念,但我的理解一直都是:即使这个佛性也是空性。这个说法正确吗?

师答:是,很正确。
学生继续问:如果要做一张万法现象的组织结构图,例如,我们在图表最上方放上“空性”作为 CEO。接下来会有两个分支:有为法、无为法。然后在有为法里面可以有更多的分支,像是:无常、常、永恒、非永恒等等。我的问题是,这个组织结构图的顶端是空性吗?

师答:那要看你是谁而定。这是个严肃的问题,现在你谈的是十分细微的东西,这里要非常小心谨慎。不过既然你提出了,这是个重要的问题,甚至因此产生出不同的诠释方式,连在印度都是如此。表格顶端的这位 CEO,你似乎倾向于将空性放在那儿,这只是因为你受到了龙树、月称等营销人员的影响。如果你是亲近无著、世亲等人——他们也是伟人,你不能忽视他们——那么你就会放上如来藏,而不见得是空性。
学生继续问:而那是真正的意见分歧,不只是名义上的差别?

师答:对,这是很大的歧异,这是非常非常大的歧异。事实上,如果考虑人数,我会说无著和世亲那伙人的追随者人数更多,包括整个中。。国、整个日本!我认为禅宗等等都是无著那派的,虽然他们都读《心经》等经典,但如来藏对他们来说,极其重大。
学生继续问:您说从佛的观点看來,我们都是证悟的佛。这是因为我们有佛性,所以就有成佛的潜力?
师答:我想是为了沟通的缘故,所以我们必须使用“证悟”一词。但在实相上,甚至不能说是证悟,因为我们从来不是无明的。明白吗?
学生说:我要想一想。我明白问题所在了。

师答:问题在哪里?
学生说:我们可以从空性开始思索,暂时不谈证悟。如果有人说自己已经证悟,那从来不是。所以依据龙树的讲法,无明、证悟都属于空性。

师答:是的,不过这也产生了很多分歧。即使在西藏,如果你和噶举派、宁玛派讨论,尤其是噶举派,以及部分的萨迦派,他们更加偏向如来藏。值得各位注意的一点是,在佛学院里,我们对两者都做研读,但我们的研读方式是有策略的,而且这策略相当有意思。我们首先学习空性,在入学九年、十七年、廿二年之后的最后一个阶段,就在你完成学位或成为格西、堪布之前,我们研读的最后一本书却是关于如来藏的《宝性论》 。这是一个策略,而这个策略其实又是佛陀亲自施行的。我想是在《三摩地王经》中,佛举了一个非常美妙的例子,佛说:倘若一个孩子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消化母乳,虽然这孩子非常想要喝奶,母亲却不应该哺乳,这时医生会建议母亲在奶头上涂些苦味的东西,于是孩子会逐渐不想吃母乳。两周以后孩子恢复健康了,医生知道母乳对孩子的长久健康是最重要的,这时必须诱惑他回来喝奶,于是母亲必须在奶头上涂些甜味的东西。类似地,佛说:为了真正毁去这个坚实的我执,首先必须教导空性。一旦安立空性之后,接着佛会引入佛性的教法。

学生继续问:尤其是在日本,这个“我已是佛”的想法导致了一些问题,甚至僧众亦然。因为我已是佛,表示我已处于究竟实相中,所以我可以为所欲为,毕竟我是处于佛的境界做这一切事情,因此或许这些寻常的道德戒律不适用在我身上,反正我已成佛。
师答:是,是,不仅日本,实际上这在很多不同情况中都存在着。这问题相当容易回答。 如果你已是佛, 意味着你已证得实相, 那么你就试试略过午餐和晚餐,看看会怎样。如果你会饿,如果你会渴,那么可能你仍具有轮回在持续运转的这个幻相,所以你不能用那个借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5: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我们谈到人身是何其珍贵难得,以及得到人身之后不浪费它又是何等重要。我们也谈到人人都具有生起菩提心的潜能。某种程度上,这两偈也解释了一旦我们拥有暇满人身这个完美的容器——既是作为人身的物质容器,同时也是盛载一时善念的精神容器——菩提心便有了栖身之处,可以播下菩提心的种子,并且养育、增长菩提心。
⬧ 菩提心:解开习性的结缚
下一偈寂天还是在讲菩提心,唯有菩提心才是合宜的。
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恶力大极难挡,
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
由于我们很难、很少生起善念,所以我们很少从事善行。然而可以说,我们非常熟悉对恶念恶行感到自在,造恶毫无困难。我们养成了这样的习气:连生起片刻善念都极为困难, 却非常容易有恶念恶行, 几乎像是自己的第二天性。根据这个比率,按照我们习性运作的方式,我们这样的人几乎不可能成为所谓的“圆满者”。因此寂天教诫说:唯有菩提心,才拥有解开这习性结缚的力量和能力;唯有菩提心的善,才能超越所有其他善德。这又是一个重大的宣言,他所有的偈颂都是如此。
你会在这一品中经常听到这一点。
如寂天自己所说,他是依据佛经而给出这个教授。在某部佛经里,佛陀谈过菩提心,而且所举的例子相当极端。在声闻乘的道上,标准的佛教修道方式是次第修止和修观。通过修止,我们安定自心,使心调柔、具可塑性、可被训练;我们令自心听从我们,而不是我们听从自心,不是我们听从心的需要、愿想和欲求——这是修止的目的。然后我们修“观”。
修“观”的目标不仅是让心调柔、可被训练,实际上也是为了看见实相——一切事物的实相,包括我们存在的实相、我们生命的实相、无常的实相、痛苦的实相等等。
一切事物的自性是在根本上、本质上无法找到任何真实存在或本具存在的事物。经历修观的不同阶段会达到这类成就。这可以说是成就。接着是我们称之为阿罗汉的最后阶段,那时基本上断除了所有的烦恼,即那些令你退转、令你失去定、令你返至轮回的负面情绪。基本上阿罗汉不会回到轮回中,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令人赞叹的阶段。根据佛经所言,对一位阿罗汉而言,手掌和天空的大小是相同的,一手捧起的尘土和遍满大地的黄金是一样的。这边有人赞美,那边有人批评,对阿罗汉而言就只是个回音,诸如此类。阿罗汉是很了不得的成就。
但听一下这个大乘经典的开示:假设有五百位阿罗汉坐在一台空的马车上,没有人、没有马去拉车。这时佛陀突然经过,这五百位阿罗汉合在一起也许有足够的福德请佛用他的双脚拉车,但若骤然有人——还不是有菩提心的人,而是像我们一样听过菩提心这个名称的人——跃入马车,此人的功德足以使佛用自己的头颈来拉车。这是佛陀本人的宣言。在大乘经典中,对菩提心的力量有无穷无尽、一页又一页的说明。
《入行论》作为大乘佛经的一部释论,寂天基本上总结说:没有比菩提心更大的善德了。可能有人会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我再三说过的,菩提心是唯一或是其中一个真正完全结合方便与智慧的法道。你们有些人或许会觉得这是很寻常的大乘沙文主义、大乘精英主义等等的讲法,但既然我们选了一部大乘论典来讲课,就别无选择地只能从大乘观点进行讨论。我应该告诉各位:在很多佛教徒的情况里, 比如上座部、声闻乘的状况中,他们甚至不认为大乘是佛所传授的教法。在声闻乘这个宗派里,所谓的恶行,如妄语、杀生、偷盗等等,全都是恶——就这样,仅止于此,依止这条法道的人应该约束自己不造恶。

而在大乘,一旦你选择大乘之道,如果在特定情况下你不去偷盗、你不撒谎,甚至你没杀人,却可能因此破了菩萨戒。所以从这方面来说, 大乘之道非常大胆, 是令我们不得安稳、无立足之地的重大步骤之一,真的非常重大。就像潘多拉的盒子,这里开启了大量的议题,但我想沿着教文讲下去,大家会听到进一步的解说。 在此你需要理解的是: 唯有菩提心胜过其他一切善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5: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我们谈到人身是何其珍贵难得,以及得到人身之后不浪费它又是何等重要。我们也谈到人人都具有生起菩提心的潜能。某种程度上,这两偈也解释了一旦我们拥有暇满人身这个完美的容器——既是作为人身的物质容器,同时也是盛载一时善念的精神容器——菩提心便有了栖身之处,可以播下菩提心的种子,并且养育、增长菩提心。
⬧ 菩提心:解开习性的结缚
下一偈寂天还是在讲菩提心,唯有菩提心才是合宜的。
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恶力大极难挡,
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
由于我们很难、很少生起善念,所以我们很少从事善行。然而可以说,我们非常熟悉对恶念恶行感到自在,造恶毫无困难。我们养成了这样的习气:连生起片刻善念都极为困难, 却非常容易有恶念恶行, 几乎像是自己的第二天性。根据这个比率,按照我们习性运作的方式,我们这样的人几乎不可能成为所谓的“圆满者”。因此寂天教诫说:唯有菩提心,才拥有解开这习性结缚的力量和能力;唯有菩提心的善,才能超越所有其他善德。这又是一个重大的宣言,他所有的偈颂都是如此。
你会在这一品中经常听到这一点。
如寂天自己所说,他是依据佛经而给出这个教授。在某部佛经里,佛陀谈过菩提心,而且所举的例子相当极端。在声闻乘的道上,标准的佛教修道方式是次第修止和修观。通过修止,我们安定自心,使心调柔、具可塑性、可被训练;我们令自心听从我们,而不是我们听从自心,不是我们听从心的需要、愿想和欲求——这是修止的目的。然后我们修“观”。
修“观”的目标不仅是让心调柔、可被训练,实际上也是为了看见实相——一切事物的实相,包括我们存在的实相、我们生命的实相、无常的实相、痛苦的实相等等。
一切事物的自性是在根本上、本质上无法找到任何真实存在或本具存在的事物。经历修观的不同阶段会达到这类成就。这可以说是成就。接着是我们称之为阿罗汉的最后阶段,那时基本上断除了所有的烦恼,即那些令你退转、令你失去定、令你返至轮回的负面情绪。基本上阿罗汉不会回到轮回中,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令人赞叹的阶段。根据佛经所言,对一位阿罗汉而言,手掌和天空的大小是相同的,一手捧起的尘土和遍满大地的黄金是一样的。这边有人赞美,那边有人批评,对阿罗汉而言就只是个回音,诸如此类。阿罗汉是很了不得的成就。
但听一下这个大乘经典的开示:假设有五百位阿罗汉坐在一台空的马车上,没有人、没有马去拉车。这时佛陀突然经过,这五百位阿罗汉合在一起也许有足够的福德请佛用他的双脚拉车,但若骤然有人——还不是有菩提心的人,而是像我们一样听过菩提心这个名称的人——跃入马车,此人的功德足以使佛用自己的头颈来拉车。这是佛陀本人的宣言。在大乘经典中,对菩提心的力量有无穷无尽、一页又一页的说明。
《入行论》作为大乘佛经的一部释论,寂天基本上总结说:没有比菩提心更大的善德了。可能有人会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我再三说过的,菩提心是唯一或是其中一个真正完全结合方便与智慧的法道。你们有些人或许会觉得这是很寻常的大乘沙文主义、大乘精英主义等等的讲法,但既然我们选了一部大乘论典来讲课,就别无选择地只能从大乘观点进行讨论。我应该告诉各位:在很多佛教徒的情况里, 比如上座部、声闻乘的状况中,他们甚至不认为大乘是佛所传授的教法。在声闻乘这个宗派里,所谓的恶行,如妄语、杀生、偷盗等等,全都是恶——就这样,仅止于此,依止这条法道的人应该约束自己不造恶。

而在大乘,一旦你选择大乘之道,如果在特定情况下你不去偷盗、你不撒谎,甚至你没杀人,却可能因此破了菩萨戒。所以从这方面来说, 大乘之道非常大胆, 是令我们不得安稳、无立足之地的重大步骤之一,真的非常重大。就像潘多拉的盒子,这里开启了大量的议题,但我想沿着教文讲下去,大家会听到进一步的解说。 在此你需要理解的是: 唯有菩提心胜过其他一切善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5: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 菩提心:最有利益的法道

佛于多劫深思惟,见此觉心最饶益。
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
欲灭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众不安,
欲享百种快乐者,恒常莫舍菩提心。
生死狱系苦有情,倘若生起菩提心,
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
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众生导师以慧观,彻见彼心极珍贵,
诸欲出离三界者,宜善坚持菩提心。

接着教文继续说:往昔的善逝做了很多研究、闻思和禅修,一切善逝众都不约而同地见到,菩提心之道是最有利益的法道,是可以无需历经千辛万苦就能救度无量有情之道,也是可以为有情众生断除数百种不同痛苦之道。那些想要将众生从种种不安适中拯救出来的人,那些想要享有百种不同安乐的人,不能失去菩提心。如果一个凡夫生起了菩提心, 那么即使是如你我般的无明众生,也会瞬即成为佛的法嗣。并且,即使凡夫心中只是一时生起了菩提心,也会马上成为被礼敬的对象——不仅人类,甚至天神也会礼敬他。这些偈颂全都伴有很多相关的故事和例子。这里也有一点“影射、暗示”——也许这两个词不合适,但我找不到正确的词。在很多宗教中,包括佛教声闻乘之道,会有一种心态:觉得我们的身体不好,认为它是肮脏的,有点鄙视这个身躯。而寂天对此的回应是:我们所拥有的这个身体,虽然可能现作不净、无常且会衰败等等的,但是如果种下了菩提心,那么就像炼金术,使我们这个身体突然变得弥足珍贵。因为正是通过这个身体,我们才得以成就佛身。因此,智者一定会坚定地具持菩提心。关于接下来这偈有一个例子。我想在古印度有个习俗是去大海、海岛中寻宝。为免沉船,那些专家会扔掉许多半宝石,只留下最珍贵的宝石。这里寂天说:在众多善念、 善行和方法之中,诸佛菩萨已经发现、确定菩提心最为珍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6: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 暇满人身 ⬧

下来是正文。一开始寂天就告诫我们:我们拥有这个珍贵的人身。
暇满人生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
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珍贵人身意味着什么?珍贵人身的基本意义就是:相较于许多其他众生,人类拥有更强大的能力分辨善恶。我们已经拥有了这个珍贵人身,但这并不容易获得,而且它十分脆弱,不是得到之后就不可毁坏。这种人类能力、人类的存在状态可以剎那间消失。医药之类用来巩固人身、令其健壮的一切事物,同样可以造成人身的毁灭。此外,基本上我们可以想到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人身的致死原因。在此我需要澄清一下“为什么人身这么重要”,让我们再回到第九品。人身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智慧--唯独在人道才有更多机会了解智慧,才有能力实际观修并证得智慧。论中对此有很长的解说,我就不细讲了。尽管天人和阿修罗可能力量更强大、更富有,但是对于寻求实相者而言,金银财宝一文不值,权势也一文不值。这里说的不是人类至上主义。一切众生平等,蚂蚁和人之间并无分别,这里的区别只是基于了知实相的能力不同。即使天人也不具有人类这样强大的能力,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散乱、享受、娱乐,有太多的物质能力。而我们人类似乎是紧挨着受苦而活着,即使我们可能拥有财富、健康、能力,却随时可能经历痛苦--可能即将到来,或者就在此时此处、就在你面前。因此,我们确实有绝佳的机会了解实相。这就是为何寂天说,人类确实具有了知实相的机会,这个机会非常稀有,不要浪费了。

⬧ 菩提心:成为菩萨的条件 ⬧

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
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下一偈非常非常重要,许多其他大乘论典一再引用此偈。我现在要使用一个佛教术语,这是大家迟早都要熟悉的:菩提心。之前解释过,“菩提心”这个特殊的心也被称为觉心、殊胜心、证悟心等等,它的成分不只是慈悲善良,也包含对实相的了知。了知实相即是让心成为菩提心的方式。拥有这种菩提心的人被称作“菩萨”。我们能加入这个团体吗?我们可以成为这种勇士吗?如何才能成为勇士?如何成为勇敢的菩萨?这是问题所在。设想我们在一个募兵中心里,你想被招募,我们需要列出你的条件,例如写下你有哪种脚、是不是扁平足等等。显然,如果有扁平足就无法加入军队。我猜如果没有手指也无法加入。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某些标准:你健康吗?你失明吗?你失聪吗?要满足各种条件才可以加入这个军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成为菩萨?寂天的答案是:“犹于乌云暗夜中,剎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褔意。”他不在乎你是否扁平足,也不在乎你是否聋哑或有任何其他问题,你需要的只是具有一次慈心的觉受--甚至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只要在你生命中的某时某处有过这种觉受就够了。
对此的论述颇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议题。从理智的角度来探讨,你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难道没有像希特勒那种一生中从未有过丝毫慈心的人吗?”这只是个假设性的说法,但的确有人会说:“有些家伙实在非常恶劣,完全不可能有慈心。”然而依据大乘佛教徒的说法,绝不可能有这样的人。这是典型的大乘佛教想法,或者应该说是印度人典型的扭曲心灵。印度人的心灵非常扭曲迂回!他们是这么想的:假定我是菩萨招募中心而你想要成为菩萨,我的问题会是“你知道怎么伤害他人吗?”“知道。”至少你知道怎么揍人一拳,你知道这会令他人痛苦--我需要知道的就只是这个。
你要想加入这支军队,我就只需要听到这个。为什么?这就是扭曲迂回之处:因为任何人只要知道如何伤害他人,就意味着知道他不喜欢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仅此一点即可被运用为生起悲心和慈心的基础,这是你唯一需要的。基本上没有人有借口不能加入,即使这听起来像是强迫性征兵。通常你可以去医生那里拿一个假证明,说自己的肺有问题之类的,但在这里,没有人有借口,每一位众生都具有构成菩萨的基本成分。在这一偈中,寂天更明确地说:人人都有昙花一现、生起慈心的时刻,即使是最邪恶的人亦然。他举了一个非常令人赞叹的优美例子:一片漆黑中的闪电。闪电出现时,黑暗中瞬间有了光明。同样地,虽然我们确实有这么多仇恨、嫉妒、嗔恚、骄慢、羡慕等各种情绪,但有时我们确实也会有无条件的慈悲感受--正是那种感受。这个偈颂还有一个涵义:他将此归功于佛的加持。突然间,他几乎像是有神论者在讲话,就好像这种善良也是来自佛的加持。在座有些人可能会想:“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要相信佛就是神吗?”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两年之后,当我们讲到第八品的时候,如果我还记得要解答这个谜题,届时会向各位解释为何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6: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 暇满人身 ⬧

下来是正文。一开始寂天就告诫我们:我们拥有这个珍贵的人身。
暇满人生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
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珍贵人身意味着什么?珍贵人身的基本意义就是:相较于许多其他众生,人类拥有更强大的能力分辨善恶。我们已经拥有了这个珍贵人身,但这并不容易获得,而且它十分脆弱,不是得到之后就不可毁坏。这种人类能力、人类的存在状态可以剎那间消失。医药之类用来巩固人身、令其健壮的一切事物,同样可以造成人身的毁灭。此外,基本上我们可以想到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人身的致死原因。在此我需要澄清一下“为什么人身这么重要”,让我们再回到第九品。人身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智慧--唯独在人道才有更多机会了解智慧,才有能力实际观修并证得智慧。论中对此有很长的解说,我就不细讲了。尽管天人和阿修罗可能力量更强大、更富有,但是对于寻求实相者而言,金银财宝一文不值,权势也一文不值。这里说的不是人类至上主义。一切众生平等,蚂蚁和人之间并无分别,这里的区别只是基于了知实相的能力不同。即使天人也不具有人类这样强大的能力,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散乱、享受、娱乐,有太多的物质能力。而我们人类似乎是紧挨着受苦而活着,即使我们可能拥有财富、健康、能力,却随时可能经历痛苦--可能即将到来,或者就在此时此处、就在你面前。因此,我们确实有绝佳的机会了解实相。这就是为何寂天说,人类确实具有了知实相的机会,这个机会非常稀有,不要浪费了。

⬧ 菩提心:成为菩萨的条件 ⬧

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
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下一偈非常非常重要,许多其他大乘论典一再引用此偈。我现在要使用一个佛教术语,这是大家迟早都要熟悉的:菩提心。之前解释过,“菩提心”这个特殊的心也被称为觉心、殊胜心、证悟心等等,它的成分不只是慈悲善良,也包含对实相的了知。了知实相即是让心成为菩提心的方式。拥有这种菩提心的人被称作“菩萨”。我们能加入这个团体吗?我们可以成为这种勇士吗?如何才能成为勇士?如何成为勇敢的菩萨?这是问题所在。设想我们在一个募兵中心里,你想被招募,我们需要列出你的条件,例如写下你有哪种脚、是不是扁平足等等。显然,如果有扁平足就无法加入军队。我猜如果没有手指也无法加入。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某些标准:你健康吗?你失明吗?你失聪吗?要满足各种条件才可以加入这个军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成为菩萨?寂天的答案是:“犹于乌云暗夜中,剎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褔意。”他不在乎你是否扁平足,也不在乎你是否聋哑或有任何其他问题,你需要的只是具有一次慈心的觉受--甚至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只要在你生命中的某时某处有过这种觉受就够了。
对此的论述颇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议题。从理智的角度来探讨,你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难道没有像希特勒那种一生中从未有过丝毫慈心的人吗?”这只是个假设性的说法,但的确有人会说:“有些家伙实在非常恶劣,完全不可能有慈心。”然而依据大乘佛教徒的说法,绝不可能有这样的人。这是典型的大乘佛教想法,或者应该说是印度人典型的扭曲心灵。印度人的心灵非常扭曲迂回!他们是这么想的:假定我是菩萨招募中心而你想要成为菩萨,我的问题会是“你知道怎么伤害他人吗?”“知道。”至少你知道怎么揍人一拳,你知道这会令他人痛苦--我需要知道的就只是这个。
你要想加入这支军队,我就只需要听到这个。为什么?这就是扭曲迂回之处:因为任何人只要知道如何伤害他人,就意味着知道他不喜欢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仅此一点即可被运用为生起悲心和慈心的基础,这是你唯一需要的。基本上没有人有借口不能加入,即使这听起来像是强迫性征兵。通常你可以去医生那里拿一个假证明,说自己的肺有问题之类的,但在这里,没有人有借口,每一位众生都具有构成菩萨的基本成分。在这一偈中,寂天更明确地说:人人都有昙花一现、生起慈心的时刻,即使是最邪恶的人亦然。他举了一个非常令人赞叹的优美例子:一片漆黑中的闪电。闪电出现时,黑暗中瞬间有了光明。同样地,虽然我们确实有这么多仇恨、嫉妒、嗔恚、骄慢、羡慕等各种情绪,但有时我们确实也会有无条件的慈悲感受--正是那种感受。这个偈颂还有一个涵义:他将此归功于佛的加持。突然间,他几乎像是有神论者在讲话,就好像这种善良也是来自佛的加持。在座有些人可能会想:“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要相信佛就是神吗?”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两年之后,当我们讲到第八品的时候,如果我还记得要解答这个谜题,届时会向各位解释为何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08: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人的爱,带了自私的成分。爱家庭爱亲人,只是我们获取安全感的方式。当我们再次为对方而失望、愤怒甚至想报复的时候,请静下来问问自己,是不是自己感觉哪里不平衡了呢?
       
我们每个人都认为我们很爱自己的家人,你很爱自己的孩子、妻子,不是吗?
       
你会带她们去吃他们喜欢的披萨,他们过生日的时候从不忘记给他们买礼物,在他们不高兴的时候扮怪物尝试改变他们的心情。
       
我们每个人都确信这就是爱,大概没有人会说这不是爱。根据f法,在我们证w之前,我们所有的爱都是基于自我。
       
或者说,我们所有的爱都需要回馈。当我们给了对方一个吻,我们至少希望也得到一个同样的吻或是其他东西。
       
我想稍微谈一下我们基于自我的爱与无我的爱之间的差异。无论我们是否察觉,我们事实上一直在计算。
对家人,对朋友,对我们的爱情。
       
如果你读过我之前的文章就应该知道,自我一直没有安全感,它非常缺乏存在感,为此他需要不断的通过他人、外境来摄取存在感。
       
为此我们建立家庭、学校、政府、医院、养老院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以获取各种不同时期所需的安全感。
       
在你出生的时候,你有爸爸妈妈,他们是你最大的安全感的ATM机。当你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你就会找他们要。
       
当你长大了,你的爱人会给你最大的安全感。当你发现他已经不爱你了,你会寻找另一个安全感的来源——另一个爱人或是孩子,让他们给你新的安全感。
       
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我们如何从家庭爱情来获取安全感。这两者在我们生命力所占比重非常大。
       
当你认为你在爱的时候,事实上,你一直在试着维持收支平衡,我指的是爱情上的收支平衡

       
当然不是完全指金钱,它的范围非常广,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如果你每天都亲吻你的爱人,而他从不主动亲你,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你就会觉得不平衡。你会怀疑他对你的爱。
       
我指的是类似这种收支平衡。假如你付出十块钱的爱,那么你是否要求对方至少付出八块钱的爱。
       
如果对方付出的爱只有五块钱你就会非常生气,但你会试着告诉他你付出的是十块钱,因此他不能只回馈五块钱。
       
但通常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生争吵。我们吵嘴的时候都会说:我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可你呢?这表示我们一直在计算,试图维持感情方面的收支平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08: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有菩提心,
那么你就是一个最幸运的人。
菩提心就是幸运,这个非常重要。
菩提心让你远离障碍。

在你有菩提心的当下,
你便是幸运的。
假如你是一个企业家,
在你睡觉休息的时候,
你的财富并不会得到积累。
而菩提心则相反,
当你有了菩提心,
每时每刻你都在产生和积累福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jian 于 2025-1-7 09:04 编辑

什么是助行?为什么说修一切行门及种种善根皆为净土助行?而不知此义者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

所有修持功德,皆悉回向往生。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发菩提心,誓愿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是大乘胜行。否则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至于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00页 与徐福贤女士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09: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正)与徐福贤书《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连载五十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主题

163

帖子

13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4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09: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佛教的专用词叫“暇满人身获取大义。”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这个身体是无价之宝。为什么是无价之宝?因为是生命,若仅仅因为是生命或者躯体的话,那牛、马、猴子、猩猩都有,没有什么好可贵的。贵是贵在,人能够听得懂别人所说的正确的道理,而且能够做得到,在善恶之间能够做出正确的决择,正因为如此,人身非常难得。
第二,人身之所以很难得,只要你想做的事,不是天方夜谭,是理性的思想,不是纯粹的理想主义,比如你想马上长出个翅膀、直接飞上天的话,这就是有点理想了,就不是现实的;只要你理性地追求,没有任何一个事情你是达不到的。正因为如此,任何一个你想达到的合理的结果,你都能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1-22 17:4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