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rqjrqj

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这个例子正反映现代人布施又侮施的广大事实。你是否有布施后又悔施的经验呢?若有,一定要好好在佛前忏悔,不可再犯。否则佛道与你永远无缘。</P>
< 24pt\"> </P>
< 24pt\">而要如何证明周遭的人,甚至自己有宿世布施后又悔施的因果呢?只要看看别人或自己是否有拥有财富而又悭贪吝施,拥有钱财而生活却似穷人、一毛不拔的习气,便可证明他人或自己是不是一个宿有布施后又悔施经验,甚至习惯悔施的庸俗凡夫了!</P>
< 24pt\"> </P>
< 24pt\">(2)为什么一般人布施曾有悔施的情形呢?</P>
< 24pt\"> </P>
< 24pt\">而一般入布施后,为什么会悔施呢?其原因就出在以贪著心布施的发心上。</P>
< 24pt\"> </P>
< 24pt\">我们看现代人那一个不是以‘贪著心’布施的?只是‘贪染之心’有轻重之分而已。</P>
< 24pt\"> </P>
<P 24pt\">一般人在布施后,因为于脑海里一直有:‘我做过很多布施功德。’‘这个人曾经接受过我的供养’的念头,于是遇到与受施者有不称心的事情发生,便会加重嗔怒对方,认为:‘我对你有恩,你居然不感恩于我,跟我作对。’于是双方由恩人变为‘怨家’。严重者甚至形成生死逼害,誓不两立的情形,</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若是你供养的是善人(道人),有求吉凶于他,只要他有一次对你‘算不准’,你一定讥嫌他,乃至后悔供养他。(智度论卷九十四)</P>
< 24pt\"> </P>
< 24pt\">凡此种种因‘著心’布施后,悔施的现象,都是布施者为自己制造来世获得‘富中贫人’或堕落恶道的引因。佛有此真知灼见,故教导众生于布施时,要以‘无惜、无悔’的心行布施,千万不可将布施的善因,转为堕落恶道的陷阱。</P>
< 24pt\"> </P>
< 24pt\">如果明白了这层道理,仍然悔施心重,难断难改,因今生的荣华富贵成为来世自掘恶业果报的坟场,这种短暂的富贵之乐,又何足恃呢!?</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7.有许多人广做布施却堕落恶道之中,你相信吗?</P>
< 24pt\"> </P>
< 24pt\">虽然现代有许多有财有势的人广行布施,但不一定就会获得人天的富贵果报,甚至因此而堕落恶道,你相信吗?</P>
< 24pt\"> </P>
< 24pt\">般若经论上依不净施的种种心态所获得的果报,归纳成七种,正说明现代广大的布施者,堕落恶道的原因:</P>
< 24pt\"> </P>
< 24pt\">(1)有许多人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钱财来广行布施。如利用鞭打、拷掠、闭系、绑票、枉法……等戕害众生的方式榨取钱财,而以此‘贪心、嗔心、黑心’骗取来的财物,广作布施功德。命终之后,并不因此而获得人天的富贵果报,反而堕落畜生道中,‘形负重鞭’,受人鞭策、羁绊、乘骑。但是仍然当得‘好屋、好食’,供给丰富,受人尊重。</P>
< 24pt\"> </P>
< 24pt\">(2)有许多人在平常做人时,便多怀嗔恚,心曲不瑞:布施时仍然将此当作一种投机事业;若是布施(投资)的对象与自己发生利害冲突时,便会心怀嗔恨,怒骂受施者。以这种意图不轨,嗔怒在心的心态布施,虽然自认广作布施功德,但是死后堕落恶道龙中,不过依然能得妙食好色,享有龙宫七宝宫殿的尊贵住处。</P>
< 24pt\"> </P>
<P 24pt\">(3)有许多人平素憍慢心重,自命清高,自以为是,虽然广作布施,但是自诩:‘我是大财主,我是大施主。’走到各处,人人逢迎巴结,无形中却增长自己不少憍慢心而不自知;若是受施者稍微轻慢于己,便怒火中烧,后悔布施。命终之后,堕落恶道中的金翅鸟中,常得飞行自在,又有如意宝珠作为身上的璎珞装饰,种种所需,无不变化万端,称心随意。</P>
<P 24pt\"> </P>
<P 24pt\">(4)有许多官场之人,用自己贪污、贿赂……以及种种违背法治、滥取民膏的财物,广作布施功德,但是死后却坠入鬼神道中,成为鸠槃荼鬼,常能变化种种五尘幻境,赏心自娱。</P>
<P 24pt\"> </P>
<P 24pt\">(5)有许多人平时狠戾凶暴,好食酒肉,虽然也有广作布施的情形;但是布施时、布施后,仍然狠戾凶暴,嗜好酒肉;命终之后,坠入恶道之中,为地行夜叉鬼类,依然获得种种欢欣之乐自娱与上好饮食。</P>
<P 24pt\"> </P>
<P 24pt\">(6)有许多人生性强蛮横行,刚愎自用,虽然亦能布施车马及财物等解决受施者的交通及民生问题;但是强梁之性难改;命终之后,堕入恶道中的虚空夜叉鬼类,能以大力神通自在飞行,所至如风过境。</P>
<P 24pt\"> </P>
<P 24pt\">(7)有许多人妒嫉心重,贪借财物,又好诤讼是非,虽然用种种上好房舍、卧具、衣服、饮食等物,广作布施之福,但是施前、施时、施后,心有不甘,吝惜财物,后悔布施,是非不断……。死后坠入恶道中的宫观飞行夜叉类,依旧拥有种种欢乐自娱及使身之物,不失布施富乐之果。(大智度论卷十二)</P>
<P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8.重视成佛道路的第一步</P>
< 24pt\"> </P>
< 24pt\">以上七种布施果报及种种布施行为,正反映出末法时代无论外道与佛教中,各式各类的众生,以千差万别的布施心态,所获得无量差异的布施成果。亦明白地显示现在的念佛者及行施者在布施时,要想积集未来人天尊贵果报的佛道资粮,恐怕要多下一点功夫。</P>
< 24pt\"> </P>
< 24pt\">凡是正在行布施、欲布施、欲往佛道走的佛弟子,皆应警惕、反省自己在布施前、布施时、布施后,有无本篇所说不净施心态的潜伏、延续、震荡!而令自己布施的美意,蒙上黑暗的阴影,产生堕入黑暗业网的倾向……,难以自拔。警之!醒之!</P>
< 24pt\"> </P>
< 24pt\">以上所述,虽是一个佛弟子最初步入佛道的入门基础,但是唯有跨出的第一步阶梯稳固,才能平平稳稳地登入第二步、第三步……。一步一步坚稳扎实地往前走—走向光明的成佛彼岸,而与本愿所说的菩萨因地布施发心相应。</P>
< 24pt\"> </P>
< 24pt\">如果佛弟子在跨出第一步‘学布施’的‘初发心’,就‘不小心’、‘错用心’、‘走错路’、‘投错胎’!那么请问什么才是成佛道路的‘初步基础’呢?</P>
<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四)世间布施相的修学次第及果报问题</P>
< 24pt\"> </P>
< 24pt\">1.布施有三种学习层次</P>
< 24pt\"> </P>
< 24pt\">任何人学布施,一定从三种次第开始学习:一是物施,二是供养恭敬施,三是法施。</P>
< 24pt\"> </P>
< 24pt\">(1)什么是物施?</P>
< 24pt\"> </P>
< 24pt\">包括用珍宝、衣食、头目脑髓等一切内外所有身物,尽以布施,就叫做物施。</P>
< 24pt\"> </P>
<P 24pt\">(2)什么是供养恭敬施?</P>
<P 24pt\"> </P>
<P 24pt\">凡是对三宝发出希欲、迎请、恭送、敬仰、赞叹、绕佛、供养等信心清净、虔敬礼拜的行为,就叫做供养恭敬施。</P>
<P 24pt\"> </P>
<P 24pt\">(3)什么是法施?</P>
<P 24pt\"> </P>
<P 24pt\">凡是有关传授佛道的语言、论议、诵读、讲说、除疑、问答、授人戒法等种种施舍行为,就称为法施。</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每一个人欲行布施,皆是从最易做到的‘物施’开始行施。物施的第一步,便是‘食施’,次是‘衣物施’。而此‘食施’与‘衣物施’又称为‘外布施’。头目、脑髓、身躯等虽亦称为‘物施’,但是属于众生的‘身内之物’,远比身外之物布施为难,所以又称‘内布施’。(本文先说明外布施,后续‘布施圆满愿’将对‘内布施’有详细说明。)(智度论卷十二)</P>
< 24pt\"> </P>
< 24pt\">第一的‘食施’与‘衣物施’是世间上任何人都能做到的。第二的‘供养恭敬施’就必须是皈依入门的佛弟子‘才有希望’做到。第三的‘法施’则是必须明了佛理的‘善知识’才能实践。当这三种布施,都能做到圆满的程度,便称为布施波罗蜜满足。因布施波罗蜜满足,而渡布施河到达成佛的彼岸。而如何证明修行者依布施修持次第的学习,确实显发‘布施圆满相’,抵达成佛的彼岸呢?这是下一个愿(二十四—布施圆满愿)所要表达的内容。本篇旨在说明与世间的布施法门善报相应的学习次第(但并不与佛道相应)。</P>
<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2.与布施福德相应的初步修行条件</P>
< 24pt\"> </P>
< 24pt\">而凡夫众生要如何发心布施—行物施,才能称为布施的福德果报相应的初步修行条件呢?一定要三种因缘具足,才能称为布施因缘成就。</P>
< 24pt\"> </P>
< 24pt\">(1)当你对布施的发心产生清净信心的时候。</P>
< 24pt\"> </P>
< 24pt\">(2)当你有财物而不贪执财物的时候。</P>
< 24pt\"> </P>
< 24pt\">(3)当对方是‘清净福田者’,而你亦认定对方能让你培植清净福田的时候。</P>
< 24pt\"> </P>
<P 24pt\">任何人在布施时,这三种因缘具备,才能令我们成就最初的布施功德果报。</P>
<P 24pt\"> </P>
<P 24pt\">由此想见,现在绝大多数的布施者,都未踏入布施的大门,与布施的福德之门毫不相应。</P>
<P 24pt\"> </P>
<P 24pt\">3.世间人布施发心的引进次第</P>
<P 24pt\"> </P>
<P 24pt\">当我们布施时,因布施的对象不同,而使布施的发心也不同,一般人布施的心态,大体上可区分为三种引进次第:</P>
<P 24pt\"> </P>
<P 24pt\">(1)怜愍施</P>
<P 24pt\"> </P>
<P 24pt\">当我们布施贫穷、下贱之人及恶道畜生时,一定会生出怜愍之心行施舍。而此惠施贫贱者,亦是世间人认为最有意义,最欢喜行施的对象。</P>
<P 24pt\"> </P>
<P 24pt\">(2)恭敬怜愍施</P>
<P 24pt\"> </P>
<P 24pt\">当我们布施的对象是衰老或贫病的阿罗汉或辟支佛乃至修行者时,心中的感受一定是怜愍与恭敬交加,所以称为恭敬怜愍施。这是世间人及佛弟子发心布施时共有的现象。</P>
<P 24pt\"> </P>
<P 24pt\">(3)恭敬施</P>
<P 24pt\"> </P>
<P 24pt\">当我们布施的对象是佛及成就法身菩萨等圣人及二乘修行人时,一定会生出非常恭敬的心行供养。此是佛弟子才肯发心及把握机会去做。</P>
<P 24pt\"> </P>
<P 24pt\">由此可知,凡夫因布施的对象不同,而使布施时的心态受影响,而产生三种布施我心的引进次第:因布施时的心态随人而异,所以虽然是布施同样一个人,而使得布施的果报产生千差万别的不同。</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4)父母亲人应该以何种心情供养已出家的儿女?</P>
< 24pt\"> </P>
< 24pt\">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二曾载,在过去印度有一个蜜絺罗国,其国太子发心出家学道,得证辟支佛果。证果后,欲度父母信佛,便返回本国王宫,住在父王造立的园馆中,受父王供养。辟支佛太子涅槃后,父王将其尸身荼毗,重新建筑一座大神祠供养舍利,又将太子故居园馆重新整修,纪念太子。由此供养辟支佛因缘,国王死后数百千生投生为转轮圣王及转生为欲界帝释天王乃至色界梵天王。</P>
< 24pt\"> </P>
< 24pt\">当时国王不知其儿已证辟支佛果,乃是以爱儿心供养辟支佛。若其父知儿子已证辟支佛果,发恭敬心供养,其福德果报更是不可限量。</P>
< 24pt\"> </P>
< 24pt\">这是将圣人当作爱子,发爱儿心供养的特殊例于。由此可知,供养者‘一念发心’不同,便会形成相当差距的福德果报。亦正是警惕现代的布施者,应该相当注意自己供养三宝的‘发心’,是出自恭敬心?或是怜愍心?抑是恭敬又怜愍的‘复杂情绪’供养修行人呢?若是自己有亲人出家,绝对不可再将他当作俗家亲眷般的态度来供养他,这是有损自己来世福德及制造与出家子女来世再结情缘的机会,致使双方在亲情的纠缠中,不得解脱。你愿意制造令自己的出家亲人来世再次沦为尘世俗人的业报吗?这是一个学佛者最好调整以‘俗心’供养出家亲人的考验时刻!</P>
<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5)供养修行人时为何不可发愿与他结为夫妻?</P>
< 24pt\"> </P>
< 24pt\">还有一种特殊情形,就是在供养修行人时,发愿要与受施者生生世世结为夫妇,这亦是‘恭敬又怜爱’的布施发心之一种。</P>
< 24pt\"> </P>
< 24pt\">如增一阿含经卷十一曾载,释迦牟尼佛自述,过去修行时,曾出生在锭光佛出世的时代,投生为一位梵志。有一天,梵志欲发心供养佛,但当时国王有令:凡贩卖香华者,定以重罚处之。梵志苦无鲜花供佛,偶然看见一名叫做善味的婆罗门女,手上拿著五枚香华,正要插入水瓶中,于是向善味买花供佛。善味以大王有严教,不得卖花为拒。梵志便向善味介绍锭光如来的无量功德修证之理。</P>
< 24pt\"> </P>
< 24pt\">善味女反问:‘如果供佛有功德,你欲求何等福德?’</P>
< 24pt\"> </P>
< 24pt\">梵志回答:‘愿以供佛功德,来世如锭光如来一样的获得定慧具足的果报。’</P>
< 24pt\"> </P>
<P 24pt\">善味于是对梵志生出爱幕之意说:‘如果你愿意与我生生世世结为夫妇,我便将这五枚鲜花送给你供佛。’</P>
<P 24pt\"> </P>
<P 24pt\">梵志不肯。善味乃强调说:‘我不是想今生做你的妻子,而是来世与你结为夫妻。’</P>
<P 24pt\"> </P>
<P 24pt\">梵志表明心意说:‘我是修离欲行的菩萨行者,当知菩萨所行,无有爱惜,你若发愿做我妻子,必坏我菩萨行愿。’</P>
<P 24pt\"> </P>
<P 24pt\">善味坚定地说:‘虽然我发愿做你的妻子,但绝封不会毁坏你布施之意。就算你将我施与他人,我也不会恨你。’</P>
<P 24pt\"> </P>
<P 24pt\">说完此话,梵志默许。于是以五百金钱向善味买了五枚鲜花。就在与其共同发愿,结为夫妇后,各自离去。</P>
<P 24pt\"> </P>
<P 24pt\">这是布施者供养修行人时,另一种特殊的发愿情形。这种咒愿,以现在的凡夫众生来说,万万使不得。因为我们宿世已经与无数众生结下牵扯不清的情种缠缘,未来都会一一现前、报应,牵缠不休。何况是现在及未来再发愿、再缠结的父母、儿女、夫妻情缘,更是不可计数,甚难了断。尤其在末法的今天供养修行人,更不可发愿要做他的妻子、丈夫、儿女十父母……去纠缠他,扰乱他修行。因为现在的修行人,心志不似古时修道人般的坚定、清净,施主只能发愿将此布施供养功德,回向佛道,或回向净土,从此超脱女人身、烦恼身、情欲身,踏上佛道解脱之路,才是凡夫学布施发心的正途,而进入‘本愿’菩萨因地学布施的正门。</P>
<P 24pt\"> </P>
<P 24pt\">若是布施者发心供养时,内心存有丝毫的爱幕、怜惜受施者的念头,都已经与受施者未来结下不清净的‘凡夫情缘’。可不慎哉!(按大菩萨证无生法忍时,无量有善根的众生,皆发愿做菩萨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属、知识、朋友,那是另当别论,后续愿中将有说明,见大般若经卷四。)</P>
<P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4.凡夫学菩萨布施对象的先后次序</P>
< 24pt\"> </P>
< 24pt\">凡夫欲学菩萨行布施,惠施对象的先后次序,首先依获福的深浅而发心修学,这是任何人发心学布施的常法。如智度论卷八十七说:‘初学菩萨布施一定先供养诸佛、大菩萨、辟支佛、阿罗汉及诸圣人;若是生无逢遇圣人出世,就以布施正在持戒、精进、禅定,具有智慧、离欲、清净的圣人为对象;倘若生无此等圣人出世,便以布施一切正在出家的佛弟子为对象;若是生无出家僧伽出世,就以布施正在持五戒、行十善,受持一日戒法及皈依佛门的弟子为对象;倘若生无此等人出世,便以布施不正不邪的中庸人为对象;倘若生无此人,乃以布施五逆恶人及所有畜生为对象。佛弟子只要生逢有众生在世间,便不可一日不修布施之行,间断学习菩萨用布施摄受一切众生向善向道的慈心悲愿。’</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5.佛从未说过不可布施外道</P>
< 24pt\"> </P>
< 24pt\">过去佛陀住在印度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时,曾经有一位名叫尸利掘的长者前来皈依佛陀。皈依之时,在闻法当下,即证初果。于是禀白佛说:‘我从今以后,不再转信外道异学所说言教,不再供养外道在家、出家行者。’</P>
< 24pt\"> </P>
< 24pt\">佛言:‘不可有这种想法,长者虽然依佛门得度,但对有德的外道行者,仍应供养,难道你未曾听过布施畜生,福报难量,何况布施人类?’(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一)</P>
< 24pt\"> </P>
< 24pt\">又有一次,佛陀率领僧众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外道见佛多受供养,嫉妒在心,到处散播谣言,诽谤佛说:‘沙门瞿昙(佛的名字),为了多得供养,诋诽外教修行者,常常为他的在家弟子及当地人民作不实说法:认为自己修道有成,其他的外教行者没有德行,教导人民应该布施佛及佛弟子,必然得福无量,如果布施他教修行者,不能获福。’</P>
< 24pt\"> </P>
< 24pt\">波斯匿王听到尼干子外道散布的谣言,始终不信其言。因为他深知佛陀从来不用傲慢心称誉自己,也不诋毁他人。于是来到佛陀住所,请佛辟谣。</P>
< 24pt\"> </P>
<P 24pt\">佛陀回答说:‘我从来没有说过这种话:施我者得福多,布施外道不得福。只要佛弟子将钵里吃剩的残食,以清净心,倒入净水中,作这样的祝愿:愿此处净水中有形的生物,皆能吃到我倒入的残食,获得温饱……即获福无量。如果有人学习佛弟子,以这种清净布施虫类残食之心,利益恶道众生,便能得福甚多,何况是布施需要济助的人类?乃至正在修持清净梵行的外道修行人,更是获福不浅。</P>
<P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大王!“布施持戒的求道者,获福无边。”这是我曾经说过的话。就像一个种田的农夫,如果在经过整理、肥沃的田地中播种上好的谷子,就能回收丰硕的米粮,这是同样的道理……。’</P>
< 24pt\"> </P>
< 24pt\">波斯匿王转佛释疑后,心解意开,赞叹佛说:‘干尼子外道诽谤佛陀,佛犹叹誉外道修行者中也有修行清净的梵行者,应该布施植福。诚如佛所说:布施虫蚁、贫人、外道行者犹获福无数,何况是布施依佛律法、精进修行的佛弟子?从今以后,无论外道净行者、佛门修行者、贫人……来我住处求索,皆当遵佛所教,随时依乞者所需,施给衣被、饮食、床铺、卧具……,不逆其意,以广结善缘……。说罢,波斯匿王因有国事待办,顶礼佛足,欢喜而去。(增一阿含经卷五十一)</P>
<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6.佛依布施的对象说明得福的多寡</P>
< 24pt\"> </P>
< 24pt\">虽然佛从未说过不可布施外道,但却依布施的对象,说明得福多寡的问题。如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曾在佛前表白说:佛曾经开示过,若布施畜生饮食,获福不少(以百倍为喻);布施犯戒人食物,获福千倍;布施持戒人饮食,获福万倍;布施断欲仙人食物,获福亿倍;布施正在修初果行者饮食,获福不可称计,何况布施证初果者;向二果者,得二果人;向三果者,得三果人;向四果者,得四果人;向辟支佛者,得辟支佛人;向如来者,得成佛者等食物,所获功德更是层层转进,不可思议。(增一阿含经卷十三)</P>
< 24pt\"> </P>
< 24pt\">而佛依布施对象说明得福多寡进一层的意义何在呢?这个问题将在下一篇‘施者与受者之间获福最大的情形’来做说明。</P>
<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7.凡夫学布施不能平等发心的原因</P>
< 24pt\"> </P>
< 24pt\">从另一个观点来说,凡夫行者发心布施之所以会从佛、菩萨、阿罗汉等有修有证的圣者先行供养,正说明其‘分别心重’的现象,内心贪著诸佛有无量的功德回向力用,可令其获得广大福德果报。其心量虽因贪著佛身而狭小,但的确可因有无上定慧功德圣者的回向力量,使其获得无量的富贵果报。</P>
< 24pt\"> </P>
< 24pt\">又有一类初学菩萨因多生累劫以来,发大慈悲心度众生,学布施时,自然先以贫者、恶人为对象。这种因怜悯众生,而先利益贫人的发心,虽然布施的对象不是良福田,但却可因其广大慈悲心的惠施力量,获得未来无边的富贵果报。</P>
< 24pt\"> </P>
< 24pt\">而现代人布施的发心,也绝对不出这两种,不是书看得大多及修定心(空定心)重而使慈悲心减弱,就是跑道场太多后,变得‘分别心重’。再则真正能发慈悲心惠施贫者的施主,又对佛菩萨无量功德力量所形成的修证过程少有认识,一直停留在‘佛门外’观望、徘徊,不能进步!</P>
< 24pt\"> </P>
< 24pt\">就因为凡夫学布施不是分别心深,便是慈悲心重,所以纵然经过了多生累劫的行布施,仍然不能进入菩萨修布施行的核心目的,获证‘无生法忍’。这亦是明示了任何一个菩萨行者,在未证无生法忍前,皆停留在慈悲心强或分别心重偏向一边的布施发心,离佛道远矣。</P>
< 24pt\"> </P>
<P 24pt\">凡夫行者为何要学菩萨对一切众生平等布施呢?目的就是在纠正我们无始以来这颗太浊太重的‘分别心’与固执一边的‘怜悯心’。而当凡夫行者因学布施而使自己这颗妄动的分别心与怜爱心,逐渐趋向平等、无分别的大慈悲心量时,就证明你已经能在任何布施的情况下,不著布施相,视一切受施者如‘未来佛’,心得无边自在,进入菩萨修证无生法忍的行列了。</P>
<P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8.人中最大的富贵果报是什么?</P>
< 24pt\"> </P>
< 24pt\">智度论卷四十六说:‘众生因布施、持戒因缘故,人中富贵,作转轮圣王,余波罗蜜或作梵王,或作法身菩萨。’</P>
< 24pt\"> </P>
< 24pt\">转轮圣王是人中广行布施者所获得的最大福报。人间众生虽行布施,但在布施时,心不恭敬,或者这颗清净布施心不能常久保持下去,来世续生人中,自然投生在富贵人家。若是布施的发心,念念虔诚、净洁,一生持续下去,临终这颗恭敬的布施心仍能自然忆念起来,回向天上,死后便可转生天界。若是只为布施而行布施,别无作愿,生生世世布施不断,便可因布施福德的累积,在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时,获得人中最大的轮王善报,七宝具足,眷属众多,以十善法统领四天下。(长阿含经卷六)</P>
< 24pt\"> </P>
< 24pt\">任何一个菩萨行者从初发愿学布施因缘以来,因发心正确,终不堕三恶道:又因布施的深厚功德果报所感,常作转轮圣王。以轮王身份,化导众生令入佛道(智度论卷九十一)。因此累积了无边的福德善报,逢遇无量千万尊佛出世,皆作转轮圣王,对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纵然菩萨布施时不发愿得轮王之报,亦因福德因缘牵引,常得轮王善报,以布施、持戒之法,教化众生。(智度论卷三十九)</P>
< 24pt\"> </P>
< 24pt\">反观现在的人布施,少有生天者,大都因‘杂心布施’,投生人间富贵人家,吝施心重。生而富贵却不知布施,这种富贵又何足恃呢!正显露出是因不净施获得富贵果报,转生即失。一个欲学菩萨布施的学佛者,若只看在眼前的现实利益,而忽略未来的因果报应,还有资格自称为三宝弟子吗?</P>
<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9.布施果报为何有种种不同?</P>
< 24pt\"> </P>
< 24pt\">(1)布施福报有四种区别</P>
< 24pt\"> </P>
< 24pt\">据诸法要集经卷十所载,布施的果报,因布施发心与布施对象的不同,形成四种不同受报情形。是那四种呢?</P>
< 24pt\"> </P>
< 24pt\">甲、施多得福少的情形</P>
< 24pt\"> </P>
< 24pt\">我们经常看到一般人多以饮酒、歌舞等俗事互相应酬、取乐(布施)于人,花费既多,又无福报,只能换取一时的解闷、享乐而已。</P>
< 24pt\"> </P>
<P 24pt\">乙、施少得福少的情形</P>
<P 24pt\"> </P>
<P 24pt\">世界各地的人们,绝大多数都是信仰多神教,其中不乏邪见外道者。若是用悭贪之心布施邪见外道之人,布施财物既少,得福亦少。</P>
<P 24pt\"> </P>
<P 24pt\">丙、施少得福多的情形</P>
<P 24pt\"> </P>
<P 24pt\">现代人若是能以慈敬心供养有德行之人,使其精进学道,布施的财物虽少,但福报弥大。</P>
<P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丁、施多得福多的情形</P>
< 24pt\"> </P>
< 24pt\">世界上要找到一个了悟世间无常苦空之人,以向道心发心施舍钱财,造立塔寺,供养三宝,真是不容易呀!这种情形,施物既多,所获福报亦如恒河流沙那么多!</P>
< 24pt\"> </P>
< 24pt\">布施的发心,是依吾人知见的正确与否而渐进正轨的;因此形成由少而多的福乐受报情形。扪心自问:‘我真的已经脱离施多得福少的果报吗?’</P>
< 24pt\"> </P>
< 24pt\">可以肯定的,现代大多数的佛弟子都停留在‘施多得福少’或‘施少得福少’的阶段。而且对布施的果报问题,没有深入去研究,犹以为自己已经培植了不少福德果报。</P>
< 24pt\"> </P>
< 24pt\">当知我们用善心布施时,因施物不同,对象不同,获得的果报,必然有异。现在就来为读者分辨善心布施的果报问题。</P>
< 24pt\">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333399>2)凡夫善心布施的程种果报</FONT>
< 24pt\"> </P>
< 24pt\">依智度论说,凡夫善心惠施的果报,不胜枚举,兹略举六种为代表:</P>
< 24pt\"> </P>
< 24pt\">甲、布施饮食的果报</P>
< 24pt\"> </P>
< 24pt\">如果受施者得此饮食后,能令身色强健,乐观进取,奋发向上,造福人群,乃至向道修善;惠施者未来便能获得身色有力,乃至具有生命活力,乐观向上之回报。</P>
< 24pt\"> </P>
< 24pt\">乙、布施衣服的果报</P>
< 24pt\"> </P>
< 24pt\">如果受施者得此衣服后,生出惭槐、知足之心,以此受施知足之心,奋勉自强,修善向道;布施者未来便能获得惭愧有德,身心威严的安乐果报。</P>
<P 24pt\"> </P>
<P 24pt\">丙、布施井池、泉水、种种好浆的果报</P>
<P 24pt\"> </P>
<P 24pt\">如果受施者得此泉池好浆后(古时用语),身心安泰,利人利己;布施者未来便能获得无饥无渴,五欲具全的安乐果报。</P>
<P 24pt\"> </P>
<P 24pt\">丁、布施桥船、履屣的果报</P>
<P 24pt\"> </P>
<P 24pt\">如果受施者得此施物后,小心爱护,益己善人,布施者未来便能获得生具种种车马的富足果报。</P>
<P 24pt\"> </P>
<P 24pt\">戊、布施园林的果报</P>
<P 24pt\"> </P>
<P 24pt\">如果受施者得此施物后,种瓜种果,接济贫民,从善如流;布施者未来便能获得受身端正,心乐无忧,应有尽有的富豪尊贵之报。</P>
<P 24pt\"> </P>
<P 24pt\">己、布施房舍的果报</P>
<P 24pt\"> </P>
<P 24pt\">如果受施者得此房舍后,办道修行,慈善济世;布施者未来便能上升天界,获得种种七宝宫殿,自然而有,以及五欲自娱的天乐果报。</P>
<P 24pt\"> </P>
<P 24pt\">只要我们用一颗善良的心布施,必能获得福德善报,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布施的果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牵涉布施者的心态,受施者的心态与受施者的受用情形,乃至施物的来源、大小、多寡、优劣……,因时、因地、因人、因物种种不同,而形成不可预知与层层改变及层层转进的无量差别果报,不是凡夫智识所能辨知的。</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333399>3)为何布施得时、得地、得人、得物果报增多?</FONT>
< 24pt\"> </P>
< 24pt\">佛说,世间人能发至诚心布施,本身就是一种福德,但是若更能得时、得地、得人、得物,施其所需,施得其所,果报便会相对增加。什么是得时、得地、得人、得物呢?现在加以说明:</P>
< 24pt\"> </P>
< 24pt\">甲、什么是得时?</P>
< 24pt\"> </P>
< 24pt\">当你正逢远游之人、远来之人、生病之人、看病之人,在路上或他处遭遇风寒、饥饿、痛苦、危险众难之时,若能适时给予所需,安其苦难,必然因受施者感恩心重、报答心重及自己怜悯心或恭敬心重,而使果报增加。</P>
< 24pt\"> </P>
< 24pt\">乙、什么是得地?</P>
< 24pt\"> </P>
< 24pt\">当你正逢当地建设所需,利益人民,譬如造桥、铺路……等,因人群的铭记感恩,而布施者福德加重。或者在贫人、修行者必经的路旁,随时依其所需,施食、施水、施衣……,广结善缘,必然使布施者福报增加。</P>
<P 24pt\"> </P>
<P 24pt\">丙、什么是得人?</P>
<P 24pt\"> </P>
<P 24pt\">如果受施者是非常有善心之心或者正是出家修行人,或者施者、受者皆是有德有福之人。布施者以种种恭敬、迎送之礼,供养有德圣者,必然使施者未来福报增加。</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1

主题

162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359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4pt\">丁、什么是得物?</P>
< 24pt\"> </P>
< 24pt\">布施者以自己辛苦工作赚得的种种财、物,毫不吝惜地布施,或者自觉今生贫穷,乃是前世不知修福所致,因此将自己以毕生精力换取来多年累积的难得财物,无有悭吝地经常布施出家修行人,以求来世福田。以此难得之物,用最诚意恭敬的布施心供养有德有修的正道僧宝,得福最多。乃至将身家所有之物,尽用布施,绝不贪惜,以此功德,果报无量。</P>
< 24pt\"> </P>
< 24pt\">现代人布施,多不能得时、得地、得人、得物,大都一窝蜂地供养名寺、名僧、名人,而忽略了施其所需,施得其所,才是获得无量福德的主因。了解了这个道理,你是否对你布施的发心有所反省呢?</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1 10:28 , Processed in 0.1171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