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20|回复: 1

寶誌禪師略傳與偈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11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1257

    主题

    8975

    帖子

    3026 小时

    在线时间

    服务人员

    煩惱實則栴檀樹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0260
    发表于 2016-9-9 16: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寶誌禪師大乘贊十首」
    (一)
    大道常在目前,雖在目前難睹。
    若欲悟道真體,莫除聲色言語。
    言語即是大道,不假斷除煩惱。
    煩惱本來是空,妄情遞相纏繞。
    一切如影如響,不知何惡何好。
    有心取相為實,定知見性不了。
    若欲作業求佛,業是生死大兆。

    生死業常隨身,黑暗獄中未曉。
    悟理本來無異,覺後誰晚誰早。
    法界量同太虛,眾生智心自小。
    但能不起吾我,涅槃法食常飽。
    (二)
    妄身臨鏡照影,影與妄身不殊。
    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虛。
    身本與影不異,不得一有一無。
    若欲存一捨一,永與真理相疏。
    更若愛聖憎凡,生死海裡沉浮。
    煩惱因心故有,無心煩惱何居。
    不勞分別取相,自然得道須臾。
    夢時夢中造作,覺時覺境都無。
    翻思覺時與夢,顛倒二見不殊。
    改迷取覺求利,何異販賣商徒。
    動靜兩忘常寂,自然契合真如
    若言眾生異佛,迢迢與佛常疏。
    佛與眾生不二,自然究竟無餘。
    (三)
    法性本來常寂,蕩蕩無有邊畔。
    安心取捨之間,被他二境迴換。
    斂容入定坐禪,攝境安心覺觀。
    機關木人修道,何時得達彼岸。
    諸法本空無著,境似浮雲會散。
    忽悟本性元空,恰似熱病得汗。
    無智人前莫說,打你色身星散。
    (四)
    報你眾生直道,非有即是非無。
    非有非無不二,何須對有論虛。
    有無妄心立號,一破一個不居。
    兩名由爾情作,無情即是真如。
    若欲存情覓佛,將網山上羅魚。
    徒費功夫無益,幾許枉有功夫。
    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騎驢覓驢。
    一切不憎不愛,這個煩惱須除。
    除之則須除身,除身無佛無因。
    無佛無因可得,自然無法無人。
    (五)
    大道不由行得,說行權為凡愚。
    得理返觀於行,始知枉用功夫。
    未悟圓通大理,要須言行相扶。
    不得執他知解,回光返本全無。
    有誰解會此說,教君向己推求。
    自見昔時罪過,除卻五欲瘡疣。
    解脫逍遙自在,隨方賤賣風流。
    誰是發心買者,亦得似我無憂。
    (六)
    內見外見總惡,佛道魔道俱錯。
    彼此二大波旬,便即厭苦求樂。
    生死悟本體空,佛魔何處安著?
    只由妄情分別,前身後身孤薄。
    輪迴六道不停,結業不能除卻。
    所以流浪生死,皆由橫生經略。
    身本虛無不實,返本是誰斟酌?
    有無我自能為,不勞妄心卜度。
    眾生身同太虛,煩惱何處安著?
    但無一切希求,煩惱自然銷落。
    (七)
    可笑眾生蠢蠢,各執一般異見。
    但欲傍鏊求餅,不解返本觀面。
    面是正邪之本,由人造作百變。
    所須任意縱橫,不假偏耽愛戀。
    無著即是解脫,有求又遭羅羈。
    慈心一切平等,真如菩提自現。
    若懷彼我二心,對面不見佛面。
    (八)
    世間幾許癡人,將道復欲求道。
    廣尋諸義紛紜,自救己身不了。
    專尋他文亂說,自稱至理妙好。
    徒勞一生虛過,永劫沉淪生老。
    濁愛纏心不捨,清淨智心自惱。
    真如法界叢林,反作荊棘荒草。
    但執黃葉為金,不悟棄金求寶。
    所以失念狂走,強力裝持相好。
    口內誦經誦論,心裡尋常枯槁。
    一朝覺本心空,具足真如不少。
    (九)
    聲聞心心斷惑,能斷之心是賊。
    賊賊遞相除遣,何時了本語默。
    口內誦經千卷,體上問經不識。
    不解佛法圓通,徒勞尋行數墨。
    頭陀阿練苦行,希望身後功德。
    希望即是隔聖,大道何由可得。
    譬如夢裡渡河,船師渡過河北。
    忽覺床上安眠,失卻渡船軌則。
    船師及彼渡人,兩個本不相識。
    眾生迷倒羈絆,往來三界疲極。
    覺悟生死如夢。一切求心自息。
    (十)
    悟解即是菩提,了本無有階梯。
    堪歎凡夫傴僂,八十不能跋蹄。
    徒勞一生虛過,不覺日月遷移。
    向上看他師口,恰似失奶孩兒。
    道俗崢嶸聚集,終日聽他死語。
    不觀己身無常,心行貪如狼虎。
    堪嗟二乘狹劣,要須摧伏六府。
    不食酒肉五辛,邪眼看他飲咀。
    更有邪行猖狂,修氣不食鹽醋。
    若悟上乘至真,不假分別男女。


    寶誌和尚十二時頌

    平旦寅。狂機內有道人身。窮苦已經無量劫。不信常擎如意珍。
    若捉物,入迷津。但有纖毫即是塵。不住舊時無相貌。外求知識也非真

    日出卯。用處不須生善巧。縱使神光照有無。起意便遭魔事撓。
    若施功,終不了。日夜被他人我拗。不用安排只麼從。何曾心地生煩惱

    食時辰。無明本是釋迦身。坐臥不知元是道。只麼忙忙受苦辛。
    認聲色,覓疏親。只是他家染污人。若擬將心求佛道。問取虛空始出塵

    禺中巳。未了之人教不至。假饒通達祖師言。莫向心頭安了義。
    只守玄,沒文字。認著依前還不是。暫時自肯不追尋。曠劫不遭魔境使。

    日南午。四大身中無價寶。陽焰空華不肯拋。作意修行轉辛苦。
    不曾迷,莫求悟。任爾朝陽幾回暮。有相身中無相身。無明路上無生路。  

    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義。他家文字沒親疏。莫起工夫求的意。
    任縱橫,絕忌諱。長在人間不在世。運用不離聲色中。歷劫何曾暫拋棄。  

    晡時申。學道先須不厭貧。有相本來權積聚。無形何用要安真。

    作淨潔,卻勞神。莫認愚癡作近鄰。言下不求無處所。暫時喚作出家人。  

    日入酉。虛幻聲音終不久。禪悅珍羞尚不餮。誰能更飲無明酒。
    沒可拋,無物守。蕩蕩逍遙不曾有。縱爾多聞達古今。也是癡狂外邊走。  

    黃昏戌。狂子興功投暗室。假使心通無量時。歷劫何曾異今日。
    擬商量,卻啾唧。轉使心頭黑如漆。晝夜舒光照有無。癡人喚作波羅蜜。  

    人定亥。勇猛精進成懈怠。不起纖豪修學心。無相光中常自在。
    超釋迦,越祖代。心有微塵還窒閡。廓然無事頓清閒。他家自有通人愛。  

    夜半子。心住無生即生死。生死何曾屬有無。用時便用沒文字。
    祖師言,外邊事。識取起時還不是。作意搜求實沒蹤。生死魔來任相試。  

    鳴丑。一顆圓珠明已久。內外接尋覓總無。境上施為渾大有。
    不見頭,又無手。世界壞時渠不朽。未了之人聽一言。只遮如今誰動口。(有說:只這如今)

    誌公和尚十四科頌  
        
    菩提煩惱不二  

    眾生不解修道。便欲斷除煩惱。煩惱本來空寂。將道更欲覓道。  
    一念之心即是。何須別處尋討。大道曉在目前。迷倒愚人不了。  
    佛性天真自然。亦無因緣修造。不識三毒虛假。妄執浮沈生老。  
    昔時迷日(一作未)為晚。今日始覺非早。  
        
    持犯不二  

    丈夫運用無礙。不為戒律所制。持犯本自無生。愚人被他禁系。  
    智者造作皆空。聲聞觸途為滯。大士肉眼圓通。二乘天眼有翳。  
    空中妄執有無。不達色心無礙。菩薩與俗同居。清淨曾無染世。  
    愚人貪著涅槃。智者生死實際。法性空無言說。緣起略無人子(一本作為茲偈)。  
    百歲無智小兒。小兒有智百歲。  
        
    佛與眾生不二  

    眾生與佛無殊。大智不異於愚。何須向外求寶。身田自有明珠。  
    正道邪道不二。了知凡聖同途。迷悟本無差別。涅槃生死一如。  
    究竟攀緣空寂。惟求意想清虛。無有一法可得。翛然自入無餘。  
        
    事理不二  

    心王自在翛然。法性本無十纏。一切無非佛事。何須攝念坐禪。  
    妄想本來空寂。不用斷除攀緣。智者無心可得。自然無爭無喧。  
    不識無為大道。何時得證幽玄。佛與眾生一種。眾生即是世尊。  
    凡夫妄生分別。無中執有迷奔。了達貪瞋空寂。何處不是真門。  
        
    靜亂不二  

    聲聞厭喧求靜。猶如棄麫求餅。餅即從來是麫。造作隨人百變。  
    煩惱即是菩提。無心即是無境。生死不異涅槃。貪瞋如焰如影。  
    智者無心求佛。愚人執邪執正。徒勞空過一生。不見如來妙頂。  
    了達婬欲性空。鑊湯鑪炭自冷。  
      
    善惡不二  

    我自身心快樂。翛然無善無惡。法身自在無方。觸目無非正覺。  
    六塵本來空寂。凡夫妄生執著。涅槃生死平等。四海阿誰厚薄。
    無為大道自然。不用將心畫度。菩薩散誕靈通。所作常含妙覺。  
    聲聞執法坐禪。如蠶吐絲自縛。法性本來圓明。病癒何須執藥。  
    了知諸法平等。翛然清虛快樂。  
        
    色空不二  

    法性本無青黃。眾生謾造文章。吾我說他止觀。自意擾擾顛狂。  
    不識圓通妙理。何時得會真常。自疾不能治療。卻教他人藥方。  
    外看將為是善。心內猶若豺狼。愚人畏其地獄。智者不異天堂。  
    對境心常不起。舉足皆是道場。佛與眾生不二。眾生自作分張。  
    若欲除卻三毒。迢迢不離災殃。智者知心是佛。愚人樂往西方。  
        
    生死不二  

    世間諸法如幻。生死猶若雷電。法身自在圓通。出入山河無間。  
    顛倒妄想本空。般若無迷無亂。三毒本自解脫。何須攝念禪觀。  
    只為愚人不了。從他戒律決斷。不識寂滅真如。何時得登彼岸。  
    智者無惡可斷。運用隨心合散。法性本來空寂。不為生死所絆。  
    若欲斷除煩惱。此是無明癡漢。煩惱即是菩提。何用別求禪觀。  
    實際無佛無魔。心體無形無段。  
        
    斷除不二  

    丈夫運用堂堂。逍遙自在無妨。一切不能為害。堅固猶若金剛。  
    不著二邊中道。翛然非斷非常。五欲貪瞋是佛。地獄不異天堂。  
    愚人妄生分別。流浪生死猖狂。智者達色無礙。聲聞無不恛惶。  
    法性本無瑕翳。眾生妄執青黃。如來引接迷愚。或說地獄天堂。
    彌勒身中自有。何須別處思量。棄卻真如佛像。此人即是顛狂。  
    聲聞心中不了。唯只趁逐言章。言章本非真道。轉加鬥爭剛彊。  
    心裡蚖蛇蝮蠍。螫著便即遭傷。不解文中取義。何時得會真常。  
    死入無間地獄。神識枉受災殃。  
        
    真俗不二  

    法師說法極好。心中不離煩惱。口談文字化他。轉更增他生老。  
    真妄本來不二。凡夫棄妄覓道。四眾雲集聽講。高座論義浩浩。  
    南座北座相爭。四眾為言為好。雖然口談甘露。心裡尋常枯燥。  
    自己元無一錢。日夜數他珍寶。恰似無智愚人。棄卻真金擔草。  
    心中三毒不捨。未審何時得道。  
      
    解縛不二  

    律師持律自縛。自縛亦能縛他。外作威儀恬靜。心內恰似洪波。  
    不駕生死船筏。如何度得愛河。不解真宗正理。邪見言辭繁多。  
    有二比丘犯律。便卻往問優波。優波依律說罪。轉增比丘網羅。
    方丈室中居士。維摩便即來訶。優波默然無對。淨名說法無過。  
    而彼戒性如空。不在內外娑婆。勸除生滅不肯。忽悟還同釋迦。  
        
    境照不二  

    禪師體離無明。煩惱從何處生。地獄天堂一相。涅槃生死空名。  
    亦無貪瞋可斷。亦無佛道可成。眾生與佛平等。自然聖智惺惺。  
    不為六塵所梁。句句獨契無生。正覺一念玄解。三世坦然皆平。  
    非法非律自制。翛然真入圓成。絕此四句百非。如空無作無依。  
        
    運用無礙無二  

    我今滔滔自在。不羨公王卿宰。四時猶若金剛。苦樂心常不改。  
    法寶喻於須彌。智慧廣於江海。不為八風所牽。亦無精進懈怠。  
    任性浮沈若顛。散誕縱橫自在。遮莫刀劍臨頭。我自安然不採。  
      
    迷悟不二  

    迷時以空為色。悟即以色為空。迷悟本無差別。色空究竟還同。  
    愚人喚南作北。智者達無西東。欲覓如來妙理。常在一念之中。  
    陽焰本非其水。渴鹿狂趁匆匆。自身虛假不實。將空更欲覓空。  
    世人迷倒至甚。如犬吠雷叿叿。

    一路走來能記憶的是凡心,忘記的是佛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11 21:27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1257

    主题

    8975

    帖子

    3026 小时

    在线时间

    服务人员

    煩惱實則栴檀樹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0260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07: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寶誌禪師,身世不詳,相傳一位朱姓婦人聽見鷹巢中嬰兒啼哭聲,從樹上把他抱下,扶養長大,所以經中描述他的長相說:「面方而瑩徹如鏡,手足皆鳥爪。」此外,誌公一生的事跡也充滿著傳奇色彩,例如以丹青馳譽於南朝的張僧繇,曾受梁武帝的詔請,為寶誌禪師畫像,寶誌一時興起,以指端輕輕地朝面門一剺,竟現出十二面觀音像,妙相殊麗,或慈或悲。使素有第一佛像畫家之稱的僧繇,竟無法成筆。世人除了稱寶誌為禪師外,因為他的種種神跡及慈悲行,亦尊稱他為寶誌公、誌公或寶誌大士。


      寶誌禪師七歲時,追隨僧檢出家,善於修習禪觀,集三論宗大成的嘉祥吉藏的師父法朗,就曾經向寶誌禪師學習禪法。在劉宋泰始初年,寶誌禪師的行跡忽然僻異,居無定所,飲食也無定時,經常長髮赤足,手執錫杖,上掛剪刀、拂扇、鏡子等物,遊行於街頭巷尾間。  

      齊建元年間,寶誌禪師更是屢現神跡,幾天不進食,也不覺得飢餓;又常講一些他人不能理解的話,但事後發現他所說的話都一一應驗了,所以江東一帶的官員、百姓都很尊崇他。可是齊武帝卻認為寶誌禪師妖言惑眾,於是將他囚禁在牢獄之中。神奇的是,人們仍舊見到他在街市上遊走,前往探監時,卻又看見他的確是在牢獄中。一日,寶誌禪師對獄卒說:「門外有人用金缽盛飯來,你趕快去取!」獄卒猶豫地走到獄外一瞧,果真是文慧太子送飯來給寶誌禪師。當這件事傳到齊武帝的耳中,他才將寶誌禪師迎入宮中,居於後堂,但仍然禁止他自由出入。  

      直到齊亡,梁武帝即位,立刻下詔:「大士寶誌,跡拘塵垢,游甚冥寂,水火不能燋濡,蛇虎不能侵懼。語其佛理,則聲聞之上;談其隱倫,則遁仙高者,豈可以俗法常情空相疑忌?自今中外,任使宣化。」在兩位武帝之間,地位截然不同的寶誌禪師,從此悠然自在,游化世間。他與梁武帝之間的事跡,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傳說。  

      「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這是形容佛教法服海青縫合的廣袖。據說廣袖的縫合,便是寶誌禪師的傑作。梁武帝信佛虔誠,然而夫人郗氏卻是生性忌妒,不信佛法。某日,郗氏準備了許多肉包子,請寶誌禪師及其弟子們前來應供,心想:「和尚們若吃了肉包子,便是犯戒;若拒絕不吃,便是違逆後旨。」想要陷僧眾於兩難之中。寶誌禪師早已知曉郗氏心懷不軌,在臨行前,要眾僧將海青廣袖的袖口縫合,袖筒中暗藏饅頭。當入宮應供時,一手把包子放進空袖筒內,一手取出饅頭來吃,終使郗氏的詭計無法得逞。  

      梁武帝曾經藉由誌公禪師的神通力,見到地獄眾生的種種苦相,寶誌公告訴他,鐘聲可使地獄眾生暫免受苦。武帝於是下詔天下寺院,擊鍾之時,要舒緩其聲。又梁武帝在即位之初,採用嚴刑峻法來治理國政,寶誌公透過神通力,讓梁武帝親眼見到先王在地下受苦的怵目驚心慘狀,終於廢除錐刀之刑。這無非是以宗教力量影響君王,令行仁政,以發揚佛教慈悲的宗旨。  

      寶誌禪師圓寂後,梁武帝為他興建開善寺,並在鍾山立塔紀念。寶誌禪師留下許多讚頌詩偈,收在《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分別是:<誌公和尚大乘贊>十首、<誌公和尚十二時頌>十二首和<誌公和尚十四科頌>,其中<誌公和尚十四科頌>中的菩提煩惱不二、持
    空不二、生死不二、斷除不二、真俗不二、解縛不二、境照不二、運用無礙、迷悟不二等,最能顯示這位神異禪師灑脫自在的本地風光。
    一路走來能記憶的是凡心,忘記的是佛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4-20 12:16 , Processed in 0.1246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