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56|回复: 0

第一章  禅修简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11 13:26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382

    主题

    622

    帖子

    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2147483647
    发表于 2011-2-8 13: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照见清净心—禅修入门指导
    [作者波卡仁波切]

                           



      

    1940年诞生于藏西地区的游牧家庭中,经第十六世噶玛巴大宝法王认证为上一世波卡仁波切之转世。
      二十岁与上师到印度 , 受教于藏传佛教中最伟大的上师之卡卢仁波切 (Kalu Rinpoche),在其指导下完成两次三年三个月的闭关。
      卡卢仁波切是藏传佛教香巴噶举传承之法脉持有者,担任多所寺院之闭关总导师,且广受其它教派所推崇。



    第一章  禅修简介
    第二章  进一步的思维
    第三章  丰饶的根基
    第四章  三种障碍
    第五章  心的静定——止
    第六章  再谈心的定静——止
    第七章  观
    第八章  再谈观
    第十章  大手印五要
    辞汇解释





    第一章  禅修简介

      大部分的人都认为禅修就是阻断一切念头,
      并保持在那种状态之中。
      这是错误的看法。
      禅修时,我们并不试图阻断念头,  
      而是让心保持开放、轻松,
      不涣散地安住在当下的觉知之中。
      禅修时,心应该是放松的、自在的、广阔的,
      不抱持任何期望或担忧。
      为什么要禅修?
      在人们遭受到各种无法避免的痛苦、烦恼和恐惧时,禅修可以消除这些苦痛。
      我们都认为快乐和痛苦是来自外在的环境或境遇(外境)。我们不为断地以各种方式将精力投注于改造世界,试图在这儿消除一些痛苦,在那儿累积一些快乐,但是,从来无法如愿以偿。从佛学及禅修的观点来看,快乐或痛苦根本不取决于外境,而是来自心的本身:正面积极的心态酝酿快乐,负面消极的心态制造痛苦。
      我们要如何才能了解,只能在内心找到的东西却向外寻求,是错误的?一个人的脸若是干净、明朗的,他在镜子里会看到干净、明朗的脸。一个人的脸若是肮脏的、沾满了污泥,那么他在镜子里看到的就是肮脏、沾满了污泥的脸。镜子中的影像不真实存在,存在的是脸本身。但我们把脸遗忘了,反而把脸的影像当做是真实的。心的正面或负面特质,反映在外相中,成为我们的自我形象。这种外显的形象和内心的物质相呼应。改造周围的世界并不能带来我们所期望的快乐,唯有改善内在的世界才能奏效。
      唯有我们的心不被恶业污染,那种避之唯恐不及的痛苦才会终止。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快乐与痛苦都起于自心,也不知道如何分辨什么对我们的心性有益或有害,任由我们的心继续陷在不健康的状态中,我们就没有力量避免痛苦再重显。因此不论我们冀求的是什么,都必定会沦于失望之中。
      如果我们从镜子中的形象发觉脸是肮脏的,然后开始清洗镜子,我们可能使劲擦洗了好几年,都见不到一丝一毫的成效。这是因为我们努力的对象没有弄对,所以,即使再大的努力也是徒然无益。这是佛学及禅修的第一个原则:了解快乐与痛苦的根本并非取决于外在的世界,而是来自我们自己的心。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我们永远都不会向内求,只会继续徒劳无功地把精力及希望投入外在的诉求。一旦了解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开始清洗自己的脸,出现在镜子中的影像就会干净如洗。
      禅修的有利条件
      禅修和心有关。然而,有效的禅修必须具足有利有条件,若缺乏这些条件,我们的努力不会带来任何成果。
      首先,在了解快乐与痛苦的根本是自心之后,我们必须具有强烈意愿,并欢喜地期待禅修。
      第二,我们必须有一位禅修的导师。当我们决定要前往一个地图上并未载明的地方,若没有向导的帮助,我们可能无法抵达目的地。我们只能凭靠运气,就很可能会迷路,或走很多的冤枉路。同样的,若没有上师指导我们禅修,我们极可能会在错综复杂的道路上迷失。
      第三,禅修的地方很重要——尤其对初学者而言。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实际上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影响,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各种不想禅修的念头。因此,在一个多少和世俗活动隔离的地点进行禅修,是必要的。栖息在高山森林里的野生动物,无法忍受城市的喧嚣。同理,禅修的心无法在外界干扰及诱惑连绵不断的状况下开展。
      如何禅修
      把自己放置在一个僻静的地方之后,我们必须使身体与各种外在的活动隔离,使心免于落入关于过去或未来的念头,言语也要避免无义的谈话。如此,我们的身、语、意才能安住于自然的安适状态之中。
      身体的姿势很重要。我们的身体布满了“精微的脉络”(梵文nadis),“精微的风”(梵文prana)循环于其中。念头的产生和“风”的循环有关。身体的动荡会导致“脉络”及“风”的动荡,“脉络”及“风”的动荡则会造成心绪的动荡。
      说话、声音的形成也和“风”的活动有关。说话过多会扰乱“风”,增加念头的产生。反之,保持沉默有助于禅修。
      因此,言语及身体的宁静能避免产生过多的念头,而制造开展出内心平静的条件。如同骑士驾御良驹能够悠然自在一样,当身体和言语都控制得当时,心就能安住。
      有一些关于禅修的错误观念存在。对某些人而言,禅修是回顾及分析日常生活与过去数天、数月或数年中的往事。对另外一些人而言,禅修意味着考量未来,思考如何作为,或做长期、短期的计划。这两种观念都是错误的。即使身体及语言保持静态,对过去或未来所产生的念头本身,就与建立心的平静相抵触,无法导致内在安宁,不是禅修。
      不追逐过去或未来的人,也可能会陷入一种近于无知觉的迷糊状态,并引发极大的疲惫感。住于这种状态的心,或许看起来很不错,因为这样显得很满足、很自在。可是,这种状态完全缺乏明性,很容易使人陷入击沈,然后转变为念头潮涌的情形。
      真正的禅修是要避开这些陷阱。心既不沉迷于过去,也不关切未来;它是以一种光明、清晰及平静的状态,安住于现在或当下。
      我们的心好比海洋一样。在夜晚,我们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海洋。但是,在白天,我们能够非常精确、清晰的看到海的颜色、波浪、泡沫、岩石及深浅等每一个细节。我们应该要能清楚地觉知自己的内在状态,正如同白天时明察秋毫地观察海洋一般。如果我们容许心放松,它会像海浪一样,自然地平静一下来。这就是内在的平静,藏文称之为“息内”(shinay),意为心的定静,也就是所谓的“止”。
      开展“止”的方式很多。例如,初学者可以观想在前额高度的地方有一个白色的小光球,并尽可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光球上。也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气息的出入,或是不利用任何专注物,把心安住在一种不涣散的状态中。使用这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对学习禅修都很有帮助。
      此外,以宽广、开阔的心修持每一座禅修,是很重要的。我们不应该期望禅修会进行得很好,或担忧它会不好。禅修时,心应该是放松的、自在的、广阔的。禅修者应不抱持期望或担忧。
      在禅修过程中,有时我们会产生快乐及平和的体验,并因为有了一次美好的禅修而感到欣喜及满足。相对的,有时我们的心在禅修时受到许多杂念干扰,我们便因此悲伤地断定自己是庸劣的禅修者。为一座美好的禅修而欣喜并依恋愉悦的经验,就如同对一座不佳的禅修感到难过一样,都是不恰当的态度。禅修是好是坏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去禅修。
      初学禅定时,有些人可能会有美好的觉受,并眷念这种觉受,期待它会不断地重覆出现。当这种期待没有成真时,他们会变得很失望,甚至可能因此放弃禅修。在一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会时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时而走错路途。如果我们因为旅途中某个路段的怡人美景而不时地停下来享受风光,或是因为误入歧途而放弃继续前行,我们就永远达不到目的地。不论路途是否正确,我们都必须坚忍不拔,不要一味地担忧其中的困难,或眷恋愉悦的时光。
      初学者应该限定自己较短的禅修,每座十或十五分钟就好。一座禅修纵使进行得很顺利,也应该停下来。然后,如果我时间足够的话,可以在休息之后做第二座。一连串短的禅修,比一次冗长的禅修要好。一座较短的禅修即使起头很好,初学者也很容易陷入困难或感到疲乏。
      禅修之果
      开始时,我们的心态无法长时间保持稳定及安然。然而,只要持之以恒、精进不懈,平静及定性会逐渐开展。我们也会感觉到身体及内心都愈来愈自在。此外,外境——不论好坏——它的影响力都会开始减弱;虽然这种影响力起初非常强大,但我们会发现自己愈来愈不受其左右;实际上,加深对自心本性的觉受,能削减外在世界对我们的影响力,并使我们更加强韧。
      禅修的究竟成果,是达到正觉或圆满的佛果。此时,我们完全解脱了依因缘而存在的轮回及苦因。同时,我们也会拥有能实际帮助其他众生的力量。
      禅修的次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息内”(“止”,使心平静);在这个阶段中,我们逐渐平息内心的纷扰。第二个阶段称为“拉格通”(lhatong),即“观”、“慧观”,逐渐去除轮回的根本——我执。唯有修心能导向证悟,没有任何物质或外在的方法具有这种力量。
      结论
      想禅修的人必须先了解禅修的目的、方法及能获得的结果,亦即:
      ·了解所有的快乐及痛苦都起源于心,因此之故,唯有修心能让我们去除痛苦,并确立真正的、恒久的快乐。
      ·掌握必备有有利条件:禅修的意愿、一位具足资格的上师及一个僻静的场所。
      ·知道如何把心安置禅修之中:不追随过去或未来的念头,把心放置在选定的专注物上,让它安住于当下,保持一种开放、轻松自在及光明的境界。
      ·了解禅修的暂时及究竟结果:平和、沉稳、不被外境所牵制,最后,成就佛果。
      问与答
      问:我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禅修吗?
      答:如果我们专注地工作,有觉性地做事,那也是禅修。
      问: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应该禅修多久?多常禅修?可以闭着眼睛禅修吗?
      答:如果时间不多的话,即使每天只固定修十五分钟,也可以立即受益。如果时间比较多的话,修两座十五分钟的禅定比较好。眼睛是开或闭,取决于哪一种情形对你个人比较有帮助。当心受到许多念头的干扰而焦躁不安时,闭着眼睛可能会有所助益的。如果不是这种情形的话,可以一直把眼睛张开。除非影响到我们的念头,否则眼睛的开阖并不重要。
      问:禅修有没有任何危险?
      答:如果你依止并信任一位具足资格的上师,禅修就没有任何危机。但是,如果你在没有任何指导下禅修,可能不会有成果,事实上,甚至可能会有危险。
      问:某些禅修方式使用象征五大元素、有特定颜色的物品。这只是一种习俗,或者有某种深奥的理由?
      答:心的本性是包括这五大元素的究竟本质。证悟时,五大元素的本质就被体认为五方佛母。在证悟之前,显现的是五种寻常的元素。归属于五大元素的五种颜色,是其俱生本质的颜色。因此,这不仅是一种习俗而已。
      问:一旦念头平息之后,我们如何避免滞留在空洞的平静中?
      答:为了避免缺乏明性或变得昏昏欲睡,我们一定要提高警觉。然而,警觉的应用必须有适当的拿捏。如果控制得太紧的话,会产生更多的念头;如果太松的话,将会导致昏觉或昏钝。适当的平衡是必要的。
      问:在您的开示中,您用“既非欣喜也非忧伤”这句话来表示中和的情感状态。在这类情形之中,“为了他者的利益而给自己新的导向”是什么意思?
      答:没错,禅定可以使我们不因外境而感到欣喜或痛苦。然而,在禅修时,我们同时也在开展为了利益所有众生而愿求开悟的念头。由于这种发自内心的意向,所以一旦开悟之后,我们可以毫不费力、毫无分别心、任意自在地利益全宇宙。太阳让一切众生及一切所显分享它有益的光辉,而不用去思考:“我必须使这个和那个众生温暖,我必须使这个果实成熟……”等等。同理,诸佛利生的光辉遍及一切众生。然而,这种光辉并非无意识的。诸佛全然觉知众生的情境及他们自己的作为。他们了解众生的烦恼,可是,他们的利生行为是毫不费力的。这种利生事业藉由各种不同的方式化现,诸佛以圆满觉受身或报身,指导已经清净的行者;藉由雕像、画像、咒语等清净的支持形相,诸佛以化身引领我们这些平凡的众生。
      问:我们能单由阅读经典而开悟吗?
      答:若没有一位具足资格的上师指导,阅读经典并不足够,因为从经典所读到的,在我们心中所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然而,直接从一位上师口中得到的,会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并引发强烈的信心。
      问:“方法”这个字困扰着我对禅修的看法。方法牵涉到组织、调整及引导我们的心。我很好奇一个人如何利用这些方法得到一种不造作、无所攀缘的东西。我们的知识、念头及感情是时间的结果。这些方法让我感到困扰的另外一点,是我们在利用时间。然而,若我们解脱了任何的限制,我们也同时脱离了时间。
      答:一旦我们了悟心的究竟本质之后,就不需要任何方法了。然而为了能达到超越方法的境界,我们必须仰赖方法。若没有这种支持,我们就无法达到究竟的境界。方法确实意味着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进步。然而,我们必须藉由时间而达到超越时间的境界。
      问:时间真的存在吗?或者,它只是心的一种影射?
      答:从究竟的观点来看,成佛之后就没有所谓的时间了。然而,在我们得到究竟的正觉之前,时间对我们而言还是存在的。现在,我们把三种时间——过去、现在及未来——当做是真实的,这种观念制造了许多痛苦,因为许许多多的回忆、担忧及计划扰乱了我们的心。事实上,过去已经不存在了,未来则尚未存在。可是,我们却经由思维的造作而把这两种虚幻的观念视为真实的,并因此而痛苦。在这三种时间当中,过去及未来使我们最为痛苦,虽然它们并不存在。在这方面,未来更甚于过去。我们以为这三种时间缺乏真正的存在。随着禅修的累积,我们对三种时间缺乏真实性的了解将会逐渐加深;最后,我们终会到达超越时间或无始亦无终的无时间境界。
      问:由于一切都是无常的,那是否表示时间存在?
      答:对现在的我们而言,时间存在,因此,无常也存在。无时间就是永恒。
      注释
      1、“精微的风”和“精微的能量”是心和身之间的连结,循环于“精微的脉络”之内。
      2、圆满的佛果(即完全开悟)可用佛的三身来形容。所谓的“身”并不是指生理的构造,而是一种存在的层面。
      ·法身(梵文Dharmakaya),又名究竟身、法性身或自性身,字义是“一切存在的究竟之身”。法身好中虚空,是无形的,无法因意愿而得见,也难以用言语形容。是无形的,无法因意愿而得见,也难以用言语形容。虽然它可说是永恒的、无限的、非时间性的,但时间及空间的一切运作都包含在其中。
      ·报身(梵文Sambhogahaya),又名圆满觉受身,是全然证悟功德的有形化现。报身是非实质的,其如光的本质是法身功德的化现。虽然一般众生无法见到报身,但十地当中最高之三地的菩萨众可以见到报身。因为它的本质并非无常,亦非虚幻如同外相,报身并不受时间改变的影响。
      ·化身(梵文Nirmanakaya),指佛以平凡的形式化现,诸如释迦牟尼佛等。化身是诸佛为了引导众生得到解脱的慈悲化现。
      除了这三身之外,通常还加上第四身:
      ·自性身(梵文Svabhavikakaya)。自性身实际上表示其他三身是不可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3-28 22:41 , Processed in 0.1247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