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20|回复: 0

净土大经解演义(简体文字版)第九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56

主题

958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702
发表于 2012-10-26 09: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第九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经本第七面倒数第六行,「又契机者,亦寓契合时机之义」,这是念老将本经是契机之独胜,也就是特别殊胜,介绍完了之后,又告诉我们不仅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它还契合时代。这个时代是各个不同的时代,各个不同的地区,各个不同的文化背景,它统统都适合,这样的经的确是不好找,这部经就是的。下面说「如来垂慈」,这指的是释迦牟尼佛,也是说的阿弥陀佛,非常慈悲。「独留此经于诸经灭尽之最后百年」,我们在《法灭尽经》,释迦牟尼佛说将来佛法到衰灭时候的状况,一切经都灭尽,都不存在,最后《无量寿经》还流传一百年,这最后的一百年。《无量寿经》留下来的是哪一种本子?这也是当代的一些大德,不是我们现在的,应该是黄念祖居士那个时代,比我还要早一辈,我的老师们这一辈的人,肯定夏老居士这个会集本。为什么?前面都跟诸位介绍过,这本子道道地地是净宗第一经的标准本,它是五种原译本的集大成,确实是净宗第一经的善本。这个我们听了之后一点都不怀疑,确实是这部经。夏老居士出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相信他是再来人,他就是来做这桩事情的,黄念祖老居士出世,也就是为这个本子做个註解,这是他们来到这个世间特殊的任务,他们完成了。由此可知,末法往后还有九千年,所以我们讲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文化,它统统都能适应。

    「正表此经能契于当前及未来之社会也」,无论哪个地区所需要的,就是这个本子。「当前科学发达,人类应具之知识弥广」,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就愈来愈多,是不是一桩好事情?实在讲不是一桩好事情,真正修道的人不需要学这些东西。我们老祖宗、古圣先贤早就给我们说过,道家所说的「为道日损,为学日益」,为学就是此地讲的,现在的科技发达这是为学,这个东西你天天要增长,你的知识面;可是为道,天天要放下,统统都放下你的道就成就。道是什么?道是你自己本有的。你现在的道不能现前,就是你有障碍、你有烦恼,佛家讲业障。障碍之多,无量无边、无尽无数,可是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烦恼障跟所知障。这两大类都障碍你见性,都障碍你清净心,障碍你的平等心。「清净平等觉」就是道,这是这部经的经题,我们修道就是修这个东西。如果这个心地一年比一年清净,你的道业就在增长。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哪个宗派,中国是大乘佛法十个宗派,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道、门径,是回归自性的门径,经上所说的八万四千,八万四千法门是对治八万四千烦恼。菩萨非常了不起,能把十善业道展开为八万四千细行,这功德圆满,成佛了。

    清净平等觉得到,那是什么样的境界?经题的上半部,上半部讲的是果,下半部是因,修因就证果。果第一个「大乘」,大乘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现前。智慧不是学来的,知识是学来的,智慧不是学来的,从清净心里面生的。「无量寿」是德,「庄严」是相好,你看这不就是《华严经》上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经题上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德,「庄严」是相,你就得到。这在什么时候?这在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你把清净平等心修成,你就回到实报庄严土。这个经题好,不是会集的人自己立一个题目,像王龙舒居士他会集叫《大阿弥陀经》,魏默深的本子是《无量寿经》,他都是自己立的一个题目,唯独夏老连题目都是会集的,真的没有在上加一个字,这才叫标准的会集本,连题目都是会集的。题目的上一半是宋译的经题,下面「清净平等觉」汉译的,原本的经题也把它会集起来,意思就更明显了。

    底下给我们说,「社会进步,每人所肩之责任倍增,故咸应广学多能,鞠躬尽瘁,参加建设,造福人民,实现人间净土」。我们读这一句,应该知道如来、菩萨无方应化的事迹,确实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方式来帮助众生、来成就众生,他就用什么方法,没有一定的方法。所以佛为我们讲经说法,不可以执着,执着就错了。你要是执着,佛告诉你,他没说法,他不承认他说法。《金刚经》里就有这个意思,你要说佛说法,佛说你谤他,你毁谤他,他没说法,一个字也没说。没说法说了四十九年,我们怎样去体会?清凉大师讲得好,佛说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清凉大师在《四十华严》经题里面讲过这么一句话,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全是古佛所说的,释迦牟尼佛没有在古佛所说经教上添加一个字。比我们孔老夫子所说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说得还要严谨,夫子只是说述而不作,佛说的没有在古佛所说经典上多加一个字,这了不起,人家为什么能成佛、成菩萨,关键就在此地。现在人心浮气躁,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要学得要创造、要发明,自己要有东西出来,不服古人。

    古人跟我们确实不一样,古人他佩服古人,他仰慕古人,他向古人学习,从来没有个意思说创新,跟现在科学的思惟是背道而驰的。古人这种想法是对,还是现在人对?如果我们把《还源观》学透了,我们就知道古人的态度对的,现在科学概念上是错误的。为什么?古人证到圆满,像个圆球一样他证得的,这圆球上你不能加一点,加一点它不圆;也不能少一点,少一点也不圆,圆圆满满不增不减。古佛证的是这个,今佛证的也是这个,所以今佛如古佛之再来,我们就明白了,今佛所说的一切法跟古佛所说的一样,不增不减。这个意思、这个事实真相,现在人能体会的不多。所以我也常常说世出世间这些大圣,他们修学的态度是我们后学最好的榜样。所以这一次我们特别选的,黄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我们来学习。黄老的註解你仔细看看,是不是述而不作?每解释一段经文、一句经文,引经据典,再不然就是古大德他们的解释。古大德也是根据经典,没有自己发明的,没有自己创造的,我们要懂。我们烦恼习气这么重,分别执着这么重,这就要知道,道道地地的凡夫,如何能转凡成圣?那就得向圣人学习,学老实、学乖,真听话。经教我们行吗?能讲经吗?没有这个条件,智慧、德能都不够格。

    我早年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是跟他学佛的,正好他那个时候办了一个经学班,培养讲经的学生。他要我参加,我自己衡量自己,没有这个智慧、能力,我不敢,我说我听经,听你老人家讲经学习,讲经我想我没有这个能力。老师让我到他班上去看看,当然看看我可以,去参观一下,以这个善巧方便的方法把我领进门。我跟老师说我们不能讲,结果一发现老师教讲经的方法,原来是讲古人的註解,古人註解看不懂,讲现在人的註解,白话的註解,是这样讲法的。我就问老师,怎么是这个学法?没法子,不得已而求其次,现在没人讲经,我们不发心怎么办?谁出来?没人了。经讲错了,错一个字可不得了,古大德所说的,讲错一个字,这本来是禅宗的公案,「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你得负责任。你讲错一个字,你看看堕畜生身五百世,多可怕!老师告诉我,我们没有资格讲,讲註解,讲古人的註解,古人註的是文言文,我们现在把它用白话文翻出来,这个办法。错了,错了是他错,我没错。如果说是文言文看不懂,咱们看现在白话文,我就照他那个讲。漏掉了没有关系,可不能自己添自己东西,责任他负,我们学讲经是从这里做起步。到什么时候你自己能讲?开悟了,没开悟那就得讲别人的。

    佛开悟了,祖师大德当中很多是开悟的,开悟了他也不离开佛菩萨,完全依靠佛菩萨的遗教,没有一点新的意思。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这个态度我们应当学,应当认真的学习。学习能不能有成就?那要看你学习的心态。什么样的心态能学成功?印光大师说得很好,诚敬,他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什么叫诚?我很诚敬,我十二分诚敬,那是他自己的标准,不是佛菩萨、圣贤的标准。佛菩萨、圣贤的标准,诚是什么?什么叫诚?曾国藩先生在他读书笔记里面,将「诚」下了个定义,他怎么解释?「一念不生是谓诚」。人家有学问、有德行,讲得不错,念是什么?妄念。你还有个妄念,不诚!在佛法里面讲,你还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你哪来的诚?分别执着那是大风大浪,严重的烦恼。所以佛告诉我们,你能把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面对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没有执着,恭喜你,你证阿罗汉果,你就超越六道轮迴。如果你再更进一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分别也放下,不再分别。跟诸位说,执着放下,清净心得到,清净心生智慧;分别放下,平等心得到。清净心是菩萨心,平等心是佛心,最后能把起心动念,就是妄念也放下,念头都不生,恭喜你,你成佛。为道日损,要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一年比一年轻,你的道业就在进步。如果一年比一年还严重,你适得其反,你是在学道,那道不是佛道,是什么道?应该是六道,你在修六道轮迴。修六道轮迴有善、有恶,善的三善道,不善的你就是修的三恶道,都在修道,都叫道,这都不能不知道。所以菩萨应化在世间,我们要能细心去体会,好好的来学习,提升自己的境界。真的,佛讲的两句话大家都会念,可是你没去做,「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真做功夫。

    我们现在要认真问自己,净业三福,不仅仅是净宗的指导最高原则,也是整个佛法指导原则。第一条里面所说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做到没有?这是什么?这是学佛的基本条件,我们要不具足那没有资格进佛门。进佛门是有条件的,什么人?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就是这四句,这四句就是儒释道的三个根,孝亲尊师在《弟子规》里头,慈心不杀在《感应篇》里面。所以你能够把《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真正落实,真正做到,你就是标准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个条件才能够入佛门受三皈五戒。第二福这是真正佛门弟子,「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前面条件不具足没有资格来受。可是现在怎么?现在我们不具条件的也都受了。章嘉大师告诉我,受了怎么办?受了学。千万不要认为我受了戒,我已经得戒,不可以这样说,这个说是什么?这叫大妄语;大妄语,你没有得到,你自己以为得到。

    这个话最早蕅益大师讲的,蕅益大师明朝末年人,明末清初,虽然是净土宗的祖师,第九代的祖师,他在戒律上下了很深的功夫。所以像近代弘一大师,大家知道弘一大师研究戒律。在那个时候蕅益大师研究戒律的,他戒律的着作也很多。他告诉我们,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那个比丘是名字比丘,有名无实,比丘戒做不到,没有比丘。要传出家戒,传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戒,至少要五个比丘才能传,没有五个比丘传这个戒,受戒的人不能得戒。他说南宋以后就没有,名字比丘不是真的。所以劝导大家你可以去受,知道这是形式,受了以后要学,真正学一条你就得一条,你得做到。我们受五戒的人很多,很普遍,受在家菩萨戒的人也不少,五戒有没有做到?不要说别的,不妄语做到没有?常常说瞎话有意无意,没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你去想一想哪一条做到?还说我受了满分的五戒,满分的优婆塞、优婆夷。五戒都做不到,菩萨戒更不必说,所以有名无实,这个我们要知道。这种做法这是欺骗诸佛菩萨,我什么坏事都没做,你受戒做不到这个罪就很重。怎么个结罪法?犯了什么罪?破坏佛教形象你承不承认?人家一看佛教,你看这佛教徒是这样的,他不骂你,他把整个佛教都骂了,连诸佛菩萨都骂了,要懂!

    在家的信徒十善做不到,十善、三皈、五戒做不到;出家的这些弟子们,沙弥律仪做不到,不但沙弥律仪,三皈、五戒、十善也做不到。你说佛教怎能不衰?佛教衰在哪里?戒律没有了。你看佛法信解行证,你有信有解没有行,证就不谈,没有行怎么会有证?只有信解,信解就变成学术,变成佛学;有行、有证那就变成学佛。学佛跟佛学不一样,佛学是能说不能行,学佛是能说又能行。所以我们今天在这个时代,找一个善知识到哪找,找不到!所以老师才教我,李老师当年在世,他老人家非常谦虚,我拜师,行拜师礼跟他学。他老人家跟我说,我只能教你五年,五年之后怎么办?他给我介绍一个老师,是他的老师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不在了,《文钞》在,你天天念《文钞》就是亲近印光大师。把印光大师教训记住,认真努力去落实,你就是印光法师的学生。开一个门,就是现在找不到真正善知识,古人有,做古人的私淑弟子,我的老师介绍我做印光大师的私淑弟子。我这么多年在海外各地讲经教学,我不敢自己认为是老师,没资格,我也学老师的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个老师。我介绍的是谁?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这两个老师好,跟他准定不错。

    这老师在哪里?《无量寿经》就是的,《阿弥陀经》就是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经看不懂,看不懂找助教、找帮手,哪些是助教?註解经的人就是助教。《华严经》看不懂,找清凉大师、找李长者,他们的註解就帮助我们学习。《弥陀经》看不懂,找莲池大师他有《疏钞》,蕅益大师他有《要解》,幽溪大师他有《圆中钞》。《无量寿经》,在这个本子没有出来之前,一般人学《无量寿经》都是学康僧铠的译本,五种原译本比较起来,他这个本子比较好,流通也很广。隋朝慧远大师有註解,他跟我们净土宗初祖法名完全相同,庐山慧远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一代祖师。所以隋朝也叫慧远大师,在佛门里面叫他做小慧远,听小慧远就知道是隋朝的慧远大师,看他的註解。我们在台中那个时候学《无量寿经》,这个本子还没有传到台中的时候,李老师讲《无量寿经》就是讲小慧远的註。所以古人註疏帮助后来的同学。现在工具多了,用录音、用录像来讲解帮助后人,那就太方便了。我们建立个道场,这个诸位要记住,印光大师这一代祖师有德行、有智慧,他老人家教导我们,在现前这个社会状况之下,建道场重质不重量,重实质不重形式。道场不要大,小茅蓬是最理想,住众不要超过二十个人,容易维持。志同道合的这些同学在一起共修,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决定求生净土。小茅蓬住二十个人,住在里头的人心都清净;如果建一个大的寺庙富丽堂皇,就有多少人在盯着想争。

    释迦牟尼佛清楚,所以当年一生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没有建一个道场,连小茅蓬都没建过。为什么?现在我们明白建道场就有人起恶的念头。什么都没有,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你还争什么?所以每一个人心都清净,没有争的。这个示现好,这个示现叫慈悲到极处,他真的叫代众生苦,为什么那么做法?做出样子来给后人看。我们今天的身体实在讲跟佛陀不能比,跟佛的弟子也不能比,人家是长年累月,晚上就树下一坐,不怕风吹雨打,经上讲「金刚不坏身」,人家有德行。我们现在不行,我们现在到树底下住一晚上,第二天大概到加护病房去了,没有人家的德行。相随心转,人家心清净,我们达不到那个清净的程度,所以这是不能不知道的。在今天的社会,我们又不能离开社会,小道场天天认真学习,把学习的功德迴向给社会、迴向给一切苦难众生,消灾免难,这个事是真的吗?真的。佛在经上讲得不错,「一切法从心想生」,有这么一批人以清净心天天在做祈祷,真诚的祈祷就能产生效果,这是对社会。社会有人不相信,古今中外有很多灵验的事迹,现在有没有?现在也有。逐渐科学也慢慢给我们印证,证明境随心转,证明相由心生,真有德行他真有感应。没有德行呢?没有德行也得要参与社会的福利事业。外国的宗教对于这些他们很重视,他们办养老院、孤儿院、育幼院、医院,做得很多,我也看得很多,热心做这些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在佛门这是附带做的,真正要做的是自己提升境界,成就道德、成就智慧,你才能真正帮助苦难众生,真正有能力去化解灾难。

    「晚近太虚法师提倡人间净土」,这也是我们的上一代,对于中国佛教有相当的贡献,也有不少着作。「曾详引《无量寿经》文句」,在他的讲演当中,引用《无量寿经》的经文很多。「盖以此经双照世出世间」,这一部经佛所讲的世间法讲得不少,出世间法也很多。「详示真俗二谛」,佛依二谛说法,这是讲经教学的一个总原则。谛是什么?用我们现在普通话来说,是真理、真实,实实在在的。两种,一种是俗谛、一种是真谛,俗谛是世间法,真谛是佛法,世出世间都照顾到。真谛是明心见性之后你所见到的诸法实相,是我们一般世间人很难理解的,它是真的。我们的修学程度没有到那程度,佛不给我们说这个,佛给我们讲世间法,也就是说我们的常识,佛很清楚。佛说我们世间人一般的常识,我们很容易接受、很容易懂,跟我们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我们听了很欢喜,这是世俗谛,这不是真谛。真谛给我们讲万法皆空,这我们就不懂,我们明明看到一切法现前,怎么是空?佛怎么是空?这咱不懂。那是真谛,是属于高等哲学,不是一般人能懂的,佛是看众生的根性,看你的程度给你说法。所以在整个佛法里面,小乘都讲俗谛,真谛也说,很少。大乘法里面真俗谛都讲,连一乘法,一乘法是《法华》、《华严》,那里面也有俗谛、也有真谛,不是完全讲真谛。

    「夫净宗之妙,在于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这是净宗的殊胜,真是巧妙。下面说「因持名之法,最为方便,随地可修」,随时可修,随处可修,心里面一句佛号,要真正做到大势至菩萨讲的标准,「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真的不是假的。把六根管住不往外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管住!六根不向六尘境界去跑。凡夫,外面六尘境界引诱你的六根,你在造业;真能管住,对外面境界看不看?看。看怎么?没放在心上,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走心,这叫功夫。心里是什么?心里面是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跟你谈话交流,这世间法,心里面的佛号没断。不是说我有事情办事,我把念佛放下来,那是什么?那是功夫还不够、不到,初学的人要这样做法。特别是用思考,你暂时把佛号放下,你去办事,事情办好之后再念佛。如果得到念佛三昧就没有这个障碍,二六时中他佛号不间断,做得到,不是做不到。

    我早年在台湾,有一年过年,有一位老居士过年的时候来看我,也是我们华藏图书馆的老信徒,她来告诉我:法师,我现在心很清净,我什么都放下,可是就是孙子放不下。她念佛的功夫很好,孙子放不下,我就告诉她:「你能把阿弥陀佛想成是你的孙子,你就成功了。」她并没有念孙子、孙子,没有念,她心里真有孙子,时时刻刻都有孙子的影子,阿弥陀佛挂在口上,里头心里是孙子。所以我教她一个方法,换一换,把你孙子换成阿弥陀佛,你就成功了。心上真正有!那叫做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大势至菩萨说的。我们如果一心一意就想极乐世界、就想往生,这不往生麻烦可大了,不往生就得搞六道轮迴,六道轮迴实在太苦,不想再搞。这六道里面东西不再去沾染它,你心就定了,什么都不想。每天三餐饭吃饱就行,什么都不要讲究,能吃饱就够了,衣服能够御寒就行了,有个小地方可以睡觉,就够了,还要什么?你就知足,知足就常乐。心里面没有一丝毫负担,身心都没有压力,你说多自在。心里真有佛,这样的功夫快则一年,慢顶多三年,你念佛三昧就得到,念佛三昧是什么?清净心。《无量寿经》的经题里「清净」,你得到了,清净心生智慧,不再生烦恼。什么时候往生?在这个境界里,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你这一想,阿弥陀佛就来了。有寿命,寿命不要,现在就去行不行?行,你的信息送到阿弥陀佛那里去,这里一起念阿弥陀佛就知道,他就来接引。没有这个功夫不行,怎么想也想不来,为什么想不来?你是妄想,佛不来,你对这个世间拉拉杂杂的还没放下,真放得下随时可以去。

    这个世界这么苦,受这么多年苦,还有什么好留恋的?生到极乐世界永远离苦,离苦得乐,为什么不干?实在讲贪生怕死。如果有个念佛堂在这里开着,告诉大家,「到我这里来念佛,七天肯定往生」,你看有没有人敢来?不敢来。天天求往生,七天准定往生,这念佛堂一个人都不敢来,假的不是真的,口是心非。这是我们明瞭之后得真干,道理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

    确实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世法、佛法一点障碍都没有。无论做什么工作,心里佛号不间断,这叫功夫成片,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但是不要紧,世尊明白的告诉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圆证四土。这种殊胜的果德到哪里求?八万四千法门只有这一门有,其他的没有。所以遇到这个法门多难得、多不容易!遇到了不肯干,当面错过,这个罪很重,对不起自己,对不起佛菩萨,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祖宗,因为你一往生成佛,你的家人都得度。无论他在哪一道,你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他有苦有难你就能帮助他,他跟你有缘,所以他有感你就有应。他在受苦受难,希望有人帮助他,那就是感,你跟他有缘,你立刻这个信息就得到,你真的能帮助他。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废跟不离是一个意思。世法是什么?给诸位说,《弟子规》是世法,《感应篇》是世法,《十善业》也是世法,你看看,这三样东西用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用在自己工作当中,用在自己处事待人接物,世法!给世间人做好榜样。心里面是阿弥陀佛,这就成功了。这些世法不但没障碍你,你在那个地方累积功德,到极乐世界提升自己的品位。你做了多少好事,在社会上做很好的榜样,你的清净心人家看不到,可是你的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人家看到,改变今天社会风气需要这个。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都是好东西,他对于子孙多么爱护,无比的深恩大德。我们现在这一代的子孙不孝,不能体会祖宗的爱,把他们的教诲丢在一边,还说它过时了,这样的心态,你说能不遭报应吗?我们真是难得,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年龄遇到,才觉悟、才明白,赶紧回头认真来学习,自利利他,利他就是自利。你自己不认真学习,你没办法利他;自己真学,真得到好处,别人看到他就来学习,表现得好。

    我记得我们早年在美国住,附近的邻居都是美国人,我住的一栋小房子跟韩馆长是对门。这些邻居对我们很羡慕,有一天早晨,我们出去散步,外面是公园,我们邻居看到我,他跟我们讲,他看到我们每天都是那么快快乐乐的,都是满面笑容,他说:你们是做哪一个行业的,为什么这么快乐?我们告诉他:我们是念佛的。他说:「什么叫念佛?」机会教育来了。「念佛学的是什么?」我们就告诉他:念佛学的是智慧。他听了,这个要,他也想学。我说:第二个长寿,第三个快乐。他们说:我们要!他们都是一些基督徒,星期天都上教堂去的,那我就劝告他,「星期六到我们佛堂来,学智慧、学长寿、学快乐,星期天你们上教堂,不违背,你们那里有神,我们这里有老师。」佛是我们的老师,他不是神,真的以后人慢慢就多了,附近都来了。所以他是先看,看了好几个月才来跟我们接近,慢慢他就懂了。所以我说信仰宗教跟学佛不冲突,你们信仰宗教,神是你们的父,你们是父子关系、主僕的关系,你到我们这里来,跟释迦牟尼佛是师生关系,你在家有父母,在学校有老师,怎么会冲突?他们听了很高兴,不冲突。

    下面黄老给我们提醒,「随地可修,何待遁入山林,随时可念,不劳闭关宴坐」。这就讲不必去找一个阿兰若,阿兰若是梵语,就是找一个清净地方,随时可以修。香港是最繁华地方,可不可以修?可以,不碍事,这比修其他的法门方便。譬如学禅、学密那环境的影响很大,都要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叫兰若,意思是清净,很安静。标准呢?古时候牛叫的声音听不到,以这个为标准。农村里养牛,牛叫的声音最大,你这个地方是村庄牛叫的声音听不到,叫清净道场。念佛是得要有福报,咱没这个福报的时候闹区也行,也能学得成功。所以不必要遁入山林,也不需要闭关宴坐,宴坐是静坐。现在这个社会小家庭,工作都非常忙,哪有时间去打坐?所以这个法门就殊胜,这个法门一点障碍都没有。「但发广大觉心,一向专念名号,下至十念一念,亦得往生,不误世间工作,依旧顿脱生死,既能自觉觉他,广度众生于未来,亦復自他俱利,造福社会于当世」。这是真的事实,说明这个法门适合任何一个时代,特别是现在的社会科学技术发达,人们的工作忙碌,是分秒必争,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你要不认真学习就会落伍。尤其是科技这个行业,我们看到他们的培训班,半年就要去再教育,更新的东西出来,都要去学习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接受新的东西。有的时候三个月要受一次培训,一年两次到三次,这是不能少的,确实是很繁忙,生活在这种社会,你要想成就道业不容易。但是净土这一门给你带来方便,把你的难题化解了。

    下面说,「是故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这是《无量寿经》后面的经文,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的。「当来之世,经道灭尽」,肯定不是现在。所以世界上许多预言家都讲世界末日,这外国宗教也讲世界末日,世界是不是有末日?这都有问题。佛法不是这样说法的,佛法讲法运,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给诸位说,诸佛出世的法运不一样,实在讲佛哪有法运?这运是众生,正法、像法、末法都是众生。我们认真肯学那就是正法,听了之后不愿意做那就是像法,听都不愿意听那就是末法。所以佛的三种法运是从众生说的,不是从法说的,佛没有这问题,法也没这问题,实在是人的问题。我们对于佛法有这样强烈的爱好心,那这就是正法,我们今天这样的学习,跟释迦牟尼佛在世那个时候一般人学习,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他们跟释迦牟尼佛一生能成就,我们今天遇到这个法门,一生也保证成就,这是正法。可是人的根性,佛是看出来,的确一代比一代差一等。到九千年之后,我们现在慢慢也能想到一点,众生造的业累积,累积的恶业愈多,这个人的好运就没有了,居住的环境跟着变,风水轮流转,福人居福地。这地方风水不好,可是这个人是有福报的人,他到这里来一住,两年、三年风水又变好了,会变。这个地方风水宝地,那个人缺德造作恶业,他在那里住上三年,风水都变坏了,境随心转。这个地球是一块宝地,地球上的人都能够随顺性德,修十善,不造十恶,这一块宝地什么灾难都没有,它会变得跟极乐世界一样。

    极乐世界,你看世尊给我们介绍,《弥陀经》里面讲的,那个地方的人皆是上善俱会一处,不是普通的善,上善。上善标准并不很高,佛告诉我们,我们修上品十善,我们不想到极乐世界去,来生到哪里去?来生到天道,忉利天以上是上品十善;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这上善,那个地方什么灾难都没有。中品十善这得人道,下品十善阿修罗道,这三善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不只上善,除了上善之外,他觉悟,他不迷,在我们这个六道,上善到天上还是迷而不觉,他没悟。怎么知道是悟了?这个经上讲得很清楚,一个人真正发菩提心就是觉悟。发心决定要求生西方净土,这个念头就是觉悟,为什么?你要离开六道轮迴。不但要离开六道轮迴,你脱离十法界,脱离十法界是什么人?菩萨。阿罗汉做不到,阿罗汉只是脱离六道轮迴,没有脱离十法界。你发这个心,你要生极乐世界,纵然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脱离十法界了。虽然不是大彻大悟,他所得的果报跟那个大彻大悟的人没两样,这是稀有的法门。真发心,不要再留恋这个世界,不但这个世界不留恋,华藏世界都不留恋。你向往华藏世界,你去不了,你要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才能生华藏世界,你说多难。可是到了极乐世界就是华藏世界,华藏世界里面,最殊胜的一个宝地就是极乐世界。我早年在新加坡讲这个经,给同学们做比喻,他们对华藏、极乐总认为这是两处。我告诉他不是两处是一处,我说华藏世界好比是新加坡,华藏世界,极乐世界好比是乌节路,他们最繁华的一条道路乌节路,华藏世界里头最精华的地方。生到极乐世界就生到华藏,生到华藏还没有到极乐世界,也会去,文殊、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还是会去的,没有直接往生那么样的了当。所以这是我们得认清楚,你才真正放下万缘一心归依弥陀净土。

    这段是引本经,《无量寿经》上这段经文,释迦牟尼佛说的,「当来之世,经道灭尽」,跟前面讲的意思一样,「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我们要知道,这部经是世尊当年在世多次宣讲,这一定要记住。佛在世的时候,任何经典只是讲一遍,没有重复的,唯独这部经多次宣讲,为什么?就是希望这个经能够到法灭尽了,最后灭的一部经。「其有众生值斯经者」,值是遇到,也就是到法差不多灭尽,经道都没有,只剩下这一部经,你要是遇到。「随意所愿,皆可得度」,你想到极乐世界,行!你念佛能往生,你想生天也行,你想来生到人道也行,随意所愿,都能满你的愿。「良以此经符合社会之实况」,它的确像《华严经》里面所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个法门是无障碍的法门。「真俗并照,事理双融,凡圣齐收,心佛不二」,心佛不二是真谛,前面跟你讲的凡圣齐收是俗谛,这个意思我们留到后面再说,这经里面很多。「故能长存而独留于末世」,末世就是末法时代。

    「良以此经不但为净土群经之纲要,一大藏教之指归,实亦为此界他方、现在未来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菩提之法要」。这还得了吗?真的,一点都不假,不但是净宗的纲领、精要,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的一切经,最后的指归就是净土。《华严经》最后是净土,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法华经》龙女八岁成佛,是听文殊菩萨也是讲《法华经》,她听懂了,发愿求生净土,成佛了。在一切经里面,佛专讲净土的这三部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这专讲的,这三经,《无量寿经》多次宣讲,讲一切经附带的有一百多部。所以古大德讲「千经万论,处处指归」,特别是歷代的祖师大德、诸大菩萨,无论宣讲什么样的法门,都附带着劝大家念佛求生净土。唯独这个法门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论什么样的根性都能够修、都能成就,就像善导大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万人根性不相等,没有一个不成就。所以确实是此界他方,此界是指娑婆世界,他方是指一切诸佛剎土,现在未来,这是此界他方的现在未来。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菩提之法要,究竟菩提就是圆满成佛,法是方法,要是最重要的方法,得来不容易。

    下面是黄念祖老居士他在这里发愿迴向,「念祖感恩图报,发无上心,敬註此经,续佛慧命」。报恩,遇到这个法门知恩报恩,一般人为什么不能这样奋发?不知道恩德。释迦牟尼佛当年多次宣讲为谁?我们这个时候遇到了,肯相信、能理解、发愿求生,那就是为我;你要是明白,可以接受,那佛就是为你讲经。直下承当,这才知恩,不是为别人讲的,是为我讲的,黄老居士就是这样承当的。用什么方法来报恩?给这个经做註解。老师的嘱咐,夏老居士这部经会集成功之后,他自己亲自讲过,黄念祖居士是他的学生,从头听过,一堂课没漏,他听得很认真。这老师能看得出来,这个学生对这个法门十分诚敬,他就会得十分利益,所以让他来做註解,老师对他信得过。佛弟子,真正的佛弟子要报佛恩,就是底下的这一句「续佛慧命」,念念想着释迦如来正法久住。正法久住要用什么样的手段?就是自己认真学习,一代一代承传下来。我们从老师那个地方学到了,得到殊胜的利益,要传给下一代,佛门叫传灯,不能让这个灯灭掉。我们不传,不传就灭掉,灭掉有罪,那罪很重。

    怎样把这个工作做好,做得很如法,让诸佛如来都满意?头一个是德行,这是续佛慧命最重要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说今天我们讲的三个根、四个根,你要不是认真,把《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沙弥律仪》去落实、真正做到,这续佛慧命你做不到。头一个条件是德行成就,然后才是学问,学问里面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儒佛都是这样教我们的,没有教我们广学多闻,广学多闻是什么时候?开悟之后。没有开悟的时候,目标是定在开悟,不是广学多闻,广学一定障碍开悟,为什么?你心不清净,你太杂、太多了。一门深入,诸位要知道,一部经,我跟人讲,我在这里讲,我一部经讲完,怎么办?没有了,讲第二遍,二遍讲完讲第三遍。古人讲《弥陀经》一生讲两百多遍,听众听得能有兴趣吗?他遍遍不一样,境界不相同,愈听愈欢喜,讲的人境界不断上升,听的人也不断上升,讲出味道出来,他真干、真修,得三宝加持。过去我在台中,李老师告诉我,他《弥陀经》讲了六遍,六个样子,真的不是假的。我跟他学《楞严经》,我《楞严经》讲了七遍,那个经太长,要很长的时间,我记得从头到尾讲圆满的只两遍,其他的五遍都没讲圆满。

    四弘誓愿里头,四弘誓愿是我们修学的最高指导纲领,你看第一个教我们发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这发菩提心,为众生不是为自己。从哪里下手?「烦恼无尽誓愿断」是德行。你先要把烦恼断尽,然后你才能学法门,烦恼不断,你修学的法门里头夹杂着烦恼,很难成就。所以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什么?是断烦恼,用一部经,用这个方法断烦恼。八万四千法门,用这个经教,你天天读、天天讲,用这个法子,你心是定的。一部,心是定的,愈讲愈熟心愈定,定生慧,从这一部经上得清净心、得平等心,只要得这两样就开悟。悟了之后是什么样?一切法门一接触就通。

    所以龙树菩萨给我们做了个示范,他老人家证得初地菩萨,别教初地就跟圆教初住一样。在我们中国人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在中国最具代表的惠能大师,龙树菩萨证得的是这么一个境界。世尊当年在世讲经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龙树菩萨用多少时间全部学完?三个月。今天来讲《大藏经》,三个月他就学完。他怎么学得那么快?你看看《六祖坛经》你就明白。你看《六祖坛经》记载的一个故事,在我们佛门叫公案、例子。法达禅师是学《法华经》的,他去见六祖,礼拜的时候头没着地,六祖看到,拜三拜头都不着地,起来问他,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现在人讲,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礼拜头不着地。他说他念过三千部《法华经》。《法华经》很长,三千部至少是三千天;换句话说,十年,十年念一部经,值得骄傲。六祖考考他,《法华经》讲些什么?说不出来,他回过头来向六祖请教,六祖说这部经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也没有听过,他说你既然念得这么熟,你念给我听。《法华经》二十八品,他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念到第二品,六祖说:行了,不必念了,全知道了。讲给他听,他开悟了,再礼拜的时候头着地。你就晓得,开悟的人是不是要全部读?不需要,看一卷、看一段就晓得这全部讲的是什么,全通了。所以三个月一部《大藏经》,是真的不是假的。

    禅宗里面讲悟后起修,为什么宗门跟教下不一样?教下一开始学习经教,宗门是决定没有开悟不许你看经,也不许你听这些东西。就是让你放下,放下分别、放下执着,悟的时候就是清净平等觉,觉就是觉悟,那个觉悟必须是把无始无明烦恼断掉,无始无明烦恼就是起心动念,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那当然没有分别执着,到这个境界。觉性,自性觉现前,这一现前,六根接触境界,一接触就通达、就明瞭,学得快!六祖不认识字,没听过经,要说他听经那就是半夜三更,这是五祖忍和尚在方丈室给他讲《金刚经》,当然讲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见性。把他的境界说出来,说了五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不动摇、能生万法」。五祖忍和尚说:行了,后头不要说了。衣钵给他,打发他赶快走,为什么走?嫉妒障碍,别人不服。别人天天在讲堂听经,天天在禅堂里面坐禅,都没有得到衣钵;这来了一个人,好了,禅堂一天没去过,讲堂一天也没去过。五祖只是打发他在碓房里面舂米破柴,干这个干了八个月,结果衣钵被他拿去,所以没有一个人服气。到第二天到处去找去追,想把他追回来,佛菩萨保佑,他在猎人队里面藏了十五年,十五年大家把这个事情平淡,这才出来。

    逃难的路上,在曹侯村遇到无尽藏比丘尼,她是受持《大涅槃经》的。《大涅槃经》分量多,两个版本,一个四十卷,一个三十六卷。惠能大师那个时候二十四岁,刚刚逃出来的时候,还没有到猎人队,曹侯村遇到这个比丘尼,听她念《涅槃经》,听完之后他就讲解给她听,这个比丘尼佩服得五体投地,讲得太好,讲得她开悟。她也是一心受持,这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她得到三昧,这一讲的时候她就开悟。拿着经向六祖请教,六祖说:我不认识字。她说:你不认识字,你怎么能讲得出意思?他说,「这个与文字不相干」。我们不能不懂,真不相干。所以古人这个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里有大道理在!中国不但学佛如是,学道、学儒亦如是。古时候这个私塾里头教学生,重要的是启发他的悟性,把这个摆在第一,其他的都是二、三,悟性摆在第一,不能把他悟性堵塞,现在人不懂。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6 21:4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