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12|回复: 0

导    言   ——   修 心 七 要 开 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11 13:26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382

    主题

    622

    帖子

    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2147483647
    发表于 2011-2-8 13: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导 言



    皈依伟大慈悲观世音,

    圆满三学,成就二菩提,

    四处弘佛法,持法教者之顶严,无上上师,我顶礼。

    三时诸佛唯一道,众善与喜之宝地,

    具福弟子常求此;依于上师之教义。





    所有想要成就无上觉醒(即证悟)的人,都应该努力修持相对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

    噶当派大师的许多法教以长篇、中篇、和极短形式阐述,但所有法教的精髓都存在于伟大菩萨俄丘.督美.藏波所著的《修心七要》之中。

    在过去,佛法盛行于印度时,声闻乘和大乘僧团分开修行,大乘法教没有传给声闻乘的信徒。这不是因为上师对声闻乘信徒有任何意见,而是因为大乘法教如果在那种环境中传授,不会对听众产生任何影响,甚至会被误解。因此之故,大乘的法教在那个时候还是隐密的。只有在后来,透过莲师加持的力量,经乘和密乘的完整佛法才得以在雪地西藏公开宏扬。因此,我们能够进入佛法,立下誓言,许下愿所有众生都能得到三宝护持的宏愿,进而步入大乘的道路,完全缘于莲师的慈悲。

    大乘有深及广两个面向。《现观庄严论》说明深的面向,《宝性论》说明广的面向。这两种法教与佛陀二转和三转法轮的教法是一致的。而两者浓缩于《经庄严论》;《经庄严论》说明了菩萨广大如大海般的事业。关于这一切,博学多闻的大师们可以做出非常长篇的说明。但简而言之,大乘的深广两个面向,全包括在两种菩提心的修持中:相对菩提心(世俗谛)和究竟菩提心(胜义谛)。

    相对菩提心是依着一般的概念来修持,就算是初学者,只要向内在检视,用正确的方式修持,就可能圆满成就。当相对菩提心圆满成就之后,究竟菩提心,也就是内观智慧、无我了悟,就会自行生起。此即噶举派的大手印,宁玛派的大圆满。这些修持暂时超过我们的能力所及。新生婴儿尚在哺乳,如果喂以水果、米饭或肉类等固体食物,他们将无法消化。同样的,究竟菩提心也不是在一开始就可以做到,所以我们必须从相对菩提心开始修持。

    龙树菩萨说:

    倘若我等及世界,向往无上之觉醒,

    其基础乃菩提心;稳如泰山菩提心,

    展向十方之慈悲,超越二元之智慧。



    相对菩提心有两个面向:空性与慈悲。如果修持的根基稳固,就不会有岔入声闻乘和缘觉乘的道路;如果能仰赖空性的见地,就不会在三界轮回中流转。事实上,圆满的觉醒超越轮回和涅槃。如果能够兼具慈悲及对空性的了悟,就像一台四轮俱全车辆,可以在上路;但如果少了一轮,就无法去任何地方。缺乏慈悲的空性禅修,不是大乘的道路。空性和慈悲必须兼具。

    《修心七要》的开示源自于阿底峡尊者的三位伟大上师。第一位是慈氏瑜伽,他确实有和承担他人之苦;第二位是法铠大师,他不断修持爱与慈悲,到了连自己的血肉都可以布施的地步,因而成就了对空性的了悟;第三位是法称,他住在黄金岛,(今印尼的一部分),一生都在修持菩提心。

    有一个故事,一天,慈氏瑜伽正在传法,一只狗对着某人狂犬。这个人失去控制,对狗丢抛石头,被击中肋骨的狗发出哀鸣。慈氏瑜伽对这只狗表示无比的怜悯而大叫一声,从传宝座上来摔下来。弟子们心想,这是不是太过头了。慈氏瑜伽知道他们的想法,于是说:"看这里,我的肋骨。"他身上有一块瘀血,跟石头打中的位置一模一样。他承受了那只狗的痛苦。

    另一个故事是:法铠大师在那澜陀大学时,一位男子生病了,完全没有体力。医师们束手无策,并对他说,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是吃活人的肉。男子非常沮丧,心想怎么可能找到活人的肉?当法铠大师听闻此事,就跟男人说,"如果能治愈你的病,你可以取我的肉。"接着他从大腿上切下一块肉,拿给男子,男子吃了之后痊愈。那时法铠大师尚未了悟空性,所以伤口非常疼痛,尤其当晚上躺下就寝时,更加疼痛难当。虽然如此,他完全没有认为这么做有什么不寻常,也没有任何悔恨。接近黎明时分,他进入浅眠,梦到一个相貌俊美的少年站在他面前,发出白光。

    少年说:"这是我们应该为众生所行的菩萨事业。你的伤有多痛?"

    当法铠大师回答的时候,少年――其实是观世音菩萨――用手划过伤口,轻轻吹了一口气,于是法铠大师得到观世音的加持,醒来后伤口已完全愈合。没有疼痛,而他也了悟空性的本质。法称大师住在海边,被人称为"金洲上师",也就是黄金岛的上师。阿底峡尊者跟随他十二年,在其教导之下精进修行,使菩提心深植于心。虽然阿底峡尊者跟随其上师,别人听到他们的名号时,他也会将双手合在胸前,但只要提到金洲上师的名号,他则把手合掌置于头顶哭泣。他每年都会记念其他老师的圆寂,但对金洲上师,他每个月祭一次。弟子问他:"你对金洲其他上师表达敬意的方式似乎不同,是不是因为他们的智慧比较差?"阿底峡尊者回答,我所有的上师都达到无上的境界,他们之中没有一位是凡人,他们之间的功德也没有任何差别。但因为金洲上师的慈悲,菩提心才能在我心中生根,因此在感恩上,我是有差别的。

    法称大师的传承也包含了慈氏瑜伽和法铠大师的法教。有很多方式可用来解释这些法教。但在此,我们将根据噶当派大师切卡瓦耶喜多杰的修行,以《修心七要》的偈颂来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6 00:5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