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42|回复: 0

第六章  再谈心的定静——止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11 13:26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382

    主题

    622

    帖子

    6 小时

    在线时间

    游客

    积分
    2147483647
    发表于 2011-2-8 13: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念头会随着禅修经验的增长,
      而如同和缓地流淌于平原的河流。
      最后,心就能无念地安住,如同无波的海洋。
      禅修能使人发现心。心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我们只有浅显的认识。对我们来说,心只是我们感到快乐及痛苦的那个部分,是经验领域中的意识。除此之外,我们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一切众生一直都知道和自己的心共存,一刻也不曾分离过。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心到底是什么、本质是什么。
      由于对自心本性缺乏认识,我们历以轮回的各种痛苦、艰辛及不如意等等现象。
      上师的加持
      认识自心本性,是断除痛苦的唯一方法;这种知识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任何世俗的方法与手段都无法得到这种知识,唯有佛法能让我们发觉我们到底是什么。
      在金刚乘中,上师引导我们认知心性的人,他必须具有甚深的悟境。上师的加持是无形的、非物质的,就如同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或洪流,负载着我们的信心和虔敬。
      在噶举传承(藏传佛教的四大教派之一)中,这种加持的传续源自本初佛金刚总持。伟大的印度瑜珈上帝洛巴(Tilopa,988——1069)首先得到这种加持,然后授与他的弟子那洛巴(Naropa,1016——1100),后来经由巴尔巴(Marpa,1012-1097)传到西藏,并继续由密勒日巴(Milarepa,1040——1123)、冈波巴(Gampopa,1079——1153)及第一世噶玛巴(Karmapa,大宝法王)传续下来。累世的噶玛巴再将此加持毫不间断地传续到今天。这个从未间断的传承称为“黄金念珠”。
      为了得受这个传承的加持,必须向噶玛巴或其他上师祈请。首先,我们观想上师安坐在我们头顶的莲花座上,然后向他请求加持。最后在祈请结束时,观想上师化为光融入我们自身。如此,我们就得到了全然的加持,我们的身、语、意于是和上师的身、语、意合而为一。
      了解自身的幸运
      众生的类型很多。只要观察牲畜的境遇,我们就能了解生于畜牲道的苦难。如果我们也经历同样的痛苦,我们就更能同情它们的遭遇。相较之下,生于人道是多么幸运!
      环顾人类的行为,我们会注意到许多人时常在造作恶行,并因此种下未来的苦因。然而,人同时也有闻知佛法、得遇有德上师及修学佛法的大福报。可是,若不细加思惟,我们可能无法觉知自身的幸运。人往往只有在遭遇到不幸时,才会感受到先前所拥有的快乐的价值。当我们拥有健康时,我们不见得会珍惜。唯有在生病必须住医院,或失去行动能力,必须忍受治疗的痛苦时,我们才发觉所失去的健康是多么宝贵。生为人的福报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及时思量生为人的可贵——尤其是修学佛法的可贵,由于佛法、由于禅修,我们才有机会证悟自心本性而断绝一切痛苦;这是极其难得的机会。
      禅修的阶段
      禅修可分为两个阶段:
      “止”——藏文称为“息内”(shinay),
      “观”——藏文称为“拉格通](Thatong)。
      我们也可以将“止”和“观”的融合视为第三个阶段。这三个层次只是修持次第的描述,和心性本身无关。
      姿势
      首先,我们必须采取利于禅修的姿势。身体的移动会引起“精微的风”或气的动荡,而使心随着动荡。在藏文中,“止”是由“息内”两字组成的:“息”表示平静,“内”表示驻留。因此,“止”意指使身、语、意“平静”下来,并“安住”于这种平静的状态中。
      禅修的姿势很重要,因为它可保持能量通道的端正。当这些通道弯曲或歪斜时,精微的风不能适当地循环于其中,就会使心烦躁不安。
      适切的禅修姿势包括七点:
      1、双腿交盘成金刚坐姿。金刚坐姿类似莲花坐姿,但是先将左脚放置在右腿上,再将右脚放置在左腿上。无法采取这种坐姿时,菩萨坐姿也可以;左脚弯曲紧靠右鼠蹊部,然后将右脚平放在左脚前方。
      2、双手结禅定印:右手安放在左手上。
      3、背保持挺直。
      4、双肩放松但稍微往后挺。
      5、下巴稍微往内缩。
      6、舌与唇自然放松。
      7、目光朝下,停留于离鼻尖约八指宽的虚空。
      如同前面所讨论过的,这七要点的坐姿被认为是最有利于“精微的风”循环的姿势。这种坐姿称为七支坐,也称为“毗卢遮那坐姿”或“金刚跏趺坐”。
      三种心的辅助
      知道如何安坐之后,接着我们必须学习如何使心安住。首先,我们不应该追随任何关于过去的念头,也不追随任何关于未来的念头。我们只要把心放在现在,并保持轻松、平静的状态。我们也可以借助辅助物使心安住;呼吸
      将注意力放在呼吸的自然动作中,视心与呼吸为一体。以放松但专注的心自然地吸气与呼气。白色明点
      观想前额的底部有一个小小的光球,或一个非常明亮的白色明点。和前面一样,我们将心专注于这个白色明点,并视此白色明点和心为一体。佛相
      观想与我们的心无二无别的释迦牟尼佛安坐在我们的心中,如姆指般大小,非常清晰、明亮。将注意力放在此观想上。
      在禅修中,我们的心好比是一头野象,我们的注意力好比是系在它身上的绳子,而我们所专注的对象物则如同绳索另一端所系的树干。
      无辅助物的“止”
      在无辅助物的“止”中,心自然无为地专注于心本身。心不导向任何物体,清醒而不涣散地安住。念头可能会升起,但是我们既不试图阻断它们,也不追随它们。
      我们可以用旗杆与旗子的比喻,来说明这类禅修。当风不吹动时,旗杆与旗子都静止不动。当风吹动时,旗子会随着飘动,但旗杆仍然文风不动。念头就如同旗子,心则如同不论有无念头皆屹立不遥的旗杆一般。不试图阻断念头使心能继续保持放松及不涣散。
      击沈与亢奋
      修持“止”有两种主要的障碍:击沈及亢奋(掉举)。它们是“止”的敌人。每个人都会碰到这两种障碍,但依照个人的特质,有些人的主要问题是击沈,有些人则特别需要克服亢奋的障碍。每个人都必须先了解自己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然后以对治的方法加以矫正。
      若修持者有击沈的倾向,他应该让心保持警觉一点,睁大眼睛,并想像自己正看着天空。若主要的问题在于亢奋或念头过多,则应该将心放松,阖闭双眼,并想像自己正看着地面。
      觉知自己的禅修困难,并知道如何正确地加以对治,是非常重要的,否则问题可能会愈来愈严重。心容易陷入昏钝、晦暗状态的人,或试图达到极端松弛的禅修状态的人,所得到的只是沉睡的状态。这并不是禅定。而是心识击沈。相反的,心容易被各种念头盘踞的人,或紧抱着“我在禅修”的念头而禅修的人,他们得到的往往只是更多的念头,而不是禅定的安宁。这就是为什么修持者必须对自己的问题有正确的了解。
      一般而言,在西藏及东方,击沈的倾向似乎是主要的问题;在西方,亢奋则是主要的问题。不论问题是什么,在修“止”时,保持身、语、意的自在及开放,甚为重要。禅修的心应该是快乐、安详的。禅修者不应该产生处在狭窄、密闭的房间的感觉,他应该有身在室外或愉悦的地方的感觉。轻松、自在及开放的感觉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禅修的根本要素。
      从河流到海洋
      心不应该被过去或未来的念头所盘踞。心应该安住于现在,只是不涣散地、自然地安住于自身。
      印度瑜伽士帝洛巴说:“只要放松,紧绷的心自然会放松。”无始以来,我们就一直被念头所束缚,因而造成极为紧绷的状况。在禅修时,这种束缚被解开了,我们因些能自在地安住。当心安住于本性时,当下的意识是全然放松的。
      以这种方式禅修时,我们可能会有短暂的无念经过。然而,念头很快又升起了。身为初学者,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应该有任何念头。这是错误的想法。我们只要保持觉知及专注就可以了。
      密勒日巴的大弟子冈波巴说:
      所有的禅修者都珍视无念的境界,但是,念头的大门是关不住的,有此企图的禅修者只会感到筋疲力竭而已。
      一般而言,初学者的心充满各种忙碌的念头。这种状态如同自山顶倾泄而下的急流。修持者可能因此觉得“我有这么多念头,继续修也没有用。我永远做不到!还是放弃比较好。是啊!如果没有这么我念头,我还可以说我在禅修,但是依目前的情形来看,这实在没有什么用。”然而相反的,我们不应该因而放弃禅修,初学者冒出许多的念头是很自然的事。
      只要努力不懈,我们终会养成禅修的习惯,且念头会随着禅修经验的增长,而如同和缓地流淌于平原的河流。最后,心就能无念地安住,如同无波的海洋。
      我们必须了解这是一个过程:恒常不断地修习相当一段时期之后,我们自然会由一个禅修阶段进入另一个禅修阶段。初学者不应认为从第一座禅修开始,就应该能契入无念的境界。这是不可能的。
      “禅修时我绝对不能有任何念头——任何念头都不能在我心中升起!”这是毫无助益的想法。我们应该抱持的态度是:若念头在禅修时升起,并不重要,若没有念头升起,那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专注。
      明性与无念
      当心自然平静下来并保持无念时,就是“止”的境界。但是,“止”的境界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别。不正确的“止”不具念头,但是修持者处于一种晦暗不明的状态。实际上,称之为沉睡可能更恰当。有些不了解禅修的人,一达到某种无思无想的状态,就自以为:“啊!我禅修的功夫真好!我很满意!”事实上,他们根本不是在禅修。
      正确的“止”和沉睡一样不具念头,但是完全没有后者的晦暗不明。此时,心是清明的。无念与明性兼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止”。这种经验只会自然且逐渐地产生。有些人可能很快就产生这种觉受或经验,但大多数情形并非如此。明性与没有明性的差别,并不是概念性的。若告诉自己:“嗯,从现在起,我要把自己安置在明性之中,我要使我的心保持清明!”这样并不足够。只有心能产生这种经验。这是心的本质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说明:在没有灯光的夜晚,有人摆了一杯水在你面前。你只看得到轮廓。你猜想那是一个杯子。但无法辨认杯子里装的是什么。杯子里的液体是黝黑的,但你看不清楚那是水或其他东西。这就如同缺乏明性的“止”。相反的,在白天,你可以毫无困难地看到那个杯子,能辨认它的内容物并看清一切细节。这种明晰的视觉就如同“止”的明性。
      了解真正的“止”及假相的“止”之间的差异,相当重要,可帮助我们辨识未来修习过程中的错误。这也表示你不应该认为自己现在就可以契入全然完美的“止”。如果抱有这种期具,你必定会失望,因为你无法做到。修持者应该如实地接受禅修——不论明性的有无,不论念头的有无。重要的是持之有恒地禅修。
      问与答
      问:眼睛的睁开对禅修有什么影响?
      答:若修持者有亢奋的倾向,闭上眼睛会比较好。相反的,如果倾向是击沈,眼睛睁大会比较好。
      问:缺乏耐性时,应该怎么办?例如,觉得禅修有点太长了,而且这种念头开始升起了。
      答:是的,初学者确实会有这种情形。这就是为什么初学时,最好每座禅修的时间都很短,但次数要多。
      问:击沈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般而言,击沈是累世业力所造成的。这是我们现在有这种倾向的原因。但是,击沈也可能是因为健康欠佳或身体疲劳引起的。
      问:当我们睁着眼睛禅修时,外在的事物应该保持清晰吗?如果它们变模糊了。这是击沈吗?
      答:就我们刚才讨论过的三种心的辅助而言,如果我们清晰地看见辅助物但看不见外界,那并不是击沈。但是,如果看到的外界模糊不清,禅修对象物也不清晰,那就是击沈。
      问:如果我们在禅修当中感到暖热,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当修持者把心安置在心本身时,这种暖热是对心的究竟本质有一些觉受的征兆。初学者偶而会有这种暖热的经验,但这事实上并不重要。
      问:我们应该相继地修习这些不同的禅定方法,或是只选择一种方法比较好?
      答:刚开始,最好是相继地修持所有的方法。然后,如果你觉得某一种方法最适合你,你可以只修持这种方法。
      问:虽然心维持在警觉状态,但仍不足以克服击沈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如果修持者有强烈的击沈倾向,他应该审查自己的禅修姿势是否正确,尤其背脊是否非常挺直。然后,让心稍微警觉一些。最后,他可以观想心中有一个白色明点,而且它和自心是无二无别的。白色明点沿着中脉往上升,由头顶出去,进入高空中。修持者观想这个白色明点进入一个非常光亮、非常清明的虚空。保持这个观想一会儿之后,修持者接着观想自己和此虚空合而为一。
      这些不同的方法可帮助修持者矫治禅修中的击沈。但是,修持者也应该深入处理击沈的原因。他可以修持金刚萨埵或点光明灯,藉此驱散造成的击沈的业障。
      问:如何对治亢奋?
      答:当我们有许多念头时,表示我们的心转向世俗的事物。我们或许是想到某件物品,或许是想到即将品尝的食物,或是想到某个令人留念的地方,或想到自己所喜爱或讨厌的事情。由于我们的念头沉迷于周遭的世界,因此必须了解这个世界并不值得我们如此沉迷。第一,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缺乏恒常性,每一刹那间都在变。因此之故,我们没有理由强烈地依恋它。第二,现象的本质是痛苦。由于无常的缘故,所有令人愉悦的事物都可能变得令人不愉悦;例如,美食的享受转变为消化不良或胃肠病。第三,一切现象都缺乏独立存在性,因为它们只是幻相。如果能觉知这三项事实,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执着将会减低,念头也会减少。
      由于亢奋也是业障造成的,修持金刚萨埵及供养光明灯也是很助益的。
      当亢奋的障碍在禅修中升起时,我们可以放松身体,并往下看。也可以观想心中有一个黑色的明点,往下降入地里,最后消失在地球的深处。
      正确地修持“止”,会让我们的内心觉得安适、轻松及清醒。
      城市的居民喜欢周末。他们认为这可以消除一星期工作的疲惫。一想到星期五晚上即将在乡村或海边度过两天,让他们觉得非常快乐。然而,星期六早止,麻烦就开始了。他们必须准备必要的用品,寻找临时找不到的东西,然后匆匆忙忙上路。上路之后,偏偏又碰上交通阻塞及种种恼人的交通状况,时时都得提高警觉、留意警察。抵达目的地之后,又得担心要吃什么、该住哪里等问题;星期日晚上,又得上路,又碰到同样的交通问题,又感到同样的懊恼,又以同样的疲惫结束周末。
      便修持“止”,我们可以获得真正的休息,度一次真正的假期。
      问:既然心不是一种看得见的物体,我们如何使自己转向心的本质并观照它呢?
      答:刚开始时,你可能会这么想,但是,当你有相当多的禅修经验之后,你自然会了解。
      问:我们可以用声音取代形相做观想吗?
      答:修持者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声音上,也可以专注于气味,例如,薰香所散发出的香味。
      问:各种声音都会传入我们的耳朵。我们应该接受所有的声音,或是应该有所选择?
      答:我们可以专注于声音的整体。初学禅修者,特别容易把噪音当成恼人的干扰。在这种情形下,利用这些声音做为禅修的支持,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噪音的干扰性会自动消失。这种方法对住在城市的人非常有用。
      问:我们可以在临睡前修持“止”吗?
      答:当然可以,这样很好。例如,你可以在临睡前及初醒时各修持十分钟的“止”。
      问:仁波切提到好的“止”必须是“开放、清明及稳定的”。所谓的“开放”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否表示心能平静地接受任何状况?
      答:“开放”表示具有不为难自己、快乐、自在的心。这如同放下重担的人,而非背负着重担的人。费力或刻意禅修的人,如同背负着重担在禅修。他是在禅修,但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的身与心都紧绷着。费力或刻意地禅修时,禅修就如同重担。如果你在禅修时内心感到困难或不自在,这就是征兆。但是,当你“放下重担”时,你会有安适、愉悦的感觉。
      完美的“止”的禅修,具有三种特质:稳定、清明及开放。初学者在修持“止”时,有时无法达到这种理想。然而,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禅修困难所在,并寻找适当的对治方法,正如同航海的人必须掌握风向,才能往前航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9 15:08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