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66|回复: 1

以戒为师 从我做起(昌臻法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发表于 2010-10-6 18: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2-21 10:06 编辑

以戒为师 从我做起(昌臻法师)



释昌臻
结夏安居是佛陀传下来的,利用夏季三个月时间,不外出参学,在寺内开展学修,自我反省,互相策勉,共同提高的学修制度。
作为丛林,早晚上殿,搭衣过堂,半月诵戒,结夏安居,是不可缺少的共修活动。报国寺这些年来基本上依教奉行。但是存在不如法如律的现象。希望同修们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提出办法,加以改进。
这次安居,昌臻因病未能和同修们一道学习,感到歉咎!
今天想就自己对持戒问题的一点认识,提出来共同研究,共同策勉。讲五个问题:


 
1、认识戒律的重要性,树立以戒为师的思想。
下面引证三段佛陀的金口开示,以加深认识:
《遗教经》:“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解释:本经是佛陀对出家弟子的遗嘱。一开始即提出,我灭度后,以戒为师。戒律是佛的法身,所以戒律住世,如佛住世。梵文“波罗提木叉”,意为“保解脱”。保证持戒人获得解脱。如暗遇明,持戒可消除愚痴、无明。贫人得宝,持戒能增长善根福德。
《四十二章经》:“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提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语译:“佛说:弟子们!你们离我几千里,只要遵守我所制的戒律,必定能证道果。反过来说,在我身边,虽然时常见我但不遵守我制的戒律,永远不可能证果。”
解释:澫益大师说:“不能持戒,则同室犹隔万里;苟能持戒,则百世何异同时。”语译:“不能持戒的人,虽同处一室中也像相隔万里;假如能守戒,虽然隔一百代也像同时代一样。”因佛法是心地法门,不是时空所能阻隔的。
《涅槃经》:“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若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第子!”
语译:“要想明心见性,证入槃涅境界,必须至诚受持清净戒律。如果不守净戒,是魔的眷属,不是我的弟子!”
下面举两则公案为佐证:
一则是,罽宾国(今克什米尔)某地,有毒龙为害。曾有五百罗汉用禅定功夫,未能降伏它。后一位出家人来,劝毒龙离开,毒龙果离去。众人问他有何神通,他说并无神通,平时持戒甚严,对轻戒也不敢违犯。说明严持戒律,必蒙佛力加持,龙天拥护。所以,毒龙敬畏远离。
一则是,波罗奈国,甲乙两比丘结伴步行往见佛陀。中途缺水干渴难受。忽见路傍有水,二人急往饮用。甲见水中有虫,戒律禁用,不敢饮用。乙认为目前不饮水,不能维持生命,无法见佛闻法;情况特殊,不要执著。乙便喝足了水,甲始终不喝。二人继续前往,甲中途倒地而死。甲的神识生到天上,以天人身去见佛,佛很嘉许并为说法,即证果位。乙后来也到了,佛故意问有无同伴,乙便叙说甲执著,以致死亡不能见佛。佛即告知,甲已证果,并指责乙破戒的行为。说明戒律是保护法身慧命,不是保护躯壳的。所以,受戒时发誓:宁舍身命,决不犯戒。智者借假修真,愚人丧真逐假。
通过上述三段经文和两则公案的学习,使我们明确:
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戒律是佛的法身,戒律住世,等于佛住世。
戒律是僧团的法律,是僧团活动的准则。它使僧团保持六和敬,保持纯正。有纯正的僧团,正法才能长久住世。
戒律是僧众法身慧命的铠甲(防弹衣)。修行是一人与万人作战,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三毒五欲。所以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将相虽然具有学问才能,虽能征服世界;但不能克服心中的敌人,甚至在财色面前会缴械投降。
 



因果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不是佛制定的而是佛发现并用以说明宇宙人生现象的。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明因果,不可能明白佛法;不信因果,不可能获得佛法真实利益。佛陀初转法轮,在鹿野苑度五比丘宣讲的是四谛法。四谛法是世出世间因果的总纲。《遗教经》最后,佛将入灭时,对弟子们提出:谁对四谛法有怀疑,迅速提问。大众都默然。阿 楼陀尊者代表大众回答说:“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是诸比丘,于四谛中,决定无疑!”这段经文可以看出因果之重要。所以,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把佛所说的法概括无余了。”又说:“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印光大师说:“诸佛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星云大师说:“因果比电脑准确。电脑虽准确,会发生故障,因果律永远不会出故障。”还有人说,因果比窃听器厉害。窃听器你不说话,它没法记录;因果只要你起心动念,它都能准确记录和储存,实在厉害!
守戒律和信因果,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只有深信因果的人,才能自觉地严格地遵守戒律。也只有严持戒律的人,才能使三业清净,知足常乐。这样的人,一方面处处止恶防非,不再种恶因;一方面时刻行善利他,广结善缘。在此基础上,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临命终时,往生西方。如是因,如是果。修因证果,无可怀疑。
 




3、持戒与摄心
 




4、持戒与道德
近代高僧太虚大师偈语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现实。”学佛先学做人。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神。人格道德圆满无缺,便是佛。
这故事说明,政治人物受人尊敬的不是他的才华、学问,而是道德。更何况是出家修行的人呢。试看古今的高僧大德,那个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他们高尚的人格道德从那里来?从持戒修行中来。值得我们学习。
 




5、学戒为了持戒。持戒必须从自己做起,从起心动念处做起。
个别同修学了戒律,不是用于反省自己,而是用来找别人的缺点毛病。这种态度是错误的。持戒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三业,要从自己做起;“摄心为戒。”要从起心动念做起。
持戒修行首重摄心。念佛法门的要领,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印光大师说:“诸恶众善,皆须在心地上论,不专指行之于事而已。心地上了不起恶,全体是善,其念佛也,功德胜于常人百千万倍矣。欲得心地唯善无恶,当于一切时处,主敬存诚,如面佛天,方可希企。心一放纵,诸不如法之念头随之而起矣。”(《增订印光大师文钞》卷二,复马契西书一)
澫益大师俭查自己持戒不够,舍比丘戒持沙弥戒。弘一大师甚至说自己只能持五戒。两位大德这样做是谦虚吗?是他们也犯戒吗?都不是。而是他们从严要求自己,从起心动念上下功夫的原故。正是我们持戒修行的榜样。
沙弥十戒,这次大家又学一遍。下面想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1─4条戒,杀、盗、淫、妄,是比丘戒的波罗夷罪。如刑法中的死刑,杀头不能复活,所以不共住。我寺曾处分两名,在戒律面前,住持与清众平等,任何人犯根本戒决不共住。我愿意接受僧团大众的监督。
7条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从消极方面讲,道家说,不见可欲则心不乱。儒家主张非礼勿视。先师生前,居士供养的彩电,不让僧众看,他自己偶尔看一下。先师圆寂后,大众师要求看电视,当时要求只看新闻,时间不超过10分钟。后来未能遵守,只好卖掉。目前寺内电视,只供放有关佛教的录像用。从积极方面讲,修行人必须培养、充实精神生活,不贪求物质享受,有道可乐,自能安贫。
10条不持银钱戒。目前物欲横流,寺庙也受冲击。我们认为,泰国法身寺对僧众不发现金,只供应生活必须品。这种做法有利修行。我们参酌这种作法,首先保证伙食营养卫生,四季分发生活必须用品,提供简易医疗。至于衣单费不准备多发。目前寺内,个人收受供养金我最多。自己修持不够,怕引起贪欲,导致退堕。所以把供养金一部分用于慈善事业,一部分作差旅使用。决不储蓄,避免增长贪欲。
总的说,通过学习戒律,要解决两个问题,认识戒律是一个人与万人作战的防弹衣,树立以戒为师的思想。学戒是为了持戒,持戒必须从自己做起,从起心动念处做起。也只有深信因果,培植道德,持戒修行,才能获得真实受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9-26 17:16
  • 签到天数: 1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胜妙罗施食村善闻同修

    7

    主题

    1583

    帖子

    16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积分
    23792
    QQ
    发表于 2011-3-6 21: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果师兄的文章,果然很有说服力!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2-22 09:47 , Processed in 0.11621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