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38|回复: 0

【转帖】关于准提法的持戒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发表于 2010-7-28 19: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2-21 10:12 编辑

关于准提法的持戒问题
(摘自《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与元明信仰的流行 作者唐希鹏)关于持戒:一般认为佛教的修习必须持戒律,道殿法师却提出准提法门的修习是“不择染净”的:
“三为准提不择染净得持诵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妻子等,皆持诵,不同余咒,须要持戒 ,方得诵习。”
道殿此种观点的依据,考以前关于准提法门的四种译本:
(1)大唐天竺三 藏地婆诃罗于垂拱二年,西魏国寺译,名《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2)唐·善无畏奉诏译,名《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3)唐天竺三藏金刚智译,名《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4)唐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
唯有在唐善无畏译本《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中,有不共说法,即:“佛言此咒 印能灭十恶五逆一切重罪。成就一切白法。具戒清洁速得菩提。若在家人。纵不断酒肉妻子 。但依我法无不成就。”□
其它三部则无有此无须持戒的开许,甚至十分强调持戒:
(1) 三藏沙门不空译本中“在家菩萨,修持戒行坚固不退;若出家菩萨具诸禁戒,三时念诵依教修行”;
(2)唐天竺三藏金刚智译本中“在家菩萨,初入亦须自誓随力发愿,受三 归五戒 ,或常持八戒”;
(3)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本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受持读诵此陀罗尼满……,生生常得出家。具持菩萨律仪净戒”。
道殿单提《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的观点示人,其用意何在?对于这点,道殿有自己的解释:“今为俗流之辈,带妻挟子,饮酒啖肉,是其常业,虽逢僧人教示,习性难以 改革,若不用此大不思议法救脱,如是人等,何日得出生死?”。
在家人有妻有子,饮酒吃肉,对于佛教修习,虽心向往之,往往因佛教诸多的戒律禁忌而知难而退,这也是佛教 不能更进一步走入寻常百姓家的一个重大原因。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道殿为了弘扬佛教,为了“救度众生”,用心是何等的良苦。
当然,道殿并非矫枉过正而彻底废弛戒律,相反,他对持戒还是非常提倡的:“其有斋戒清 净依法持诵者,更为胜妙,故准提经云:何况更能结斋具戒,依法持诵,不转肉身。往第四天,得入神足是也。”□
可见,对在家人毋须持戒的开许,只是权宜之计,“斋戒清净”才是修行正途,道殿此举,颇为符合佛教“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之理趣。
综上可知,道殿对修习准提法门须持戒律观点的宣扬,无疑对后世准提信仰的传播 ,尤其是 准提信仰在佛教居士即在家人中的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准提信仰的兴盛奠定了基 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6-13 21:57 , Processed in 0.10901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