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10|回复: 0

难怪美国那么富有,转贴美国人为何爱当慈善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主题

375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6845
发表于 2007-3-29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4 border=0>

<TR>
<TD class=line style="ADDING-TOP: 10px" vAlign=top height="100%">
<DIV ><FONT color=green>美国人为何爱当慈善家<BR><BR>(2004年7月《财智文摘》 作者:程宏)<BR><BR>“有钱人在道义上有义务把他们的一部分财产分给穷人,因为所有超过家用之外的个人财产都应该被认为是让社会受益的信托基金。”——美国著名富豪慈善家、钢铁大亨安德鲁·卡内基1889年捐出了所有的个人财产,共计3.5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30亿美元。 <BR><BR><BR>捐献的传统与风尚由来已久 <BR><BR><BR>凡是去过美国的人会发现很多公益性、慈善性的机构或建筑的名字,常常冠以人名而不是地名或学科和院系名字,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的教学楼、实验楼等,这些人名中有的是做出重大科学贡献的学者的名字,但绝大部分却是这所机构或这座建筑的捐献者的名字。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哈佛大学,就得名于它在1638年的捐献人约翰·哈佛。 <BR><BR><BR>美国的慈善经济发展相当庞大。据统计美国现有慈善机构超过73万个,这些机构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妇女与儿童权益保护、老年人服务、消除贫困、移民就业、环境和文物保护、预防犯罪、社区改造、帮助少数族裔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中小学、博物馆、图书馆、慈善基金会都靠私人捐赠支持。甚至某些超出美国国境的事物,例如,非洲饥民,巴尔干难民,亚洲地震和洪涝灾民,都是美国人积极捐款援助的对象。美国人的捐献活动频繁、数量之大当属举世闻名。美国《时代周刊》报道,2002年,美国人捐赠的金额为1900亿美元,相当全国生产总值的2.1%,为近30年来的最高纪录。 <BR><BR><BR>美国人不仅损献金钱,还捐献时间。义工早已是美国一个普遍现象。在城乡街道上最为常见的就是那些遍布全美国小学附近的马路人行横道线上的义工,他们身穿醒目的交通安全标志背心,高举着一面印有“Stop”(停),另一面印有“Slow”(慢)字的交通指示牌,悉心照顾着小学生们横穿马路。 <BR><BR><BR>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现在成年人口中有近一半人志愿捐献他们的业余时间,每年捐献200多亿小时,按每人每周工作40小时,扣除各种法定假日后每年工作51周计,每人每年工作2040小时,相当于1000万人干一年,如果按平均工资10美元每小时计算的话,每年捐赠时间的价值约为2000亿美元左右,大体上与全社会捐赠的资金价值相等。 <BR><BR><BR>人要支配钱,不要让钱支配人 <BR><BR><BR>不少人可能会观察到,穷地方的人,往往喜欢摆阔,标榜“穷棒子骨气”,而富裕的人,却常常“一个便士劈两半”,表现的坦然而实在。 <BR><BR><BR>美国是个商业高度发达的国家,然而“Coupon”(优惠券)却十分盛行,即使是有钱人,在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上,也不厌其烦地搜集和使用“Coupon”。每至周末,在各种商场里,时常可见人们拿着花花绿绿的Coupon,手推采购小车穿梭于一排排的货架之间,寻觅那些Discount(折扣)和OnSale(甩卖)的Special(特别的)商品。美国的Flea Market(跳蚤市场)和Yard Sell(家庭甩卖)更是熙熙攘攘。美国人就是以买到便宜货为荣。 <BR><BR><BR>美国人与客人一起吃饭时,许多时候小气地以AA制(Dutch tratment)各付己账。这种小气抠门只是精打细算的一种表现,与“自私”、“守财”并非同义词。 <BR><BR><BR>我的一个美国朋友谈起对金钱的看法时,告诉了我两条美国谚语:一是“Moneytalks”,意思是金钱有发言权;二是Money is a good servant(钱是好仆人) but a bad master(但却是坏主人)”,意思是人要支配钱,不要让钱支配人。 <BR><BR><BR>美国人的迁徙、换车、举家外出旅游的频率之高令国人咋舌,典型的美国人奉行吃光、玩光、花光的“三光习俗”。 <BR><BR><BR>普通收入的美国人,在“三光习俗”的理念下,生活常常捉襟见肘,然而美国人却还能乐于捐助行善。从单位团体到公众社会,从文艺表演到体育活动,在形式名目繁多的募捐活动中,很多美国人慷慨解囊,捐款数额往往并不比他们在用“Corpon”时所省下的钱少。 <BR><BR><BR>美国人对金钱的理解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他们认为金钱的价值不在乎它的总数有多少,财富的拥有者并非一定牢牢地占有财富。美国富豪们名下聚攒着天文数字的财富,但是不少美国人认为这是象征性意义。从实际消费的程度上看,一般美国中产阶级分子所拥有的金钱,比《财富》杂志的封面人物少不了多少。在美国人看来,只有能花掉并给自己带来享受和快乐的那一部分,才是属于自己的,那无法花掉的部分全是别人的。 <BR><BR><BR>捐献文化的背后推手:宗教和税 <BR><BR><BR>美国政府没有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倡导机构,但美国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显然不算低,究竟是什么在背后发挥着作用? <BR><BR><BR>探究形成美国人带有共产主义精神的捐献文化的内外因,在分离阶层和个体素质的差异后,可以见到两个:一是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二是政府优惠税收政策的导向。 <BR><BR><BR>美国人有89%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以基督教的各种派别为主,西方宗教不仅在美国人的精神生活里占统治地位,而且还在美国人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广泛的渗透性;西方宗教所宣传的主要内容,如“Love(爱心)”、“Benevolence(仁慈)”、“Forgiveness”(宽恕)、“Gratitude”(感恩)“Share”(分享)等,不仅与传统的社会行为道德十分吻合,也与现行的美国主流文化非常贴近。 <BR><BR><BR>美国虽然坚决奉行私有制,但美国宗教信仰者认为:金钱财富等世俗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是上帝托管于个人而已,并不永远属于自己,因此最后要如数归还于上帝。这种宗教文化理念就是“取之社会,还之社会”。宗教就像他们的精神家园,他们在宗教中获得深刻精神体验,走出教堂后就会有快乐的随时准备帮助他人和回报感觉。 <BR><BR><BR>如果说美国宗教文化对人们思想的渗透是美国捐献文化形成的内因的话,那么为了鼓励社会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美国政府制定的税务优惠政策则是引导美国捐献文化形成的外因。美国合法工作者要交收入所得税,一般为30%左右,年收入越高,交税比例越高,如果年收入达10万或以上,像热门专业的高级工程师、经济师和高层管理人员,高年资医师、律师等,税率可达50%。低于一定水平的收入者在税收之后的年底会得到政府的退税。为鼓励志愿活动,某些机构认为志愿者捐献的义工时间达到某个标准后,其本人可按最低工资标准享受减税待遇。志愿活动中心规定给志愿者提供特殊保险计划,志愿者因公受伤或因责任事故时可以得到赔偿。如果某些机构允准雇员从事志愿活动时利用了工作时间,这些机构可享受一定的税务优惠。经济和法律专家认为这是缩小贫富鸿沟、调节社会矛盾的手段之一。 <BR><BR><BR>在美国这个国度里,每一个美国人生下来,就都会被教育和鼓励要去追寻“从一无所有直至奋斗成功”。美国家庭教育中,父母让子女干家务活之后付给他们小费,就是培养“自己养活自己”的理念。很多富翁们认为:“遗产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是可怕的负担。如果我们的孩子想成为富翁,他们必须靠自己努力。”遗产越多,缴纳的税款也越高。如果一个人留下200万遗产,到继承者手里不过一半左右;留的越多,拿的比例越少,大半被国家拿去救济弱势群体去了。每年美国前50项数额最大的个人慈善捐款中,大约有1/5就来自遗产捐赠。 <BR><BR><BR>美国法律规定,捐赠的财富不在征收遗产税的范围之内,比如你捐款100美元,就可以得到30美元的税务优惠,实际上你只捐款70美元。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捐献股票股权,这样,他们在捐款的同时,又可以免交资本增值税,一举两得。 <BR><BR><BR>美国人捐献的精神文明 <BR><BR><BR>比尔·盖茨这位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拥有大约407亿美元的个人财富。至今他已经为慈善事业捐赠了256亿美元。最近比尔·盖茨向外界公开了遗嘱,其中宣布将把全部财产的98%留给自己创办的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这个以他们夫妇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将负责把这笔钱用于研究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并为世界贫穷国家抵御这两种疾病提供援助。他为自己的3个孩子每人留下了1000万美元和价值1亿美元的家族住宅。 <BR><BR><BR>在世界富翁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的美国银行家沃伦·巴菲特至今已经向社会公益事业捐赠了2.3亿美元。在他的遗嘱中,他将总值约305亿美元的个人财产的90%捐赠给了慈善事业。巴菲特也指定了遗产的用途:用于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为计划生育方面的医学研究提供资金。“我希望我的3个孩子有足够的钱去干他们想干的事情,而不是有太多的钱却什么都不做。” <BR><BR><BR>在美国,虽然富翁们捐献惊人,但每年天文数字般的捐献中,据有关统计,来自公司企业和其他机构的捐款仅占15%,85%是民众个人捐的,其中又有70%来自普通人。这意味着是否捐款和个人的经济条件没有必然的关系。70%的家庭捐赠过钱财,年平均捐赠额超过1000美元。 <BR><BR><BR>如果说富人捐献的动力是部分地来自政府税收政策的导向和压力的话,那么低收入者的捐献热情却是真正自觉行为,而且他们都是选择匿名捐献。 <BR><BR><BR>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富人们流行用捐款来建设博物馆、音乐厅和大学。如今,美国人在捐赠时更关注人类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卫生和教育。捐赠对象也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如何帮助全世界的贫困国家解决它们的问题。美国人慷慨解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十分信任接受捐款的慈善机构把他们的钱真正用于他们所关注的事业上。美国人捐献的传统风尚不仅向慈善及公益事业做出极大贡献外,也大大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促进人们的道德观念,支撑起让世人羡慕的精神文明。<BR><BR><FONT color=red>中 国 :千分之一的富豪 万分之一的善心<BR><BR>富豪 10月23日《重庆晚报》报道,中国越来越庞大的富豪和中产阶层,造就了庞大的顶级奢侈品市场。正在上海热展的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火爆程度令人惊叹,三天该展会接待了逾7000位富豪,成交量达2亿元人民币。 1200万元一套的红木家具、1000万元一辆的豪华跑车、日本的“珍珠之王”御木本珍珠(MIKIMO-TO)、私人游艇、游艇别墅、美国跑车世界新偶像的STEVESALEEN公路跑车,这些世界顶尖奢侈消费品完全被中国的内地富翁们包揽了。不少外国参展商不由慨叹:“没想到中国富豪那么慷慨!”很多网友对此却非常愤慨,尖锐地指出“有钱烧得慌”等。这不能不让人思考,公众为什么如此仇视“奢侈盛宴”?<BR><BR>  财富拥有者不仅拥有财富使用权,更应在财富消费中融入不可或缺的人文精神、社会关怀和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以及更多爱心。这是财富与生俱来的一种内涵和文化。卡耐基说:“富人在道义上有义务把他们的一部分财产分给穷人”,所以,超过400亿美元的比尔·盖茨,迄今已经捐出了超过250亿美元的慈善资金。可是在中国,这种做法恐怕很多富翁都会反对,“财富是自己创造的”,“没有义务反馈给社会”,诸如此类的思想根深蒂固。&gt;&gt;&gt; <BR><BR>我们 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徐永光介绍说,他算了一笔账,中国和美国人均收入相差38倍,而人均慈善捐款相差了7300多倍。徐永光表示,2002年中国的私人捐赠人均只有0.92元人民币,总共10多亿元,近两年并没有太大变化。在发生一些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会有企业给政府捐款,但不能排除用捐款换取政策优惠或资源的动机。而在我国的慈善排行榜中,捐款数据经常有被夸大的现象,常见的做法是把承诺捐款数目当成实际捐款数目公布。如承诺捐款1000万,但每年只拿出承诺捐款的利息50万。徐永光说,来自国外的数据则显示,2003年美国私人捐款2410亿美元,人均828.7美元,中国和美国人均慈善捐款相差了7300多倍。<BR><BR>其实,我们过于习惯地把板子打在企业或富豪身上,却忽略了另一个事实:中国90%的公民没有捐过款物,而美国85%的捐款来自民众。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有100多家慈善组织,而美国有100万家;中国100多家慈善组织每年募集到50亿元善款,仅相当于GDP的0.05%,而美国同类数字为2.17%,英国为0.88%,加拿大为0.77%。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慈善缺位”不仅仅是企业或富豪的问题,而是社会整体的问题。<BR><BR>美国 中国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大多非常羡慕美国的社会捐赠与慈善事业。美国的企业和个人,每年通过各类基金会做出的慈善公益捐助有6700多亿美元,占美国GDP的9%。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这并非是因为美国的大企业多、富人多的缘故,有研究表明,美国的社会捐款中,70%以上来自于成千上万普通公众每月几美元、几十美元或几百美元的小额捐款。正是普通民众的小额捐赠和志愿参与推动了美国慈善事业的发展。<BR><BR>  为什么美国人这么愿意捐助慈善或公益事业呢?这恐怕不是用“习惯和道德的影响”就能够解释的。在发达国家,与税收相关的捐赠制度可以归纳为“一疏二堵”。一疏,是企业和个人捐助慈善和公益事业可以获得免税的待遇;二堵,是用高额的遗产税和赠与税对资产转移进行限制。</FONT></DIV></FONT></TD></TR>
<TR>
<TD vAlign=bottom><BR></TD></TR></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11-26 17:2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