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6|回复: 0

[佛经入门] 若人施医药,后生得无病,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8

主题

448

帖子

382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2769
发表于 2025-4-20 16: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普陀花 于 2025-4-20 17:00 编辑

 于时听聪。礼已还坐。复有一比丘。名曰波拘卢。从座而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世尊曰。我念宿命。生拘夷那竭国。为长者子。时世无佛。众僧教化。大会说法。我往听经。闻法欢喜。持一药果。名呵梨勒。奉上众僧。缘此果报。命终升天。下生世间。恒处尊贵。端正雄杰。与众超绝。九十一劫。未曾有病。余福值佛。光导痴冥。授我法药。逮得应真。力能移山。慧能消恶。善哉福报。为真谛矣。尔时波拘卢。以偈颂曰。
  慈泽润枯槁  德勋济苦患
  一果之善本  享福迄今存
  佛垂真谛义  蒙教超出渊
  圣众祐无极  稽首上福田《诸德福田经》



以汤药施,得安隐快乐,无诸疾病;
《佛说布施经》



若人施医药,后生得无病,

长寿常安乐,具足色力财;
无量百千世,不经疫疾劫,
终遇法医王,永拔生死根。《分别业报略经》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少病报:一者,不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不打;三者,赞不打法;四者,见不打者,心生欢喜;五者,供养父母及诸病人;六者,见贤圣病,瞻视供养;七者,见怨病愈,心生欢喜;八者,见病苦者,施与良药,亦劝他施;九者,于病苦众生,起慈愍心;十者,于诸饮食,能自节量。以是十业得少病报。《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复云何业获报少病?有十种业。何等为十?一不损有情,二劝他不损,三不随喜损,四不赞叹损,五离庆快损,六孝养父母,七尊重师长,八不结宿冤,九施僧安乐,十施药饮食;如是十种获少病报。《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



若复有人,以美饮汤药施佛及僧,获十种功德。云何十种?一诸根圆满,二清净鲜洁,三额广平正,四容貌熙怡,五形色光润,六福德圆满,七离饥渴,八远离三恶,九生天自在,十速证圆寂;如是功德,施佛及僧美饮汤药,获如是报。《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



 我昔曾卖药  于槃昙摩国
  在惟卫佛世  敬诸比丘僧
  时有病瘦者  行药疗其疾
  供给诸根药  以惠诸比丘
  一岁诸众僧  令无所乏少
  时施诸沙门  与一呵梨勒

  于九十一劫  未曾归恶道
  在天上人间  其福自然见
  所作德少耳  受福不可量
  施一呵梨勒  长久生善处
  其余所有福  今还得人身
  值见平等觉  导师无有一
  未曾自识念  郡县受施处
  唯仁我二夜  证通三达智
  常衣粗恶服  五纳之震越
  弃家行学道  愿乐在闲居
  其年百六十  于此无垢浊
  未曾有疾病  所生处常安

  佛普见说法  少欲无睡眠
  观布施药者  其福广如是
  今我悉识念  本殖少功德
  悉获其果实  可意而安隐
  时贤薄拘卢  在众比丘僧
  于阿耨达池  自说本所作《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菩萨摩诃萨由愍病者施医药故,当得无老病死,圆满甘露不死妙药,无不具足。《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一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如是福利,最不思议:一百劫中,常为净居天主;二百劫中,常为六欲天主;毕竟成佛,永不堕恶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闻苦声。《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能勤修福德。何等为十?一者、于三宝中,随力供养;二者、于诸有情病患之者,能施医药;三者、于一切有情饥渴逼者,能施饮食;四者、于一切有情为寒热等所侵逼者,能施衣服;五者、于阿遮利耶、邬波驮耶,心常尊重,恭敬供养;六者、于同梵行,者问讯起居,合掌礼拜,恭敬供养;七者、建立伽蓝、树林、园苑;八者、于时时间能以资财、谷麦等物库藏所有而行惠施;九者、于其奴婢及佣力者,平等怜愍而养育之;十者、于时时间能尊重、供养持净戒者及诸沙门、婆罗门等。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能勤修福德。《佛说宝雨经》卷第十



若菩萨守护众生如视一子,多生信心慈念无量,广施医药无秽浊心,
以此业缘得二种相:一者咽喉具足千脉,以受美味津液流润,二者身钩锁骨如那罗延。
《佛说无上依经》卷下



佛告天帝:“复有七法广施,名曰福田,行者得福,即生梵天。何谓为七?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牢坚船,济度人民;五者、安设桥梁,过度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造作圊厕,施便利处。是为七事得梵天福。”《佛说诸德福田经》



愍念众生犹如一子,方便救护,给施医药,
由是感得于诸味中得最上味。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卷下



若能以一诃梨怛鸡(泛指药材)。起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疾疫灾起。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二



若以一阿梨勒果,奉施病僧,于当来世中,决不遇疾疫灾。
《婆沙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 21:58 , Processed in 0.10152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