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5|回复: 0

[佛经入门] 若欲摄取一切福德,当发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5

主题

387

帖子

338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2374
发表于 2025-1-26 00: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普陀花 于 2025-1-26 00:33 编辑


尔时,世尊告千世界主那罗延菩萨:“那罗延无有菩萨发于无上正真道心,而不随是集一切福德三昧者。何以故?一切福德,无有不入初发心中。
“那罗延,犹如江河一切诸流,无有不入大海中者。如是,那罗延,所有福德,若施戒修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若天若人所有福德,皆悉摄在发菩提心中。是故,那罗延,若善男子、善女人欲集一切诸福德者,当发无上正真道心。
“那罗延,犹如宝山,所谓须弥、目真邻陀、摩诃目真邻陀、轮围山、大轮围山,及诸余山、药木丛林、村邑聚落、大小诸城,阎浮提、弗婆提、瞿耶尼、郁单越诸四天下,及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日月星宿若日月蚀,一切皆摄三千大千世界之内,乃至百亿四天下皆悉在中。如是,那罗延,所有一切诸凡夫福,若学人福、无学人福、若菩萨福、若如来福,一切皆摄在于菩萨初发心中。
是故,那罗延,若欲摄取一切福德,当发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那罗延。若四天下一切众生。悉具转轮大王福德。若有初发大乘道心。福德智慧殊胜于彼。《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欲求自高者,卑愚堕恶趣,回此举荐他,受敬上善道。
为己役他者,终遭仆役苦,劳自以利他,当封王侯爵。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入菩萨行论》


尔时,会中有一大菩萨摩诃萨,名曰喜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仰白如来,而作是言:“菩萨云何知恩报恩?”
佛告喜王菩萨:“善男子,谛听!谛听!菩萨摩诃萨知恩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报恩者,亦当教一切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发菩提心,云何而发?菩萨因何事故,所以能发?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初发三菩提心时,立大誓愿,作如是言:‘若我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当大利益一切众生,要当安置一切众生大涅槃中,复当教化一切众生悉令具足般若波罗蜜,是则名为自利,亦名利他。是故初发菩提心者,则得名为菩提因缘、众生因缘、正义因缘、三十七助道法因缘,摄取一切善法根本。是故菩萨名为大善,亦名一切众生善根,能破一切众生身口意等三业诸恶。一切世间所有誓愿,及出世间所有誓愿,无有能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誓愿无胜无上。菩萨摩诃萨初发三菩提心时,有五事:一者、性,二者、行,三者、境界,四者、功德,五者,增长。菩萨若能发菩提心,则得名为菩萨摩诃萨,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大乘行。是故初发菩提心,即能摄取一切善法。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修行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不发心终不能得,是故发心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根本。菩萨摩诃萨见苦众生心生怜愍,是故菩萨因慈悲心故,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能习三十七品;因三十七品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发心名为根本。发菩提心故行菩萨尸罗,是故发心名根、名因,名枝、名叶,亦名华、名果,亦名为子。《大方便佛报恩经》



  尔时喜王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菩萨知恩自发菩提心。菩萨报恩教一切众生令发菩提心者。如来世尊于生死时。初发菩提心。因何事发?佛言。善男子。过去久远不可计劫生死中。时以重烦恼。起身口意业故。堕在八大地狱。所谓阿诃诃地狱。阿婆婆地狱。阿达多地狱。铜釜大铜釜。黑石大黑石。乃至火车地狱。

  我于尔时堕在火车地狱中。共两人并挽火车。牛头阿傍在车上坐。缄脣切齿。张目吹火。口眼耳鼻烟炎俱起。身体殊大。臂脚盘结。其色赤黑。手执铁杖随而鞭之。我时苦痛努力挽车。力励前进。时我徒伴劣弱少力。劣弱在后。是时牛头阿傍以铁叉刺腹。铁杖鞭背。血出沐浴随体而流。其人苦痛高声大唤苦痛难忍。或称父母。或称妻子。虽作如是唱唤无益于己。我时见是受大苦恼心生哀愍。因慈心生故发菩提心。为此众罪人故。劝请牛头阿傍。此罪人者甚可怜愍。小复加哀垂慈怜愍。牛头阿傍闻已心生瞋恚。寻以铁叉前刺我颈。寻时命终。即得脱于火车地狱百劫中罪。我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即脱火车地狱之罪。
《大方便佛报恩经》


  (六三)佛始起慈心缘品第五十六(丹本为六十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诸比丘。夏安居竟。往至佛所。礼敬问讯。佛以慈心。慰喻抚恤。汝等住彼。得无苦耶。慈心矜笃。极怀怜愍。阿难见之。而白佛言。世尊。慈愍垂矜特隆。不审世尊。发如是心。为远近耶。佛告阿难。若欲知之。当为汝说。过去久远。不可称计阿僧祇劫。有二罪人。共在地狱。卒驱之。使挽铁车。剥取其皮。用作车鞅。复以铁棒。打令奔走。东西驰骋。无有休息。时彼一人。筋力鲜薄。狱卒逼之。躃地便起。疲极困乏。绝死复苏。彼共对者。见其困苦。兴发慈心。怜愍此人。顾白狱卒。唯愿听我躬代是人。独挽此车。狱卒嗔恚。以棒打之。应时即死。生忉利天。阿难当知。尔时狱中慈心人者。我身是也。我乃尔时。于彼地狱受罪之时。初发如是慈矜之心。于一切人。未曾退舍。至于今日。故乐修行慈愍一切。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贤愚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6 04:3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