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25|回复: 0

[佛经入门] 布施时莫持优越心,要以平等谦下心,呵护好受施者的自尊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5

主题

387

帖子

338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2374
发表于 2024-9-4 12: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普陀花 于 2024-9-4 18:42 编辑



佛告地藏菩萨:“南阎浮提,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喑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喻。是国王等,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何以故?缘是国王等,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报。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地藏菩萨本愿经》


佛说有七种施。不损财物。获大果报。
一名眼施。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不以恶眼。名为眼施。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报。
二和颜悦色施。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不颦蹙恶色。舍身受身。得端正色。未来成佛。得真金色。是名第二果报。
三名言辞施。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出柔软语。非粗恶言。舍身受身。得言语辩了。所可言说。为人信受。未来成佛。得四辩才。是名第三果报。
四名身施。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起迎礼拜。是名身施。舍身受身。得端政身。长大之身。人所敬身。未来成佛。身如尼拘陀树。无见顶者。是名第四果报。
五名心施。虽以上事供养。心不和善。不名为施。善心和善。深生供养。是名心施。舍身受身。得明了心。不痴狂心。未来成佛。得一切种智心。是名心施第五果报。
六名床座施。若见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为敷床座令坐。乃至自以已所自坐。请使令坐。舍身受身。常得尊贵七宝床座。未来成佛。得师子法座。是名第六果报。
七名房舍施。前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使屋舍之中得行来坐卧。即名房舍施。舍身受身。得自然宫殿舍宅。未来成佛。得诸禅屋宅。是名第七果报。是名七施。虽不损财物。获大果报。《杂宝藏经》




感言:“下心含笑”就是持谦下平等之心,呈屈尊就卑之仪,不要因为别人暂时的贫困和身体残缺,因为接受你的布施,就轻视别人看不起别人,以居高临下的蔑视感,高高在上的傲慢态,去践踏伤害受施者的自尊心。这样一来,可能布施善举反遭仇恨,可能一些受施者内心不仅没有感谢之意,反而有可能怀恨在心,是因为受施者在接受布施时,内心是容易敏感脆弱的,是处于“弱”的局面中,自尊心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所以不应该去漠视轻蔑受施者,而要面带微笑,面容欢喜和蔼,让受施者感受到你的的善意,你的包容,你的尊重与平等;“软言慰喻”就是说一些宽慰开导的话,去消解受施者内心的苦楚,抚慰其受伤得心灵,让受施者感到关心与爱护。而不要说一些粗恶的,伤害受施者自尊心的话语。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因所受之食有侮辱意,所以布施时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切莫伤害到受施者的自尊心;总而言之,布施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布施,同时,还要有情绪上的布施,要尊重受施者的自尊心,呵护受施者的内心感受,要关切到受施者的情绪变化。如此种种小心呵护,皆因慈悲心,心慈受施者,给予其乐,心悲受施者,不忍其苦,为安护受施者。故而果报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6 05:5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