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363|回复: 5

[讲经说法] 法华经王中的方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主题

899

帖子

17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0670
发表于 2021-7-23 14: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岛 于 2021-8-27 15:16 编辑

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

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


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


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馀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主题

899

帖子

17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0670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15: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岛 于 2021-7-23 15:29 编辑

再说一点个人对法华经的认识:

法华经被赞为成佛的法华,是彰显佛度众生成佛,众生学佛都会成佛的宗旨。大乘佛经度众生成佛,成佛的金刚经、成佛的圆觉经、成佛的华严经等成佛的大乘诸经。法华经集中彻底完全的说出这个事实。不仅学大乘法成佛,即便学小乘法,也会成佛,以后也会学大乘法成佛。即便只是和佛法结善缘,以后也会学大乘法也会成佛,不仅男子可以学佛成佛,女人也可以学佛成佛,不仅有长久成佛,也有极快速成佛。

所谓小乘法,那是假名,是方便,实质小乘法也是大乘法中的一小部分。把这一小部分拿出,方便说是小乘法,让还没有大乘心的人修行脱离生死。等他们时机成熟后,就教他们继续学大乘法,这样,他们就不会拒绝,不会畏惧,可以学大乘法成佛了。如果,不用这个大方便,直接教大乘法,那么时机或根基不成熟的人,就会畏惧,没有兴趣,不会接受和学习。

大乘诸经度众生成佛,法华更加集中彻底的说明诸佛度众生成佛的真实目的和事实。

成佛是什么?是成佛菩提,成佛知见。法华经说,诸佛出世就是为让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知见如何开呢,惠能大师说的很好。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就是开佛知见。就是要破身见,破我见,破我想,破我相,无我无相,开悟广大心量。从觉的角度说,本有的觉知、觉性开发、开显到这个程度,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也就是明心见性,然后见性成佛。

众生阶段可以通过学习佛法,道理上理解佛性,这叫闻见佛性。大涅槃经中说,见佛性,有闻见佛性和眼见佛性。闻见佛性的最低程度,众生就可以。眼见佛性的最低程度,要十住菩萨才行。禅宗的明心见性的见性,那是眼见佛性,不是仅仅闻见佛性。从十住菩萨开始见性成佛的修行。

成佛不只是外在成佛的那个成佛相,是内心成佛菩提,成佛大慈悲,成佛大菩提。外在成佛那个相,是已成佛菩提者,在以他为主,说佛法度化大千世界众生的因缘成熟后,才出世显示成佛之相,开创佛教,度化众生脱离生死,度化众生成佛菩提。

从开佛知见开始,就开始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见道和修道的修行,直至成佛圆满知见,成佛无上菩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主题

899

帖子

17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0670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16: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岛 于 2021-7-23 16:27 编辑

佛乘就是一乘,就是大乘。三乘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都是由大乘、一乘、佛乘中方便化出的。

佛说声闻乘、缘觉乘,不是只度众生成阿罗汉、辟支佛,是让他们先修到这个程度,然后再度他们学大乘成佛。佛说菩萨乘,更不是只度众生成菩萨,是度他们先做菩萨,后成佛。三乘、大小乘根本都是最终为度众生成佛的。所以,从实质看,没有三乘法,实质都是一乘,也都是度化众生成佛的方便。

大日经中说,菩提因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三乘是一乘的方便,究竟都是度众生成佛的。

那是不是就不用学三乘法呢?直接学大乘好了。可要知道,大乘是包括三乘的,包括小乘法的,小乘法本就是大乘法的一小部分。所以,有大乘意愿,直接学大乘佛经佛法可以,也还是要学其中包括的小乘法的。但是,目的不是为做罗汉和缘觉,是要作佛成佛的。这就是和只学小乘的区别,小乘法不学大乘大悲大愿大心。这是大乘法,既要学其中包括的小乘法,更要学习发起大乘大悲大愿大菩提心。

那是不是法华经和大乘其他佛经讲的完全不同呢?是完全独立无关的另一大。法?不是的,法华经和其他大乘诸经是相通的。还是要学大乘六度,要学大悲大愿大菩提心,要学万法唯心,一切唯心,要学大般若,要学如来藏。法华经是集中把最终的究竟告诉众生,都必当会成佛。

受持法华经,读诵是一种,如果心中明白和相信自己以及众生学佛修行都会最终必定成佛,心中一直保持这样的理解和信念,也是一种受持。能随顺觉性,开佛知见,开悟无我无相,广大心量,更是大受持。心悟转法华,昼夜持法华。

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
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
惠能大师说的精彩,佛智大觉,不是用思维可以度量的。所以,始终用思维是不行的,修心中,最后要放下思维,回归觉性。思维用于明白道理,但修定或者观心中,最后还要放下思维,回归觉性,随顺觉性。

当然,念佛定,观想定等开始也有思维,用思维修,集中专一专心后,再回归觉性。止观中,集中专心专一后,思维佛法,破除执迷,再归于觉性。六祖这里说的不是用这样的法门,而是直接放下主动有意的思维,回归觉性,随顺觉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主题

899

帖子

17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0670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17: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有佛的明说,还有很多是以事说法,以事显理。比如,从地涌出多宝佛塔,这个事实显示深刻的佛法,比如,禅宗说的心地觉性如来,大放光明。开佛塔,要集会释迦佛无数分身,表示佛一切说法都是度众生开悟心地觉性佛,自性佛,并最终成就究竟佛,成佛无上正觉。

文殊師利言。我於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智積問文殊師利言。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希有。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不。文殊師利言。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祕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龙女快速成佛这个事实表示,龙女受文殊菩萨教化,修习法华经,也是修深入禪定了達諸法,也是发起大悲菩提心,并且不退转,大慈大悲众生,她已经能至菩提。显然,修法华经也是要修大乘六度,要修大悲菩提心。龙女今生就顿悟菩提,能至菩提。可以说龙女不仅今生顿悟,并成佛菩提,成佛大慈悲,成佛大菩提。所以,她就能在法会上,直接去南方有缘的众生世界,示现成佛,普渡众生这一大事实。以事实证明,女人还是龙女,也能顿悟菩提,成佛菩提。所以,身份不是问题,看的是有没有真正的大悲菩提心,有没有开始悟入佛之知见。有真正的大悲菩提心,开悟佛知见,就能成佛大慈悲,成佛大菩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主题

899

帖子

17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0670
 楼主| 发表于 2021-8-27 15: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方便品中,佛说只有一佛乘,无有三乘,开权显实。对此要正确理解。不要误解为法华经之外的佛经都不是佛乘,都是方便,不是真实。不要这样误解。
开权显实,不是权和实无关,而是指出权是表面表层,实才是内在根本。佛开权显实就是让众生明白,分别叫三乘那是权,是方便,三乘的实质都是佛乘。
佛说声闻乘、缘觉乘度化众生不仅仅是成阿罗汉、成缘觉,也是度化众生逐步学修大乘而成佛。佛说菩萨乘更是要度化众生成佛。
三乘是表面的名字,是方便名字,三乘内在实质都是一乘、都是佛乘。叫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那是方便的名字,方便的假名,内在根本的实质都是一佛乘,都是要度化众生成佛的佛乘。
学习修行声闻乘、缘觉乘,最终也会修行大乘而必定成佛。学习修行菩萨乘更是会必定成佛。

法华经方便品云: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
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
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 深心所着, 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 舍利弗, 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又云:无数诸法门, 其实为一乘。

憨山大师云: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至)无有余乘若二若三。  此明权即是实。以显一乘之妙也。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至)说佛智慧故。此颂结显一实也。谓虽有三乘假名引导。其实但显一乘佛慧。所以权即是实。是知诸法皆如也。

藕益大师云:诸法是即实之权,实相是即权之实,故佛法妙也。

坛经中惠能大师云: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馀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

明白法华经的这个妙意、妙理,就知道修行一切大乘佛经佛法都是修行佛乘,都会成佛,都必定成佛。乃至和佛法结了善缘,都会逐渐学习修行大乘而必定成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主题

899

帖子

17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0670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22: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诸来菩萨白佛言。世尊。我土如来。唯说一乘。云何如来。今说三乘。

  尔时世尊。以无碍智。告诸菩萨。汝等今者。为利众生。咨问是意。谛听谛听。诸善男子。譬如有人。一人三名。小时名小。二十名中年。过八十名为老者。我今三乘。亦复如是。为初小心声闻之人。说于小乘。为于中心缘觉之人。说于中乘。为大菩萨大道心人。说于大乘。诸善男子。汝今复听。理无二边。趣必同归。解虽殊律。终为一观。理是一乘。分之为三。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6 06:0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