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75|回复: 3

[大乘经典]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18: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69

    主题

    2641

    帖子

    19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5880
    发表于 2019-10-10 15: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
    大苾刍众并菩萨摩诃萨众俱。是时佛告尊
    者须菩提言。须菩提。色无性假性实性。受想
    行识无性假性实性。须菩提。如是乃至眼色
    眼识。耳声耳识。鼻香鼻识。舌味舌识。身触
    身识。意法意识。无性假性实性
    复次须菩提。色于如是三性中转愚。是所行
    当知是为菩萨正行。如是行者。是菩萨速疾
    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菩萨摩诃萨
    于诸识中解无相法。苦自止息诸相寂静。如
    是所行。当知是为菩萨正行。如是行者。是菩
    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若解无相法 诸苦自止息
    众相皆寂静 是菩萨所行
    复次须菩提。于诸色中闇之与明平等依止
    菩萨若能如实了知。解入此者诸法亦然。是
    菩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于诸识中闇之
    与明平等依止。菩萨若能如实了知。解入此
    者诸法亦然。是菩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若法闇与明 平等性如是
    依止及解入 知已得菩提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诸色须菩提。
    受想行识于三性转。若有智者如实了知。即
    于识中不生取着。亦不现转其心开明。由彼
    于识不生取着心开明已。即于大乘法中而
    能出离何况声闻缘觉乘中。又由如是不生
    取着心开明故。不于长时在彼地狱畜生饿
    鬼人天诸趣受生死苦
    复次须菩提。色为生邪为灭邪。若谓色有生。
    彼色即无生。若谓色无生。彼色即是无生自
    性。若复菩萨如实了知彼色即是无生自性。
    是故于色无生可有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识为生邪为灭
    邪。若谓识有生。彼识即无生。若谓识无生。彼
    识即是无生自性。若复菩萨如实了知彼识
    即是无生自性。是故于识无生可有
    复次须菩提。若有人言。色是我是我所。作此
    说者。我说彼是外中之外。愚夫异生邪见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受想行识是我是我所。作
    此说者。我说彼是外中之外。愚夫异生邪见
    分位
    复次须菩提。若有人言。色是先世因所成作。
    或大自在天所化因作。或无因缘。作此说者。
    我说彼是外中之外。愚夫异生邪见分位
    须菩提。若有人言。受想行识是先世因所成
    作。或大自在天所化因作。或无因缘。作此
    说者。我说彼是外中之外。愚夫异生邪见分

    复次须菩提。若有人言。色以色像为相。受
    以领纳为相。想以遍知为相。行以造作为相。
    识以了别为相。作此说者。我说彼是外中之
    外。愚夫异生邪见分位
    复次须菩提。若有人言。苦不寂静。若彼色灭
    此乐寂静。作此说者我说彼是外中之外。愚
    夫异生邪见分位
    须菩提。若有人言。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苦不
    寂静若彼识灭。此乐寂静。作此说者我说彼
    是外中之外。愚夫异生邪见分位
    复次须菩提。若有人言。彼色是无。受想行
    识亦悉是无。作此说者。我说彼是外中之外。
    愚夫异生邪见分位
    复次须菩提若有人言。如佛所说。色无自性
    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作是说者。彼
    于一切法即无和合亦无乐欲。随其言说作
    是知解。我说彼是外中之外。愚夫异生邪见
    分位
    须菩提。若有人言。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佛
    所说。皆无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
    槃。作是说者。彼于一切法即无和合亦无乐
    欲。随其言说作是知解。我说彼是外中之外。
    愚夫异生邪见分位
    复次须菩提。若复有人计色为有。取着于色
    有所生起。随言说转。又复计色为有。即于彼
    色杂染依止。有相随转。又复计色为有。即于
    彼色修习净法。成立随转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复有人计识
    为有。取着于识有所生起。随言说转。又复计
    识为有。即于彼识杂染依止。有相随转。又复
    计识为有。即于彼识修习净法。成立随转
    复次须菩提。若诸菩萨计色为有。于彼色中
    有断有知。于大乐行言说成办。随有所转。又
    诸菩萨计色为有。于彼色中有断有知。表示
    成办随有所转。又诸菩萨计色为有。于彼色
    中以能了知白法具足。谓于诸法得自在已。
    于大乐行而能随转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诸菩萨计受
    想行识为有。于彼识中有断有知。于大乐行
    言说成办。随有所转。又诸菩萨计识为有。于
    彼识中有断有知。表示成办随有所转。又诸
    菩萨计识为有。于彼识中以能了知白法具
    足。谓于诸法得自在已。于大乐行而能随

    复次须菩提。若复有人于色中色所有分量。
    于苦中苦所有分量。不能如实平等观者。即
    于色中我有所得若于色中我有所得。即于
    色中我见有所得。若于色中我见有所得。即
    于色中众生见有所得。若于色中众生见有
    所得。即于色中彼众生见而无所得。若于色
    中彼众生见无所得时。即彼众生亦无所得。
    若或于法有所得相可成立者。即有所得相
    而有依止。是故于彼声闻缘觉乘中不能出
    离。何况大乘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复有人于识
    中识所有分量。于苦中苦所有分量。不能如
    实平等观者。即于识中我有所得若。于识中
    我有所得。即于识中我见有所得。若于识中
    我见有所得。即于识中众生见有所得。若于
    识中众生见有所得。即于识中彼众生见而
    无所得。若于识中彼众生见无所得时。即彼
    众生亦无所得。若或于法有所得相可成立
    者。即有所得相而有依止。是故于彼声闻缘
    觉乘中不能出离。何况大乘
    复次须菩提。若复有人于色中色所有分量。
    于苦中苦所有分量。而能如实平等观者。即
    于色中我无所得。若于色中我无所得。即于
    色中我见无所得。若于色中我见无所得。即
    于色中众生见无所得。若于色中众生见无
    所得。即于色中彼众生见而有所得。若于色
    中彼众生见有所得时。即彼众生亦有所得。
    若或于法有所得相可成立者。即有所得相
    而有依止。是故于彼声闻缘觉乘中不能出
    离。何况大乘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复有人于识
    中识所有分量。于苦中苦所有分量。而能如
    实平等观者。即于识中我无所得。若于识中
    我无所得。即于识中我见无所得。若于识中
    我见无所得。即于识中众生见无所得。若于
    识中众生见无所得即于识中彼众生见而有
    所得。若于识中彼众生见有所得时。即彼众
    生亦有所得。若或于法有所得相可成立者。
    即有所得相而有依止。是故于彼声闻缘觉
    乘中不能出离。何况大乘
    复次须菩提。若人于色中不能如实平等观
    察。不实分别分量及疑动分量故。即于色中
    色而有所得。若于色中色有所得时。即于色
    中色见有所得。若于色中色见有所得。即于
    色中众生有所得。若于色中众生有所得。即
    于色中一切有所得。若一切有所得时。即一
    切无所得。若或于法有所得相可成立者。即
    有所得相而有依止。是故于彼声闻缘觉乘
    中不能出离。何况大乘
    须菩提。若人于受想行识中。不能如实平等
    观察。不实分别分量及疑动分量故。即于识
    中识而有所得。若识中识有所得。即识中识
    见有所得。若识中识见有所得。即识中众生
    有所得。若识中众生有所得。即识中一切有
    所得。若识中一切有所得时。即一切无所
    得。若或于法有所得相可成立者。即有所得
    相而有依止。是故于彼声闻缘觉乘中不能
    出离。何况大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18: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69

    主题

    2641

    帖子

    19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588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0 15: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次须菩提。若人于色中所有不实分别分
    量及疑动分量。而能如实平等观者。即于色
    中色而无所得。若于色中色无所得时。即于
    色中色见无所得。若于色中色见无所得。即
    于色中众生无所得。若于色中众生无所得。
    即于色中一切无所得。若于色中一切无所
    得时。即一切有所得。若或于法有所得相可
    成立者。即有所得相而有依止。是故于彼大
    乘法中不能出离。何况声闻缘觉乘中。须
    菩提。若人于受想行识中所有不实分别分
    量及疑动分量。而能如实平等观者。即识中
    识而无所得。若识中识无所得时。即识中识
    见无所得。若识中识见无所得。即识中众生
    无所得。若识中众生无所得。即识中一切无
    所得。若识中一切无所得时。即一切有所得
    若或于法有所得。相可成立者。即有所得相
    而有依止。是故于彼大乘法中不能出离。何
    况声闻缘觉乘中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于诸色中随其言说。即
    生取著作用而行。如是行者是行有身见亦
    复行于有爱。若或离有寻求而有所行。是于
    色中不了知相。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若菩萨于诸识中随其言说。即生取著作用
    而行。如是行者是行有身见。亦复行于有爱。
    若或离有寻求而有所行。是于识中不了知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于诸色中随其言说。不
    生取着不作用而行。是不行有身见。亦复不
    行有爱。离有寻求亦无所行。是于色中善了
    知相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菩萨于诸识
    中随其言说。不生取着不作用而行。是不行
    有身见。亦复不行有爱。离有寻求亦无所行。
    是于识中善了知相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诸色中能具
    三种心种子缘而摄受者。是为净法。何等为
    三。一信解心种子。二厌离心种子。三不坏心
    种子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菩萨摩诃萨
    于诸识中能具三种心种子缘而摄受者。是
    为净法。何等为三。一信解心种子。二厌离心
    种子。三不坏心种子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诸色中应当发
    起三种之心。何等为三。一无取着心。二无和
    合心。三清净心。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
    彼色中若心有生。若心无生。大生平等生。悉
    应如实平等观察。由能如是平等观故。是菩
    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
    诸识中应当发起三种之心。何等为三。一无
    取着心。二无和合心。三清净心。是故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于彼识中。若心有生若心无生。
    大生平等生。悉应如实平等观察。由能如是
    平等观故。是菩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果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诸色中见有
    见无者。当知是菩萨不实知解。须菩提。受想
    行识亦复如是。若菩萨摩诃萨。于诸识中见
    有见无者。当知是菩萨不实知解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起心欲住平等
    界中。彼心于色求解脱时。即于色中其心动
    转。有动遍动。由如是故。当知此菩萨难得解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菩萨摩诃萨
    起心欲住平等界中。彼心于识求解脱时。即
    于识中其心动转。有动遍动。由如是故。当知
    此菩萨难得解脱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起心欲住平等
    界中。彼心于色求解脱时。若于色中心无系
    着无不系着。由如是故。当知此菩萨善得解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菩萨摩诃萨
    起心欲住平等界中。彼心于识求解脱时。若
    于识中心无系着无不系着。由如是故。当知
    此菩萨善得解脱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诸色中解无
    相法。苦自止息诸相寂静。如夫异生不能如
    实了知色故。即于色中而生取着现转覆蔽。
    由彼于色生取着心现覆蔽已。即于声闻缘
    觉乘中不能出离。何况大乘。又由如是取着
    覆蔽因故。长时在于地狱畜生饿鬼人天诸
    趣。受生死苦轮转无尽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乃至眼色眼识。
    耳声耳识。鼻香鼻识。舌味舌识。身触身识。意
    法意识。亦悉无性假性实性。须菩提。如是意
    识于三性转。愚夫异生不能如实了知识故。
    于识等中而生取着现转覆蔽。由彼于识生
    取着心现覆蔽已。即于声闻缘觉乘中不能
    出离。何况大乘。又由如是取着覆蔽因故。长
    时在于地狱畜生饿鬼人天诸趣。受生死苦
    轮转无尽
    复次须菩提。如是色于三性中转。若有智者
    如实了知。即于色中不生取着。亦不现转其
    心开明。由彼于色不生取着心开明已。即于
    大乘法中而能出离。何况声闻缘觉乘中。又
    由如是不生取着心开明故。不于长时在彼
    地狱畜生饿鬼人天诸趣受生死苦。中推求
    于色无所得时。色即一切都无照发。色无照
    已。即于色法平等性中如实了知。是菩萨速
    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菩萨摩诃萨
    于诸识中推求于识无所得时。识即一切都
    无照发。识无照已。即于识法平等性中如实
    了知。是菩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推求无异法 物境无照心
    智了于法性 此即得菩提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于色中善解无
    性法者。即于色中色修作具足。而于色界亦
    无所动。是菩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果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若
    于识中善解无性法者。即于识中识修作具
    足。而于法界亦无所动。是菩萨速疾证得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智善解无性 修作悉具足
    亦不动法界 即得一切智
    复次须菩提。色中无义无句义大义。菩萨摩
    诃萨若能如实正了知者。是菩萨速疾证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识中无义无句
    义大义。菩萨摩诃萨若能如实正了知者。是
    菩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无义无句义 大义亦复然
    菩萨善了知 速得菩提果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诸色中应当了
    知五种贪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寻求贪。
    二遍寻求贪。三分别贪。四贪。五大贪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
    诸识中应当了知五种贪法。知已舍离。何等
    为五。一寻求贪。二遍寻求贪。三分别贪。四
    贪。五大贪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诸色中若能舍离此
    五贪已。即于诸色自性无所得。若色自性无
    所得时。即色中色亦无所得。若色中色无所
    得时。即色中色而有所得。若色中色有所得
    者。即彼色中色而无所得。由如是故。于诸色
    中若有所得若无所得。诸种类色而悉超越。
    即能出离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
    诸识中若能舍离此五贪已。即于诸识自性
    无所得。若识自性无所得时。即识中识亦无
    所得。若识中识无所得时。即识中识而有所
    得。若识中识有所得者。即彼识中识而无所
    得。由如是故。于诸识中若有所得若无所得。
    诸种类识而悉超越。即能出离成就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果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诸色中应当了
    知五种瞋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寻伺瞋。
    二遍寻伺瞋。三分别伺瞋。四瞋。五大瞋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
    诸识中应当了知五种瞋法。知已舍离。何等
    为五。一寻伺瞋。二遍寻伺瞋。三分别伺瞋。四
    瞋。五大瞋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诸色中若能舍离此
    五瞋已。即于诸色自性无所得。若色自性无
    所得时。即色中色亦无所得。若色中色无所
    得时。即色中色而有所得。若色中色有所得
    者。即彼色中色而无所得。由如是故。于诸色
    中若有所得若无所得。诸种类色而悉超越。
    即能出离。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
    诸识中若能舍离此五瞋已。即于诸识自性
    无所得。若识自性无所得时。即识中识亦无
    所得。若识中识无所得时。即识中识而有所
    得。若识中识有所得者。即彼识中识而无所
    得。由如是故。于诸识中若有所得若无所得
    诸种类识而悉超越。即能出离成就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果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诸色中应当了
    知五种痴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动乱痴。
    二动乱相痴。三无动乱相痴。四痴。五大痴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
    诸识中应当了知五种痴法。知已舍离。何等
    为五。一动乱痴。二动乱相痴。三无动乱相痴。
    四痴。五大痴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诸色中若能舍离此
    五痴已。即于诸色自性无所得。若色自性无
    所得时。即色中色亦无所得。若色中色无所
    得时。即色中色而有所得。若色中色有所得
    者。即彼色中色而无所得。由如是故。于诸色
    中若有所得若无所得。诸种类色而悉超越。
    即能出离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
    诸识中若能舍离此五痴已。即于诸识自性
    无所得。若识自性无所得时。即识中识亦无
    所得。若识中识无所得时。即识中识而有所
    得。若识中识有所得者。即彼识中识而无所
    得。由如是故。于诸识中若有所得若无所得。
    诸种类识而悉超越。即能出离成就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果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诸色中应当了
    知五种慢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多闻慢。
    二高胜慢。三增上慢。四慢。五大慢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
    诸识中应当了知五种慢法。知已舍离。何等
    为五。一多闻慢。二高胜慢。三增上慢。四慢。
    五大慢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诸色中若能舍离此
    五慢已。即于诸色自性无所得。若色自性无
    所得时。即色中色亦无所得。若色中色无所
    得时。即色中色而有所得。若色中色有所得
    者。即彼色中色而无所得。由如是故。于诸色
    中若有所得若无所得。诸种类色而悉超越。
    即能出离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
    诸识中若能舍离此五慢已。即于诸识自性
    无所得。若识自性无所得时。即识中识亦无
    所得。若识中识无所得时。即识中识而有所
    得。若识中识有所得者。即彼识中识而无所
    得。由如是故。于诸识中若有所得若无所得。
    诸种类识而悉超越。即能出离成就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18: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69

    主题

    2641

    帖子

    19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588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0 15: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五种见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自性颠
    倒见。二有见。三诬谤见。四见。五大见。须菩
    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
    中应当了知五种见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
    一自性颠倒见。二有见。三诬谤见。四见。五大
    见。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若能舍离
    此五见已。即于诸色自性无所得。若色自性
    无所得时。即色中色亦无所得。若色中色无
    所得时。即色中色而有所得。若色中色有所
    得者。即彼色中色而无所得。由如是故。于诸
    色中若有所得。若无所得诸种类色而悉超
    越。即能出离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
    识法中若能舍离此五见已。即于诸识自性
    无所得。若识自性无所得时。即识中识亦无
    所得。若识中识无所得时。即识中识而有所
    得。若识中识有所得者。即彼识中识而无所
    得。由如是故。于诸识中若有所得若无所得。
    诸种类识而悉超越。即能出离成就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果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五种疑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法疑。二
    诸趣苦疑三佛菩萨法寂静疑。四疑五大疑。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
    识法中应当了知五种疑法。知已舍离。何等
    为五。一法疑。二诸趣苦疑。三佛菩萨法寂静
    疑。四疑。五大疑。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
    中若能舍离此五疑已。即于诸色自性无所
    得。若色自性无所得时。即色中色亦无所得。
    若色中色无所得时。即色中色而有所得。若
    色中色有所得者。即彼色中色而无所得。由
    如是故。于诸色中若有所得若无所得。诸
    种类色而悉超越。即能出离成就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果。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
    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若能舍离此五疑
    已。即于诸识自性无所得。若识自性无所
    得时。即识中识亦无所得。若识中识无所
    得时。即识中识而有所得。若识中识有所
    得者。即彼识中识而无所得。由如是故。于
    诸识中若有所得若无所得。诸种类识而悉
    超越。即能出离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若有所
    求。或于色中有所说法。或于色中清净身语
    意业。乃于彼色如言所说如所称赞。以如是
    求故。如是说法故。如是清净身语意业故。而
    是菩萨摩诃萨于彼色中返求于苦。当知是
    菩萨摩诃萨不正说法。不能清净身语意业。
    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虽求于色。色中说法。
    色中清净身语意业。而于色中不如言如说。
    不如所称赞。以不如是求故。不如是说法故。
    不如是清净身语意业故。菩萨摩诃萨能于
    色中如是求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能正说
    法。能于色中清净身语意业。须菩提。受想行
    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若有所
    求。或于识中有所说法。或于识中清净身语
    意业。乃于彼识如言如说如所称赞。以如是
    求故。如是说法故。如是清净身语意业故。而
    是菩萨摩诃萨于彼识中返求于苦。当知是
    菩萨摩诃萨不正说法。不能清净身语意业。
    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虽求于识。识中说法。
    识中清净身语意业。而于识中不如言如说。
    不如所称赞。以不如是求故。不如是说法故。
    不如是清净身语意业故。菩萨摩诃萨若于
    识中如是求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能正说
    法。能于识中清净身语意业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起心欲住平等
    界中。于彼色法起信解时。即二中二而有所
    得。谓所信解色及能信解色。是菩萨摩诃萨
    乃于色中随所信解说能信解。随能信解说
    所信解。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诸色中不正
    说法。何以故。须菩提。以所信解色与能信解
    色无有异相。须菩提。若于色中能所信解有
    异相者。即一切众生种种信解。平等法中有
    差别相可见可得。即非梦等无所缘信解可
    得。由是愚夫异生。于诸色中而起实见。不与
    无分别信解如理相应。须菩提。若于色中无
    所信解转者。是故一切众生种种信解而悉
    平等。于所信解中无差别相可见可得。即如
    梦等无所缘信解而有所得。由是愚夫异生。
    于诸色中不起实见。即与无分别信解如理
    相应。是故应知能信解色与所信解色无有
    异相。诸菩萨摩诃萨当如是见。如是见者即
    无异相可见。乃于色中随能信解所起。即是
    所信解。此中所说是义明显。若菩萨摩诃萨
    如是观者。诸有所说是为正说。由如是故。当
    知色中能所信解二法和合。离能无所非不
    有故。诸菩萨摩诃萨先于能信解色想如实
    而观。次复于二色想亦如实观。如是观已即
    于一切色悉无所得。若一切色无所得时。即
    色中动乱而有所得。若色中动乱有所得时。
    即色动乱相而有所得。若色动乱相有所得
    时。即色动乱法有所合集。色动乱法有所集
    故。即彼色中无动乱平等法而有所集。诸菩
    萨摩诃萨若于如是如前所说色中。所有动
    乱及无动乱法。不合集者。即于色中无彼动
    乱法及无动乱平等法而为依止。即当修集
    一切佛法。成熟有情严净佛土。速疾成就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诸菩萨摩诃萨于诸
    色中若能如是善开觉时。诸有所说是为正
    说。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菩萨摩
    诃萨起心欲住平等界中。于彼识法起信解
    时。即二中二而有所得。谓所信解识及能信
    解识。是菩萨摩诃萨乃于识中随所信解说
    能信解。随能信解说所信解。当知是菩萨摩
    诃萨于诸识中不正说法。何以故。须菩提。
    以所信解识与能信解识无有异相。须菩提。
    若于识中能所信解有异相者。即一切众生
    种种信解。平等法中有差别相可见可得。即
    非梦等无所缘信解可得。由是愚夫异生。于
    诸识中而起实见。不与无分别信解如理相
    应。须菩提。若于识中无所信解转者。是故一
    切众生种种信解而悉平等。于所信解中无
    差别相可见可得。即如梦中无所缘信解而
    有所得。由是愚夫异生。于诸识中不起实见。
    即与无分别信解如理相应。是故应知能信
    解识与所信解识无有异相。诸菩萨摩诃萨
    当如是见。如是见者即无异相可见。乃于识
    中随能信解所起。即是所信解。此中所说是
    义明显。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观者。诸有所说
    是为正说。由如是故。当知识中能所信解二
    法和合。离能无所非不有故。诸菩萨摩诃萨
    先于能信解识想如实而观。次复于二识想
    亦如实观。如是观已。即于一切识悉无所得。
    若一切识无所得时。即识中动乱而有所得。
    若识中动乱有所得时。即识动乱相而有所
    得。若识动乱相有所得时。即识动乱法有
    所合集。识动乱法有所集故。即彼识中无动
    乱。平等法而有所集。诸菩萨摩诃萨若于如
    是如前所说识中。所有动乱及无动乱法。不
    合集者。即于识中无彼动乱法及无动乱。平
    等法而为依止。即当修集一切佛法。成熟有
    情严净佛土。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果。诸菩萨摩诃萨于诸识中若能如是善
    开觉时。诸有所说是为正说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有五种相。修行慈法。何等为五。一摄受正
    法慈。二摄受世间诸乐慈。三摄受出世胜妙
    乐慈。四慈。五大慈。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
    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
    相修行慈法。何等为五。一摄受正法慈。二摄
    受世间诸乐慈。三摄受出世胜妙乐慈。四慈。
    五大慈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有五种相修行悲法。何等为五。一无取着
    悲。二和合悲。三离散悲。四悲。五大悲。须
    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
    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悲法。何等为
    五。一无取着悲。二和合悲。三离散悲。四悲。
    五大悲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有五种相修行喜法。何等为五。一正法清
    净不坏随喜摄受喜。二世间诸乐不坏随喜
    摄受喜。三出世妙乐不坏随喜摄受喜。四喜。
    五大喜。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
    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喜
    法。何等为五。一正法清净不坏随喜摄受喜。
    二世间诸乐不坏随喜摄受喜。三出世妙乐
    不坏随喜摄受喜。四喜。五大喜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有五种相修行舍法。何等为五。一蠲除诸
    不正见及诸杂染舍。二远离一切过失蠲除
    诸杂染舍。三摄聚一切功德蠲除诸杂染舍。
    四舍。五大舍。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
    修行舍法。何等为五。一蠲除诸不正见及诸
    杂染舍。二远离一切过失蠲除诸杂染舍。三
    摄聚一切功德蠲除诸杂染舍。四舍。五大舍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有五种相。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何等为五。
    一誓愿施。二财及无畏施。三法施。四施。五大
    施。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
    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布施波
    罗蜜多。何等为五。一誓愿施。二财及无畏施。
    三法施。四施五大施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有五种相。修行持戒波罗蜜多。何等为五。
    一饶益有情戒。二定法戒。三无漏法戒。四戒。
    五大戒。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
    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持
    戒波罗蜜多。何等为五。一饶益有情戒。二定
    法戒。三无漏法戒。四戒。五大戒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有五种相。修行忍辱波罗蜜多。何等为五。
    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四忍。
    五大忍。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
    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忍
    辱波罗蜜多。何等为五。一耐怨害忍。二安受
    苦忍。三谛察法忍。四忍。五大忍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有五种相。修行精进波罗蜜多。何等为五。
    一解说读诵思惟精进。二远离一切过失精
    进。三摄聚一切功德精进。四精进。五大精
    进。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
    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精进波
    罗蜜多。何等为五。一解说读诵思惟精进。二
    远离一切过失精进。三摄聚一切功德精进。
    四精进。五大精进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有五种相。修行禅定波罗蜜多。何等为五。
    一善解不离文字定。二善离文字最初清净
    世间定。三出世间定。四定。五大定。须菩提。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
    应当了知有五种相。修行禅定波罗蜜多。何
    等为五。一善解不离文字定。二善离文字最
    初清净世间定。三出世间定。四定。五大定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有五种相。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何等为五。
    一善解不离文字定所依止慧。二善离文字
    最初清净世间定所依止慧。三出世间定所
    依止慧。四慧。五大慧。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
    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
    种相。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何等为五。一善
    解不离文字定所依止慧。二善离文字最初
    清净世间定所依止慧。三出世间定所依止
    慧。四慧。五大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18: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69

    主题

    2641

    帖子

    19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588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0 15: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有五种相。亲近善知识。何等为五。一听受
    亲近。二承事作用学法亲近。三修行进向亲
    近。四亲近。五大亲近。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
    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当了知有五
    种相。亲近善知识。何等为五。一听受亲近。二
    承事作用学法亲近。三修行进向亲近。四亲
    近。五大亲近。如是亲近善知识时。菩萨摩诃
    萨以解脱方便而为摄受。即能生多福。疾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有五种相供养如来。何等为五。一种种赞
    叹恭信供养。二以清净利养恭信供养。三修
    行进向供养。四供养。五大供养。须菩提。受
    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应
    当了知有五种相供养如来。何等为五。一种
    种赞叹恭信供养。二以清净利养恭信供养。
    三修行进向供养。四供养。五大供养。须菩
    提。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供养如来如理相
    应者。即得无边世界诸佛菩萨共所称赞。亦
    得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利养供给。成熟无量
    无边众生严净佛土。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果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能与布
    施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施。亦速
    圆满布施波罗蜜多。若修无相施。亦速圆满
    布施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
    于色法中修有相施或无相施。须菩提。若菩
    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布施求解脱时。有
    所解脱布施可得。有能解脱布施可得。如是
    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
    施。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布施求解
    脱时。无所解脱布施可得。无能解脱布施可
    得。何以故。谓色自性无所得故。本性无所得
    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故。如是
    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无相
    施。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
    于识法中能与布施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
    若修有相施。亦速圆满布施波罗蜜多。若修
    无相施。亦速圆满布施波罗蜜多。须菩提。云
    何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有相施或无相
    施。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布
    施求解脱时。有所解脱布施可得。有能解脱
    布施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
    识法中修有相施。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
    修行布施求解脱时。无所解脱布施可得。无
    能解脱布施可得。何以故。谓识自性无所得
    故。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
    无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
    识法中修无相施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能与持
    戒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持戒。亦
    速圆满持戒波罗蜜多。若修无相持戒。亦速
    圆满持戒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
    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持戒或无相持戒。须
    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持戒求
    解脱时。有所解脱持戒可得。有能解脱持戒
    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
    中修有相持戒。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
    行持戒求解脱时。无所解脱持戒可得。无能
    解脱持戒可得。何以故。谓色自性无所得故。
    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
    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
    法中修无相持戒。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
    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能与持戒波罗蜜
    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持戒。亦速圆满持
    戒波罗蜜多。若修无相持戒。亦速圆满持戒
    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于
    识法中修有相持戒或无相持戒。须菩提。若
    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持戒求解脱时。
    有所解脱持戒可得。有能解脱持戒可得。如
    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有
    相持戒。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持戒
    求解脱时。无所解脱持戒可得。无能解脱持
    戒可得。何以故。谓识自性无所得故。本性无
    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故。
    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
    无相持戒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能与忍辱
    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忍辱。亦速
    圆满忍辱波罗蜜多。若修无相忍辱。亦速圆
    满忍辱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
    萨于色法中修有相忍辱或无相忍辱。须菩
    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忍辱求解
    脱时。有所解脱忍辱可得。有能解脱忍辱可
    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
    修有相忍辱。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
    忍辱求解脱时。无所解脱忍辱可得。无能解
    脱忍辱可得。何以故。谓色自性无所得故。本
    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
    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
    中修无相忍辱。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能与忍辱波罗蜜多如
    理相应者。若修有相忍辱。亦速圆满忍辱波
    罗蜜多。若修无相忍辱。亦速圆满忍辱波罗
    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
    有相忍辱或无相忍辱。须菩提。若菩萨摩诃
    萨于识法中修行忍辱求解脱时。有所解脱
    忍辱可得。有能解脱忍辱可得。如是修者。当
    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有相忍辱。若
    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忍辱求解脱时。
    无所解脱忍辱可得。无能解脱忍辱可得。何
    以故。谓识自性无所得故。本性无所得故。观
    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故。如是修者。
    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无相忍辱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能与精
    进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精进。亦
    速圆满精进波罗蜜多。若修无相精进。亦速
    圆满精进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
    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精进或无相精进。须
    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精进求
    解脱时。有所解脱精进可得。有能解脱精进
    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
    中修有相精进。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
    行精进求解脱时。无所解脱精进可得。无能
    解脱精进可得。何以故。谓色自性无所得故。
    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
    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
    色法中修无相精进。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
    如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能与精进波罗
    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精进。亦速圆满
    精进波罗蜜多。若修无相精进。亦速圆满精
    进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
    于识法中修有相精进或无相精进。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精进求解脱
    时。有所解脱精进可得。有能解脱精进可得。
    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
    有相精进。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精
    进求解脱时。无所解脱精进可得。无能解脱
    精进可得。何以故。谓识自性无所得故。本性
    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
    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
    修无相精进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能与禅
    定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禅定。亦
    速圆满禅定波罗蜜多。若修无相禅定。亦速
    圆满禅定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
    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禅定或无相禅定。须
    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禅定求
    解脱时。有所解脱禅定可得。有能解脱禅定
    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
    中修有相禅定。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
    行禅定求解脱时。无所解脱禅定可得。无能
    解脱禅定可得。何以故。谓色自性无所得故。
    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
    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
    法中修无相禅定。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
    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能与禅定波罗
    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禅定。亦速圆满
    禅定波罗蜜多。若修无相禅定。亦速圆满禅
    定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于
    识法中。修有相禅定或无相禅定。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禅定求解脱
    时。有所解脱禅定可得。有能解脱禅定可得。
    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
    有相禅定。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禅
    定求解脱时。无所解脱禅定可得。无能解脱
    禅定可得。何以故。谓识自性无所得故。本性
    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
    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
    修无相禅定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能与般
    若波罗蜜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般若。亦
    速圆满般若波罗蜜多。若修无相般若。亦速
    圆满般若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
    诃萨于色法中修有相般若或无相般若。须
    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般若求
    解脱时。有所解脱般若可得。有能解脱般若
    可得。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
    中修有相般若。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
    行般若求解脱时。无所解脱般若可得。无能
    解脱般若可得。何以故。谓色自性无所得故。
    本性无所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
    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
    法中修无相般若。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
    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能与般若波罗蜜
    多如理相应者。若修有相般若。亦速圆满般
    若波罗蜜多。若修无相般若。亦速圆满般若
    波罗蜜多。须菩提。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于识
    法中修有相般若或无相般若。须菩提。若菩
    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般若求解脱时。有
    所解脱般若可得。有能解脱般若可得。如是
    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有相
    般若。若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行般若求
    解脱时。无所解脱般若可得。无能解脱般若
    可得。何以故。谓识自性无所得故。本性无所
    得故。观诸如来亦无所得。本性无所得故。如
    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识法中修无
    相般若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空三摩地。须菩提。云何是色中空三摩地。
    菩萨摩诃萨谓于色中观无性空。性空亦然。
    本性空亦然。诸所缘事。皆当安住心一境性。
    此即是为色中空三摩地。须菩提。菩萨摩诃
    萨若于色中如是如实了知空三摩地已。受
    想行识亦复如是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无相三摩地。须菩提。云何是色中无相三
    摩地菩萨摩诃萨谓于色中观无性空。性空
    亦然。本性空亦然。若能如是诸作意灭。即于
    色中观无性相。有性相亦然。有性无性相亦
    然。如是乃得无性相离识随逐。有性相亦然
    离识随逐。有性无性相亦然离识随逐。故能
    安住心一境性。此即是为色中无相三摩地。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于色中。如是如实了
    知无相三摩地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无愿三摩地。须菩提。云何是色中无愿三
    摩地。菩萨摩诃萨谓于色中得空无相三摩
    地已。即于色中观无性相。而不随逐所缘行
    相有性相亦然。而不随逐所缘行相。有性无
    性相亦然而不随逐所缘行相。故能安住心
    一境性。此即是谓色中无愿三摩地。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若于色中如是如实了知无愿三
    摩地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有三种义诸行无常何等为三。一不实义。
    二破坏义。三有垢无垢义。须菩提。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应当了知有三种义
    诸行无常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有三种义诸行是苦。何等为三。一无取着
    义。二三种相义。三相续义。须菩提。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应当了知有三种义
    诸行是苦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有三种义诸法无我。何等为三。一无性无
    我义。二有性无性无我义。三本性清净无我
    义。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
    应当了知有三种义诸法无我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
    知有三种义涅槃寂静。何等为三。一色中无
    性毕竟寂静义。二有性无性寂静义。三本性
    清净寂静义。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菩
    萨摩诃萨应当了知有三种义涅槃寂静。佛
    说此经已。诸菩萨摩诃萨。尊者须菩提。及诸
    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
    阿修罗干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4-9-19 08:59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