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81|回复: 2

印光大师念佛法及其它念佛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7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来同修

积分
7
发表于 2009-5-5 11: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印光大师念佛法及其它念佛法

    印光大师推崇《大佛顶佛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称圆通章是念佛最妙开示。圆通章的念佛方法又称为摄心念佛。而为了对治末世念佛人的妄想和散乱心,印光大师比较各种念佛方法的利弊,又发明了一种具体的摄心念佛方法,即十念记数念佛法。
一、十念记数念佛法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十念一法,乃慈云忏主为国王大臣政事多端,无暇专修者设。又欲令其净心一心,故立尽一口气为一念之法。俾其心随气摄,无从散乱。其法之妙,非智莫知。然只可晨朝一用,或朝暮并日中三用,再不可多,多则伤气受病。切不可谓此法最能摄心,令其常用,则为害不小。
    念佛声默,须视其地其境何如耳。若朗念无碍者,宜于特行念佛仪轨时朗念。然只可听其自然,不可过为大声。过为大声,或致伤气受病。倘所处之境地不宜朗念,则只可小声念,及金刚持。其功德唯在专心致志,音声犹属小焉者耳。除特行念佛外,若终日常念,固宜小声念,金刚念,默念。以朗声常念,必至于伤气。
二、大师对十念记数念佛法的阐述
    《印光法师文钞》“与某居士昆季书三”:“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片,此法实易为力。当念佛时,但用十念记数,从一至十,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又一句一句记得清清楚楚。若能从一至十记得清楚,则妄念无从而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当以此为前方便。但用心记,不可掐珠。从一至十,从一至十,不可二十、三十。须知若至二十、三十,则心力不堪,必致受病。如来所示数息之法,亦只从一至十而止。又此十念与晨朝十念不同,彼以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为一念。彼只可晨朝一用,常用则伤气受病。此则从朝至暮,或声或默、或快或慢,用之无不相宜。若一直记觉费力,当从一至五,从六至十。或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随自心力,但心作如是记而已。”
    在现在流通的增广印光法师文钞、文钞续编和三编中,系统的开示则见于增广文钞卷第一复高邵麟居士书四。内容如下:“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钝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大师还开示:“念佛以志诚为主。若志诚,则不会大散。当用随念随听之法。掐珠不过为防懈怠,掐之有碍,则不必掐。随念随听,比随息好。当云随息,不可云数息。光文钞随念随听之法,恐汝不善用。则但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即已。”(三编卷二复周寿超居士书)。

博主总结+个人经验:

1、掐珠念佛法
    初学时宜用念珠,否则念佛没多久就睡着了,或者开始胡思乱想、跑去做别的事情了。手里拿个念珠不停地拨动着,起码有个约束。
    弊端:就像大德高僧说的,掐珠会分心。总觉得有只手在动,有串念珠存在。
2、一口气念佛
    像印祖开示的那样,净空法师也说过:深吸一口气,然后尽这一口气念佛,能念几声是几声。这一口气之中,基本不会有妄想渗进来。  
    弊端:此法适合工作繁忙、家务繁忙之人,早晚使用五分钟、十分钟。若是一整天都这样猛吸气念佛,恐怕你的肺会累死。
3、三声一组念佛
    以三声佛号为一组,最好一口气念完。如果肺活量不够,可以改念四字名号。三声为一组,念九组,把这九组佛号念九次,也就是八十一组。早上或晚上这样念一次,每天都念一次,也勉强可称为“不间断”。
4、念佛机
    念佛机是个好帮手,如果环境允许,最好24小时都开着。
    弊端:现在的念佛机基本都是唱念的,或者是四字佛号的,我喜欢念六字佛号,所以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念佛机不容易。而且念佛机使用电池,不利于环保。
     推荐:我现在用的是网上下载的净空法师的六字佛号mp3。平时常听他老人家讲经,很熟悉他的声音,也很喜欢老法师念的佛号,感觉特别真诚恳切。Mp3也便于随身携带,不论身处何处,只要戴上耳机,把音量调大,感觉佛号声音如雷贯耳,特别是在宁静的夜晚,感觉好极了!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5、念佛声音大小
    视周围环境和自身的嗓门条件而定,随缘。
    我一般采用默念,或者很小声地念(出气儿的那种)。这样嗓子不会哑,也不太容易口干舌燥,更不会招人烦。
6、念佛的姿势
    我不太会盘腿打坐,坐不了一会儿腿就麻了。所以是不断变换姿势地念佛:盘腿、站着、坐着、跪着、靠着、躺着……实在困了就睡,如果强撑着不睡,只会徒增烦恼,毁坏清净心。姿势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真心。
7、摄心念佛
    念佛往生,说白了就是,用一句佛号伏住“我执”。没有“我”,也就没有轮回了。通过念佛进入甚深禅定,这种禅定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靠着自力与佛力,可达到类似阿罗汉的境界,阿罗汉就可以出轮回了。等到佛来接引之时,佛光笼罩加持,你的念佛功夫立刻就从“功夫成片”提升到“一心不乱”,甚至超越了阿罗汉的境界,所以才能超越轮回、往生净土。
    我现在发现,要想用佛号伏住名闻利养,伏住财色名食睡,伏住自私自利,还不算很难。但是要想伏住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都摄六根,真的好难!
    看到境缘,就像没看见一样;听见声音,就像没听见一样;闻到气味,就像没闻见一样……身心世界统统放下,丝毫不动念。就像我们每天进入梦乡之前的那一刹那,脑子里什么念头都没有,连这个身体、睡姿、触觉也都忘记了,心里只有一句佛号。念到这种程度,也就是功夫成片,有时候会看见眼前一片光明,可是你一起分别心,这个境界马上就没有了,仅仅半秒钟而已。
    但是不要沮丧,净空法师说过,要想念到功夫成片,六道众生统统都能做到,因为这个法门是利钝全收、不舍一人的,关键就看你自己肯不肯真干,肯不肯下功夫。往生传上有很多小动物往生的、鬼往生的、地狱往生的,还有很多得了绝症的人,他们的地狱业相已经现前,但是念佛两年就往生了,他们的念佛功夫,连癌症的剧痛烦恼都能伏住。他们能做到,我们怎么会做不到呢?
    怎样都摄六根?我的感悟是:要把你全部的精神都投入这句佛号中!要用你全部的生命来呼唤阿弥陀佛!
如果你要呼唤一个人,必须用你全部的生命呼唤!
奉送一首我很喜欢的诗,是战火浮生录里面,一个上了战场的人,给他妻子的家书中引用了一位诗人的话:

               如果你肯等待,我将归来,
               但你必须全心全意地等待,
               等到天下黄雨,下红雪,
               等到所有的希望都已破灭,
               等到所有的等待都已停止,
               我将归来。

(我们念佛要是能念到全心全意,念到天下黄雨、下红雪,念到所有的希望都破灭,念到所有的等待都停止,念到一无所有了还在等待着阿弥陀佛,还在用全部生命呼唤阿弥陀佛,那我们的成功之日就不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主题

899

帖子

17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0670
发表于 2009-5-16 14: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博主总结+个人经验”内容中别的且不论,单说一口气一口气地念佛是很好的方法,不理解,不会用才误解为“猛吸气念佛,恐怕你的肺会累死。”

一口气一口气地念佛,整个呼吸要自然放松,吸气时闭口鼻吸,呼气时开口念佛。念佛的声音不大不小或者轻微都可以,重点在于自然放松的称念,不要大声念。顺着呼气称念佛号,采用自己感觉轻松自然的一个节奏韵律,配合呼气而念佛,比如阿弥陀佛三五声都可以,这样一口呼完而念完,如此反复练习,很快就能习惯熟悉。

这样一口气一口气地念佛,根本不猛也不能猛,而是柔和地念佛,并有养气功效,所以比较长时间念佛后,也不会气弱气短。因为配合了呼吸养气,对色身气机大有改善,坚持这样念佛时间一长,比如几个月后,身体也会向健康方向好转。随着熟悉以后,逐步声气合一,精神内敛,很有帮助自然专心念佛。持咒也可以这样,效果也好。


另外,  印光大师提过随息念佛也是好方法。

默念佛号与安般配合起来,是非常好的方法。也是有助色身气机的改善,也是很有利逐步专心念佛,当然也需要几个月时间学习,并非几天就能做到专心的。


培养诚敬念佛则可多拜佛,培养信愿则可多修布施等善行福德并多理解净土经典的道理。
祝愿大众: 从布施起,圆六度行,福德茂盛,智慧深广,破除我执,消灭烦恼,往生极乐,皆成佛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5

主题

899

帖子

17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0670
发表于 2009-5-16 22: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法门中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观想念佛,佛在观无量寿经中有详细教授。

观想念佛难不难?不一定,因人而异,主要是个人的意业是否有业障阻碍观想,如果没有业障阻碍观想,方法正确的话,不久就可以学成观想。很多会画画的人都能想象出要画的景象,所以并非是个别人才能观想,而是不少人都有能力学成,只是对正确的方法不清楚。确实属于有业障阻碍,那比较困难,需要拜佛忏悔消除业障。

学习观想的正确方法是首先要了解,不能勉强硬想,这样是南辕北辙。应该放松自然,从回忆入手,在放松自然的心态中轻松的回忆见过的太阳,只要一回忆见过的太阳,一般人的意识中都会有一个模糊的太阳景象,这一点大家一试都能做到。回忆自然让意识里出现了模糊的太阳景象,然后保持放松自然的心态意境轻轻中看着这个模糊的太阳,一定要轻松自然,不能勉强用力。开始的时候,太阳的景象模糊,就让这个景象模糊,别追求清晰,就这样意识自然的带着这个模糊景象,轻松的看着他。其他的妄念别去压制,随妄念自然来去生灭,自己只管如前一般轻松自然的看者意境中那个模糊的太阳。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妄念自然会减少,模糊的太阳景象自然逐步清晰,到后面自然完全清晰起来,妄念也少了。整个过程,不能勉强,而是放松自然。

个人曾经介绍过两个朋友如此学习观想,都很快学成了,一、两月内。实际观想法门最难的就是开头,后面尽管观想的事物多了,但其实不难,因为学成初步的,后面的自然容易观想成功。

在十六观中,第一观就是观想太阳,后面越来越复杂,但真正的难关就是第一观,学成后就有了观想的能力,学后面的就容易了。一旦学成观想念佛,那容易做到专心念佛。有兴趣的朋友在学成观想后,跟着观无量寿经修习,真是有望现证念佛三昧。
祝愿大众: 从布施起,圆六度行,福德茂盛,智慧深广,破除我执,消灭烦恼,往生极乐,皆成佛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17 08:5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