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17|回复: 2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主题

395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6158
发表于 2007-4-3 0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22 14:16 编辑

<>【观世音菩萨圣诞】观世音菩萨圣诞在农历二月十九。</P>
<>观音的最初译名是“观世音”,是梵文阿缚卢枳低湿伐逻的意译,是遇到苦难“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的意思。唐代因为要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故去掉“世”字,略称为观音。观音是大乘佛教中十分崇奉的一尊菩萨,我国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观音像。如天台宗、密宗分别传有“六观音”,禅宗亦塑有各种观音像。净土宗更是把观音作为“西方三圣”之一来供奉。从隋唐以来,民间更是形成了广泛的观音信仰,并逐渐形成了以敬奉观音为主的三个宗教节日,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为观音出家日,民间有的将这三日并称为观音菩萨圣诞。 <BR>   观音菩萨圣诞的起源和依据,现在均无法考定。每逢这三个节日,寺院均要举行庆祝仪式,其一般祝仪是:唱《香赞》,诵菩萨名、《大悲咒》,唱《观音大士赞》、《观音菩萨偈》、念观音圣号,拜愿,三皈依毕。广大佛教徒庆祝观音圣诞的香会称作观音会。普陀山是观音会的中心,为观音道场,因而香会更是盛大、壮观。 <BR>   所传观音居位的普陀山,本在印度。《大唐西域记》第十“秣罗矩吒国”说:“秣剌耶山东有布呾珞伽山,山径危险,岩谷□倾,山顶有池,其水澄镜,……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这里距中。。国有数万里之遥,中。。国佛教徒如朝拜太不方便,于是挑选中。。国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梅岑岛,作为观音成道和布道的道场。梅岑岛风景秀丽,面积十二平方公里,被誉为“海天佛国”、“海上仙境”、“海上第一名山”。东汉弃官隐居的梅福曾来此炼丹修行,此山即取梅福之姓“梅”,“岑”则指小而高的山,故名“梅岑岛”。传说,唐时有一印度僧人来此自燔十指,“亲睹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灵迹始著”(《四明志·昌国县》)。于是梅岑岛传为观音显圣地。又传说五代时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得观音像乘船返国,在此触礁,即留像建寺,成为此山第一寺院--“不肯去观音院”,并把原山名改为“普陀山”(“普陀”与梵文“布”Potā同音),原来的梅岑岛之称倒湮没无闻了。普陀山面积不大,却拥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八十八所庵院和一百二十八处茅篷,极盛时常住僧尼三四千人。普陀山的观音会吸引了大量民间信徒的参与。民间到普陀山的朝拜活动以二月十九观音诞生日最为热闹,这一天也是善男信女们祈祷菩萨保佑而放生的日子。为了赴这一盛大的观音香会,一般从二月初七、初八开始,就有香客陆续上山,到二月十七、十八、十九则达到高峰。朝山的信徒大多身背黄布烧香袋,跨上道头即沿妙庄严路朝拜到普济寺,然后进入大圆通殿点烛烧香,进行各种佛事活动,再沿玉堂街、香云路登佛顶山礼佛。十八、十九两天,普陀山各寺僧众,都要进行隆重的观音法会。十八日晚上,每个寺院灯烛辉煌,信徒们整夜端坐念经,佛教仪式通宵达旦。 <BR>【观世音菩萨祝圣仪规】(香赞)戒定真香, 焚起冲天上, 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 顷刻纷纭, 即遍满十方, 昔日耶输, 免难消灾障。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BR>   (称圣号)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BR>   (大悲咒)南无、喝腊怛奴、哆腊夜耶。南无、阿利耶,婆卢揭帝、烁钵腊耶。菩提萨多婆耶。摩诃萨多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俺,萨皤腊罚耶。数怛奴怛写。南无、悉吉利朵、伊蒙阿利耶。婆卢吉帝、室佛拉愣驮婆。南无、奴腊谨持。唏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陀、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至驮,俺,阿婆卢唏。卢迦帝。迦罗帝。伊唏利。摩诃菩提萨朵,萨婆萨婆。摩腊摩腊,摩唏摩唏、利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舍耶帝。摩诃罚舍耶帝。陀腊陀腊。帝利尼。室佛腊耶。遮腊遮腊。摩摩罚摩腊。穆帝利。伊唏伊唏。室奴室奴。阿腊参、佛腊舍利。罚沙罚参。佛腊舍耶。呼卢呼卢摩腊。呼卢呼卢唏利。娑腊娑腊,唏利唏利。苏卢苏卢。菩提夜、菩提夜。菩陀夜、菩陀夜。弥帝利夜。奴腊谨持。地利瑟尼奴。波夜摩奴。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腊耶。娑婆诃。奴拉谨持。娑婆诃。悉腊僧、阿穆伽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腊、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奴腊谨持、皤伽腊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腊夜。娑婆诃。南无、喝腊怛奴、哆腊夜耶,南无、阿利耶。婆卢吉帝。烁皤腊耶。娑婆诃。俺,悉殿都。漫多腊。跋陀耶,娑婆诃。(七遍) <BR>   (心经一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BR>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 般罗揭帝 般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 <BR>   (赞偈)菩萨号圆通,降生七宝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菩陀宫,杨柳枝头甘露洒,普滋法界熏盟,千层浪头放神通,光降道场中。 <BR>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BR>   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BR>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BR>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BR>   南无菩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绕佛约数百声然后各归原位) <BR>   (拜愿)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   <BR>   南无阿弥陀佛(三拜)   <BR>   南无观世音菩萨(十二拜)   <BR>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拜) <BR>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拜) <BR>   (三皈依)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合南圣众。 <BR>   (礼毕) </P>
<> 观音菩萨的道场<BR><BR>观音菩萨,悲心救苦,不舍众生,何止在极乐世界,现菩萨身,助佛教化,亦于十方佛前,以菩萨身,大作佛事。释尊当日在印度示现成佛时,观世音菩萨,亦同时垂迹娑婆,现菩萨身,助佛教化。<BR><BR>众所周知而又能受持读诵的大悲咒,是当日释尊驾临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时,观世音菩萨于释尊前说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云:‘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迦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坐宝师子座,其座纯以无量杂摩尼宝而用庄严,百宝幢幡周匝悬列。尔时如来将欲演说总持陀罗尼故,与无央数菩萨摩词萨俱,其名曰总特王菩萨……时观世音菩萨,于大会中,密放神通光明照耀,十方刹土,及三千大千世界……。’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我有大悲陀罗尼咒,今当欲说,为诸众生而安乐故,除一切病故,得寿命故。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成就一切善根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惟愿世尊,慈悲听许……。’佛言:‘善男子,汝大慈悲,安乐众生,欲说神咒,今正是时,宜应速说,如来随喜,诸佛亦然。’于是观音菩萨在释尊允许下,说出无量忆劫前,千光王静如来,授其大悲咒的经过。及其授持大悲咒的功德。<BR><BR>补陀落迦山,梵文POTALAKA,音译补陀落迦山,或补但洛迦山,或普陀落迦山。义静法师译名海岛山,或小白华山,又名光明山。因此山位于海岛,岛上满布小白华,清香美丽,观音菩萨住此山中,常放光明,表示大悲光明,普门示现,因而得名。据说补陀落迦山,共有三处:<BR><BR>(1)印度补怛洛伽山<BR><BR>华严经说:‘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伽山,彼有菩萨名观世音自在。’又云:‘海上有山多圣贤,聚宝所成极清净,华果树林香遍满,众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善财童子受教向南而行,渐至此山:‘见其山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翡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伽跌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BR><BR>唐三藏玄装法师之西游记中,亦有记述:‘株罗矩吒MALAKUTA南方海滨,有座抹刺耶山,抹刺耶MALAYA山东方,有座布怛洛迦山POTALAKA,此山山径危险,岩谷崎岖,山顶有池,其水澄清如镜。有大河绕山,周流二十匝,入南海,池测有石天宫,观世音菩萨往来其间。其有愿见菩萨者,不顾身命,涉水登山,忘其危险,但能到此山者甚少。惟山下居人,虔心求见菩萨,则菩萨或现自在天身,或现涂灰外道身,慰喻此人,得遂其愿……。’<BR><BR>(2)中。。国普陀洛迦山<BR><BR>在中。。国浙江省定海县,舟山群岛之一的普陀山。岛呈狭长形,岛内崎岖,由南至北,有锦屏山,光游峰,伏龙山,雪浪山,青鼓山等,其中最高是岛北的白华顶,又名佛顶山。岛之东南有一小岛,名洛迦山,合称为普陀洛迦山,后人渐将普陀及洛迦分成两个山名。<BR><BR>普陀山所以成为中。。国四大名山之一,名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其原因在普陀山志记载:谓中。。国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九一六年,日本僧人慧谔,游五台山,见一观音像,庄严殊胜,心慕不已,实行不问自取,请回日本供养。岂料船经普陀山时,海中忽涌无数铁莲花,舟不能行,如是三日三夜,慧谔惊而祷告曰:‘如圣像与日本众生无缘,当从所向,弟子随从所适,建寺供养。’祷毕舟行,至潮音洞边即停,慧谔捧大士像离舟登岸,时岸边渔民,听慧谔说明来意,大受感动。张氏渔翁献出住宅,让慧谔和尚供像安居。改名为‘不肯去观音院。’而慧谔和尚,亦成为普陀山的开山始祖。<BR><BR><BR>普陀山名胜古迹甚多,佛教寺庵百数十座。其中位于白华顶南灵鹫峰下的普济寺,是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开辟深遂,殿阁七重,建筑总面积为一万一千四百平方米。宏伟庄严,气势非凡。其中圆通宝殿,是观世音菩萨正殿,建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高六丈余,广十四丈,阔八文,内供八米多高观音圣像。四周塑有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其余殿堂僧舍,约二百余间。亭台楼阁,十分壮观。普济禅寺,位于前山,与后山的法雨禅寺,及山顶之慧济禅寺,合称普陀三大寺。其他历代兴建大小寺庵,约二百余间。<BR><BR>普陀山最著名的山洞,是海潮音洞,及梵音洞,潮音洞位在沙岩之中,高约数丈,洞内怪石磷磷,海水涌入,其声如雷,游客仅可立于天窗外俯视,不能入内。梵音洞在青鼓山下,高数十丈,洞底崩石累累,海水接踵而来,水花飞溅,声如龙吟虎啸,诚心朝山进香的有缘人,能见观世音菩萨于洞中现身。<BR><BR>普陀山既为四大名山之一,游客固多,而僧人由各地云集挂单者亦众。难免圣凡混杂,良萎不齐。何况罗汉境界,往往隐德露痴,游戏人间。凡人肉眼不识,自会发生误会。观世音菩萨,为卫护道场,对破戒僧人,固然慈威兼施,而对蓄意扰乱道场之人,亦每现身点化。<BR><BR>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拜访普陀山。当其微服上山,立即被化缘和尚包围,并将所得,就地聚赌,令乾隆皇十分反感。回宫后将所见奏知母后,并欲大兴问罪之师,但因母后善言相劝作罢。岂料第二次下江南,再访普陀山时,和尚何止包围化缘,且三五成群,吸姻饮酒,喧闹不已,丑态毕露。乾隆喝问:‘因何不守佛门清规?’竟然有人回答:‘此是海外家风,罗汉境界;即使皇帝在此,亦管不了。’真气煞乾隆,誓必发兵捕杀;虽然母后再三劝告,勿作杀业,而毁名山,亦难息怒。是以第三次下江南时,带备兵船,再访普陀。<BR><BR>及其登山一看,聚赌的人数更多,下注更大;而且衣冠不整,男女混杂。乾隆心想,穷和尚何来许多银两,让我来豪赌,看你穷和尚如何赔偿。随即掏出大堆银两下注,旋即被和尚吃掉,一连数次皆输,最后将仅有银两孤注一掷,竟然输光。气极将头上宝冠除下押上,又被一衣衫槛褛的和尚赢去。往头上一载;乾隆盛怒之下,再脱下龙袍作为赌本。结果,又被一个女人赢去,往身上一披,并问皇帝还有何物可赌?皇帝随即命同来官兵包围前寺,下命捉捕和尚。<BR><BR>聚赌之众,见被包围,唯有陆续走进大殿。及军队赶到大殿,人影全无,而皇帝宝冠,却载在罗汉头上,皇帝龙袍,则披在观世音菩萨身中。至此:乾隆始知自己所见,真是罗汉境界,菩萨神变;随即叩头谢罪,笃信佛教。普陀山于悠悠岁月中,虽然几经兴废,于今仍然屹立不倒,游客如云,朝山者众,被菩萨感化而改邪归正,笃信佛教者,不知凡几。可见观世音菩萨卫护道场之威德神力,实不可思议。 </P>
<><FONT color=#ff0000 size=6>敬请恭敬常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291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0458
QQ
发表于 2007-4-3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22 14:17 编辑

顶礼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3

主题

1772

帖子

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

积分
33891
发表于 2007-4-3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6-1-22 14:17 编辑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4 22:1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