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23|回复: 0

救人之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2

主题

22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4873
发表于 2006-10-18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gsm5566 于 2015-2-3 22:55 编辑

<FONT color=#555555>(发明)难有多端,约言之,不出七种:一水、二火、三官非、四盗贼、五刀兵、六饥馑、七疾病也。在水火者,以拯拔为救;在官非者,以昭雪为救;在盗贼刀兵者,以脱离为救;在饥谨,以财帛为救;在疾病者,以医药为救。救均发于至诚,见人之难,如己之难,尽共智谋,竭尽财力,使救之念,十分圆满而后已。难至而救,救之有形者也,孔子所谓听讼吾犹人也。复有一法,使人自然无难,其功更有倍焉,则孔子所谓使民无讼矣。何则?人之患难,皆前业所致,令世不种苦因,来生自无苦果。若能劝人不造杀盗淫妄之业,则救人之难亦多矣!是故救难于已然,所救有限;救难于未然,其救无穷;救难于已然,凡夫之善行;救难于未然;菩萨之修持。二者并行不悖。</FONT>
<P>  [译文]</P>
<P>  (发明)苦难有多种,简要来说有七种:一水、二火、三官非、四盗贼、五刀兵、六饥谨、七疾病。受水火之难的;把他从水火中拉出来;官司有冤的,就为他平反昭雪;遭盗贼刀兵之灾的,就让他脱离这种险境;饥荒歉收之时,多施财物去救济;疾疫流行,恶病缠身,就多施医药去救济。救苦救难都要诚心诚意,发自内心,看见别人的苦难就好象是自己的苦难,想尽办法,尽己财力,使救难的念头十分圆满才罢休。但是,苦难降临才去救济,这种救济之力就很有限度,是外在有形的救济,正如孔子所说“审理官司的能力,我和别人差不多”。有一种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断除苦难的起因,没有起因自然就没有后果了,这样去解救人民苦难,他的功德就远远超过那种治标不治本的有形救济,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要使社会上没有官司可打才好啊!”为什么呢?人的患难都是以前造的恶业所引起,今世不种苦因,来生自然没有苦果。如果能够劝人不造杀生、偷盗、淫乱、妄语的罪业,那就等于救人无穷的苦难了。因此,救难于已成事实之时,所救就非常有限;救难于未成事实之时,所救的力量就无穷无尽;救难于已成事实之时,是一般人的善行;救难于未成事实之时,是菩萨的修持。两种并行不背,才能彻底解除众生的苦难。</P>
<P><BR>  附征事(二则)</P>
<P>  <STRONG>奇冤立判</STRONG></P>
<P>  帝君曰:龟山之下,有何志清者,生二子,长曰无方,次曰良能,长男娶侯釜女,逾年,釜疾,女请归宁,与夫偕往,而忘其所欲持归之金镮(huan),正徘徊间,良能持至,且言母亦有疾,望兄亟归。兄遂瞩弟送去,而自亟返省母。移时,嫂悔曰:“吾家不数里可到,何烦叔送!”于是良能亦返。而是夜侯家望女不至,明晨候于途,见女死而无首。釜遂物故,而釜家疑良能之逼嫂不从而杀也,乃控于所治。良能不胜刑,遂诬服,将就戮矣。时龟山神艾敏,以冤夹告,予察之,盖其夜有强贼牛资,与妻毛氏有隙,路逢侯氏,劫而逼之,取侯之衣,与毛相易。毛与侯,年相若也。枭毛之首藏之,弃尸于道,而私携侯氏归,故人皆莫识。予为追毛之魂,附资之体,吐毛之口,吐毛之辞,自陈而得实,于是资戮于市,女归于侯,而良能之冤始释。</P>
<P>  (注)肉眼但能见人之身,鬼神则能见人之心。故阳法有枉而阴谴无逃。</P>
<P><BR>  [译文]<BR>  帝君说:龟山下面有个叫做何志清的,生有二子,大的叫做无方,小的叫做良能。大的娶侯釜的女儿,过了一年,侯釜得病,嫁在何家的女儿请求回去,与丈夫一同前往,但是忘记了想要拿回去的金镮,正在路上犹豫的时候,良能拿着金镮到了,并且说家母也有病,希望哥哥快回去。兄就嘱托弟弟送嫂嫂回去,自己回家看望母亲。叔嫂走了一会儿,嫂嫂说:“我家没有几里就到了,怎能还麻烦叔叔相送!”于是良能也回去了。但是这天夜里侯家等了一整夜,女儿竟没有回家。第二天早晨到路上去等候,看见女儿死了没有头。侯釜因为良能送物的原故,就怀疑良能逼嫂不从杀害了她,于是向本地官府告状,良能受不起刑罚,只能被迫认罪,马上就要处决了。在这个时候,龟山神艾敏把冤情向我报告,我仔细一了解,原来是那天晚上有强贼牛资,与妻毛氏吵架,路上遇到侯氏,就抢劫她,威逼她就范,杀了毛,拿侯的衣服换了毛的衣服。毛与侯的年纪相似。牛资砍下毛的头藏起来,把她的尸体伪装成侯的样子抛弃在路上,暗地里把侯氏抢回,因此人们都不能知道其中原由。我就追回毛的魂,附到牛资身上,借牛资的口讲毛氏的话,一番陈述案情大自。于是牛资被当众处决,侯氏也回到侯家,良能的冤情也得伸了。</P>
<P>  (注)人的肉眼只能看见人的身体,鬼神不受肉体限制就能看见人的内心。因此世间法律制裁有冤枉,但阴间有神灵掌管,罪责难逃。</P>
<P>  <STRONG>除暴佑良</STRONG></P>
<P>  帝君曰:北郭富室智全札,仲春修祀,一室尽醉。翼客王才劫之,缚其男女九人,婢妾七人,唯全礼之妻与二女舜英、舜华未系焉:二女抱母而位,才欲逼之,幼女骂曰:“饿贼犯吾家,张神君知汝矣!”语毕,其家司命崔瑄(xuan)与智之祖祢(mi)告急于予。予立遣功曹辅兴,领阴兵百人治之。全礼以下,绳皆自解。尽执其贼,闻于郡而诛之。</P>
<P>  (按)王才所以敢于劫者,止因一室尽醉耳。一室所以尽醉者,必因全礼先自沉醉耳。向使主人惺能不乱,则家中文小,犹能警惕,何至自招外侮乎?甚矣!主人之不可不常惺惺也。人无正知正见,则六种劫功德贼(眼耳鼻舌身意)备引其徒(色声音味触法),自劫家宝矣。独全礼乎哉?</P>
<P><BR>  [译文]<BR>  帝君说:北郭富室智全礼,二月仲春的时候,全家大搞祭祀,一家人喝得大醉。暴徒王才趁机抢劫,捆缚男女九人、婢妾七人,只有全礼的妻子与二女舜英、舜华没有捆缚,二女抱住母亲哭泣,王才想要威胁她就范,幼女骂道:“饿贼侵犯我家,张神君知道你了!”话刚说完,他家的司命神崔瑄与智家祖先都来向我告急,我立即派遣功曹辅兴领阴兵百人去处理这件事。于是全礼一家人,绳索自然解开,一齐抓住了强贼,向郡首报告,王受了极刑。</P>
<P>  (按)王才之所以敢于抢劫,是因为全家尽醉罢了。全家之所以尽醉,一定是因为全礼先已自醉。假使主人清醒不乱,那么家中大小还会警惕,怎么会引来外面的侵犯呢?引以为戒啊!主人不可不常清醒。没有正知正见,那么六种劫功德贼(眼耳鼻舌身意)会各自引来暴徒(色声香味触法),自己抢了自家珍宝了。单单全礼一家是这样吗?</P>

   h h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4 17:4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