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99|回复: 0

八旬老人孤苦无依靠——杨正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4

主题

74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964
发表于 2011-5-31 16: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杨正平,80岁,出生日期于1931年11月10日,家住重庆市綦江县赶水镇马龙村8组,体弱多病,因孤苦无依靠,目前寄住在马龙村小学的教室里,靠政府和村民接济度日。

家庭成员:
    儿子:陆其杰,39岁,小学文化,身体健康,因为没有文化加上经济贫困,一直未婚,长期在外闲荡,无固定落脚地点,对母亲不闻不问,还强行将政府每年发放给其母的低保补助金拿去充当赌资。

家庭情况叙述:
    杨正平老人是重庆市綦江县人,现年80岁,2004年曾在行路中被一辆摩托车撞断右腿,肇事司机逃离后被好心人送至赶水镇医院救治,因儿子拒绝为她承担医治责任,医院与村委联系后,于2005年将她送回马龙村并一直寄住在马龙村小学的教室里,右腿未能得到及时医治而导致残疾。杨正平老人的儿子名叫陆其杰,现年39岁,小学文化,多年来一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长期在社会上游荡,对老母亲不闻不问,曾因四处欠款,拿户口本在贵州作抵押,现在家里的户口本都是新办理的,还强行将政府、村民和社会上好心人士接济其母亲的善款物资等拿去充作赌资。

家庭经济收入:
    杨正平老人没有可以依靠的亲友,原有政府发放的低保补助一年800元,也因发放低保的存折被儿子拿去,已无任何经济来源,平时所需的柴油盐米全靠政府、村民接济。几年前尚能拖着病弱的身体在马龙村学校旁边开荒种点蔬菜,近两年来因为身体越来越差,行路都比较困难,长期靠吃野菜为生。  

居住情况:
    因杨正平老人原先住的房子年久失修后坍塌,在马龙村村委的安置下,目前寄住在马龙村小学的教室里。马龙村小学的教室是1999年由村民集资建成的砖瓦平房,因为缺少资金,当初建房时砖隙都未用水泥而只用黄泥巴做浆口,目前马龙村小学的教室经有关部门认定为C级危房。

    因为不敢奢望生活,不敢想象未来,受助人无法表达出一个清晰明了的梦想,在反复引导下,她说,自己受点苦没有关系,只希望在外面奔忙的儿子不要出什么事故(志愿者一直想找到其儿子陆其杰,当面问他几个为什么,可惜无缘得见)。

5月27日下午17:00,志愿者来到大山深处的马龙村小学时,学生早已放学,只有杨正平老人独身一人守着空荡荡的六间教室
   
看到志愿者来访,杨正平老人显得手足无措,在周末的校园里别说是陌生人,平时就连熟人都难得见到
   
杨正平老人正在为志愿者烧开水,马龙村地处高山,水源稀缺,又时逢春旱,这小小的一桶水都是马龙村小学的师生们前几天为她去山里挑的山泉,这么一桶水省着点可以用一周
    这个简陋的厨房和灶台也是马龙村委和村民们出资为杨正平老人修建的,平时就靠学生和村民们为她捡点柴禾用作燃料
   
杨正平老人的卧室就搭在教室的角落里,在旁人看来十分辛酸,但她已觉得十分幸运了,能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容身之处,对她而言已是天大的恩赐。当志愿者到访的时候,老人连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
   
杨正平老人拖着病弱的身体在马龙村小学旁边的荒地里种点蔬菜。时逢大旱,土薄肥弱,长了几个月的小苗苗,还是那么丁点大
   
老人没有可以依靠的亲友,平时全靠马龙村小学的负责老师杨芬在照料着她
    深山里看不到希望和未来,杨正平每天做得最多的就是从学校的这头走到那头,再坐那头走到这头
   
因为腿脚不便又无人帮忙,杨正平老人一直没有办理身份证,目前能证明其身份的只有一张户口页

杨正平老人的儿子陆其杰的户口页,他曾因四处欠款,拿户口本在贵州作抵押,现在的户口本都是新办理的
   
村镇两委开具的贫困证明
   
由杨正平老人口述,杨芬老师代书,最后由杨正平老人摁印确认的求助信
此求助信息来自施乐会,如果有爱心人士想帮助他,请点击链接到这里捐款帮助此人:http://www.shilehui.com/A6614.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3 17:2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