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77|回复: 1

谈谈学佛中的名和利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主题

4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40
发表于 2009-4-6 09: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7-9 14:13 编辑

    曾经有人对写文章的人进行批评:“若不在乎名利,何必在文章后署上作者的姓名?”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这些人以为学佛的人看破名利,所以发表文章就不必在意自己的署名,因此有此意见。实际上看破名利是一回事,而文章署名又是另一回事。文章署上作者姓名有如下作用:一、文责自负,有问题的话可以依署名找到作者进行处理,署名是对作者以及读者的一种负责;二、署名有利于作者的弘法事业。比如某位高僧大德的作品或开示,你不可能让他不署名吧?署名的作品能让更多的信众生起敬信之心,有利于弘法利生;三、署名并非是对名利的贪著。我们阅读佛经都知道,佛经标题下一般都注明译者的姓名。你难道说这些受人尊敬的译者都注重名利吗?不是的。而是署名确对弘法事业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弘扬佛法的文章署上作者姓名也就非常有必要!
    先谈谈社会上的人,现在不是大谈特谈知识产权吗?世界各国都有保护著作权的相同之法。这也是尊重写作人的一种方式,因为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章,通常要花上不少的心血,这也算是付出的一种脑力活动吧。 如果文章不署名的话,必将引发一系列的剽窃行为,那样文坛就会混乱得不得了!再来看下我们佛教情况吧。其实我们佛教有些地方是与世间不一样的,具体表现在哪儿呢?就比如我们拍摄一部佛教影片,刚拍好的时候,就有许多迫不及待的学佛者拷贝了上传到网络上供大家欣赏。可这时就会接到拍摄者的通知,若不撤下来就以侵犯知识产权起诉到法院。无奈地,只好撤下刚上传的佛教影片。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佛经是印得越多越好,广为流通可以利益更多的人。而佛教影片也是一样。我们拍片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弘扬佛法嘛?有人为你广为流通,让更多的人看了受益你应该高兴才是,而不是为了羸利性而去拍片,若是以羸利为目的拍片的你会获得功德吗?还不是变成世间法了?所以说呀,要为了弘法的目的去拍片才有意义!像淮北拍了一系列佛教影片的居士们就是以教化人为目的,不带一点羸利性质,片刚拍好就自己出邮费寄给索请碟片的学佛者们,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以前佛经是不讲什么版权的,大家抄得越多越好,佛法就越兴盛。可到了我们这个年代,印刷一出什么版式都有,于是又有了一个版权保护的问题,不只是这样,现在佛经佛书都要向佛教协会申请才能印刷,否则就会触犯法律。为什么呢?末法时期附佛外道太多,鱼龙混杂管理上也就相对要严格一些。有些人自己写不出好文章拍不出好影片,就攻击文章写得好、影片拍得好的人,这类人不以事实为根据,而是胡乱抨击,为的是满足个人的忌妒心,这是非常要不得的。
    还有一个要大家注意的问题是:现在佛学圈子中个人倡印佛书的很多,有一些是值得我们去随喜的,而有一些则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要注意去进行辨识。据了解,很多地方的佛学圈子中某些人倾向于迷信一边,他们没有正知正念,倡印宣传的很多是非佛教类的书籍或者在佛教内容中夹杂上神鬼外道等等内容,这些书籍并非佛教之书,看了容易让人误入歧途,可以说起到破坏佛法的作用。对于这类书籍,我们要警惕小心,不要去随喜。在别人倡印时一定要问明印的是什么佛书,如是好的佛书可以支持,对于不了解的书籍要先去了解,在无法了解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捐印,这样就不会让迷信者得逞。
    名利是过眼云烟,没有任何的实质意义。我们学佛之人不要执著于个人的名和利,二者只会给我们带来种种的不便,以及增长你的欲望。然而,如果是为了弘法利生的需要,则可以随缘让它们悄然而来,悄然而逝。当普度众生时,你的名气越大越好,这样可以度化更多的众生!当财物多的时候,可以用它来做放生、印经、济贫济困等等佛教事业。而当此缘掠过之后,什么名和什么利都已不见踪影。像清代时候的玉琳国师,他看淡了名和利,本不想做国师的,可为了能以佛法治国,度化更多的众生,随缘登上了国师的法座。晚年时他隐姓埋名到各地游化众生,至此,名利已在心中坦然放下,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最后圆寂时,人们才从他怀中的信物里惊讶地发现这位僧人竟然就是玉琳国师。所以呀,对于名利我们不要去追求,但是随缘而安,只要对弘法有利就将其利用上,过后将其放下,不留一丝痕迹。如果是为了弘扬佛法,佛法僧三宝的加持自然会使你名声远播。而有些人却是要去强求,结果便成了执著,以及成为名利的奴隶,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呀!古往今来,在修行人当中这样的事例还少吗?因此,能否正确看待名利,是我们修行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很多人在和别人谈起名利时会说:“啊,这有什么重要的,我不要什么名利,我已看破放下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总是不满足现状,有了摩托车想买汽车,有个二房一厅想再要个三房二厅,做了办公室主任还想升做局长等等。言行不一还是落在追逐名利的野心当中啊!我们的心就像野马一样难以调伏,不加以一番驯治是无法让它安静下来的。如何调伏心这匹野马呢?那就必须遵循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畏惧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了解世间名利的种种过患,这样你就不会去追求无意义的事情,才能在虚幻当中把心安静下来。当来下生佛现今称为弥勒菩萨在久远劫前,那时在某佛前是一名出家法师,因为贪著名闻利养之故,无心修学。后来经过种种因缘,终于戒掉名利之熏染而在释迦牟尼佛前得到授记,不久下生人间救度苦难众生!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名利对修行人有着多大的危害。在藏地的一些地方,听说极少数的个别法师为了获得利养而给别人灌顶传法。十元传一个法,让人听了啼笑皆非。无价珍贵的佛法以虔敬之心去求方能得到,而到了求利养人的手中,却只值十元钱了。这十元钱能让你得到什么?而且这些法师有没有灌顶传法的资格也不清楚。因为据我所知,真正有灌顶传法资格的上师必定要经过严格的认证,经过认证的上师一般都有实修的功德,不会做这种贱损佛法的事情。为了利养而将佛法出卖的是有无量的罪过的,不仅要经过三恶道的痛苦,后世千万劫中也不得听闻到珍贵的佛法。因此我们要慎之慎之!而在汉地的一些寺院,尤其是旅游地区,烧一炷香价格高得不得了,为了得到利养,开设求签算命等等不如法的行为,并借以祈福做法事的名义拉住信众或游客要他们捐钱布施。以上种种事情都是不应该的。因此,放下名闻利养专心修持才是我们佛子应做的事情,只有当你看淡了名利,你的修行才会进步。相信众多修行者也会对此有所体悟,名和利两脚一伸带不走,过眼云烟须看破!
作者:游脚僧:土登相切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7

主题

184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711
发表于 2009-4-8 16: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7-9 14:13 编辑

追逐名利,是修三恶道,不是学佛!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6 03:5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