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34|回复: 1

什么是“一阐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1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21
QQ
发表于 2008-9-5 22: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0-25 10:24 编辑

【一阐提(梵icchantika、ecchantika,藏h!dod-chen)】
指永远不得成佛的根机。系梵语梵icchantika(或梵ecchantika)的音译,亦作一阐提迦、一阐提柯、一颠底迦,略称阐提。或意译为‘断善根’或‘信不具’。icchantika一语原指有欲望的人;有欲望又执着于世荣,贪着生死之境,则妨碍出离修道,故后转为‘断善根’、‘信不具’之意。西藏语(藏h!dod-chen),意为大欲或多欲之人,与《玄应音义》中所说的‘贪乐生死、不求出离故多贪’相当。《大乘入楞伽经》卷二也译为多贪,并在〈集一切法品〉将‘希求者’(icchantika)与‘不希求者’(an-icchantika)相对使用。
《大乘入楞伽经》将一阐提分为两类,即断善根阐提、菩萨(或大悲)阐提。前者谓不信或诽谤菩萨乘者,后者谓怜悯众生流转三有而发愿不入涅盘者。此中,菩萨阐提知一切法本来涅盘,故决定不成佛;断善根阐提则因如来威神力故,终将萌生善根而成佛,因之,非毕竟阐提。此外,《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说三种阐提,即断善阐提、大悲阐提、无性阐提。断善阐提谓起邪见,焚烧一切善根的迷倒凡夫,此辈虽无成佛之期,但若逢佛威力,发菩提心仍可入涅盘。大悲阐提谓愿度尽众生之大悲心菩萨,此辈以众生界无性有情不尽,成佛无期故,名为阐提,但因大智增上与不断善根之力,终亦得成佛。无性阐提谓缺本来解脱之因,毕竟不能成佛者,即指定性二乘。
如上所说,《楞伽经》等谓众生有毕竟不成佛者。但《涅盘经》则谓一阐提辈也有佛性,以佛性不断故,众生皆得成佛。又,华严、天台等一乘家也认为一阐提终将成佛。如《华严五教章》卷下谓一阐提人虽无涅盘性,但实有清净性,故谤法心若转,永劫之后终将成佛;《天台传佛心印记》亦说阐提因断修善故称断善之人,但因不断性善,故终能成佛。净土家则认为一阐提依弥陀本愿力故终得成佛。
〔参考资料〕 《楞严经》卷六;《华严经疏》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五;《大般涅盘经》卷九、卷十六、卷三十三;《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法华义疏》卷七;《华严经疏》卷二;《玄应音义》卷二十三;《慧琳音义》卷四十七;《守护国界章》卷下之上;《梵汉对译佛教辞典》;李世杰译《如来藏思想》第一章、第三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1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21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9-5 22: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0-25 10:24 编辑

我往昔罪孽深重,虔诚悔过,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2-25 17:2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